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白云禅师:佛法问答


   日期:2020/5/29 22: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问答
 
【佛教】
【三皈、五戒、菩萨】
【礼佛、供养、忏悔】
【因缘、因果】
【生死、中阴与轮回、神通】
【佛菩萨像】
【业的认识】
【功德回向】
 
佛法问答 【佛教】
 
客问:经典的结集都在佛陀涅槃之后,而印度是一个不注重历史的国家,那么又何以证明经典都是佛说的?
 
师答:吾人之祖先、历史诸事,后人并未亲自见到,为何我们会相信--佛陀所说的经典在于其实用价值,若无实用价值,对于现实人生没有帮助,即使是佛说的也没有用,这才是佛陀所强调的主题重点。假使怀疑经典不是佛说的,也必须要有可靠的资料以为证明,只是那些资料仍是后人所说的,而他们也不是佛陀时代的人,其资料的可靠性也是堪疑的。
 
客问:佛教始于印度,为何后来佛教在印度不盛行呢?
 
师答:因在印度主要是婆罗门教,而且根深蒂固。印度早期有十一大学派,佛陀学派是最后才兴起的,在佛陀学派之前本来是婆罗门教的天下。
 
宗教与宗教之间往往都是强调自己,排斥他人,甚至设法使他人消失,这是人为的问题。
 
其实,现在的印度、尼泊尔还是有人信仰佛教,七十九年我们去印度、尼泊尔朝圣时,据调查统计印度学佛的人数占百分之六点二,尼泊尔学佛的人数占百分之八点五,所以,目前在印度并不是完全没有学佛的人,只因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以致于学佛的人口比例较少罢了。
 
 
客问:为什么佛教发源于印度,反而在中国发扬光大,这其中有何道理?
 
师答:并不是发源于印度,印度就该如何,因印度传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释迦牟尼佛发展佛教,就好比中山先生革命的作法,在当时要不是印度王子的身份,他早就被人杀害,这可以从经典文献纪录上看到,很多人要害他,几乎不愿意让他存活。
 
为什么传到中国反而发扬光大了呢?
 
中国从东晋以后,佛教渐渐发展,到唐代是个鼎盛时期,至宋以后即开始没落,这是受到唐武宗迫害佛教所致,历史上三武一宗之乱,对佛教的伤害很大。但为什么一直都能存在?因中国佛教属于菩萨的教法,不属于罗汉或其它相关的教法,它比较大众化,什么人都可以学,上至知识分子,下至未受过教育的,经典上提到所谓「三根普被」,所以能够普及各阶层。                                           
 
反观印度为什么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出家人?印度现在有几个寺院都是中国和尚在照顾;还有极少数在观光地区看顾、收香油钱,这些钱并不属于他们,而是交给政府,因为他们的名胜古迹是属于政府的,与中国大陆一样。又因婆罗门教的势力非常的根深蒂固,看看现在回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冲突就可明白,印度教即是婆罗门教。所以,在印度的环境佛教不容易生根,因为传统的信仰与势力影响所致,很多人不太了解这种情形。就像在电视、传播媒体上看到西藏佛教的一些表现,那其实不是佛教,而是属于笨教的色彩,是西藏的传统宗教。
 
其实中国的佛教,不只是中国式的,而且刚好菩萨法有很多内容,和中国的儒家、民族性、传统的文化都能结合而不冲突,只是近两三百年来佛教变质了,成了只有宗教的型态而没有佛法。
 
所以现在是末法,只有佛教徒,真正学佛的少。台湾现前的确是佛教徒多,学佛行者太少;做一个佛教徒容易,只是依赖佛法,依赖佛教,希望能保佑、维护我,得到一份利益,如此而已。学佛不是这样,是要把原来依赖的那种力量自己去修养,达到与之相同的结果,这就比较难。人都是舍难求易,喜欢简易的事理和法门,因为依赖的心态,所以念佛求往生的人也多。
 
再看目前几个佛教国家的状况,泰、缅的佛教型态已渐渐在变化;至于日、韩、越南这些附近国家的佛教都是从中国传进,也各有因应时代、环境变革的作法。现今的台湾也有这种迹象,所谓的「万佛会」,其实都没有出家人,只是把头发剃掉、袈裟披上,这种政治利用宗教的方式,毕竟是末法时期的一种乱象,真正一个清净的佛教徒,或是学佛的人,他并非不关心这个国家社会或人,他只是不参与政治,不以政治的手段表达他的关怀,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尤其是以宗教的方式去关心。因为宗教是讲求从个人的内心世界去下手,政治的情形不同,必须透过各种不同的作法而完成目标,所以宗教若与政治结合,就会有变质的现象。
 
 
客问:高王观世音经(高王经),据佛学辞典所载:是东魏天平年间,高王时人所感得的观音经,续高僧传、法苑珠林分别引之,并谓为观世音救世经,明僧莲池却以此经为伪经。
 
后学请问老禅师,为什么莲池大师以此经为伪经呢?还是编佛学辞典的人弄错了?真经和伪经又如何分辨呢?对此类问题我们要如何去认识?
 
师答:佛陀入灭五百年后,对经结集的内容有了部派不同的看法--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都是比丘,他们认为声闻乘的经典都是佛亲口说的,菩萨乘经典是菩萨所说,不是佛说的。大众部是在家众,他们认为佛陀所说包括菩萨经典,唯早期佛陀所说是原始声闻乘部分,为佛亲口说。大众部认为佛陀说法有几种方式,有的自说,有的是因什么而代说;像文殊菩萨经常代佛说,由佛来印可。早期佛陀说的属于原始佛典,原始佛典也就是声闻乘的部分,这是对经最早的分别。
 
传到中国之后,经有所谓珍贵的说法,是依于上座部和大众部的争论而形成的。中国经典到唐代玄奘大师,他探讨了一些经论,觉得有问题,所以特别到印度,花十几年的工夫做研究;可是不管怎么样,「经」是没有真、伪的说法。如果说伪经、假经,通常是指那是人说的,不是佛陀时代佛说的,那不属于经;就像和尚也没有真假,和尚就是和尚,那有真假?如果你认为他是出家人,他不懂得佛法,他就是假和尚吗?不能这么讲,说事有真假,这是以人的观点来说的。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没有真假之分;如果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则根本不是经,也无须说是「假经」,要这么去看。那你想高王经该如何去认定?
 
佛学辞典的资料并不可信,我们的佛学辞典不是中国人编的,丁福保那本佛学辞典也不是丁福保编的,是日本人编的;日本人也不是在日本编的,是日本人到中国来搜集资料,亲近中国善知识,把资料整理好后带回日本编的。各位知道,日本有一部望月佛教大辞典,佛光大辞典便是依之而编的。资料比较可信的是三藏法数、法苑珠林等。
 
「经」一定是佛陀时代,佛自己说的,或菩萨们所说,佛印可的,都可谓之经,它没有真、假之说,而后人所为的也不能说是假经。好像六祖坛经,不能叫经,应该说六祖法宝或六祖言行录。为什么安上「经」字?我以前常说:中国人就是这么可爱,他一开始就错,流传下来,错久了也就对了;这一点对经认识的知见,希望大家不要弄错。
 
经没有真假,但是中国教界有句话--真经伪忏。为什么?因为忏在中国历史上,是皇帝依于某种因缘请善知识、高僧大德,或由善知识依于什么因缘,将某些经典的法要编为仪轨,这些叫「忏」。忏在中国才有,在印度本来没有,所以,我们有这种说法--真经伪忏。伪通假,是取「假借」之意,假借经典中的要义或偈语,组合成忏,因此,伪忏不是真假之假意。凡事说真假那是世俗的说法,佛法不涉及真假--相对的分别。
 
 
客问:佛陀所遗下的经典,原是供人研究了解,以期明心见性;寺院的早晚课诵中也有经典的诵持,但速度太快,无法明白经意,究其作用意义何在?
 
师答:研修经典有四种方法:拜经是下下方式,此法大多是不识字者所行,其次是诵经,再提升是看(想)经,最后才是讲经。早晚课诵并非修行,而是出家众回馈施主供养的方法,早课功德是三分之一,晚课功德三分之二。出家人每天能将早晚两堂课诵做好,则可以少欠,其他所作功德就属于个人。拜经、诵经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有其效果。看经、讲经是资料的搜集,加以消化后向人介绍自己的心得。
 
 
客问:请问师父早晚课时绕佛的意义?
 
师答:其实,早晚课的绕佛可说有、无意义均可。早晚课是出家人必做之事,像于早晚课中站久了,可以换个姿态或拜或行,此是从一开始至结束配合整堂课诵的变化,让人不觉得一直是相同的姿态或动作,这是过去高僧大德们,费了多少脑筋与心血而完成的一套东西。所以,早晚课绕佛的真正意义是在变化调整姿势,没有其特别意义。
 
然而,真正的「绕佛」有其特殊意义,它不同于早晚课诵中的绕佛,而是在看见佛像或佛塔时,顺时钟方向绕三遍,再礼拜,这是佛教中的一种礼仪;真正谈绕佛一定是绕三圈,然后礼拜。
 
「绕」的意思是什么呢?通常我们都说围绕,譬如:玩游戏时的带动者或主脑人物,大家一切都是跟随着他,以他为中心,因此「绕」有尊敬、学习的意思。
 
 
客问:罕那衍一词是何意?
 
师答:摩诃衍是大法,罕那衍是小法,这只是个概念,全文应是摩诃衍那、罕那衍那,一般翻译为大乘、小乘,我并不反对别人怎么翻,因为已经成了习惯性的翻译,只是告诉你,摩诃衍是多数人适合的法,而罕那衍则是自我、单独的一个法,它不是普及性的。
 
客问:为什么会有大乘、小乘的说法?如何区分?
 
师答:我先要纠正「乘」这个字,这个字不能念ㄕㄥˋ,要念ㄔㄥˊ或ㄔㄥˋ,且不管是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甚至现在的字典都找不出这个字念乘(ㄕㄥˋ),不是念乘(ㄔㄥˋ),就是念乘(ㄔㄥˊ)。为什么会念乘(ㄕㄥˋ)?在中国江浙地区大部份发音都是念乘(ㄕㄥˋ),它是地方的方言,不要把方言当成普通的念法。比如说,坐船我们讲乘(ㄔㄥˊ)船,这是乘载的意思,所以大乘(ㄔㄥˋ)或大乘(ㄔㄥˊ)都可以,它能乘载的力量是多数的就是大,如果乘载的是少数,或以一为单元的话,那就是少。
 
佛法并没有大乘、小乘,佛法以修养的道路而有声闻与菩萨的不同。声闻行者学的是小法,菩萨行者学的是大法,怎么说呢?声闻乘所追求的是独觉,即自己修养,自己证得而不管别人。成就的原因,在于从声而闻中得到知见,慢慢依法而舍弃自我,突破自我,不被自我摆布,称声闻乘。
 
菩萨行者因为修行大法,行菩萨道,发菩萨愿,除了自己要成就道业外,还愿意帮助别人。大法不是以自己作为基础,而是兼顾自己以外更多的人。佛法不以大乘法或小乘法而分别,只能说有声闻乘、菩萨乘、天乘、人乘,所谓的大小乘,于佛陀的理念中是自度、度他之法,凡有所分别是后来人为的因素,例如原始佛教属于小乘,其实不是如此说,因为原始佛典是偏于俱舍和成实的思想,谈的是如何我空法有而后达到我、法二者都成空相。可是仍住于空,故只能依于空才能作得了主,要使「有」成空相,须耽着于法,往往先依赖法,才能使我显空。原始佛典偏于声闻的成就,可以说不能成就菩萨,因为没有菩萨法、菩萨道,更没有菩萨愿。
 
 
客问:中国、日本及西藏的佛教,目前有何差异?
 
师答:以中国的佛教而言,目前在台湾所表现的并不是完整性的,只是部分而已。比如强调净土、密宗、参禅等宗派法门,这些只是佛教中的部分而已。日本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过去,可是却有别于中国的佛教,这源于早期的日本是神道的天下,所以他们的佛教中尚保有神教的色彩。例如:他们的神社里有神也有佛,只是供佛于大位,供神于偏位,这是其中之一的差异;另一最大的不同点,关系到唐代的鉴真大师,中国的佛教经由他传扬到日本。今天,在日本的大本山还供奉着鉴真大师之像,就是这个缘故。当时日本神教操纵在祭司手中,为了使佛教能在日本弘传普及,鉴真大师接引他们学佛、出家,并方便应允他们依照原有的习俗,可以结婚并拥有世俗的一切,以深入社会弘扬佛法。这些祭司虽然也被称为出家人,可是他们只属于传教士;在大本山出家的才是真正的比丘。因此,无形中,日本的佛教形成两派,一为清净比丘,另一则为可肉食带发娶妻。
 
至于宗派方面,中国佛教分为十大学派;可是,在日本却有十六大学派,或多或少与其神教色彩有关,再加上他们认为某些经典可以分立,即予以另立学派,如将般若分为三个学派,法华经则另成法华派,日莲宗则是取法华经的一部分而成立一个宗派。西藏佛教又是另一种景象,喇嘛才是出家人。在西藏是政教合一,由出家人负责管理地方政治,及担负佛教教务。西藏的老百姓不能够学喇嘛所学的法,因此,现前来台传密的仁波切,他们所传的法,都是教授西藏老百姓的,比如黄财神法。学佛本应弃五欲,财是五欲之首,学黄财神法,无异是增长五欲,这与学佛之本意岂不背道而驰?事实上,西藏喇嘛也不学这种法。统治者为了达到管理老百姓之目的,故依于佛法的方式,教他们学财神法,使生活于贫苦地区的西藏百姓们有个希望;所以这也是统治百姓的方法之一。今天,许多人一窝蜂争相去学这些藏密,无异是去学做西藏的老百姓。
 
 
客问:佛教讲不讲地理风水?
 
师答:早期的佛教,即在印度的佛教,于阿含部中也讲风水、地理的问题,但用的名词不同,比如谈四大、方位,都在说风水,只是与中国的道教说法不同。在阿含部所讲的比较活,不是一个模式,比如中国传统的说法:今年大利东西,不利南北;明年说不定大利南北,不利东西,年年都是排列式的变化。而佛经里说的不是这种方式,如说地水火风,跟人有密切的关系,因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所组成。地水火风以佛教的说法是四大元素,以四大元素而说四大种性的组合,与现实所处的环境地水火风就有关系。像在印度生长的人,成年之后,换个像西伯利亚的那种环境过日子,就很难调和,他的地水火风并没有变,但已养成习惯性,习惯养成之后,要改变就要调整,于是佛法说到调适,就讲和合性,经典中谈到和合性,是怎么去调和,使其不致产生违背或抵抗。
 
像住家讲方位,方位通常以方向来说,在中国比较强调坐北朝南,为什么?因为冬天北风最冷,如果大门朝着北边,一到冬天,人要出入就会受不了;如果坐北朝南,刚好夏天东南风、西南风比较多,大门打开,人出入的话,空气也好,湿度也好,各方面都会比较适合于人。以佛教来说,都是依于所谓四大或方位,也加上些算术方面的数理问题,但与一般看相算命的算法又不一样;如阿含经谈到数理的问题,绝不说你今年多大,会怎样,在中国或许会说犯太岁,那是一种排列方式,在经典中谈年龄是有一个缓冲,即有空间的年龄,如六岁至八岁、八岁至十二岁、十二岁至十六岁,这之间有一年龄的缓冲,在这个时间会怎样,应注意什么,佛教的经典是以这方式谈,与中国的道教或民间传统出入很大。以佛教而言,比较能包容,不否定,也不排斥什么,能够表现自己的一面,并且不反对别人怎么样。
 
 
客问:卍字的标志有两种不同的写法,那一种比较正确?
 
师答:这是正反的关系,正当的写应为卍,如写 的话,的确是错了,比如写卍在玻璃上面,正面看是卍,把玻璃翻过来,还是看得见,但已经看反了而成 。卍字的本意象征*轮,探讨卍字的来源,原是一个轮相,像个轮子一样的轮相,早期船上使用的舵,就是一个轮子,是用几块木头组合起来,顺着右转。为什么要称为卍字呢?以万法归一的法来说,看这卍就是「一」的组合,这「一」的组合,不是单一,所以说万法归一,那一归何处?万是由于「一」慢慢累积而成,故说佛法无二法,佛门无二门,即是讲「一」。
 
 
客问:经律论三藏,在内涵上有何差别?
 
师答:凡是经都是佛陀说的,此「佛说」中包括有佛陀亲口所说,也有菩萨们代替他说的,然后证明与他说的是一样。凡是经典里提出的都是些道理方法,经过佛陀自己实际的体验,得到证明后,有组织、有系统,就像是「径」一般,指出道路、门径。论就是佛弟子--有菩萨、罗汉,那些成就者或修学者,依据佛陀所说的道理方法修证后,发表他们的心得,所以「论」就是佛弟子的心得报告。「律」是由佛陀慢慢建立起来,内容关系到行止威仪,规范行为之可做与不可做。缘起于佛陀在世时,察知弟子的言行举止,发现有什么过犯、不善之处,逐一立起条律,并非他事先成立一套戒律,然后告诉弟子该如何做。                                              
 
佛陀说经,最早是关于四圣谛理,从苦集灭道的宣说,提升到二谛圆融的境界,慢慢发展到各方面,愈来愈广,是依于体证之后,举一反三是从他的体验里,所涉及的关系很多,层面愈益发挥广大,层次也渐入深奥。这个发展,学术界研究经典者有些也有错误的看法,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当初境界也不高,看他讲的经,也是从实际生活中慢慢修行而渐渐提高的,其实不是如此。最初在传布教理时,接近的人并不是很多,又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所以先对一些愿意接受他的,但不一定能够真正了解佛法的对象宣导,刚开始这么说,开头是少部分的人,渐渐地层面就扩大了,层次亦慢慢提高,他说经是以这种方式表现的,针对各种不同的根器、对象而说不同的法。例如有四十、六十、八十华严经,其实这三种经的对象都不一样。有人说,这只是字多字少的问题,或认为是版本的不同,事实上是对经典深入的问题,究竟探讨了多少?理解、把握了多少?
 
我出家修行这么久,对经典所述义理之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如果我没有从中得到好处,面对花花世界,充满各种诱惑的缘境,你们想可能会如何?有时愈是深入佛陀经典,你愈会发觉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真是明妙圆觉!就看你本身契应了多少?所以说你学会多少,知道多少,就能得多少!在佛陀的理念里,多少不是问题,你都会得到某种结果,如声闻从三向到结果的罗汉,就是从二十七贤位慢慢提升;像菩萨从初地到十地,都是成就的结果。只要去修学,一定会得到一种结果,不会说我学了又怎样?
 
因此,也有人问我:成佛了又怎么样?我问他所想的成佛是什么?如果只是把握在「成佛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这点上,我说:那你根本不可能!因他只是把佛定位在相上面,并不了解佛是觉悟的意思。人因为不觉悟,才会出问题;能觉悟,就没有问题了。没有问题之后,过的是什么日子,自己应该很清楚!为什么你会过得这么苦恼?而有的人为什么可以过得那么洒脱?又有人经历许多好与不好,可见人的变化是多么的复杂。事实上人如果只是看破、放下、自在,那只是个口号,要真正能做到,有了问题随即可以化解,才是真正的自在,这种化解也是解脱。
 
 
客问:大陆丛林制度与僧团教育,这四十年来是不是有改变?最近有所改革,这对大陆丛林制度与僧团教育有什么帮助?
 
师答:现在大陆以出家人来讲,编制人事的机构是公安局,每个月有所谓的工资及粮食,都由公安局发配。有两种出家人:一种是上下班的,管寺院的行政工作事务;一种是住在寺院,管早晚课、念经,所谓「修行办道」,已经成为样板,没有丛林制度可言。至于佛学院的教育,成为佛学院学生有几个条件:第一,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第二,必须高中毕业;第三,要求绝对的身体健康;此外身家调查要不属于黑五类或犯过罪的。目前我所知道的几个佛学院没有师资、没有佛学概论书籍,现在所教的呢?梵呗一定要学,也教中国文学,并注重语文辩论的能力(八十二年)。再谈我那时期,大的丛林有沙弥园,依照年龄分班,通常四龄左右为一阶段,比如六至十岁,十至十四岁,各编为班次,教育方式也不同,几乎什么都要学,沙弥园只是丛林管理及教育体制的一部分。寺院有不同的堂口,像念佛堂、禅堂......等各式各样的教育、共修的一些专门场所,有各种设置。
 
丛林都是大寺院,一天五堂功课,早课、午供、晚课外,还有在早课至午供之间、午休之后至晚课之前的一堂功课。这五堂功课包含唱念及开示、共修等问题在内,比如绕完佛要静坐,要止观或讲开示。生活饮食方面非常清淡,初一、十五才有豆腐可吃。穿的方面,没有一件上衣或裤子是同一颜色的,因为是信徒布施的布,不是寺院有多少人就给多少布,而是他有布就拿来送给寺院,寺院依人数的多少分配,能分一尺就分一尺,等布够了才拼起来做衣服,所以不可能同一颜色。住的方面,往往有人愿意在禅堂打坐,不愿意到自己的寮房睡觉,大家有很强的道业竞争心。而寺院的教授师也经常介绍一些高僧大德的行谊、修行过程、为人处事以及慈悲心与智慧的培养,让人感觉必须要学习那些人,但绝不会拿他的思想观念及心得作为宣扬,因为我们是学佛,是以佛陀的道理方法来弘教,很少以宣扬某人作为主题,只是以一些善知识及有成就者作为榜样而已,从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去作个比较了。
 
 
客问: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其中有些很奇怪,譬如舌可抵眉架、广长舌相等。又何谓「广长舌相」?
 
师答:是说舌可以抵到鼻尖,而不是到眉架,要有这个概念。所谓「广长舌相」,广长舌不是舌头很长,而是说他道理说得很好,不要把它当做舌头很长,那就变成长舌男、长舌妇了。它是依于佛陀的八十随好相来说。这里是说舌头本来是辨味的,酸甜苦辣是舌头在辨别,在佛法是属于根的认识。
 
为什么讲长舌呢?嘴是讲话的器官,包括齿、舌、喉、声带等整个发音系统。为何说广长舌呢?我们知道普度众生、弘法利生,它的面积很广阔,且是长远的作法,即是要从事法的弘传,要不分阶级、不分身分、以普及性、广泛性,而且是长久持续的作法。广长舌要长久不厌的去做,只广不长也不行,因为佛法绝不是讲几堂课就能让人得到好处。它是要点点滴滴,慢慢累积,要长久的耕耘才能显现效果,所以佛陀的广长舌相主要是以弘法而言。
 
 
客问:为什么佛陀有那么多奇怪的相?
 
师答:我们看现在的演艺人员,男孩子要帅,女孩子要漂亮,释迦牟尼佛究竟长得怎么样,谁也没有见过,你们看看那些罗汉、菩萨,像六祖惠能大师长得很难看,像我也长得很难看,不要太在意这些。我们知道朱元璋长得很难看,在相法上有句话形容他是五岳朝天,因此,不要太在意这些相。
 
 
客问:佛陀从胁下出生,生下来就走几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些依常理判断应该是不可能的事。
 
师答:用很简单的方式解释一下,你们看经典有没有注意到,释迦牟尼佛的母亲,生他的时侯,是在一个花园里面,右手攀无忧树而生,不是右手攀无忧树从胳子窝里冒出来的,千万不要搞错了。但是有些注解本子,加上从右胁而生,我没有意见。至于说释迦牟尼佛生下来就可以走路,你还忘了说七步莲花呢,这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字,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我」,而是众生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好就会好,「我」要做坏就会坏,这个「我」,不是释迦牟尼佛讲他那个「我」,如果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他那个「我」,那我绝不当和尚。
 
 
客问:佛教中之规矩法则是否均由禅堂中来?
 
师答:在台湾许多出家人都不知道所谓的小庙、祖庭、本山是何意义?因为,在台湾没有真正的丛林,也没有真正丛林中的禅堂,这些都只能在禅堂中才学得到,一切的规矩法则都是由禅堂中来;如在大陆开戒时,戒场的引礼师,不仅仅是五夏学戒,必须要做过知客,住过禅堂,才有资格担任引礼,否则种种规矩法则,行、住、坐、卧自己都不会,要如何承担教导之职,必须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要会,方能当引礼师,新戒们懂不懂规矩法则,乃是引礼师之责,而得戒和尚于因果,不是好背负的,责任非常大,此人得不得戒,在乎得戒和尚,而持戒清不清净就在乎羯磨和尚和教授和尚。
 
 
客问:请问藏传的佛教跟汉地的佛教有何差别?
 
师答:一点差别都没有,只是表现的文字和发音不一样,譬如说喇嘛,其实喇嘛就是出家人,不是说藏传的都是密吗?你听不懂的都是密,听懂了就不是密了,这不是开玩笑。我曾在一个大学演讲的时候说过,台湾这么喜欢这些听不懂的,我要到原住民里面,找个最少数的民族,年纪最大的,找一位懂得真正原住民的语言,甚至某种言语现在几乎没有了,如果找到这么一个人,不说他是从山上请下来的,我说这是大法王、活佛,然后带着他,叫他念两句谁都听不懂的,连翻译的人都找不到,一定可以骗很多人,听不懂的就是密。但,密法就不是这么解释了,密法是什么?是「真实的语言」,真真实实的语言,那才叫做「咒语」,称为「真言」,否则的话只是说「密」,看不见的是密,听不到的也是密,你不能了解的都是密,不能用这种方式去看。
 
 
客问:佛教不是不烧冥纸吗?菩提寺为什么还烧往生钱?
 
师答:佛教不烧冥纸这些东西,而菩提寺烧往生钱是为了随缘,用往生钱代替冥纸,真正在于往生钱上的往生咒及所持念的往生咒。又如抽签、问卦也是一种随缘的做法,为了给人方便,在不知如何做或有所取舍时,抽个签、问个卦可以使你安心,任何一支签在我看都不是坏签,只看人如何去解释,所以它是个安心法门。
 
 
客问:释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那么好,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信,甚至排斥?
 
师答:我们现在先不谈释迦牟尼佛。先看一个问题:佛教徒看上帝,上帝是谁?连定位都没有;又如道教、神教里有玄真上帝......许多上帝,基督教肯定只有一个上帝,他们肯定上帝是神,中国传统宗教称这些上帝也都是神,而且「神爱世人」,只是言语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假设过去的祖先有光荣的一面,但其中也有一、二代是不好的,能不能因此否定那是最好的?这是人的分别。
 
释迦牟尼佛是完成究竟圆满觉悟的成就,是没有缺失的人,可是并不会人人因此都去依附他、相信他。如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为什么有人想毒害他、杀他、谋刺他?这跟他的好、不好没有关系,而是关系到当时的环境,因为最早在印度,佛陀教派于十二大学派中排名最后,早期从婆罗门教派起有十一大教派,里面找不到佛陀教派。后期佛陀看到印度的环境及许多社会现象,人心
 
 
佛法问答 【三皈、五戒、菩萨】
 
 
客问:请问皈依有没有护法神?
 
师答:要护什么法?如果以佛教的戒律来讲,皈依三宝,只是成为佛弟子而已,如想要得到利益,必须要受五戒,每一个戒条有五个戒神,可以维护我们的戒体;五戒中能守一戒,不管任何一戒,就有五个戒神可以维护戒体;此中,是以五个成为一系统,这系统是针对着戒律而来,不要当成护法神。
 
 
客问:没有皈依三宝而念佛,或虔诚念大悲咒,有否好处?
 
师答:没有皈依三宝而念佛,也可以念,但不是佛弟子修行。不能谈它是否有好处,但可以确定没有坏处;一定要皈依三宝才称为佛弟子,以他的心情来念佛是绝对不相同的,因为佛弟子之虔敬较能与佛相应。比如,社会上做善事人很多,但以佛弟子的立场做善事,则感受不同,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无相布施,什么是三轮体空,但是一位三宝弟子要如何亲近三宝(佛、法、僧)?此乃指依法不依人,让它成为一种力量,这是我们要去认识及了解的问题。
 
 
客问:老禅师曾说在家人皈依之后,每天仍须作皈依,请问应该如何自作皈依?听说皈依三宝以后,若每天早晚没有作三皈依,四十九天以后,皈依就已经消失了?                                             
 
师答:在家学佛的居士,每天早晨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作皈依,念三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即可,晚上不要作,纵使夹杂着妄想杂念也无所谓,因为皈依是祈求,不是功德,目的是皈依而已。一天不作就一天远离皈依,若是四十九天,那还得了。类似平常我们说读书人,三日不读书,就会面目可憎,真正说作皈依,乃是每天早晨自己都要作皈依,这样才不会失去皈依。
 
 
客问:家中没有佛堂,如何每天作三皈依?
 
师答:只要心里清净,提起正念即可,即使站立床边亦可,但不能在厕所作三皈依。                                         
 
在家人作三皈依一定要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才可。
 
出家众念「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此为早晚课诵领导天神、鬼神及每个「自我」,使其跟着一起来皈依,意义不同。
 
另有些人以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来皈依,或者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这都不可以,未依教如法。
 
 
客问:请问师父,每天早晨作皈依,要不要烧香、礼拜?为什么晚上不要作皈依?若早上没有作,晚上可以作吗?
 
师答:烧香、礼拜乃属供养,皈依是自己得皈依;烧了三柱香,顶礼三拜,这是香供养、礼供养,而于香、礼供养之间,最简单浓缩起来的就是心供养;如果早上烧香、顶礼三拜来不及,也可以站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三遍皈依,然后再问讯即可,不一定非烧香、礼拜不可,可是皈依一定要作。皈依一天作一次就可以,不可以晚上作皈依,为什么呢?下午以后都是鬼神皈依,我们是人怎能皈依,所以作皈依一定要早上。
 
 
客问:我来菩提寺跟师父学大悲法,可是那时候尚未皈依师父,这有没有关系?
 
师答:过去已经皈依,本身就算皈依了,我并非说有没有在本寺作皈依,而是说有没有皈依过三宝。我为什么说要皈依三宝才可以学呢?理由很简单,佛法是教佛弟子,若对方不是三宝弟子,而欲学习佛法,即变成盗法。
 
其实,这种要求还是为了帮助不皈依的人,因为既然想学佛法,又不愿意成为三宝弟子,于理、法是说不通的;若不想做为佛弟子,那学佛法干什么?佛法是教佛弟子的。
 
 
客问:以前我皈依过,但中间这段时间,并没有每天作皈依,是否已失去皈依?
 
师答:不知者无罪,现在知道了就不能再错。
 
 
客问:我们都是忠实信徒,已皈依三宝应该不会失去人身?
 
师答:不一定,要如法依教方有可能。切莫以为皈依三宝即不堕入三恶道,不如法、不依教都有可能堕入;如果善事阴德做的多,福报大,没有回向给一切众生,则可能到天道享福。所以想要保住人身,应将所做的一切功德回向,分散给别人,不要自己保有,如此到天道的机会就会减少了。
 
 
客问:每天早上皈依三宝时,心中应如何观想?僧是自己的皈依师父吗?
 
师答:心里一定要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以及释迦牟尼佛所建立起来的僧伽。僧,不一定是皈依师父,而是所有的出家人,因为「僧」是指凡依释迦牟尼佛建立起的制度而出家的比丘,他们显现的即是僧宝相。以皈依来说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个人,因为皈是皈投,依是依止,皈依僧宝,所有的僧伽都是师,可是不一定每位师父都在你身边,离你很近;所以我们通常说,你的依止师是那一位,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指你经常亲近的那位师父,也就是你的依止师,而皈依是皈依三宝,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佛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为法宝,依释迦牟尼佛所建立起的僧团制度,而显僧相的为僧宝。
 
 
客问:想深入佛法是不是一定要皈依三宝?
 
师答:如果只是想研究佛学,当成一种学术研究,那不必皈依。如果是想依佛法来修养自己,就像入学先要注册一样,想接受老师的教诲,就必须皈依了。
 
 
客问:常于公寓的邮筒中,抽取他人的广告海报,及路边放置书报、杂志或衣服,未经物主同意而取者或擅取回家,是否犯盗戒?
 
师答:公寓里每户都有放邮件的信箱,别人的广告海报还是不要动,如果这份广告,你的邮筒没有放,那你又想看,就现场看一看,再放回去,不要拿走,这么做比较好,因为那是给那个邮筒的主人的。
 
目前在台湾有很多地方,设有箱子,供人把旧衣服放进去,像这种衣服你最好不要去拿,那有专门的机构回收,经过整理,然后转赠给贫穷需要的人,属于这种的你千万不要拿。如果是店铺、走廊,或者是公共场所,摆有架子,放有书、杂志......等,本来就是让人家拿去看的,那没有关系;我们还是要分辨一下,什么是可以做的。
 
 
客问:请问喝酒对一个有修养的人来说,是不是不会起分别?
 
师答:所谓有修养,就是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对酒所起的分别是将它当成药拿来治病!并不是说有修养的人喝了酒,其分别就不同。其实,喝酒在戒律上属遮戒,为什么?因为喝了酒,会使自己的智慧被遮住了,结果因醉酒而控制不了自己,造作许多错误行为。因此,并不是说有修养、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喝酒,而是在必要时,可以拿来当药治疗病痛。
 
 
客问:堕胎是否为杀生?
 
师答:依十二因缘论(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要到识神进入母体才有生命,故在识神未进入之前,不可谓杀生。例如:当孕妇会呕吐时,可说识神已进入。若是自然流产或是意外流产,皆不可谓是杀生。
 
 
客问:受五戒,初一、十五可要诵戒?
 
师答:受五戒毋须布萨,因为至多五句,怎么诵呢?必然是繁杂而不易记忆的,才需一再复习。如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经中说「月半」即十五诵,初一不是月半。
 
 
客问:如果已受三皈五戒,破戒了怎么补救?
 
师答:戒不能说破不破,只能讲违反了戒,戒是不能补的,因为它不是网,也不是陶瓷做的碗,只能说重受。你这问题的重点在于--戒应先去学习,自觉能做得到,可以求受五戒,而后才能守。否则一个从事屠宰业的人,他怎么受不杀生戒?
 
如果违反了戒,自觉做不到,就到佛前忏悔、舍戒,如果自认还能持守,那么还可去重受。五戒里若只能做得到一个戒,也可以只受一条,其他做不到的先慢慢学,以后看自己的能力,再求受戒。
 
 
客问:受过菩萨戒的在家居士,如果是做生意买卖,要如何做到不犯戒?
 
师答:受菩萨戒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所谓的菩萨戒是受五戒的菩萨戒,还是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这差别很大;如果只是五戒的菩萨戒,就没有太严的规定;如果受了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依梵网经来受戒的话,一个月要八天时间持八关斋戒,像出家人一样过日子,如果只受五戒的话,只要在五戒限制之下都不成问题。
 
至于谈到做生意,可能有关杀生的问题;或做买卖难免成本不是很高,利润却很高,是不是有欺骗行为?或东西品质并不是真正这么好,可是并不是自己做的,厂商本是如此,广告也这么说,该怎么办?诸如此类,有许多顾虑。
 
再说现实的生活中,不能因为学佛,就都否定它;要从多方面去解释问题,比较复杂,只能说,如从未开始做而现在涉及到杀生,当然要尽量避免,如已做了很久且关系到杀生,而自己又受了戒,就不要再做杀生的行为。倒有一个建议,也是一点取巧的方式,如自己受了戒,本身就不要参与,总之家里其他的人也在做嘛!他们没有受过戒,但并不是鼓励他们去做,因为已经做了那么久了,总不能因为你现在学佛,就要一下子改变,没那么容易。若是其他一些买卖上、利润上的问题,及一些言语上的问题,则不要忘了做生意是将本求利,如果不想赚钱,开始就不要做,这是个必然的现实问题。
 
 
客问:受菩萨戒或是五戒后,要向皈依师父谢戒,是何意义?
 
师答:因为皈依师父的帮助与允许,方得受戒,因之才能得戒,故受戒回来后应要谢戒。受戒必须要做得到受持,受而不能持,反而会更加苦恼。
 
 
客问: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后,应如何把握菩萨戒的戒行?
 
师答:这问题应该受戒时,由传授菩萨戒的师父讲解。我平常不太喜欢讲戒律的问题,因我讲菩萨戒,必须在座的都受过菩萨戒,我才能讲菩萨戒。而且菩萨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皈五戒,第二阶段为增上戒,即梵网经中所说。例如讲三皈五戒,必须大家都受过三皈五戒,也就是只能高不能低,如讲三皈五戒,受过菩萨戒法的也可以听;讲菩萨戒法时,受三皈五戒的就不能听,如根本未受三皈依,更不能听,所以我平常不随便讲戒,因根据律部有太多的要求。
 
例如,跟出家弟子讲戒,跟比丘讲,比丘尼就不能听;跟比丘尼讲,沙弥尼就不能听;同样,跟比丘讲,沙弥也不准听;因为戒是你现在授什么,就讲什么,是要你守本分,否则,就是说「过人法」,佛陀特别强调不可以说过人法。
 
除了戒律外,比如要跟大家讲修行办道的事,因先从人的立场谈起,所谓从人乘思想谈起,使你突破人而能超越凡俗,如果已入菩萨道,则应说菩萨法,令你认识菩萨行者应具的修养;否则,都是说过人法,因此,开口说法,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违法,甚至谤佛谤法,那是要下拔舌地狱的,什么是拔舌地狱?就是死了以后,入地狱中,把舌头拉得长长的,以代替耕田的犁。
 
 
客问:八关斋戒和过午不食的意义何在?学佛的人应如何去做?
 
师答:八关斋戒法是受菩萨戒同时要受的斋戒法,而这菩萨戒法是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不是三皈五戒的菩萨戒法。按照八关斋戒法,每月要过八天与出家人一样的生活,但不一定要连续,因现前是工商业时代,不可能有连续八天的假期。八关斋戒法里并不谈过午不食,其实佛教的律部中也没有这个名词,只有日中一食或非时食这两个名词。日中一食是正中午吃一顿;非时食是不应该吃的时候去吃。晨午两顿是正当的饮食,午后之食则是不正当的饮食,这些才是律部里的要求。
 
戒律中也未要求出家要日中一食,只有修头陀行,也就是修苦行的人才日中一食。中国寺院因出家人要工作,所以早晨也吃;晨午两餐对出家人而言是受供养,但以平常在家人来讲并没有规定,除非受了八关斋戒。一个修行办道的人,究竟要怎样饮食比较好?我的看法是出家若配合环境于晨午两餐接受供养,而做到不非时食就很理想。在家则不同,不能以饮食为要求成为办道的方式,不吃饭不是修行。如果以健康之道来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才是维护之道。如以学佛的经验说,晚上最好不吃。一个喜欢打坐的人晚上吃得太多,打坐不卫生,因晚上气血弱,吃得太饱,除了要负担肠胃消化的运动量外,我们还要用功,这样对身体不太好。
 
 
客问:有人已发愿吃素,可是因生病必须吃荤,可以吗?有没有罪?
 
师答:若是为了治病,没有关系,佛陀从来不以法官自居,何罪之有!发愿要发能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发,否则易成妄语。
 
 
客问:请问师父,吃素可不可以吃蛋?                     
 
师答:不能说可不可以吃蛋,吃素不是持斋,佛法中说不肉食,重点在不可以杀生。你可能会说蛋不一定有生命,其实凡物无不有生命的,故青菜萝卜也都有生命。佛法中说生命有两种,乃有情类和非情类。所谓有情类,就是可以直觉具有情感作用的,比方说他会挣扎、会流泪、会流血、会痛苦等情感的表现,叫做有情类。非情类不是说没有情感反应,而是人不能直接感受到其情感反应的众生称之为非情类。所以说青菜萝卜也是有生命,只是我们感受不到其情感反应而已。
 
所以,不要太在乎什么东西能不能吃;毕竟断肉食是个很高的境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吃三不净肉、五不净肉、七不净肉等,这些基本的条件,以什么为标准呢?像不是我自己亲手杀的,不是我叫别人为我杀的,我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也不是专门为我而杀的,在这五种条件之下的都可以吃。具备这五种条件,市场里到处都有,尤其是超级市场,也不要在「会犯罪、会造业」上面着想。要了解,超级市场把东西都弄得好好的,他绝不会说,我是为了佛教徒而杀的,用不着钻牛角尖。
 
我并不是反对吃素,真正要说的是:吃素与持斋是不一样的。素食很简单,就是不吃动物性的东西,所吃的都是植物类,这就是素食。斋,是一种法,比如八关斋戒法,它是有要求的,不杀生并不是持斋。我一直这么说,不要太过于在意什么东西可不可以吃,想做什么事,一定要考量自己的环境许不许可,要顾及到家人、旁人、当事人,各种不同的环境都要考量。我说一句话,大家听了可能会感到很奇怪,如果今天有个出家人要吃鱼吃肉,他吃五不净肉、七不净肉,我也不会反对,也不会说他错了;只能说他的境界、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某种地步,而不能说错了。
 
修养是慢慢累积起来的,不是一蹴可及的;可是,不能去鼓励他吃。因此,你问我可不可以吃蛋,我也不能回答你可以或不可以,这么做我就变成法官,成了裁判了,也是不对的,我只能把道理分析给你们听,毕竟我一直在这里跟大家分析道理。所以若问能不能吃,并没有什么能不能,可不可以,自己可以选择,我只把事情的利害和它的道理告诉你。
 
 
客问:如果现职是军人,受菩萨戒之后,有时任务特殊,如演习之类,因体力不足而无法持过午不食,怎么办?
 
师答:菩萨戒不要随便受,做不到就不要受。曾有人问:「我受了菩萨戒,结果不能守,环境不许可,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谁给你授戒,就去找谁;因为戒不能随便授。通常学佛者,先受三皈依就可以了,然后学戒,如学习五戒,则看自己能受多少,一条一条的去受,不一定非到戒坛做个样子,结果回来做不到,这都是知见上的错误。佛陀教我们学佛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来,受戒是为了自己修养的提升,如环境不许可,怎么提升呢?就变成了知法犯法。
 
 
客问:我以前不了解佛教,也不了解道教,但有信心拜佛,因此而去受戒,之后未曾再穿过海青、披衣,披衣放久了褪色,觉得穿出去不好看,就把它丢掉。现在慢慢深入佛法,心中有一困惑,我把披衣丢掉,会不会有什么因果?
 
师答:没有关系,不过劝你不妨于现在有点概念之后,最好去重受戒,因为过去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形下受戒,对你而言没有帮助,现在知道了些,干脆重受戒,已过去的事不要管它,像披衣丢掉了,也不要去管它,因为你不知道嘛!而现在对佛法有一点认识,也产生欢喜心了,怎么办?这时候再去受在家戒的话,可能对你帮助会更大。
 
通常我比较赞成先皈依三宝,不要马上受戒,先学戒;学即是对戒先有一些认识,自己试着去做,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认为自己的环境还做不到,干脆暂时不要受戒;认为自己的环境的确可以做到了,自己也愿意去做,再受戒,那才是真正的受戒。学是学着去做,受就是能做了,授予戒之后,就守着它,不去破坏它,受戒是这个意思。                                                           
 
客问:我是一位种花者,面对花的病虫害,如果不洒农药,花的品质不好;喷农药的话,于佛教的杀戒又有违背,请问师父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到不伤害?
 
师答:其实不只是种花、种蔬菜,种什么都一样,重点在:我们应该抱持什么心态去面对。因为佛法是讲究一念之间,也就是说在你的意念中起什么样的想法。比如说:所谓病虫害,如果等到它发生了再去喷药,其实已经来不及了;因这产品本身已经受到伤害,当还没有发生病虫之前,先喷药做预防的话,这种杀生的方式就不一样。我们晓得,喷药它有一定的维护时间,在预防的时间未过期时,再去喷第二次,不是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吗?这是方法跟意念的问题。
 
万一遇到需喷药才能挽救,在这情形下去做,的确还是有杀生的行为;但这时你能够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去面对,就已经拥有慈悲心了。毕竟我们是人,活在人的世界,于佛法上总难免有很多,一下做不到的事,如果那么容易做得到,就不会有「杀生」的问题。
 
我讲过「杀生」的问题,大家知道养乐多,它是种活性菌的产品,都是生命;只是它属于非情类。所谓非情类,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事实上它还是生命;不也是拿生命当营养吗?其实有很多生命,它都是细菌,只是有好的细菌、也有不好的细菌。当然我们说害虫、益虫,或者一些生物,最要紧的是,我们尽量不要使自己感受得到--我们在对付它,好像是一种残忍。其实可以用另一种观念去看它,改变一些方法去做,这样的话,至少你已经尽心了。千万不要说「老师父」说没关系,我就这么做,那就错了。
 
我们要有一份慈悲心,因为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生存,要生存难免或多或少会有些事情跟佛法有所违背,可以一步一步慢慢的去改进。
 
像台湾有信徒开渔业公司,而且他的渔船是万顿级,这杀生如何说?可是话说回来,你现在叫他把渔船卖了也没人要,难道要他把船摆在那里让他烂掉吗?从另外一种角度去想,他一条渔船不仅全家要维持生活,还造就了多少人的就业机会,帮助多少家庭维持生计。也许有人会问:一定要这么做才对吗?没有别的方法吗?这情形是可以慢慢去改变的,并不是一下子就要他一定要怎么做;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在我们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份慈悲心;唯有将这慈悲心慢慢地培养起来。
 
 
佛法问答 【礼佛、供养、忏悔】
 
客问:如何在现世百般困扰中修得福德和智慧?修得福慧双修?
 
师答:修福就是供养功德,供养不只是拿钞票才叫供养,所谓供养,对父母也是供养,如果对三宝供养,通常谈的是四事供养,就是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医药,想要种福田,不是一般人讲的拿钞票就是种福田,那王永庆随便拿个一、二亿简单得很,钱买不到福田。
 
在这里讲个小故事,释迦牟尼佛有一天说法,说完了很多人供养他,最后有一个小女孩跪在那里没有走,其他人都走了,释迦牟尼佛就问她:「你怎么不走呢?」她说:「我很惭愧,因为家里很贫穷,我想供养佛,可是没有钱。」佛陀说:「有心就好了」,小女孩说:「我是用了心」,于是她就拿出七颗白石头,一点瑕疵都没有,她花了很久的时间找到这七颗石头,她说:「这是我唯一的心意,不知道这样能不能算供养?」佛陀为了这件事,特别讲了很多道理称赞这个女孩,就是在说里面的那份心,所以我常说不要勉强去做功德。
 
以前我讲过一个例子,假使你一家有五口,只有你一个人赚钱,一个月赚五万元,要用什么方式去看这五万元呢?因为你的另一半跟儿女,是你应该付起责任的,这五万元,你真正能处理的就只有一万元的权利,何况这一万元必须要扣掉你的衣食住行,假使想做功德,譬如说你做五千元功德,或者五百元功德,不妨开个家庭会议,问问他们,说你想供养或做一份功德,假使其他的四个,有一个不赞成,那这个五百或五千元,只能动用四千元或四百元,因为他那份,你不能代表他拿来供养或布施,因为他没有那份心,即使供养等于没有供养,可是有很多人都有「我赚钱,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想法。其实学佛菩萨是讲平等心的,不要以为是我赚的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要晓得你和另一半以及孩子,本来就是一体的。
 
 
客问:出家人有「不捉持金钱戒」,在家人若想供养金钱,怎样做才如法?
 
师答:将戒条文字浓缩成这种说法,本就不恰当,加上解释上的错误,才会造成这样的顾虑。「捉持」乃抓住不放,不是说不能接触、经手金钱。有人误解戒律,强调自己戒行严谨,「我从不捉持金钱」,但叫旁人代他收受。其实,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仍是造作。
 
于出家人而言,当一份供养接到手中,意念中想到的是什么?何以许多老修行,当人家顶礼、供养,总赶忙说:「顶礼佛」、「供养三宝」?只此表现还不够,受之后又怎么处理?信施供养是他们付出心血所得,施者自有一分功德,于受者而言又凭什么承受?所谓「受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昔日行脚连喝个水,也得担心消受信施的问题,即使是河沟的水,也要感谢国土恩。或许有人会说:「您也讲道理方法帮助我们啊!」绝不可以交换的方式视之,否则成了交易行为,等于在出卖佛法了。
 
 
客问:请师父谈谈供养和布施的问题。
 
师答:供养是有特定的对象,必须具有能力代表三宝,能代表佛宣法,饶益众生的;而布施则是普遍性的,没有特定对象。在台湾密宗特别强调供养,这是违背佛陀的说法,大家都知道阿罗汉,中文翻译为应供,所谓「应供」,就是依其修养的程度,应该接受人天供养。可见要接受供养,必须有条件,也就是凭什么受供养,受供养的人,能否将你的供养发挥其价值?如果不能,那就变成在帮他造业,这种供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反正供养就有功德,管他是否有其内涵,如果纯为功德而供养,那去做社会救济也有些功德!所以,说供养一定有其内涵,必须有能力代表三宝,能代佛宣法,饶益众生的,才可接受供养。
 
 
客问:拜佛时如果没有佛像,那拜什么?
 
师答:「拜」是崇敬的意思,拜佛就是崇敬佛陀,是一种法门,所以崇拜、追求、向往的是觉悟,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没佛像时,不知拜什么。
 
 
客问:供花可不可以用不开花的绿色植物?
 
师答:其实用绿竹、万年青等那不是供佛,而是调整房间内的空气和湿度。供花的目的,最早应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天女们散花,她们散的是花瓣,不是整朵花。在中国讲的是鲜花,新鲜的、开着的才是,这是中国传统的说法,传统如此,就不要去违背它。其实不管做些什么,只要不是不太干净、不太礼貌,少许改变,并不是问题。也有人曾问我:蕃茄、芭乐能不能供佛?可否供佛是在于你的家人、亲朋、来往的人会不会讲闲话,不然就照供不误,否则就不要,在大陆不曾听说过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一种看法。
 
 
客问:水不是指供茶?供佛为什么不要用生水?
 
师答:水就是清水,一般说供佛不要用生水,要用烧开的水,是白开水,不能用放茶叶的茶水,因为它是茶,不是水。
 
因人喝水都不喝生水,那尊敬佛也就不供生水。供佛、拜佛最要紧的是一份心,因此,早上供水,把水供上,烧香礼拜,拜完后马上就可以把水收起来倒掉。中午供养后或供水果后,也是拜完就收走,千万不要一直摆在那里,要知道拜佛、供佛在一份供养心,供养完了,当然要收起来。
 
 
客问:有人说:早晚在佛前烧香是一种功德,晚上随便烧香会把鬼神引来,所以最好不要烧。是这样子的吗?
 
师答:道教说香是讯香,香一点就会有讯息。供佛最好的是香、花、水、果。香通常讲究清香,也就是清淡,所以选择香愈细愈短的愈好,并不限制那种型式的香,也不是香非三根不可,所谓「心香一柱」,一根香也是一柱香,在于你的意念中是否有佛、法、僧?插香是说明尊敬三宝、供养三宝。尤其在都市的房子内,空间不大,空气不好,应讲究走入佛堂,头脑会愈清新才对。
 
花最好是鲜花,人造花是装饰品不是供佛的。真正鲜花是种在花盆里连根带梗的。鲜就是活着的,用花瓶插花,隔一夜,水就会发臭,种在花盆的不会臭且供得久,而寺院的插花是随缘随俗。水是讲清净的水,果是鲜果。所谓「四果」是指香、花、水、果,不是指买四种水果,但传统如此,久了错的也变对了,我们不要特别强调什么,我只不过是告诉你们一些知见而已。
 
 
客问:常在市面上看到小卡片上写着诸佛、菩萨的圣诞日,且强调在某个时刻礼某位佛可灭无量罪,此说可信吗?
 
师答: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佛法讲究修养,不能只是依赖,释迦牟尼佛也不能依赖;业,自己造作自己承受;道,也是自己修养自己承受。智慧,刀火不能伤之,是别人抢不走的;倘若拥有了智慧(依阇那、般若而言),就什么问题都能化解了。学佛就是学智慧,只要不断去修养,智慧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有了智慧就能得到觉悟,而达到学佛的目的。
 
 
客问:请介绍有关点灯的饶益性?
 
师答:谈供养,如供养三宝,不是以色身而言,而是就法身来讲:有佛的、法的、僧的法身,即是精神内涵。供养通常是以香、花、水、果、灯为主,尤其是灯,过去是点油灯或蜡烛,现在因为用电方便,且点油灯、蜡烛时空气也不好,所以改点电灯。不管点什么,灯的作用是照明,我们人处在娑婆世界,往往是随业在转,处于无明的状态下,供养灯求得的是光明,此光明不是灯的光而是智慧之光,所以说供养灯主要是求智慧,这才是它的饶益性。
 
灯,不限于什么样式,只要能照见都可以,所以寺院中有光明灯、塔灯,和正月初一到十五所点的灯笼等。尤其是正月期间,像正月初九日是民间所谓天公的生日,即有供天的意义。初一是弥勒菩萨的圣诞;很多寺院在春节时礼拜千佛和梁皇忏,这里面有许多的佛菩萨,所以从初一到十五,点灯主要是供养这些诸佛菩萨等,因此大家若要点灯,可以选择在拜千佛、梁皇期间,祈愿福慧增长。
 
 
客问:朝山从子时开始,是否象征什么意义?
 
师答:不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拜的问题,而是为了计算时间;因为人数比较多,所以时间即提早,如果人数少,时间就较晚,像有一次菩提寺朝山只有一百多人,几乎三点多才开始拜,端看人数的多寡,没有时间的限制。
 
 
客问:请师父介绍朝山的意义。
 
师答:真正朝山是两种山,一是祖师山,即宗派祖师发迹的地方,也就是他成为一代祖师、弘扬宗风的地方,像惠能大师为禅宗的六祖,曹溪南华寺就成为代表地等。另一个是朝四大菩萨山,并非像现在有些人误解的,只要有寺院,就可举办朝山。通常朝山,目的在朝礼佛菩萨,不是指朝礼某个人,因为这层意义,所以有一份无量功德。比如我们看朝山时,从某个地方开始,拜到山上去,这是学佛者平常很少有机会去做的事,而且也是一件做起来很辛苦的事。在台湾朝山,有时候晚上开始拜,到第二天参加早课时间为止,在大陆朝山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虚云老和尚,他从南方发愿要朝北方的五台山,预定花三年时间,天天这样拜,当然像这类特殊的例子并不多。不过,一般道场都很少在近距离拜,几乎要在远一点如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等,比较长的距离。像以前我们在天岳山,从山下拜到山上的三宝殿,起码要十五天。而天岳山过去有位祖师叫本昼禅师,他也是一代大师,所以去朝山的人就很多。
 
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朝山还包括有还愿的作用在内,譬如有的求子女,有的为了父母身体不好、生病,祈求病愈而延年益寿等,就在庙里发愿,如果愿满了得到所需要的,就会去朝山,可能一个月、两个月不一定,就从家里拜起一直到山上,这叫还愿朝山。还有件大家不太熟悉的事,这些还愿朝山的人,往往到达寺院后,他并不是拜完就算了,可能会发心去做三年或五年比较辛苦的工作。所以在大丛林里一般讲厨房里煮饭、种菜、打柴、挑水等部分的工作,很多都是由一些还愿的人发心在那里做三、五年,待习惯之后,即使时间已到,他也不回去,就这样出了家。
 
 
客问:请问师父,朝山能够消业障,那么拜忏也能消业障吗?
 
师答:谁说朝山可以消业障?好像我没有讲过这个话,在经典上面没有这种要求,这都是中国祖师爷搞出来的东西,朝山是还愿,为父亲母亲还愿,希望父母身体健康、或者有病希望能早一点好、希望父母长命百岁,做儿女的尽一份孝心去朝山,如果去朝山是为自己,不要去受那个罪,不如让自己提起正念,做一点正正当当的事。
 
至于礼忏可不可以消业障?多少佛教徒做错了事,就往佛前一跪忏悔,忏悔完了拜三拜,所谓忏悔得安乐,把那些罪通通交给释迦牟尼佛,这叫做忏悔吗?要了解忏悔什么意思,忏是检讨、悔是改错,礼忏就是这种意思。可能你会说上面不都是佛菩萨的名号吗?可是你忘了,里面还有很多文字,比如说无始所做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不都在念这些吗?这不都是检讨?检讨自己不好的,改进嘛,好的使它更好,礼忏的目的如果一定要指望它能消灾、消业,我告诉你最好不要去拜,你已经有所执着了,当在念或拜的时候,满脑袋瓜都是妄想杂念,不清净了。
 
 
客问:七月的「中元普度」与「盂兰盆会」有什么不同?
 
师答:七月中元普度是中国的民间风俗,民间把一年分成上元、中元、下元三个阶段,而盂兰盆会是因目连救母,依靠其神通不能解决问题,而依靠佛也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靠供养三宝,承三宝力,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力,这种力量,才能帮助目连的母亲,这说明了目连的神通再广大也救不了他的母亲,还是须承三宝力。三宝力不能只是一个释迦牟尼佛,或者一部大藏经,或一个出家人,那只是相上的问题,还要讲究其内涵、价值;佛是一位已经成就圆满觉悟的证明者,还有依于佛的所有心得,说出来的道理方法,另有依道理方法而有实际体验的出家人,所以说佛法僧三为一体,要能从实际价值上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力量。「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否则不能称为功德。
 
中元普度是我国民间的习俗,盂兰盆会是佛教的做法。但盂兰盆会是依于目连救母为其缘起,其重点是救倒悬,何谓「倒悬」?下三道的都是倒悬,上三道的都是头朝上,或谓畜生不是头皆朝上吗?我们看一般成为猎物,被抓之后都是倒吊着,这也是倒悬;鬼类为什么也说是倒悬呢?白天不敢活动,晚上黑夜才出没,这都是颠倒的现象;而地狱更是没有光明的世界。倒是颠倒的意思,悬是不着实际,所以倒悬是苦难的意思,救倒悬就是救苦难,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是普度法会。
 
 
客问:新屋落成应作些什么?
 
师答:依中国传统要谢祖,亦即拜拜。方式有二--家中设有供案或佛像的,就在那儿拜。若还不放心,可于初二、十六在房门口拜,拜的内容即谢祖,求个心安理得。祭品没有限制,若环境许可,供水果即可,愿多费心的也可供素菜。若环境不许可,就顺世俗办,但建议你不要生宰活杀,可买现成的,且不可供于佛前,这是起码的恭敬心。至于烧纸钱,原则上不需要,若须随俗就在门口烧。
 
 
客问:大悲忏仪是经典吗?礼忏是否能证果?
 
师答:大悲忏不是经典,所有的忏是中国高僧大德所写的,不是经典,如果拜忏能成道,能够证到几地,那是大妄语,没有这回事,经典也不能成道,为什么?我们一部大藏经,只是一大堆的印刷品,的确是印刷品,问题是经典里面的道理方法,你能吸收多少?能增长多少智慧?才叫经典,否则的话,跟一大堆的印刷品,没有差别。所以说念经不如看经,看经不如想经,经典上说什么?告诉我们什么?对我有什么关系?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不是信不信,佛法里面有特别强调要信,佛法要「起信」,这个「起」的层次不一定,其高度怎么计算呢?你理解的愈高,生起的就愈高,理解的愈少,生起的就愈低,所以我们不是叫你迷信的去信,而是理解的去信,所谓诵经礼忏是不能成道的。
 
 
客问:业障重,该如何礼佛?
 
师答:先礼佛三拜,请三宝明证,再合掌长跪佛前发露忏悔。「忏」是检讨,「悔」是改错。跪在佛前检讨自己的缺失过错,而后改变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忏悔。不是一边拜一边念:我错是为什么,或者说无始以来所作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等。真正礼是礼拜佛、法、僧,感谢三宝,最后则是要将己身之缺失改正过来。
 
 
客问:一般认为拜佛可以消业障,有人却不以为然,请明示。
 
师答:经典并没说拜佛能消业障,佛陀说过自作自受,并非往佛前一拜,就可以把罪过交给佛陀了。(按:经典所提必须思惟佛之智慧、恩德......。)
 
佛,应是吾人去礼,不叫拜。礼是尊敬,尊敬佛的慧与觉,尊敬其超凡的修养,也就是礼敬佛,具足尊贵之处。
 
若将礼佛当作法门来修养,则不可空礼。必须依照所起之心而礼敬,比如愿心、菩提心。想学佛菩萨的愿,此是愿力;但观想而学习其智慧则是用,一是愿、一是法,故礼佛是「法」之礼,非凭空之礼。所以吾人拜经不只是拜那部经,而是以经典的智慧为依据,一字或一句而为之礼。
 
 
客问:发现自己道心退了,应怎么办?
 
师答:发现自己道心退了,不能用这种方式讲,应该是面对自己,认识自己,从认识、了解当中,就会有所发现。这些发现,是你平常自己不能把握的,自己不注意的,乃至于自己做不到的,才称发现。
 
比如说,行忏悔,往佛前一跪,我无始以来造业太多,我业障重,天天如此忏悔,这并不是发现自己。而是说,你怎么知道你业重,你有一些什么业,如果你能讲得出来,就是发现自己。所以说,要面对自己,不是发现自己;因为面对自己的时候,一有外面的色尘缘境,很容易引发我们的自我,就在自我显现之时,必须去面对它,去认识、去了解,不过,仅仅认识和了解是不够的,还要有所发现,才能谈得上是一种发现。
 
 
客问:请解释忏悔业障的意义?
 
师答:业,如果成为障碍,才叫业障,光靠忏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是如自己知道错而认错,会过得快活一点,但并不表示造了业,经过忏悔就没有业了。业仍是要受报的,只是不会以那么严重的方式受报。如果过去有业,忏悔就不会受报,没有这回事。所谓忏悔得安乐,并非忏悔便能使业障消除,例如觉得对某人不应该如此待他,向他道歉,对方也接纳你的道歉,你不就放心了吗?「忏」是检讨,「悔」是改错,检讨自己的对错,不对的改正,以后不再犯,这才是忏悔。
 
此外,占察经中所谈的也不是消除业障,只是说原先受了什么戒,结果有所毁犯,而依照占察经行忏仪,则原来所违反的就可以弥补,因为不会再犯错了!就像一个好人,偶尔做了不好的事,不表示永远是坏人,如果改正过来,还是个好人,是这种意思。
 
 
客问:占察经中提到「木轮相法」,于现代是否可行?
 
师答:首先要了解历史背景,如果以印度、尼泊尔这些地方来说,倒是可以,因为在五十年前,我去过印度、尼泊尔,五十年后又走了一趟,他们现在还是需要如此才有办法。以中国来讲,我认为占察经不是智慧之学,我们不能说它没有用,毕竟是属于阿含部的思想,即原始佛典的一些思想。
 
 
客问:出家前拜大忏悔文,以消除业障,如果在家人拜大忏悔文,是否一定要点香?
 
师答:出家前要拜大忏悔文,只有千佛山门下如此作法;因为在这门下,从我的上一代的上一代......都是如此。要出家,先要在寺院住一段时间,并拜忏悔文,忏悔什么呢?忏悔不是说解决多少问题,而是在忏悔的过程中,体会更多的「自己」;如果仅是无始以来所有的贪瞋痴,都是自己的造作,因为造作就会怎样,所以现在忏悔。如果只是如此,则是形式,没有内涵。真正的忏悔是:忏--检讨;悔--改错。跪在佛前作自我检讨,好的保留,并使其更好,不好的改变为好的,要检讨悔改才能称忏悔。
 
至于平常拜忏悔文,可说是身、口、意的一种修养,在佛法的行门中,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要不要点香倒不重要,因为忏悔不一定非要跪在佛前不可。如果拜忏悔文,有佛像更好,点不点香则不要紧。这是自己的事,以现代话来说,自己忏悔是请佛证明自己很虔诚作忏悔。如仅烧三根香,往佛前一跪一拜:「释迦牟尼佛,我做错了!」而把一切错交给释迦牟尼佛,那就不对了!做错了,一切自己负责,所谓自作自受,别人不能代劳;修行办道,乃是自己的事,行忏悔先要明白这道理。大忏悔文只是一种仪轨,照着这仪轨作,于行忏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妄想杂念。忏悔的重点在检讨、悔改、认识自己、修养自己,才是真正的目的。
 
 
佛法问答【因缘、因果】
 
客问:请问佛法对因果是怎么说?
 
师答:佛法中一因一果是基本理论,事实上,因果现象不只是一因一果,有时一个果的完成是由许多的因结合而成(多因一果)、还有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最难找出其究竟之因,在世俗而言,就是一种无奈。佛法是要我们去认识了解问题,从中去发现一些什么,依佛陀的道理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事物,甚至平常疏忽不注意的,也能顾及而使之清楚明了,所以学佛是在学智慧。我常强调,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不是把佛法当作武器,去打现实生活的敌人。一般人常常遇到问题,都只急着找答案,而不深入问题,结果获得了答案,却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因为答案的本身,尚有问题存在。佛法是分析问题,不是一味的找答案,问题发生时要去分析,找出症结,找出平常不注意、想不到的,这就是在学智慧。只是在佛法中有了智慧,还要有定力等条件,佛法说要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因为如果三者都具备了,则以「戒」而言,即使有犯的机会,就不会再犯;以「定」而言,于乱之中,就能保持冷静,心平气和;以「慧」而言,则所造作必更圆满。只是欲达此目的,必须对经典有正确深入的了解,不能只有概念的认识。
 
比如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意义如何?究竟说些什么?首先,必须要找出「有所住」,所住是什么?有什么?先要知道「有所住」,才能进一步达到「无所住」。先知道心念里有什么事,什么现象问题,把这些「有」找出来,再进一步去探讨研究究竟真象,其中有善、恶、无记等,假使原来的「有」是坏的,如烦恼,一旦从中认识、了解而得清楚明了,自然就不烦恼了。为什么「应无所住」后面还讲「而生其心」?其道理就是针对这个「有」而去生起,不是针对「无」。因为「有所住」才会有问题发生,所要生起的心,是去探讨这些「有」。所以看经文,其究竟说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像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要能把握这个「有」才能圆满,而一般却很难把握这个「有」。欲明了「应无所住」的意义,不是在「无」字下工夫,而是要在「有」着力,如果「有」都清楚了,当然就能突破「有」了。「无」在佛法中说是「有」的突破,或者说不一定。所以,「无」不是指没有,一般误把「无」当成没有,当成相对「有」的「无」。
 
又如佛法中讲「非」,并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当认识了解以后,有所发现,这时所发现的便不同于原来的「是」,这种不同于原有的称之为「非」,不是相对论的「是与非」。佛法中运用智慧,是从相对中突破,而显现出绝对来。比如烦恼,烦恼的相对不是菩提,突破烦恼后的现象才是菩提,当烦恼来时,明了清楚了烦恼的内容,进而突破它,当然烦恼就不存在;那就是突破了「有」显现出「无」来。只是有的时候也不一定能突破,如摇摇头,算了吧!也可以做到不受影响,但烦恼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也是「无」,这种「无」便是「不一定」。
 
 
客问:佛法是因世间法才有,经云:「一切自造,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所作」,可否解释一下?
 
师答: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为佛菩萨,因为有太多的无明,才会造作。佛陀成就圆满觉悟,也是曾经历无明而有所造作,但他发现了其中的利与害,也就有所觉悟。佛由众生所成,佛可以不作,众生亦可不作,故说亦无造作。
 
佛法是对人说的,要成佛成菩萨,唯有在人的道路上才能成就。其他有情亦可,但有时间之差距,他必须转世为人,还要能够接触佛法,修学佛法,才能做得到。
 
菩提种子须有佛缘方可引发,所以佛说「佛度有缘人」,有了菩提种子,还须有缘,不接触佛法,仍是无缘,好比电线有绝缘体,即使接触了,它不接受,还是欠缘。有缘无缘是时间差距的问题。
 
 
客问:佛度众生与佛度有缘是否矛盾?缘是否为引发果报显现的力量?因果不能舍弃因缘吗?
 
师答:佛是觉之义,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有缘人,为什么还要说佛度有缘人呢?其重点即是在觉悟,要想从迷惑中得到觉悟,必须要有缘。面临任何人事的迷惑烦恼,欲转为菩提,必须要有助缘,如果有佛性,可是因缘不具足,是不可能得到觉悟的;因此,有佛性的众生,必需具足因缘方能得度。
 
缘是引发种子的力量,因与缘需要互相呼应,才会显现,如果不能相呼应,则不会显现。比如,我们常说男女之间要来电,这个来电即是缘,如果没有缘,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然而,一定要有因缘,才会有因果感报,没有因缘关系,因果不可能感报。                                             
 
 
客问:何谓不昧因果与不落因果?                         
 
师答:「昧」是抹煞、愚暗、不明了之意;「落」是得到、认知之意。不昧因果是不抹煞因果、了解认同因果;不落因果是不会得到因果,否定因果,不怕因果之意。                                     
 
禅案中,人问修道的人受不受因果报应?他说不落,不落就是对修道的人,因果不会降落到他身上,因为他搞错了,结果投胎到狐狸,做了五百年,以后还是改「不昧」才得解脱(此事始末请见百丈禅师公案)。不昧的意思是:「修行人不能抹煞因果」,如认为若是讲错了,因果不会降落到我头上,那是不可能的事,这是一种魔说。修行人怎么能抹煞因果呢?愈是修行人愈不能抹煞因果。
 
顺便提一提字之念法,像三昧的昧要念「a4i」,不念「ㄇㄛˋ」,念「ㄇㄟˋ」不适合,念「ㄇㄛˋ」才接近梵文发音。又剎那的那念「ㄋㄚˋ」,不念「ㄋㄨㄛˊ」,殿堂里的维那才念「ㄋㄨㄛˊ」音。又如阿(ㄛ)弥陀佛的阿有人说要念ㄚ,认为念ㄛ会下地狱,这是错的。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佛,念ㄛ才有「无」之意,念ㄚ,则没有「无」之意。譬如,阿(ㄚ)难则可以,阿难是庆喜之意。梵文里阿有廿一个音,其母音就有十七个,对发音认识不清楚就会形成问题。现在没有梵文,只有印度文,像西藏文、印度文都是梵文扩大的语系;就像中国早期的钟鼎文,以后慢慢发展为后来的文字。
 
 
客问:师父所谈的因果乃是有因有果之外,还要有缘,缘也是因为有因才会有缘的产生,如当年师公度师父,是否也因为有前面的因才会有这份好缘?
 
师答:并非我去找师父,而是我师父来找我的。我师父在没有出家之前,与我父亲是同科举人,也因为同科之缘,他们两个比较谈得来,也比较亲近。可是我父亲并不想作官,因为过去的祖先都是为官的,以至到了后代反而没有兴趣。基于服务奉献之心,我的师父是想作官的,但是过去要作官必须先经科举,得中进士之后才可以;可惜他一连考了好几次都没有考上,那时候的考试往往需要捐钱,或走门路,必须有舞弊的行为,才有机会,我师父是位穷苦的举人,当然没有机会。
 
我的出家因缘,是我母亲怀胎时,与我师父的口头之约,母亲原是笃信基督教,不相信和尚会有神通,相约如果是男孩即让他出家。当时,我的父母是以「不信」的态度而约定,至于我师父是怎样的想法?至今我仍然不知道。就这样,累积许多的因缘与因果关系而完成的。
 
 
客问:请师父谈谈因缘果报与缘起性空的关联性及其关系?
 
师答:因缘是一种法则,因果是一种关系,缘起性空是专门谈事情的关系,这是三个不同的名词,不能放在一起去问其关联性。
 
若要问缘起性空,你先得告诉我,你对缘起性空的了解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缘起性空?
 
现在解释如下:缘起性空是个法则,「缘起」是说一切的法、一切的人与事,依于什么缘而发起叫缘起。再重复一遍:缘起--不管什么事、什么人的问题,它的发起是依于什么缘而发起;「性空」是谈它的本体,也就是,如果我们说:于缘而言,缘是关系到一些为什么,需要这个缘才会发起,不需要这些缘,于性则本空,这叫缘起与性空的关系,这不是因缘、因果放在一起的解释。
 
比如说跟人家吵架,因什么事而吵?一定有个缘由,那就叫缘起。性空即是:这种缘起还未发生之前,它本来不存在,亦即因与缘和合才会生法,才有缘起,所以缘起性空是个法则。性空是什么意思?缘聚缘散,缘聚生法,缘散即灭,可以说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于性是本空,也就是:缘不起的话于性是本空,这个性是什么?是本体性。像人的色身,色身的本体是什么?四大(地、水、火、风)组合而成的。因此,四大聚合在一起,就有色身;它的「本体」呢?即实有的色身相。四大没有聚合之前呢?于人的本体是个空相,所以,于性是本空;也就是说:本来于这个本体而言,是空相,它依于什么缘而发起的,所以叫缘起性空。
 
这名词千万不要搞错了,它不是否定;就好像常说: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为什么啊?因为缘起性空,这说得通吗?说不通的!只能说因缘生法。我们晓得因缘是个法则,它是什么因,关系到什么样的缘;例如:一颗种子,种子是因,土地、空气、阳光、水,加上人工肥料,这些都是缘;依于原有的种子因,加上这些缘,它就会生起一些法,所以,这一种就叫因缘法则。何谓因果?是什么样的因得到的结果,一定同于原有的因,称为因果,所以说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即使你用接枝法,在苹果树上接上梨枝,可是它生出来的果不一样,为什么?苹果还是苹果,梨还是梨,此即其因性是相同的。可是梨子里面一定有苹果的味道,那就叫做染性,不是本性。所谓本性--梨就是梨,苹果就是苹果;染性是因为梨枝接在苹果枝上面,而产生一种染性--染上了苹果的性,所以梨就有苹果的味道。关系到这性上面的问题,在佛法中要探讨,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得清楚的。
 
 
客问:住家附近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生活困苦,所以每个月资助二千元与一斗米。因从事动物医院的工作,有时生意忙而慢了一天送去,老妇人等不及到店里喊叫,真令人不好意思。后又得知其行为不好,即相劝之,她不听,还破口大骂;更气的是于今,每天都来要钱,不按当初的约定,如不给就在医院门口泼屎和尿,且在门口走来走去,令我厌烦与害怕,不知怎么办才好?请师父慈悲开示,有什么方法解决我当初一念之善而惹来的烦惑?
 
师答:于事,我们常说,有时候做好事,得不到好报。遇到这种情形,我有个建议,请附近的村里长出来,告诉他们:我并不欠她,只是想帮忙她。因为你去沟通、去排解已没有用,再不然就把这些事的前因后果,报告当地的派出所,请警察来制止。不处理好,来来往往的人多,小心会引来误会,徒增困扰。
 
 
客问:女儿被父亲强暴而怀孕,请问以佛法观点怎么说?
 
师答:以佛法而言,这是种恶缘也称为修罗缘;这种恶缘不只是当生的问题而已,它很难去解释的问题。在佛法上没有可不可以的说法。
 
 
客问:常说某人福气大,可真有前世福报?
 
师答:莫把福气当成福报。今有福报过去必积许多福,如你现在能随时有钱花,必是有钱存在银行是一样的道理。在受时叫福报,在做时乃偏于善的造作,其结果叫福,也是种功德,以学佛而言,除了修福还须修慧。
 
世间有几件事无法骗人,一是钱财,二是智慧。如遇到事情需要钱时,你能不能做?能不能以智慧摆平?都要有实力!而这些又怎么来的?仍是修养而有的,智慧是慢慢培养来的,钱也是慢慢赚来的。或许有人会认为李登辉、王永庆的福报很大,其实不然,他们一天到晚总得劳碌、烦恼。真正福报大的人,是一生下来就过好日子,无忧无虑的,但也莫想到猪,一旦养肥了,是要一块块割着卖,这不是福报,乃是畜生报、还债报。
 
 
客问:甲侵占乙财产,甲变富有,乙变穷困,以后若有子女出生,甲的子女会生到乙家,乙的子女会生到甲家。佛法表示为「直接偿还或间接偿还」,又如何知道,生到乙家的子女原来是生在甲家的?
 
师答:佛法不是这么说的,而且并不是父债子还,或是说因父母这辈的关系,将来他们子女会造成另一方面的关系,没有这种说法。佛法肯定的说谁欠谁还,没有说报到别人头上去的,如果有人这么说,我没意见,我祇是说佛法不这么说。至于你说到债务关系,究竟是直接偿还,还是间接偿还,那你先要了解佛法里面,所谈的间接、直接的道理在那里,如果是直接偿还,那是现欠现还,现作现报,所谓间接偿还呢?可以说来生或另一生,不是直接这一生就能作到的,称间接偿还。
 
 
客问:媒体报导名作家三毛自杀了,为何世上很多有名气的人,总是会走上这条路?这种行为是不是不敢面对现实?要不要负因果?
 
师答:我与三毛有过一面之缘。三毛从小养成幻想的习惯,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世俗上比较有特色、有才能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神经质,三毛也有这种倾向;而神经质的人,不会顾虑很多,往往容易走上极端。三毛本身就是完全以自我立场来看所有的人与事,她认为可以从自己的幻想中得到安慰。但是,佛法告诉我们要以客观的立场来看自己,不是以自我立场来看自己;如果三毛还顾虑到别人的看法,她就不会自杀了。至少她有父母,有出版社,有更好的前途,可以为其他人做更多的事。至于谈到因果,三毛不是正信的佛教徒,以她个人来讲,她不会想到这些;如果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自杀亦是一种杀生的行为。
 
 
客问:有些宗教于佛经的内容断章取义,是否要负因果的责任?
 
师答:可以这么说,以前只是国内的一些宗教,现在甚至包含所谓的洋教在内,都把佛法的一些精华搬进其教中,如仅在这上面分辨因果,那就不需要,举例来说:中国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如果为了饱,假使北方人吃米饭,或南方人吃面食,在道理上都是饱。可是有一问题,其肠胃的适应性如何?意思是说,纯以佛教的立场,谈佛教的道理方法,是有系统的,而且按部就班的讲,慢慢的学就可以很正常的消化;如果其他宗教断章取义,可能就造成消化不良。
 
例如,愚痴所表现与贪瞋所表现的,如果把贪瞋痴三个分开取其一而谈问题,最后可能营养不良,如果把三个扭曲,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如要谈可能受什么因果,这倒可以不要在意。因为不管任何宗教,把佛法的一些道理方法学过去,如搞错了,不管是不是外道,就是一位佛教的法师,同样要受果报,外道当然不会例外;如果能把佛法搬进去,众生反而得到利益,当然也有功德,要以这种方式去看,而不要肯定其可以不可以。就像中国人学中文,也学外文,没什么不好,等于说外道把佛法的一些精华学过去,能吸收、消化了,那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呢?佛法是对众生说的,既然是人,虽不是经由佛教的宗教团体学习,而得到利益,以佛陀的理念言,至少种下菩提种子,这一生不一定能够吸收消化,但来生就有很好的机会,如根本听不进去,则来生连一个菩提种子也没有;以这种方式看,就比较不会造成迷惑。
 
 
客问:一个本是正常的人,经历一些遭遇,对宗教的看法会有所不同,个性也完全改变,以佛教的看法是什么道理?
 
师答:以佛教来说,是环境影响所致;以佛法来说,就是因缘关系。如果说得再深一点、难解一点,这跟过去的所作所为有关系;因为凡是一切所产生的现象,都是自己过去所作所为而发生的,绝不是无中生有。有些学佛的人,有时面对一些情形,偶而迷信一点,也没有错,所谓偶而迷信是什么意思?「唉!这大概是命运吧!」如果这么想的话,会看开一点,如果完全否定,明明这样不可以而硬要拼到底,最后倒楣的还是自己。
 
 
客问:有没有来生?有很多人今生谈恋爱,因各种情形不能结婚,而想且待来生,可能一个很早就过世了,一个很长寿;而死了投胎,当这个死时,另一个可能还是小孩,怎么且待来生呢?
 
师答:佛法说来生不是只有一生,佛法讲今生(现在)、过去、来生(未来),这来生不是一个定数,来生是何年何月,不是定数。世俗有一句话,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就是希望这一生的来生都要在一起;因为人活着时寿命不一定,有些一生下来就死了,有的几岁就死了,有早死、晚死,有的活很久,其间到某个来生,还是有重逢的机会,以这样去看问题,其来生不是这一生的将来。所以佛法讲三世,不是谈三生,有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世是时间,并包含空间,为什么?如说现在,现在会过去,以最小单位一秒钟计算,这一秒随时会过去,另一秒随时会成为现在,这是极短,于佛法说是极短的时刻,极长以人来说,人活多久不一定,金刚经说寿者相,是不止于时间的,即不定有多久的时间、空间,所以不只是时间,还包含了空间,空间是有变化的,佛法很少谈「生」的问题,谈「生」则一定关系活着明了这一生。
 
佛法讲三世因果,即现在、过去、未来,现在不一定有多久,快则一秒钟,甚至万分之一秒钟,这快速即极短,慢是不定的时间,事实上时间是没有办法定的,如没有办法说明天几点怎么样,这时间不一定可信的,明天几点还要看在那里,地球的时差,差别很大,这之间有个空间,人往往讲时间,舍弃了空间,佛法讲时间一定包含空间,因为空间会起变化,这变化就是人、事及环境;所以,人、事、时、地、物都有差别的,佛法说三世因果,也不是说仅一个现在、过去、未来。刚说现在会成为过去,未来随时会成为现在,究竟是讲那个现在、未来呢?其实讲过去都可以,只要过去了都可以称为过去。
 
佛法说如何修心养性、修行办道?它强调一个问题,已经过去了,已成为事实,计较也没有用;未来的去编织也没有用,怎么想象、安排、计划也没有用;佛法强调把握住每个现在,即任何一个现在所处的时间、空间,因过去的已形成,改变不了。比如讲一句话伤害了别人,话已讲了,也已伤害了,也成为过去了,想后悔并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呢?人会犯错啊!佛法说过去已形成了,老是计较后悔没有用,唯有把握住每一个现在,知道过去有错,下次就慢慢改变,只要不断的改,最后就不会错了,这才是目的。有很多人误会佛法讲究来生,佛法是讲究现在,每一个现在。经典上说的与一般人说的会有差错,如不深入经典,往往会误会了释迦牟尼佛的意思。
 
 
客问:请问师父,假使一个人在事业失败、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去从事电动玩具的工作,基于学佛的立场,可否如此?要不要负因果责任?
 
师答:先要了解一个问题:耽于电动玩具的孩子是他自己贪,并不是电动玩具有罪,电动玩具并没有罪,最近我常跟一些与我年龄差不多的人说,要他们去玩魔术方块,以避免老人痴呆症,为什么?手忙脚乱,眼睛都要注意,如果都在运动的话,他会不会变成老人痴呆症?但如果把正事摆着不做,去玩「方块」的话,那就不是「魔术方块」的问题了。我以前不是常举这么一个例吗?一把水果刀应该是拿来切水果的,假使拿去杀人,能说那刀有问题吗?问题在谁使用那把刀。所以不要认为你开电动玩具店你就有因果,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譬如政府规定,某些电动玩具十八岁以下,我们不要让他去玩,那你遵守这些规定就好了。其实你只要一切照政府的规定去做,不做偏邪的事,都没有因果责任,责任是出在你违法,做些偏邪的事,才会有因果,千万不要把它搞错了方向。
 
 
佛法问答 【生死、中阴与轮回、神通】
 
客问:如果对自己的亲人过世守灵会害怕,是不是一种不孝的行为?没有慈悲心?如何消除这种心里上的害怕,能够真正心里稳定自在?
 
师答:好像人死了都会变成鬼,不只一般人会害怕,学者专家也会有这种想法,这都是编剧的人所造成的。人死了,只是一具尸体而已,并不是说把亲人看成别人的尸体;这些害怕心理都是过去所接受到的错误资讯,包括小说、电视、电影,及其它的种种传说,「依他而起」(杯弓蛇影、空屋夜鬼、生影疑鬼)形成的。「死尸」本身没有别的意义,就如在屠宰场所看到的一具具牛、羊、猪等,都不会产生很多其他的联想,所看的是臭皮囊。之所以会担心害怕,是因为没有真正去探讨认识!为什么明明看到的是棺材,却幻想、联想看到了死人,就好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样,人的联想力有时会很大的。
 
 
客问:先母的墓前,约两公尺处的右前方长出一颗树,是否表示不吉?有需要将之砍除吗?还是将先母之寒骨移进塔才好呢?(先母已逝廿五年)
 
师答:仅自己的想法不够,要知道全家人的意见如何,再下决定。如果认为埋在地下久了,则可开个家庭会议,讨论是否把骨捡起来,烧一烧送进纳骨塔;如果认为没必要,你去把树砍掉,反而会招来自作主张的烦扰,因为在坟墓边的大树,树下的大根如果往横的发展,伸进棺木内乱生根,这不好;但是有些树的根是往直的方向生长,如:松柏、圣诞树等就无碍。
 
 
客问:四大分离的苦痛,用佛法来对治,应用何心?
 
师答:四大分离怎么用佛法去对治?我一直说过:「佛法」不是用东西去对治什么,即佛法不是武器,现实不是敌人。
 
四大分离这种痛苦怎么去对治?只有一个办法:不要死掉,让四大不要分离,就可以了,这个问题,很难去成立;要怎么样去了生脱死?那才是最要紧的。至于怎么去了生脱死?好比说:知道了些道理方法,照着去做;绝不能说,有什么痛苦,拿佛法怎么去对治?在我们这里从来不会说的。
 
妄想杂念太多,怎么办?那你就去念佛、去拜佛、去持咒......这里从来不用这种方式。因那是一个人的业,业是要承受因果报应的;承受因果报应的时刻,怎么在修养中去面对它,欢欢喜喜承受,这并不是说:用一个什么方法去对付。所以,我才强调: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如果你要拿武器去打敌人,就已经很不慈悲了,何况佛法是百分之一百的慈悲。
 
 
客问:当一个人快往生时,在弥留时刻,或往生后,要如何处理才能够圆满?西藏度亡经原名中阴得度书,我们可以拿来应用吗?
 
师答:没有这本经,是谁写的我不知道,如果是一般人写的,只能做参考,不能用它来做为依据。
 
当人快要往生时,如果你是他的儿女或亲人,最好办法就是在他身边或耳边,距离不要太近,也就是说,你嘴里呼出的气不要使他感受到,热的、凉的......,保持距离,轻声跟他讲话,要让他听得清楚,为什么要保持距离?因为人都会有一种反应,你的讲话、你的气会使他分心,如此在耳旁,轻声柔和地讲他平时所罣碍的事,叫他不要罣碍,这是最要紧的。
 
再一个呢?要让他提起正念,不妨跟他像讲故事一样,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以及阿弥陀佛的慈悲、悲愿;但不要老在他耳边念阿弥陀佛,那句阿弥陀佛只是提醒他就够了。真正要在耳边讲的是--他所罣碍的事,叫他不要罣碍,以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阿弥陀佛的慈悲心;叫他静下来,这样阿弥陀佛才能来接引你,你才能去极乐世界,要用这种方式跟他讲。
 
在他未死之前就跟他说,如果你想到第二个问题--讲了,不死呢?那不死不是更好吗?不能说讲了就是要他死掉,你管他死不死,有这种心念就不对了。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人往往在弥留状态,那份罣碍心比什么人都强,他脑袋瓜子都是罣碍,在这种情形之下怎么做?只能把他当小孩子一样,讲故事给他听,引导他。
 
如果已经断气了,在断气八个小时之内,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想,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然后你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引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么一句一句引导他,而且要念得很缓和,不要念得太快,要引导他跟着你念(如果口念不出声,但知道他意念是清清楚楚的跟随着)。就这样引导着,他就会跟着你念。你不能念两句就对他说:你不能胡思乱想、你胡思乱想就不好了,他原来的那句阿弥陀佛就会被打断。在往生的那一时刻,要连续地引导他念,最好在场的都跟着念,那八个小时是最要紧的时刻,他就会什么都不想,跟着大家一起念,会产生一种--大家都在帮助他。人临终时常会造成有的哭、有的安慰......种种混乱场面,那口气断了,你再讲什么都没有用,要讲是在未断气时讲,一旦断气了,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其他都没有用,这是讲往生。至于往生之后,你要超度他,做什么功德,则视个人的能力、环境去做。
 
至于西藏的这本书我还没见过,不过据我所知,西藏还没有翻译出什么经本,大部分还是用藏文;西藏喇嘛所念的经,西藏的百姓是不准念的。西藏老百姓能念的是什么?比方旗帜上面所写的,它是公开的;殿堂中喇嘛所翻一页一页的,则只有喇嘛可念。现在你们所见的中文本或......,有很多根本不准翻译的,西藏的佛教比中国的佛教还要严谨。仁波切来到台湾,甚至于什么法王来到台湾,所教的都不是出家喇嘛所学的,是教那些西藏老百姓所学的东西。以前跟各位解释过这个问题:西藏是政教合一的环境,管行政的仁波切所教老百姓的,都是怎么样干干净净,因为西藏很脏、很凌乱,所以,叫他怎样变得整齐点;因很贫穷,所以,给他希望。
 
比如修财神法,这都是针对环境而行的教化。现在这些仁波切来到台湾,台湾的环境这么好,居然还去学那些偏远地区所学的,我不知道去学这些东西,为的是什么?所以我每提到这些事,还有人很不服气,认为人家是喇嘛,人家是法王。因为在西藏也好,青海、新疆,凡是有喇嘛所在之地,他们喇嘛学的东西绝不教在家人;在家人学的是在家的那一套,而在家的那一套,刚好是处在偏僻、落后、贫穷、凌乱的环境,所以,他们教的也就是那一套。
 
以前跟各位讲过,现在仁波切、法王都不敢讲出来的事,比如说黄教、红教的问题。红教起于莲华生尊者的时代,以后因为戒行不庄严,改为黄衣,大家穿的是黄色的,称黄教。至于白教在西藏是负责治安,好像我们的警察宪兵,这些人穿白衣;还有花衣,那就好像我们的清洁队员,事实上他是卫生单位、卫生机构,不是什么「教」,是什么「衣」,而现在呢?都把它当成什么教,甚至还冒出有什么「黑教」的,这在台湾笑话很多。为什么西藏本身不讲出这些东西来?任何一个地区有它的一些神秘色彩,这些神秘色彩,对老百姓有帮助的话,就不能公开对别人说他们是专门对这些人,如果公开的话,恐怕连他们的老百姓都不想学了。真正想学喇嘛法,只有一个机会,出家,去学喇嘛,他才会收你,教你出家法,就是喇嘛学的法,否则的话,没有机会。
 
 
客问:从事护理工作者,应该如何帮助临终的病人?
 
师答:以从事护理工作的学佛者而言,必须先考量对方的宗教信仰,不能将每个病人当成佛教徒。若对方没有信仰,跟他说佛法,让他起烦恼,也是不慈悲。各种宗教,最好都能涉猎,才能依其不同的信仰帮助他;否则不能达到帮助对方的利益,反而会伤害病人。助人本须善巧方便,不要以为做了就好,更要考虑到其结果是否有饶益的价值。即使在一个家庭中,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成员都信佛;各人因缘本不相同,不能强求。凡事若可勉强,也就没有所谓业、因缘、因果等问题了。我们能做到的,便是以个己的行为修养去感化、影响家人。
 
 
客问:老一辈人交代晚辈,他往生后不可以火化,如果火化而未入土为安,其后代会不会受影响?
 
师答:我们一定要了解,人活着是人的想法,真正死了,尤其在未投胎中阴身之时,可能会赞成,才知道过去想法是错的,为什么?因为中阴身具备五神通,这五神通只有中阴身时有,往往所体会、感受到的与活着时不同。人有一种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中阴身时可以表现出来,反而活着时被现实所掩盖住。如果人死了,未投胎之前的中阴身没有这一些条件的话,就不能转识,会停顿在那里,因为没有一种动力嘛!这种动力就是业的力量,比原来活着时淡化。又往生快的话,根本想这些都来不及,所以为什么死了之后,投胎最快六小时,最慢四十九天;时间愈慢,表示人的业障愈重,因为转识投胎愈快表示业愈轻(最重的如地狱众生等除外)。一般人会想,怎知其投胎快或是慢?在中国的佛教,自古以来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第一是身体比较柔软,再则肤色不会变得很快,是慢慢变的,然后是某一些部分还保持某种温度,这种现象通常是业障比较轻;如果一死就很难看,或眼睛都闭不上,反正有一些看起来不好看的,就是业障比较重。
 
 
客问:什么是恶死?什么是坏死?
 
师答:恶死与坏死很少人能把握,分别在那里?一是不由自主的死,死得很不好,这种大部分是「坏死」;此外于活着时,已经不由自主,因酒或是情绪恶劣、烦闷、忿怒等,在不正常的情形下,如果死了,就是「恶死」。很多人分不清坏死、恶死,反正死得难看者,一定业障重,过去都是做的不好;其实在人的世界,有很多并不是自己能作得了主,如发生车祸,已够小心,结果还是发生了,在这情形下,可能死得并不好看。又如超车、喝醉酒驾车、吃安非他命,或生气、不平衡状态下死得不好,的确是恶死。像过去有位续祥法师,从寺院下山,要过火车铁道,遇上载货火车经过,他站在铁道旁等火车过去,正巧穿的长衫飞扬起来,刚好被铁钩卷去,拖了三百公尺,死得面目全非,这是不由自主发生的事,而他自己是心平气和的,很多人说这和尚怎样不好,那时我向他们说这是坏死,不是恶死。
 
 
客问:我有一个朋友车祸往生了,在台中医院,医院找助念团助念几小时以后,他的眼睛张的大大的,送到市立殡仪馆冰了十二天,在火葬那一天,眼睛还是大大的。
 
师答:要了解,助念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当某人快死了,找几个人帮他助念,就一定有效。因助念第一个本身必须已皈依三宝,至少是三宝弟子,这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否则不如法。第二个在助念的时候,除了他本身皈依三宝外,助念的人本身的起心动念是不是清净?如果说是不得已,人家拉我来的,就帮他一起念吧!那就没有效了。
 
在这里还要告诉各位,助念并不能够帮助亡者到西方极乐世界,除非他活着的时候,本来就是修弥陀净土、持念阿弥陀佛。在临死的时刻,人的感情很脆弱,放不下,所以,要有人助念,助念是帮助他提起正念、不要迷失,也就是说你原来的本意想干什么,在这时候提起你的正念,帮助临死的人提起正念。
 
至于你说眼睛,我们概念的说,关系到父亲跟子女之间的感情问题怎么样?对子女的期望有没有满足他?或者平常他对儿女的期望就很执着,觉得都不理想,一定有他的问题存在,在这种情况之下,通常最好找一位戒相庄严、有修行的法师,帮他开示,就可以很快把眼睛闭起来。我刚说过,助念不一定能够怎么样,不妨找讲堂的师父帮忙,至少让他的儿女安心,就像台湾民俗,有一种叫牵亡,做儿女的可以花钱买人家来哭,那没有用的,并不表示花了钱、请了人,就会有效。
 
 
客问:请问师父,人往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从亡者的相状,得知他是到善趣或者是恶趣?
 
师答:要分两方面看,一方面他本身是不是学佛的人?如果是学佛的人,假使他是修弥陀净土,要了解通常人在生命结束的一剎那,一定是内部所有的活动情况都静止,而这静止的时间有长有短,身体会变的冷硬,一定有此现象,如果他在这一生中,修行办道都很认真、很精进,而且本身为人处世都很善良,往往很快就能恢复身体的柔软性。如果不是学佛的人,就在乎他的行为造作,比如坏事做的多,或好事做的多,还要看他是怎么样死的?比如怨恨而死,看了很可怖;如果死的很自在,当然很安详,看起来自然不一样,要在这上面分别的话,我告诉各位,花这个脑筋还不如好好的学佛。
 
 
客问:请问师父对新的亡者,家属要如何做对他帮助最大?
 
师答:没有一定要怎么做,反正一句话,活着的时候不好好修行办道,要等到死由别人来度,没有用的,即使做子女的对自己长辈也只能说尽一份心而已,也不要指望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孝顺不孝顺没有关系,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讲,而是你尽了心没有?能把握这个原则,很多事情你都不会产生太多妄想杂念。如果一定要指望怎么做,就有所执着了,那要是有钱还可以,要是没有钱怎么办?就像现在有些人说有钱人才学佛,也是这样造成的,还是知见、观念上的差别。
 
禅门中说参学要顶门具只眼,什么意思?不是像杨戬有三只眼睛,在于你的脑袋瓜平常吸收一些什么。我记得九岁时,傻傻的拿着一部金刚经去问我师父,现在可不可以学金刚经?他说好啊,我说有问题可不可以问你?可以,我非常欢喜,一打开经典头一句「如是我闻」,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最后我拿经典去问他,他说什么问题,我说一开始就不知道,他把经典接过来往地上一扔,连开始都不知道,后面还能说吗?
 
这是什么意思?最起码的基础你自己下了多少?自己花了多少时间?比如要有很多工具书,有没有去翻过、参考过?或者看看别人注解,有了疑问,一开始什么基础都没有,就等于「如是我闻」是怎么解释?「一时」怎么解释?「佛在舍卫城」怎么解释?那不是教小学的国文。我为什么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叫大家提问题,我来解答问题,因不管看经典也好,或者看别的东西也好,或者修行的过程中间也好,发生了什么疑问、障碍,拿来跟大家一起研究比较实际,这才是主要的目的。
 
 
客问:朋友的父亲五年前疑似心脏衰竭而往生,但触摸他父亲的脚是冰凉的,眼看着父亲身体浮肿等等的景象,而心生害怕,当时甚至于不敢为父亲守灵,日后也不敢再走进父亲曾住过的房间,但他现在却觉得自己很不孝,担心父亲是否往生恶道?如今一想起来就悲伤、痛苦、害怕不已,请问师父他该怎么办?如何帮助他父亲?
 
师答:先帮助他自己,把自己搞好,他的父亲不管他,何况时间那么久了。我们常讲,你一切做的都很理想,虽然不是很圆满,至少尽了心,就是父亲在九泉之下他也瞑目了,当然以佛法来讲,他瞑不瞑目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最长的四十九天就投胎转世了,到那里去你也不知道。所以佛法里面常说多生父母,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强调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因为是以多生父母的理论做基础,当然这也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
 
至少我们知道,不管任何一生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其父亲、母亲,那你在这一生究竟尽了多少心?过去不知道,也不要太过于自责;知道了,至少好好做人,不好的愈来愈少,好的愈来愈好,可能你会问,究竟什么叫做好、不好?会造成伤害的都是不好的,能得到利益都是好的,所以我常说学佛把握一个原则,不一定能饶益众生,可是至少不会伤害众生,那就很不错了。
 
 
客问:我们要怎么样面对死亡而不恐惧?
 
师答:佛法只谈生不谈死,为什么?在时间、距离、速度来讲,死,它的时间是有限的,生是无限的,一个漫长的生不去下功夫,要问死怎么样?这是颠倒的意思,如果说生能明明了了的话,死就很自在;如果说活着都是迷迷糊糊,我说一句话,死也是迷迷糊糊。
 
学佛,生的问题最要紧,尤其我一直强调,学佛知道一些道理方法,一定要人活在现实生活里面,因为你的自我天天都要面对现实的人与事,你必定会跟这些发生关系,如果不去好好着手的话,探讨死毫无意义。而且佛陀虽然谈生老病死,死的理论是微乎其微,可以说三藏十二部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谈生老病,只有那么一点点在谈死的问题,所以不要去探讨死的问题,探讨死对我们没有好处。以我, 来讲好了,我已经八十七岁了,你们跟我算算命,我还能活几年?我敢说没有人可以说我能活多久,如果问我自己能活多久的话,明天就走是最好,再过几年也无所谓。
 
 
客问:如果临终时正好想到或看到平日所憎恶的人来,起了瞋心,是否就会堕入鬼道?
 
师答:平常要修养,临终才能作得了主。学佛的人当广结善缘,莫结恶缘,即是这个道理。人如果这么好当,就不必学佛了,若认定当人不好,也没有机会成佛、成菩萨了,因为佛、菩萨是由人而成就的。世间总是相对的,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哀;如何能从相对中取其利、远其害?这是人的基本要求,学佛则不止于此,还须予以提升、突破。
 
 
客问:死刑犯在枪毙以前,为什么要打一种麻药,听说可以不打,可否以佛法的理念来说明?
 
师答:依佛法来讲,还是要以死刑犯本身的意愿为主,他希望怎么做比较好,就怎么做,这没有一个标准,为什么?若他害怕,当然打麻药较好。若是再过十八年,又是一条好汉就无所谓。可是十八年后,是不是又是一条好汉呢?就很难说,因为六道轮回,不是只有人道而已。
 
 
客问:学佛很多年,常常听人家说,念佛的人在临终的时侯,念佛后死了好多天,身体还会柔软,脸上挂了笑容,请问可能吗?又可以吗?
 
师答:其实有些事情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他真正学佛,本身也念佛,在临终时,你帮他助念,会产生感应,人死了六个小时以后,他的识神才会离开身体,而这种现象说起来,只是一种相应,不一定跟念佛、不念佛有关连,有些没有学佛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客问:人往生以后可否不留骨灰,不立牌位?如果要,它的原因是为什么?如果不要,它的原因是什么?
 
师答:如果说不留骨灰,最好的方法是海葬。「牌位」一块木牌子写几个字,你把我的名字写上去,还是一块牌子,不要在意那些,你们有没有注意?不仅我们说学佛的人,很多不学佛的人,都希望最好死了以后,跑到一个人家找不到的地方躲起来,免得罣碍。还有你看西藏的「天葬」,以我们华人来讲,你想那多残忍!把父母尸体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喂老鹰,而且要自己亲手去割,那是很残忍的,其实这个都不是问题,本来民族性、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尤其是传统,我们也不要一定说对或不对,只要自己感觉很欢喜、很自在,怎么做都可以。
 
 
客问:祖坟想要以佛教的方式移入塔中放置,是否必须选择一个好时辰?
 
师答:时辰不是问题,而是原来土葬,把骨头捡出后必须经过火化,再装入骨灰坛中,而后送入寺院,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月的农历十五日都是好日子,不必考虑「冲」什么的问题,只是关系到活人的事情,要安排在上午处理,关系到死人的事情,则安排在下午处理,如此,任何事情都可以在每月的农历十五日这一天进行。
 
 
客问:何谓生?何谓死?为何有人生不如死?有的安乐而死?
 
师答:何谓生?何谓死?问我这个问题,还不如问你自己,不要在死上面花脑筋,应该怎么去把握活着的这几十年,你如果活着的这几十年把握好的话,死有何惧?活着时不去搞好的话,就会一天到晚担心害怕。
 
 
客问:面对死亡,如何选择?
 
师答:是面对别人之死?还是自己之死?面对自己的死,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学佛要把重点放在「生」上,学佛不是说「了生脱死」吗?「了生脱死」不是了脱生死;把握了生之时,对「生」的种种明了了,「死」即得解脱。当然学佛并非就不死了,而是懂得如何不再生--所有一切业都清净了,而且不再造业;有业才发生六道,所以要见道、成道,见道是见六道以外的道--佛道,见道才有机会成道。
 
很多学佛的人喜欢认命,比方别人欠钱不还,就视作前一世欠他的,这一世还他。有否想过?如果你前一世并未欠他,如今反成他欠你了,即使你要成道,他会拉住你说:「嗳,某人!你不能走,我欠你的钱还没还!」此类,你必须告诉对方,可以慢慢还,或等以后环境好时再还,不能就不要对方还了。须知,结恶缘不好,善缘结多了也不好。是善,也要完全清净;于善不能计较执着,要能舍弃,否则就成了障道因缘。所有一切业都清净,而且不再造业,因为有业才发生六道,所以说--见道、成道;道,即六道以外的佛道。
 
 
客问:由于舍弟生下来,一直福报不错,但在生活上,却造作不断,并且女朋友无数,条件也不错,于金钱方面都会无条件供给,让他无虑。据知,与女友皆有性关系,并且堕胎多次,然女友并未学佛,有一天其女友告诉我,睡觉时梦见小孩在脚边拉他,且舍弟也梦见此境,请问此事该如何了结?
 
师答:人的生活环境条件处处好时,就容易形成养尊处优,于是懈怠放逸,自己最易受到伤害。「心想事成」这句话从香港流传来,在一无所缺,交际广泛,很多要讲究的,大家都认为玩玩无所谓,今天的社会如此,固有的伦理道德淡薄。做父母的家里不能让他无所缺乏,不可太迁就他,必要时给予困难、难堪,以帮助他培养独立的能力。若一个人为生活所需,得来不易时,根本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通常独生子、老么都比较任性,养成好逸恶劳。至于说到他女朋友所梦到事,牵涉到被打胎前,已形成的生命体,因再度成为中阴身,不甘愿而来。若两人所梦见的相同,就麻烦了,要打发他,家人、旁边的人都帮不上忙,需要当事者两人一起去面对,建议去参加诵经、礼忏、消灾,给予功德回向,若不赶快解决将会引来更多困扰。
 
 
客问:请问中阴身是否会伤人?
 
师答:中阴身的寿命最短,最快为六小时,最长不超过四十九天即转世投胎。通常鬼类才会造成伤害,而中阴身只是会戏弄。
 
 
客问:有人有时会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连同声音、举止、动作都变化了,这是为什么?
 
师答:这是所谓的中阴身在作怪,这一类的人,如果以世俗的说法即阴气太重,阳刚之气不够,气血比较差,比较微弱,容易头晕,自我意识比较淡的时候,中阴身最喜欢这种机会作怪。即使本身是出家人,也要看是不是有修养,否则和普通人一样。学佛者乃讲求清净,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人难免会迷信,所以才要学佛,有了正信,明了其为中阴身在作怪,就不会为其所惑。
 
 
客问:灵体是否随着吃东西和身口意造作而有所改变?往生时是不是灵体往生?
 
师答:佛法不谈灵体。人活着时是色身(非清净身),死之后则叫中阴身。因此,人在没死之前不叫中阴身而是色身,如果一定要说,则称识神为第八识,其中有业有道,是人活着时所依赖的。人吃,不是第八识吃,是色身吃,第八识会因身口意的造作而有所改变。
 
 
客问:已过世的亲人,能否知其状况?转世?投胎?或游魂?
 
师答:人死后,最快六小时,最慢四十九天一定要投胎转世。如果能了解过世亲人的状况,佛法中就没有无明这两字。千万别去探讨,人死后往那里去?中阴身是依于其业力而投胎转世到那一道,他自己都不知道,又有谁知道?学佛应该是如何让无明而明了。
 
 
客问:中阴身有没有特定的形相?
 
师答:中阴身没有特定的形相,不过倒蛮像无线电波一样。在杂阿含经里面有说到业识里,恶业较重的中阴身,往往比较急躁匆忙,也就是电波比较快。业比较轻的,比如较为善良、厚道的,往往电波速度比较慢。所以,在他转世投胎到任何一道时,太急躁的,是碰机缘,碰到什么,接触到什么,就很快的投胎到另外一道去。业比较轻的,投胎速度比较慢,他还有选择的机会;因在他的业识里,其轻、重之比重并没有前后的差异,而是外缘引发它的不同,这都是经典里面有记载的。
 
 
客问:鬼是否存在?
 
师答:肯定有鬼存在,也要知道还有中阴身,它与鬼相近似。佛法讲人死了以后,在未投胎转世之前,叫中阴身,缘境到时就会去转世,转世后中阴身就消失,变为另一个体存在。而鬼是另一类别的众生,他不会因为有机会就可以投胎转世,在鬼的环境中,有他要承受的苦报,等到苦报承受完了,才有机会转到另外一种类别。这种情形就像人犯了法,被关在监狱里,等到徒刑满了,才可以恢复原来的自由一样。关在监狱的称为囚犯,以文字来看,是人,但加了一个框框,可见不是自由的人,所以说以人为标准,可以分别六道众生。畜生可以看到是飞禽走兽,而鬼我们没有办法举出一个实体;所以,以精神层面看而去发现它的问题。
 
 
客问:人死后的中阴身,是否以四十九天为限?
 
师答:谈到中阴身,不只是人有,飞禽走兽等生命都有,也可以说,凡有情众生都有。所谓中阴身,乃是有情众生,当生的这个生命结束--死了,还没有投胎之前,这中间的生命活动现象叫做中阴身,最快(指投胎)六个小时,最慢四十九天。为什么要谈最快呢?因为人有一种习气,当死了以后,「我意识」(一般所谓之识神)要脱离自己的身体,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脱离的;这种情况好比一个人,买了一栋房子,住了几十年,后来买了另一栋更好的,搬了家,对原先的「家」还是会常常想念,这就称为习气。人跟臭皮囊打交道那么久,自然最爱恋的就是自己的臭皮囊,每个人都有这种习气存在。因此,要使自我跟臭皮囊能够真正的脱离,最快要六个小时,如果慢,那就要等到转世;而转世的时间,最快要六小时,最慢是四十九天。
 
客问:请问师父「因果轮回」是不是宗教家用来吓唬人的?
 
师答:谈因果,就关系到讲的人对因果是否真正的了解;因为,因果问题不只是一因一果而已。比如:「人吃羊,人死为羊。」难道说,人吃羊,死后一定会变成羊吗?这是说明,人现在所吃的羊(肉),它曾经可能是个人,现在受业报,变为羊,现在我是个人,我吃它的肉,它业报受尽也可能再投胎为人呢!这是一种警惕作用,并不是说,人吃了羊(肉),死后就会变成羊。
 
又如:过去我作了什么,现在我就得什么,请问:过去是以什么作标准?如果,把过去当作前生的话,那么,每个现在都会成为过去,所以,过去是没有定位的。佛法讲的无始,是没有一定的定位,如果说现在我受苦,是前生我作恶,这叫有始,难道你前生就没有再前生了吗?难道你这一生都一直在受苦吗?为什么有人受苦后会好转,好转后又会变坏呢?因为,过去不单只是一个过去,还有无始的过去是无法计算的。
 
像现在我书读得很好,难道是因为我前生很聪明吗?这还要看你今生所下的工夫,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影响所及,甚至你的师长、朋友都有密切的关系,并不只是前一生的因素而已。所以,佛法谈前世,世是指时间,时间包括了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时间都会成为过去,未来的也会成为现在。
 
佛法说:你曾经作的,现在会受;现在作的,未来会受,这只是一因一果的基本理念,还要考虑到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以及业的果报现象:有定业、共业、共不共业等问题。
 
 
客问:如果人杀了鸡,若来生沦为鸡类,它还会吃一些虫类,如此,岂非恶性循环下去?
 
师答:成为畜生道的众生,本来就是随业再造业的感报,虽然它们也有机会显现佛性。但佛法是对人说的,不是对畜生等众生说,因为非人之类,没有修行办道的智慧之能。
 
 
客问:人杀羊,死后不见得为羊,假如人转为羊,是否前世杀羊,此世才为羊?
 
师答:人杀羊,死后不一定为羊,如果投胎为羊,也不一定是前世杀了羊。人是依业力而转,业的种子相应于缘力才能显现,同样,道的种子也要相应于缘力才能显道。如净土宗的念佛所完成的菩提种子,要能相应于西方极乐世界的弥陀大愿,才能往生西方。有人认为往生西方不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念其他的圣号也可。其实不然,因为西方的缘与自己的菩提种子一定要相应,若不相应,即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有些人把佛法看得太随便了,甚至认为净土法门很简单,只要念几声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今人移民还要有足够的经费,具备许多的条件,才能成为彼国之国民,何况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出离苦空无常的娑婆世界!譬如我们到厨房吃饭,必须锅里有饭,有菜,这些饭菜从那里来?怎能煮成饭菜?所以,很多事情不能以一种概念就认定什么。因果乃是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所涉及的理论非常多,如果想多知道一些,最好是多看、多听、多问、多作接触。
 
 
客问:当生命受威胁或在某种情况下被迫杀生,请问会不会受果报?
 
师答:经典上记载,有位佛弟子问佛陀:「我曾奉国王的命令从军杀敌,杀了不少的敌人,但都不是我自愿的,这要不要受果报呢?」佛陀回答说:「要受,可是这种报的现象不是个人的报,是属于共报,就是共同受报。」该弟子又问:「那什么时侯会显现这种共报呢?」佛陀举例说:「就如同一个家庭或区域,遭遇火灾或水灾,一起遭受到的感报现象,不管是不是自愿,都要受报。」由此可见,没有杀而不受报的说法。虽然不是出于自愿的杀人,好像军人为了保卫国家上战场杀敌,因为一个国家于人民有恩德,没有国家、国土,人民无法生存;所以身为国民要维护它,这是应尽的责任,也是义务。可是,从事军人的工作而杀人,仍要负因果责任。
 
在此顺便提醒大家,在未学佛之前,所做过的什么行为不必感到恐惧,因为过去所做,你并不知道那不如法。已经学佛了,若为环境所逼,不能不做的话,那果报一定要受,但在做时要起惭愧心!为什么呢?就是表示自己业障太重,学佛了,还有这么多身不由己的事要做,自己感到惭愧。如果能起惭愧心,于感报而言会减轻,因为你在造作时并没有瞋恨心,怀瞋恨心行为所得的果报,与怀惭愧心行为所得的果报,是显然有差别的,这在经典上有记载。
 
 
客问:人死之后,是依念力、还是业力而往生的?投胎是不是依自己的业或习气?
 
师答:投胎时所起的那一剎那的念最要紧,当业力发出来是什么,他就往生什么,所以往生不一定西方极乐世界,而是依业力转世投胎。比如有人想到夫妻感情特别好,这一辈子过得很舒服,而起再为夫妻的念。又如果这一生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没有太多把握成就道业,来生希望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能很快完成自己的道业,所以临终那一剎那所起的最强烈,往往相应往投的机会就大。
 
例如你是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平常就要下工夫修养有关往生西方的道理与方法,活着时都以弥陀净土为你的修养方法,且在临命终时能维护正念,当然就凭修养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修养的道力。但这只是指往生弥陀世界或其它净土世界,并不是「成就」世界,成就世界是靠修养,肯定他的价值,完成他的结果,如声闻、菩萨、佛陀。所以,往生并不一定是往极乐世界,比如地狱、畜生、鬼道、天道、人道,都是凭业力往生的。
 
人最难把握的是在临命终时的那一剎那,因那时最乱,最作不了主。我们看看,临死前,环视身边的人,这个哭号,那个难过,自己再联想,有爱有恨,便造成放不下、舍不了,种种问题太多了。可见平常的修养,从身口意下手,重点即在使自己能够作得了主。
 
 
客问:是否蚂蚁跟人一样具有佛性,只是人的佛性较易显现,它们比较不易显现?有位老法师曾说过人如果转到畜生道,将会多分级数,如果变成更低的动物如苍蝇等,则分的更多更低,有情众生投胎到畜生道时,那个自我是否就这样打散,再转为昆虫或牛马等畜牲?
 
师答:众生都是依业投胎,非是打散自我后再去投胎。比如人变成猪、牛或羊,其肯定的因果绝不是一只猪、一头牛或羊所能表现出来的。如果欠债太多,无力偿还,死后可能投胎为牛、猪、羊等动物,即是将己之身体当成还债的媒体,任人割售。其实,人于投胎时的业因是一个,不能打散任何一个依业组成的我,佛法中也绝无此理。譬如蚊子、苍蝇的寿命只有七、八天,但它们所遭受的果报,可能与七十天、八十天或七十年、八十年的苦是相同的业报现象,以生死而言,是一次分段的生死过程。又例如:人从出生到死为止、或是狗从出生到死、或是今生为人、下一生为狗、再一生又为人,这一段段的生死过程叫做分段生死。人在分段生死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因因果果都会于缘熟之时发出感报,所以受报是依业的种因而受报,生死是依于业的力量而转世投胎。
 
因此,业与生命,业与因果,不能混淆,即因果报应与分段生死是两回事。因为,一个人于一生当中要承受太多的业报,无始以来,曾经造作的太多了。举凡业感,如受报为人,就在人道中承受不同的因果,如果投胎为畜牲,不管是猫或是狗,便得承受猫或狗的因果感报;同时,要了解,畜生之报,猫不一定抓老鼠,狗也不一定吃屎,因为所受感报现象不是生活现象。有许多人对待宠物简直比人还好,这是一种业感的行为,关系到彼此有着因果牵连难舍的因缘。其实,人与宠物之间是一些债务问题,所以不能太过于宠爱,那会牵业难了。如果,太过于宠爱动物,很可能自己临命终时,因为宠物而使自己的情识生起贪恋,而与彼畜生投向同类道。
 
 
客问:修十善业,来生将会投往天道,有何方法仍然可以留在人道?
 
师答:举凡所作的一切功德,悉皆能舍,亦即作普回向,于本身而言,无有丝毫执着。回向即是舍,而舍的最后即是利益,普回向即是「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法界有情众,皆共成佛道。」
 
 
客问:如果来世想当医生,应该如何修行?
 
师答:首要条件先要保住人身,皈依三宝又能受持五戒,即可不失人身。如果,现在已种下医生的种子,而且又能完成来生为人的条件;那么来生为人时,有任何关系到医生种子的外缘时,就会引发自己去学医。
 
 
客问:请问师父,依人道而言,如何才能出离六道、超出三界?
 
师答:学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出离六道、超出三界,如果以人的范围,要出离六道、超出三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功德做得太多,可能往生天道;以一个正常人而言,生活过得平稳踏实,下辈子为人的机会很大,如果不去做一些恶行的话,就不致于沦入下三涂。如何去突破人的范围?要有许多的道理、方法,因为,在人的世界里,比较容易偏重于功德,在修养方面下的工夫并不大。经典上常提到:布施、供养只是一种功德,将来所享受的是福报,只有修行办道才能了生脱死。真正要脱离六道、超出三界,就必须把握人生,修学佛法,于生要能明了、于死才得解脱;这解脱是从人的种种因因果果上求解脱,才能谈得上究竟解脱。如果,不从人的种种因因果果上求解脱,而只求死的解决,那叫「了脱生死」,而不是「了生脱死」。
 
「了脱生死」跟「了生脱死」是截然不同的,「了脱生死」只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而「了生脱死」则是于活着的时候,已不会随着业的缘境而转,随业造业,而是虽随业,但在业里还能显现道,具有随缘不变的修养。于整个中阴身的生命过程中,都能处在觉悟的状况之下,当然对未来的「生」就能掌握,这是于生能了,于死获解脱。在学佛这条路上,一定要找出个究竟的道理、方法来,当然这还要看个人的根基、兴趣,以及配合他的环境和条件,学佛是一辈子的事,必须能够找出自己喜欢什么,而且适合什么才好。熏习佛法,可以慢慢去发现、去把握,然后尽形寿投入,一门深入,自然就能出离生死。
 
 
客问:请问师父成佛是在人道,但众生要如何度尽呢?
 
师答: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释迦牟尼佛都做不到,何故呢?如果世界上的人能够度尽的话,释迦牟尼佛早就度完了,轮不到我们。为什么说度不尽呢?好比信佛教(姑且不谈其他宗教),甚至所有的人都出家了,出家并不见得人人都能成佛、成菩萨,为什么呢?处在这娑婆世界,面对所谓五欲、八风的问题,如果自己不能慢慢修养而清净的话,就不可能成道,即使佛陀也度不了你。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佛度众生,并不是真正去度众生,而是提出许多道理、方法告诉众生,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人与事,加以比较、选择;如果,自作孽的话,佛也没有办法。可见,能不能得度还是在自己,而佛度有缘人,是什么人呢?即是能觉悟的人,谁觉悟呢?自己,千万不能说,我跟佛没有缘,我就不能觉悟,因为,众生皆有佛性。如果知道众生皆有佛性,但是自己不去发挥,当然佛也度不了你;如果,我们能把这觉悟的本能完全发挥出来,那么人人都能得度。
 
至于如何度尽呢?那是不可能的事。释迦牟尼佛从来不提的话,我们就不要从听闻所得来的,跟自己过不去。四弘誓愿里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绝不是说,众生无边要度尽。
 
 
客问:菩萨要如何知道寄报受尽了?
 
师答:菩萨寄报是寄当生父母之报,如生、养、育,这都是业因业果,基于菩萨乘愿再来之前,诸业已尽,为了再来这世界接引众生,仍须显众生相,如果不显众生相,那他所显的是属于化身菩萨,就不能说是乘愿再来了。
 
乘愿再来是指无论是佛或菩萨一定要显众生相,如释迦牟尼佛,也要经过父母,他也有寄报,因此,佛陀成道之后,首先到天道度他母亲,就是回报母亲的生育之恩。而后,佛陀到处游化,讲经说法,父亲生病了,同样回去照顾父亲的汤药,到最后父亲过世了,他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他的父亲,这都是一种回报的方式。因此,以寄报来讲,他不会随业而转;但凡夫众生受果报的话,往往是随报而再造。
 
 
客问:六道中有饿鬼道,是不是相对的有神?
 
师答:神有天神与鬼神之分,天道中天神占的比例很大;但也有不是神的,例如只是贪图福报,而无丁点菩提种子;若是天神,必都是佛教的护法。鬼神则是隶属鬼道,鬼也有善恶之分,并非全都是恶的,可是鬼道却全是饿鬼,因为要吃没得吃,有吃又吃不下(如咽喉细如针,或食物变成炭火),所以说鬼道众生很苦。下三道的畜生即是傍生类,也就是依傍人类而生,如飞禽走兽等。鬼道众生虽有善恶之分,但同样都要受重报;地狱众生则依于不同的地狱,而承受各种不同的因果感报,鬼道与地狱道的众生都同属于鬼类,只是鬼道的众生,不像地狱道的众生要承受各种不同的果报,故属另外一道。何以鬼道中有恶鬼、还有善鬼呢?此即因为临命终时缘力之故,譬如某人于临终时见到他所憎恶的人,引发其愤怒、反感、恨意,因为这种外缘,以致被牵引到鬼道。依其业,本应往生人道,缘牵之故,引其入了鬼道,因而成为善鬼;其他随业力堕入鬼道的,大部分都是恶类。
 
 
客问:佛教是否强调佛而否定神?
 
师答:没有这种说法,佛教不只说神说鬼,还谈天龙八部及人、非人等,几乎是包罗万象。佛陀从来不否定这些,但不否定,并不表示他就接受。佛陀从来不否定其他教派,或是任何的人物;他只是介绍自己所证得的,把自己的道理、方法介绍给别人,如佛度婆罗门外道,从不否定对方,肯定自己,在经典中几乎都是如此的。
 
 
客问:以轮回而言,为什么我们投胎总出不了地球,而别的众生却能投到这里来?
 
师答:这种循环现象是以世界而言,但不只讲地球,否则未免把佛法看得太小。佛法是说这世间的轮回现象,以众生(包括人)而言,每一个体死后有五种趣向,六类众生当中的阿修罗,在五趣中皆有。比如父学医,母从教,其儿女从事医或教的机会也较大,因为父母影响力大,轮回之现象亦然,依你时、空中影响力最大的,往趣那个方向也就最快。
 
 
客问:阿修罗以功德而说,为什么最丑、最恶劣?
 
师答:通常阿修罗的成分,所表现的非常丑恶,不是样子丑恶,而是瞋恨之心不同于蛇蝎,蛇蝎要直接咬人使人受苦,而阿修罗的瞋恨之心,可以让人见闻就会害怕,会令人受不了而造成恐怖,所以说阿修罗是最恶劣、最丑恶的,不在于他的样子,而在于他的表现。修行讲究要戒而不犯,要定而不乱,还要修智慧,为什么?因为人总离不开贪瞋痴,而瞋得过度,成阿修罗的机会越大。
 
 
客问:这世上可有外星人?
 
师答:佛法谈: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人所处的世界有,其他的世界也会有,反之亦然,但因缘所生的法相不同。至少依人类而言,有些蒙古症、连体婴......等不同于正常的,往往根基浅,业障重,能学佛的机会不多,当然不易达觉悟之目的。佛法是以人为对象,究竟指什么样的人?至少释迦牟尼佛仍以我们这类的人为中心点。
 
 
客问:经典上说造什么因得什么果,而形成灵魂轮回,如果五千多年前人口假定只有一亿的话,而目前人口有四十多亿,那么这些人口是从那里来的呢?
 
师答:佛法谈的是因果,不谈灵魂,佛法说人,都有一个「我」,至于人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业--业是任何的行为所完成的结果,行为是因,所完成的就是果,这样加起来就是业。
 
人就是由许多因因果果加起来的业所完成的,不一定只有人才会轮回,六道众生都会轮回,轮回是依业而轮回,业有善有恶,善业是享福,恶业是受苦。众生都有一个「我」,人有人的「我」,畜生有畜生的「我」,其他众生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我」,因为有「我」造作成业才会轮回。
 
至于轮回一事,人死后不一定再转生为人,狗死后也不一定再成为狗。佛法的六道轮回有五种不同的众生--天、人、畜生、饿鬼、地狱,阿修罗是五道众生都有的。以人而言,是苦、乐兼具的众生,而下三涂的众生,则只有苦没有乐;因为业有善有恶,感报所得的结果就有苦有乐。
 
以前,人没有那么多,现在,人反而越来越多,原因何在呢?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种现象,目前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包括飞禽、走兽,为什么愈来愈少,甚至绝迹?而这些动物究竟往那里去?它们原来都是业障很重的动物,因为已经承受了很多的苦,表示业已经消除了很多,轮回到人道来,而这些人并不是过去就在人道,因为娑婆世界有六道,五种不同的众生在互相轮转。所以,我们对业的差别、因果的认识,要有所了解。前世是人,来世不一定转生再为人,轮回是依于业的成分,确定其个体投胎的道路。
 
 
客问:请问一般家庭的庭院能不能种榕树?
 
师答:一般家庭为什么不适合种榕树?是因为榕树的树根又粗又长,地下的树根可达两、三公顷面积之广,而一般家庭建筑的地基有限,树根生长易将地基毁损。
 
其次是榕树长得比较茂密,往往中阴身、鬼类众生最喜欢依附在茂密、靠近烟火的树木上,而鬼类中饿鬼居多,虽然他们不能吃,可是闻到烟火味,就可以满足食欲的习气。
 
所以,一般家庭不太适合种榕树,一是因为树根的破坏力大,另一方面是避免得罪依附于树上的中阴身而引起麻烦。比方一旦树木长得太浓密,挡住了阳光,便将树枝砍掉或大事修剪,这就等于把它们的房子拆了,中阴身自然就不欢喜了。
 
 
客问:法会普度过的东西,适不适合人吃?
 
师答:有人说普度的东西比较容易坏,大概都是鬼吃过的,事实上东西并没有减少,那为什么普度的东西容易坏呢?通常普度的食物,都摆在空敞的地方,空气最流通,尤其是七月的普度,正逢夏季最热之时,食物摆在那里,又是太阳晒,又是风吹,细菌又多,食物摆在那里,自然容易变味了,其实并不是鬼吃过了。
 
依鬼道的众生言,大部分是饿鬼最多,通常饿鬼之咽喉,就像针孔一样,虽然看到食物,能闻一闻就很不错了,想吃,是吃不下的,这是一个问题。再者鬼类所谓吃,只是一种习气,并不是真正吃什么。如同有人说供佛的东西,吃了会平安,其实泥塑木雕的佛,怎会吃东西?供佛只是一份心意,通常在经典上谈到,供佛是用香花水果;即使供再多吃的东西,最后还不是人吃?至于为什么供佛要供香花水果?如果在一个环境里,点上一些好香,插一些花,在气氛上就感觉很舒畅。像千佛山的寺院,殿前都少不了有个水池,许多人感觉很奇怪,其实水是调节空气最好的自然物质。
 
为什么平常我们不赞成拜神用什么三牲、酒的?你们想想看,这跟人吃的不是一样吗?其实过去农业社会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要拜拜,还不是为了自己要吃,找个理由吃才能心安理得。以前生活比较艰苦,如果平常都吃那么好,人家可能会说,你看他们多不节省,一天到晚都是吃鱼吃肉的;以现在来说,很多小孩看到鱼肉都不喜欢,甚至讨厌吃,因为吃腻了。所以,时代环境背景的不同,影响了我们人对食物的选择。
 
 
客问:灵感与感应可有差别?佛教讲通灵吗?又何谓五神通?
 
师答:佛法不强调神通、感应,它讲的是道理、方法,告诉你怎样心平气和、提起正念、发挥智慧。只是在神通、感应上打转,没有它你也就作不了主了,佛陀从不赞成这些,但也不反对,毕竟世间有各式各样的人与事,只能说佛陀并不鼓励人们追求这些。
 
佛教也不讲通灵,所谓的五神通并不是通灵。神通中所言的「天足通」,依于声闻及菩萨则有不同的诠释,如以声闻乘的境界则可以空中飞行;如以菩萨的境界则表示具足了天道的福德因缘。天眼通一般而言有法眼、慧眼及佛眼。他心通乃是智慧到达了某种境界,别人不须讲出什么就知道了,或是刚讲一些什么即马上知道,此是智慧圆融的境地。中国佛教讲究菩萨乘;而南传佛教则属声闻乘,如:泰国、缅甸等地。
 
 
客问:修行者有没有神通的存在?
 
师答:一个有神通的人,绝不会告诉你他有神通。如此,你就可以用相反的方式去看,就知道经常说自己有神通的人,他的问题很大。因为佛法中说,如果我讲出来而你不能相信的,对你而言就是妄语,学佛的人不可以妄语。即使他有神通,就要做给别人看,如果不做给别人看就是妄语。但是,神通表现出来,做给别人看就是迷惑众生,因为所讲的不是道理。例如自称有天眼通,看到在某个地方如何如何;但是,看到了又怎么样?于生死无关,与道根本不相应,所以还是妄语。因此,凡是有修养的修行者,一旦表现了神通,第二天你就看不见他了,他不是离开了这个地方,就是舍报了;可见神通不是随便展现的。
 
 
客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位朋友,他有一房子要卖,卖了很久,一直卖不出去,最近请示一通灵人,对方说此屋有五员天兵看守不让他卖,不知师父您的看法如何?
 
师答:他只有天兵还比较好办,如果有天将还真麻烦!所以我常说:什么看风水、通灵,看风水地理的,不可信,我并不是否定他们,我只是强调一个问题,如果他真那么能干,为什么他还靠这些过日子?真正通灵的话,签六合彩早就发财了,是不是如此?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问题?这不是开玩笑,既然是通灵,六合彩最高奖是两亿,他每次都可得两亿,通灵嘛,所以我们不要用这种方式去面对问题。房子卖不出去,一定要了解,现在连建筑公司、房屋仲介公司生意都一落千丈(八十三年十二月),现在空屋现象--不管是住的、办公的到处都是,这跟什么天兵鬼神没有关系,问题是现在房子根本就不好卖。我讲一句半开玩笑的话,现在好卖的是庙。假使我不干了,马上就有人可以来,而房屋生意可说是落到谷底的谷底;尤其最近政府宣布,要广泛地盖国民住宅--一坪六万,而且在某个价位的还可以贷款多少,现在大家都在观望,想买房子的人也在等,所以很多的房子,的确很不好卖。
 
 
客问:请问师父什么是幽冥戒?动物死了可不可以受幽冥戒?
 
师答:幽冥戒如果以世俗人的看法,即是为阴间的人授戒。佛法上不这么说,佛法说幽冥世界,是依于人类肉眼所不能看得见的世界而说的,人能看得见的世界是属于光亮的。阴的世界、阳的世界是世俗人的说法;佛法说幽冥是指人所看不见、听不见的世界。
 
通常授予幽冥戒的众生有两类--一是中阴身,不论任何有情众生,人或动物,如飞禽走兽、蚊蚁昆虫等,死了以后,在没有投胎之前这段时限内称中阴身:还有一类是鬼道众生,则是投入鬼道的有情众生;动物死了,也有投入鬼道的。通常授予幽冥戒是针对这两类众生说。所以说,动物死了,还要看是不是属于这两类(也可能投往别道)。是这两类才可受幽冥戒。
 
幽冥戒的授予是有时间性的,不是随便授予。大致说来,放焰口时普度普施,或者作大水陆,或者开大戒(包括出家、在家众的传戒法会)时,通常在上述这些时间内,以功德作无遮普施,才授予幽冥世界众生的戒。
 
 
佛法问答 【佛菩萨像】
 
在家与出家学佛之异同
 
客问:在家做一个佛教徒,学佛是否一定要剃度出家?
师答:在家学佛比出家学佛要愉快、轻松、洒脱、自在多了,不一定非出家不可。毕竟台湾人口那么多,出家的还是少数,再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多少人表面出家了,他的心根本不知道出家为何物。
 
客问:假如我想出家,但周遭的人都反对,要怎样做才能更圆满?父亲、母亲能够更欢喜?担心道心不够坚固,常常会颠倒,因缘似乎不够,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答:这点跟因缘没有关系,如果出家其他人反对,这不是问题,父亲母亲虽然不是百分之一百赞同你,至少他们不会那么激烈的反对。还要考量你的父亲母亲,有没有人照顾?如果没有人照顾,要靠你照顾,最好就不要出家,如果想出家,讲得残忍一点,等父母过世了再说。
 
客问:受了在家戒,如犯了戒,往后可否出家?
 
师答:受了在家戒,如果犯了戒,以后可不可以出家?你们说呢?这跟出家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连在家戒都没有受过,有没有犯戒呢?实在很难说的,这跟出家没有关系,不要混为一谈。至于受了在家戒,犯了戒怎么办?倒可以告诉你,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再受戒了,因为你的「戒」已经不存在了;如果你还想维护,只有一个办法--再去受戒。
 
客问:请问如果想在师父门下出家,有何条件?出家后有什么功课?恳请开示。
 
师答:这题目最好去问跟我出家的人,因为他们亲身体验了,有什么条件?有什么功课?这事若由我讲出来都是好的,不会是坏的,那怎么办?所以,你要去问跟我出家的人,由他们讲出来,才是最可信的,他会把他的感受和经验告诉你。
 
客问:为什么在家弟子受五戒在手臂上烧香珠,而出家众受戒则燃头顶?
 
师答:人最珍贵的是身体,以手臂而言是万能的,头顶则代表智慧,最珍贵之处。燃臂、燃头是以一分心意供养佛,一般人说出家人点「戒疤」是错谬的说法,戒成疤不就完了此是「香疤」,燃头供佛留下的记号。而燃臂也不只在家受五戒、菩萨戒才燃,出家人平常也会这么做,是一分心意,此外还有燃指供佛。
 
客问:僧伽是否即指僧人?
 
师答:对僧伽两字,千万不要把它纯粹当成出家人,必须是出家以后,他能依佛陀的规定做个出家人,而且要三人或四人以上,住在一起修行办道、办佛事。办佛事不只是诵经、拜忏,办佛事是代佛宣法、建立伽蓝。建立伽蓝绝不是盖个庙就叫伽蓝,建立伽蓝是把古老的、已有的或者败坏的做得更好,是这样的意思。
 
客问:我目前修净土法门,但有心想出家,如果我出家了,可能选择修学其他的法门,这是否违背当初的发愿,犯妄语戒?如不能出家,当初有出家的念头,是否影响修净土的信愿行?
 
师答:佛法中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学些什么都不是愿力的问题,而往生西方净土这才是你的愿。这跟出家以后,改变法门并没有关系。
佛法说发愿,是发你现在能做的愿,现在并不是永远停滞的;另一时间,又有另一个现在,所以现在的身分立场改变,愿力不相同了,是不会造成妄语的,这与出家、不出家、修净土法门,完全不受影响。这只是在环境上,于愿力上有所分别,怎样做比较适合自己,才是正当的选择。
 
客问:当父母年老力衰时,若父母极力反对仍出家,是否为不孝?
 
师答:必须把握一个观念,有很多人出了家忘了家,那是错误的观念,即使释迦牟尼佛成佛了,首先到天道度他母亲,而后父亲生病了,煮药侍奉,父亲死了,为其抬棺。可想而知,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要考虑有没有兄弟姐妹照顾,如果没有,戒律有规定,独生子或独生女要出家的话,必须父母许可,父母不许可,根本不能出家。如有兄弟姐妹,但父母年纪大,身体不好,父母又坚决反对,自己要好好的考虑。
 
客问:于学佛者的立场,怎样去看结婚与不结婚问题?
 
师答:学佛有两种身分,出家和在家。在戒律上,出家的基本戒第三条是不淫,在家的第三条戒是不邪淫,如果知道了这个,问题差不多可以解决了。在家可以娶妻,行正常的夫妻关系,除了这以外的叫邪淫,于戒律是不允许的,以出家人来讲,在戒律上要求是根本不可以,在家只要不邪淫,不超越本分,如超越就错了。学佛之所以有戒律,而且有在家、出家的不同,是配合个人环境的不同。譬如出家人要为人天的师范,当然要求就多;在家学佛止于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只要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可以了,所以,要求上有很多方便。常有人问我,如果这样会不会妨碍道业,说得认真点,即使是夫妻,如果过度也是邪淫,这是以律法来讲,因贪欲之故。学佛是要清净身口意,清净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依戒律的要求就是如法,违背戒律就不如法,这是学佛必具的态度,否则佛教要戒律做什么?
 
客问:在家居士有没有成就圆满正觉的可能?
 
师答:百分之百可以,可是需要如法依教才行,如果不如法、不依教,即使出家也不行。所谓如法依教,是要如佛陀所说的法,要依于佛陀所教,亦即遵照佛陀所说之教示行持,就可以达到佛所说的结果。
 
客问:出家与在家,所修的法有何差别?
 
师答:法完全一样,只是戒律不同。
 
客问:在家学佛,是否一定要修学净土?
 
师答: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修学,并非一定要选择净土。但是,所修的法门,应视其本身的兴趣,以及适合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因此,初学佛者,最好先对佛法有了概念之后,再选择一门深入,这才是正确的学佛方法。切莫一开始即投入某一法门,等到发现志趣不合时,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所谓法无高下,相应者是;不管修学何种法门,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帮助我们收摄及维护身、口、意。如果想要达到了生脱死的理想目标,仍有其道理方法,譬如念佛法门,只不过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假使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力行阿弥陀佛所提出的条件方法,而称念其名号,不过是往生的条件之一。
客问:如果在家学佛的人,修行到一个很高之境,是不是也应出家?
 
师答:我以前曾经讲过,如果在家要想即身成佛的话,一定要出家。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成佛有几个基本的条件。第一、要完全断肉食,成菩萨尚且要完全断肉食,何况成佛。第二、必须给自己时间,在寂静、清净的地方(指僧伽住地--伽蓝或兰若)从事修养。第三、必须让自己有苦行的经历与体验,这点在家很难办到。
 
如果只是学佛或求往生西方,打算将来到了极乐世界,再去修行,或者这一生于业未能净尽,要来生再修,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到达某种境界,而自己又想即身成佛的话,就必须一切都要舍,连自我的命都要能舍,如果还珍惜这个命,那是不行的,因舍不得锻炼。所以,在家成佛,是很难的事,因为最起码,你还要为你的生活,为你的责任以及你的权利义务去履行付出。
 
客问:出家苦行不易,能否有别的方法让众生广受法益?
 
师答:首先要知道,在家不学出家法;苦行是为了帮助出家众磨炼心性的,出家人不容许拥有自我,尤其是发宏愿为普度众生的「法师」必须如此,倘若一般出家人但求了生脱死,则入涅槃境界就可以了!
 
在家学佛是要把自身问题解决,难免保有自我,不须像出家人那样地修学苦行;若为提升修学境界,除了皈依三宝外,可依个人之环境、能力受持五戒、菩萨戒。但受了五戒、菩萨戒就必须依教如法。
 
客问:出家人是佛教的骨架,在家人是佛教的皮肉;如此,在家人可以讲经吗?
 
师答:出家人不是佛教的骨架,在家人也不是皮肉,经典中没有这种说法。可以说在家是外护,出家是内护;护是保护、维护之意。出家是内护,意即护如来家业,所谓如来家业即是佛陀所遗留下来的遗教,也就是法。何谓外护?如果要使佛法能够发扬光大,必须要有出家人作为专业人员,全心投入;如此,也就没有时间赚取生活之所需,是故在物质上须得在家众做外护。外护不是去护那个法,而是护持出家人,让他们专心修学,于生活上毋须顾虑,不虞匮乏,这就等于护法,两者都是;一是内护,一是外护。
 
至于讲经,所有的经佛陀都已讲完了,轮不到我们。说法则是出家人的事,因为佛陀入灭之前,强调依法不依人,因此法一定要有专业者弘传,而出家弟子必须荷担如来家业,以弘扬佛陀之教法;至于在家,有接引的条件与义务,可是没有度人的机缘与能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同是在家人,一样的有父母妻小,不容易使人信服,容易使人怀疑你是否真的懂那么多!此其一;第二,对方会认为既然彼此相同,为什么要供养你,甚至会以为那是在帮你养父母妻小,形成所谓的反弹作用。因此,在家居士只能接引他人学佛,但不能够度人,度是助人由迷转觉,引导介绍他人学佛,这是接引,在家居士皆可为之。弘法利生则是出家人的事业,因为他们是此中的专业人员,何况彼此的戒法有别,身分自然也就不同!
 
客问:在家居士如果有吃长素和持戒,好好的修行可以超出三界吗?
 
师答:这样讲太笼统了,吃长素不是修行,因为素食、肉食对你的法身并没有影响,持戒是维护自己的色身以及道德,也可以说是庄严色身,如果只是持戒持得很好,不去修行的话,最多到天道去,不可能出三界。那好好的修行,修什么?这才是一个要紧的问题,所谓修行,是「修身口意的行为」,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有了偏差就去修正它,不好的慢慢修正成为好的,称修行,此种行为是依于佛陀的道理方法,久而久之慢慢会成为一种修养,这是须建立起的一个知见。
 
客问:对八敬法有何看法?
 
师答:这应该是出家人问的问题,如果是在家问的问题,我没有意见,出家法是不能随便讲,为什么不能随便讲?因为在家人知道出家法,你知道愈多,口业就会愈多,为什么呢?本来有些不如意的,如果不懂,你就不会讲出家人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你知道愈多,挑剔就愈多,尽看人家的缺点,所以说出家法不要对在家人说。
 
客问:在公家机关退休以后,现在大概六十岁,想出家,适不适合出家?
 
师答:这个问题应该问我们里面已经出家的,为什么呢?其实真正要问的是你自己,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而是头一个先要想到出家干什么?做一个出家人,我曾经讲过有三种身分,只要做到一种,都可以出家。
 
第一种是老老实实待在庙里面做个出家人,尽自己的本分。因为寺院里面,都有些个人应该做的事,有一定的功课,一定要求的规矩法则,再来就是尽一份心,如果你还会去修行办道的话,虽然不一定会比别人成就高,做最坏的打算,来生一定到天道。何况我们晓得菩萨,只要你发起欢喜心去学佛,就是初地菩萨,没什么了不起的,为什么常常有很多出家人对在家人都称各位菩萨?有很多人就会害怕,觉得不敢当,为什么不敢当?生起欢喜心就是初地菩萨了,可是话又说回来,初地到四地是一个变化位,四地之前,说不定来个火烧功德林,什么地也没有了,所以,要把握一些观念。
 
第二种就是好好的把戒定慧三学融会贯通,准备弘法利生做法师,这是一条路。
 
第三种做个随缘化度的人,可是这比做法师还难,随缘化度,首先本身在佛法的基础上面,要能够很稳固,否则的话,不是你去度别人,而是别人把你度跑了,很多出家人常常出家以后,被别人度跑了,随缘化度的境界比做法师还难。
 
因此,有三条路,一是老老实实做出家人待在庙里面;一是准备做法师,普度众生;再者就是随缘化度。随缘化度,你想,前面两个做到了,随缘化度可能有机会,还不一定能完全做得很好。佛教里面有一个标志--莲花,莲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莲花要出污泥才不染,对不对?要离开那个污泥才不染,真正一个学佛的人,应该像莲藕埋在污泥里面,表面好像染了,但他的内心却是干干净净的,做莲花,如果说莲花开出来,一剎那时间就谢了,就算莲子还可以吃,但那个心更苦,莲藕呢?我们讲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是个骯脏的世界,而你只是像莲花一样没有用,你能够像莲藕一样,那才是真正的有用处,所以说不要学莲花,要学莲藕。
 
 
佛法问答【业的认识】
 
客问:人性本是善恶或无善无恶?无善无恶或有善有恶是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性本来是只有佛性、道性?只是随时间修行而显或隐?
 
师答:人性善恶都具备,这是讲人性,佛性则已经没有善恶了。只要还是人,就有善、恶,因他带着业来,所谓有善有恶、无善无恶,若是当生熏习的,那是随业再造,随着业报,结果不愿意承受,反而再去造业,那就随着社会的环境而如何,所谓「社会是个大染缸」即是此意。
 
至于人性本来是否有佛性、道性的问题,这问题本身就有错误了。人性肯定是善恶之性,佛性它什么都不是,只是个虚空之相。至于道性,则是依于你有这种知识经验,或有这种根基,将之表现出来才谓之道性。
 
 
客问:天人是不是想什么,就会变化出什么来?
 
师答:那不是天道,而是极乐世界众生随意念所至的说法。天道仍在娑婆世界内,只是它福报大,但仍有习气,比如于饮食,欲界众生一定要吃要喝;色界众生看看闻闻即可满足其欲;无色界众生意念想想即可--不是意念一想就有饮食,乃是指习气的满足。这习气是他在未去天道之前,有饮食的经历所致,然而,天道众生一旦福报享尽,仍随他过去所具的业而轮回。
 
 
客问:为什么说善业也会障道呢?
 
师答:因为善业最多的果报是属于天道的福乐之道,天道还是属于六道众生,而我们修行办道的目的是要脱离六道,超出三界能够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佛。所以才说善业会障碍你成就声闻、缘觉、菩萨之道,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还不能够成就正觉之道。
 
 
客问:为什么人有这么多的差异--有的聪明书读得好,有的笨拙......?
 
师答:因为每个人的业不同,业显现即感报。要想清净自己的业,就要于受感报时,敢于面对且欢喜承受,那是抗拒不了的。唯有欢喜承受才能不随业再造业。
 
 
客问:学佛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人、事上的诸多不顺,或顺遂如意时,自己都会感到起伏很大,身不由主,请问师父面对此刻,吾人当如何自处?
 
师答:学佛的人本身是在修养「业的工夫」,我讲「业的工夫」是什么意思呢?业一定会显现,只要所做过的,好的坏的都会显现;可是人面对坏的感到不好受,而好的认为理所当然,也因有这种分别心,结果人都追求好的,不要不好的。如果稍许调整角度,好的既是自己造作成的,不好的也是自己造作成的,所受的只是苦与乐的不同,如此才能做个净业行人。
 
人是带着业而来,所以,佛陀才提出这么多道理方法,以帮助我们去承受这些业,因此,学佛的人称为佛弟子,又称净业行人;修行办道就是照着佛菩萨的道理方法,去清净自己的业......;对于好的佛陀反而讲得不多,因为我们人对于好的都易于接受。佛陀在经典中常常讲到--身口意会造作成业,其实一般人看经典都只看到身口意会造作成业,很少去知道修行办道也要身口意。我们知道所谓烦恼中有菩提,而人却只愿意烦恼,不愿从烦恼中去找菩提;这就等于人有业,但不从事如何不随业转,而能从中显现出道来。这是因为人本来就有这些问题,做不了主,佛陀才会谈这么多的道理方法--所谓依教如法去做的话,业就能清净;业能清净了,最后连道也要清净;还执着于道的话,最后你还是走不了。因为道它关系到业,为什么?道,它是从业里面显现的。
 
比如人家倒了你一笔债,这种现象你就当作前世欠他的,这不可信,你怎么知道是你前世欠他的或欠他多少,可从这种现象中去发现「道」,为什么?他欠你的钱,倒你的债,他一定有问题才会如此,常有人问我,如果遇到这种情形怎么办?我会告诉他,你还是要他还钱,他现在没法还,可以等他有钱时在慢慢还,一次还一点都可以,不能说不要还。这里面有个问题:你并不知道前一世是不是你欠他的,或欠他多少,如果不欠,是不是反过来他欠你?同样,如果他欠你的,那你修行办道还是没有办法清净。为什么?自己的业清净了,别人对你的业没有清净,还是走不了。那怎么办?人家欠你的,真正他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还给你,你只有认了,为什么?他没有办法还给你,你宰了他,他也不能还给你;如果他能还给你,你还是得向他要,绝不能推之于业报。
 
从业中如何去显道?要这么去看业与道的问题。绝不能说,那个人倒我的债--前面的不谈了,现在只谈两种现象:人家倒我的债,那我自己呢?人家倒我的债,大概是种业报现象,好罢!我逮着机会,我也去倒你的债,这叫什么?所谓因因果果何时了。倒债,以前面讲的方式,他所牵涉到的环境,不能形成造作或手段,那样就随业而转。我们要于业里面显道,不要在事发生之后再造业,才是真正清净业,否则的话就不能叫做净业行人。
 
学佛的本身是去清净业,可是常常看到的都是别人不对;所以,佛法有观照、返照的工夫,为什么?看到别人不对,就把它当成一种知识经验,设身处地自己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这样?那不就可以显道了吗?不一定什么事,都要自己去碰得头破血流才知道痛苦,那就划不来;佛法是讲善巧方便,不是投机取巧,不是随随便便,而是藉别人的知识经验,拿来当成自己的知识经验,这都是净业的方法。佛陀讲八万四千法门,仅仅观照、返照的方式,就够我们下工夫了。
 
 
客问:假若要圆满正觉,是否要弃舍八识田中诸业?识田中善、恶、无记诸业,若是消化掉,最后是否了无差别?
 
师答:业是舍不了的,只有让它发出,才能真正消化掉。八识里面收藏所有善、恶、无记诸业;造作的好则收藏是好的,造作的坏则收藏是坏的,亦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谈因果报应,亦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故非了无差别。如果恶得善报,就变成诸业了无差别。所谓了无差别,不管是日光灯、灯泡、蜡烛、或是霓虹灯,其作用都是照明,故以照明而言可说是了无差别。又如计时器,不管是壁钟、挂钟、手表等,以计时之作用而言也是了无差别。
 
 
客问:禅宗是否主张不修善、不修恶?                     
 
师答:宗门里没有这种言句,经典中也无此语。学佛是要依于佛陀之思想理念,即使是菩萨或是祖师大德的言论也须慎思。
 
 
客问:佛法是否谈论善与恶?请问师父善、恶如何定义?
 
师答:善与恶是以世间法而说,佛法不立善与恶,只谈善与不善,世间法有善与恶之相对,佛法是突破世间相对而说的法,但并不否定世间之善与恶。
 
通常谈善恶的肯定有两种情形,一则是大家的共识,大家认定何者是善、是恶;另一种是属于自己的看法,这样是善,这样是恶。佛法对这些都不否定,不否定相对的看法,所以只谈善、不善,而不谈善恶,可是对结果的饶益性却非常重视。换句话说,佛法是超乎善恶、对错的观点,由于它讲究实际的饶益功德价值,因此对过程与方法不计较,讲究最后的利益效果。如善的过程与方法导出不善的结果,就不是善;不善的过程与方法导出善的结果者,仍是善。所以佛法讲因果,是从果上去探讨因的内容,藉认识了解而探讨因的成分;因此,宗门有言:「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佛法对善恶是这么定义的。
 
 
客问:请师父解释「相对与绝对」好吗?
 
师答:世间的法都是相对法,因它只依于因缘而说法,佛法除了有因、有缘,还有其自然性。比如说这是位善人,可是也有不善的地方,不善于善而言是一种自然性,并不是谁加上去的。
 
世间法谈是非、美丑、对错、好坏等相对,佛法不否定相对,但还有其自然性;相对是依于因缘关系完成,以自我而显相对,如善是有相对的恶而显现,恶则因有善而显现。但我们不能肯定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还有其自然性,那就是不善,恶也有其自然性,就是不恶。能于相对之间突破,突破的不仅是因缘关系,连自然性也要突破,故说从相对突破之后显现绝对,连自然性也没有了,亦即佛菩萨没有自然性,是肯定的、绝对的。
 
 
客问:恶业显现时非常难受、痛苦,应如何承受?
 
师答:苦是一定有的,如何做到不苦?我们会说做不到!事实上可以做得到,比如母亲对儿女是无条件的,什么苦都受,为什么不感觉苦?不还是可以做得到吗?可见还是看你用什么心念去面对,千万不要认定这就是恶业。既然是学佛,一定要从恶业中发现它的不恶,如果认定是恶,而在恶中打转,这不是学佛者的心态,所以能发现其不恶,则面对时会好受多了。
 
古德们曾说:一个学佛行者,如果有些病痛,可能是最好的鞭策,为什么?因生命无常,要赶快精进。如果是很严重的病,这是业报,不承受行吗?禅门有句话:大死而后大活。连死都不在乎,还怕什么?如不会死,表示病还不一定要命哩!
 
例如赵丽莲博士,她与癌症战斗多久?还有曾任行政院长的孙运璇先生中风,他们难道不苦吗?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佛法强调人少不了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有病,就感觉绝望,那怎么行!有病要看医生,如果医生都看过了,还是治不好,只能说缘尚未到,说不定能治好你病的医生,还没遇到,应该继续找医生。但有一条件,千万不要乱找医生,尤其是密医,或认为吃中药一定是好的,如果是中药材不会有问题,假如是药粉、药丸,则需要考虑;因为最近资料报导,药粉、药丸常放了些抗生素、镇定剂,卖药者绝不会说放了西药,放了西药谁要买?中药没有特效药,假使一吃马上好,一定有问题。
 
 
客问:什么是定业?定业可不可以转?
 
师答:定业是指自己能知道这么做,所完成结果是肯定的,如知道这是一件善的事情,但这种善如还有不善,依业而言即是不定,如这种善肯定没有不善,依业而言即是定业。
 
不能说定业可不可以转,定业不定业关系受报的话,于报而言有共不共,个人的定业个人受报,这是不共报;大伙一起造业一起受报,这是共业共报。但也不能说定业不可以转,为什么呢?定业是依业的轻重而言,如杀人不一定要赔一条命,杀了人,这是定业,可是不一定要赔一条命,可以用别的方式去赔,但一定要受报,可是这种受报,并不是因过去世曾欠一百元,这世要还一百元,过去世的一百元与这世的一百元完全不相同,所以不能说只欠一百元,而还一百元就好了,如旧台币十万元折合新台币只有一万元,假使只欠一万元的旧台币,而还一万元的新台币,即差得太远了。又如两个人可能因某一事情而闹得不可开交,假使一方是学佛的话,皈依了三宝,甚至受了五戒,本来气得要杀人,因受过五戒,不能杀生,是不是会停止杀的行为?最多气得不得了而已;如没有这顾虑的话,则杀了再说,就很难说被杀的人前一世杀了对方,还是根本未杀过对方,而是这一世才被对方所杀了。
 
因此,定业不可转,是说造的业成了定型之后,肯定不可能有所改变,转是改变。如造业要受报,做功德也要受报,可是不能以功德来转化业,亦即功德归功德,业归业,所以定业不可以福德因缘去转变、抵消。但学佛有个好处,依于修养,重业可以轻报。
 
 
客问:何谓牵业?
 
师答:因为你而引起别人的误会及口业,倘若你不这么做,别人就不会这么说了,也因你的牵引而使别人造业就叫做牵业。所以出家人要注意及照顾自己的身、口、意,才不会形成牵业。
 
佛陀在涅槃经中说,佛法最难的二个方式就是善巧和方便,如果离于善巧、方便,很难突破问题。善巧不是取巧,方便不是随便,而且一定是得到利益,同时此利益是能了生脱死,求得解脱的。现在出家人自修的精神不够,盘盘腿子就会讲禅了;念念佛就是修净土;看了一部经就认为会讲经了;再把大部的经藏读一读就会讲三论了;这些都会误导学佛的人,使其感到迷惑。
 
 
客问:「转业成道」要怎样做?
 
师答:先告诉大家基本理念的问题,有「定业不可转」这么一句话,当业一旦成为结果,就是一个业完成了,不能转;如果业还在现象的阶段则可以转,所以转业成道,是当业的现象发生,并没有完成结果,在这现象中去改变些什么;这关系到五蕴变化的问题,色受想形成了是个现象,行识没有完成,可以说还没有结果。
 
比如说,当烦恼起来是一种业的现象,假设马上反应使它完成一个结果,那就不可能转变。烦恼是色尘缘境引发的,先不要马上变成烦恼,如果好好去把握就可以转变,此时需要修养,唯有修养,才能见道。比如别人给你难堪,你就会不自在,有了烦恼的现象,可是并没有完成烦恼,如果他给你难堪,你也给他难堪,那就完成了,变成结果了。所以,在没有完成结果,尚在现象的时刻,我们要去想(于五蕴的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在其间修养自己,就可以见道;所谓「转业成道」,就是这种现象。
 
 
客问:证到阿罗汉果而入涅槃,还受不受报?
 
师答:如果还在造作,证不到罗汉果,也入不了涅槃,当然还要受报。因为报不净,不得入涅槃,报不净,不能成道。所谓成道就是成就罗汉、菩萨、佛。只要有造作就有业报,还有报就不能成就;既然能成就,就表示其业报已清净了。
 
 
客问:众生为何会无明造业,不说觉而能造业?
 
师答:身口意我们不能称之为三业,身口意行为造作会有个结果,这个结果有的是「业」、有的是「道」,我们不要认为身口意只会造业,那什么东西可以造道,大藏经?还是三密加持?不能这么讲。
 
 
客问:请问老禅师,修行人如何清净业?
 
师答:如果说一个人的业不去面对它,不去受感报,而能把业消掉,他就能成佛成菩萨,那位传法的人,最后可能是个罪恶之源。这怎么说?等于把你的冤亲债主都交给他了,请问他将来怎么去受报?能代替吗?所以佛法中有句最平常的话「个人吃,个人饱」,这没有办法。你肚子饿只有自己吃,别人帮你吃那没有用,修行如此,造业也是如此,自作自受--自己造自己受,道也是如此,自己修自己得。
 
 
客问:为什么会生智障儿?
 
师答:智障儿是关系到业的问题,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的概念,儿女好的都是来还债的,不好的都是来讨债的,不妨以这种方式去看,就不会有太多的疑问。其因果,除了过去之外,还有现在当生造作的因果,这智障儿也不一定是关系到目前的因果;可是,这一生的因果,也会造成智障儿,过去的因果可能是一个债务问题,现在的因果可能是再造作的债务问题。比如生智障儿,大部分都晓得,智障儿是关系到父亲母亲不只是生理上的问题、生活习惯的问题及环境的问题,各式各样的运作,造成他现在特殊的情形,这种现在的运作,很难分别这智障儿是关系到过去的因果,还是现在所造的因果。
 
 
客问:现在许多婚宴中都设有素席,我们参加婚礼是吃素,但他们也办荤腥的,仍造了许多杀业,我们是否会因此而有共业上的牵扯?
 
师答:帐算得这么清楚,难怪你们那么累。其实,与你毫无关系,因为他又不是为你而杀的。
 
 
客问:演员在戏中饰演坏人,他的身口意都投入到坏人戏中,他的业怎么办?
 
师答:这跟他的业毫无关系,至少,戏的最后结果,坏人一定受到制裁,好人虽受很多苦难,最后还是会好起来,戏只是表现人生,看我们怎么去面对,若去学习就不对了;把它当作一种资料,当成一种经验就可以,这跟业的造作没有关系,毕竟以这些演员为榜样的,他本身的基础多少有点问题。
 
至于对演员本身也不成问题,那是他的工作,他表现不好,也只是告诉人不好到什么程度,他如果演得不逼真,一看就是假,也没关系,反正做坏就是那个样。演戏的出发点就是表现忠孝节义、善恶,也是种教化人心的方法。只是目前我们有很多导演的手法、编剧的方式值得检讨,硬要把好人折磨到最后才会好起来,而坏人永远一直在过好日子,这导演与编剧该负责任,不是演戏人的问题。因导演导出这种方式来,就等于在隐善扬恶,而编剧呢?把这些好人,如古书说的要劳其筋骨......等,一定要折磨得不得了,就好像夫妻之间的问题,打打闹闹一辈子,到最后老了,一下又回复正常的好日子;这那像人的生活?所以编剧才是真正在造业。试看包青天一剧到后来都变质了,包青天不是包公案里的案,都是编剧人编的案,变成包公不讲理了。包公案中包公成了最不讲理的人,戏固然是要表现现实,但不能拿一顶法律作帽子;其实表现现实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以包公为例,而无形中把包公变质了。本来很多人认为包公是铁面无私、公私分明的,可是最近几个单元已把包公搞得不讲理,很多人问我这问题,我说你们最好写信给电视公司。
 
 
客问:佛陀时代,琉璃王攻打释迦族,彼业何以不能转?
 
师答:当初琉璃王攻打迦毗罗卫国,是因迦毗罗卫国过去跟琉璃王结下怨仇,这种仇恨是世世代代的,有如当今的犹太人与回教人,也是世代的仇怨,这种业是无法转的。当年俄国、纳粹毁灭犹太可说非常残酷,于是才会造成犹太人之仇恨,这是世代所造成的共业。
 
何谓定业?何谓共业?定业是肯定受报的业,如一个人来到这世界,定会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甚至无可奈何的事,还要去面对承受,逃都逃不掉,这种现象就是定业。共业乃是共同造作,由许多人一起承受。                                                      
 
所以,因果成熟而受感报时,应当欢欢喜喜去承受,使其所作即得消灭;不然,受报再造新业,即随业而转,学佛行者应当转业为道,不可随业而转。世俗凡夫一边承受业报,一边造作,永远都在业海中打滚,学佛的人是要从业中显出道来,将原有的业逐渐消化掉,这是学佛与不学佛最大的差别。 
 
 
客问:教书要求学生努力,而学生有人被当掉,引起学生的反弹,就会有怨恨心,是否造成恶业,还是无记业?
 
师答:如果你尽了心就好了,做老师假使一班六十个人或是四十个人,你想要把每一个人都教得一样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带着不同的业力而来,业轻业重,善业轻恶业重、或者是恶业轻善业重,都不一定,所以说尽了心就已经很好了,如果一定要做得非常满意,连释迦牟尼佛也做不到,这话怎么说呢?如果释迦牟尼佛做得到,现在我们大家都不存在了,大家都成佛了,他早就度完了。
 
 
佛法问答【功德回向】
 
客问:现今佛教刊物满天飞,佛菩萨像到处皆有,应如何处置较妥当?
 
师答:到目前为止,我们台湾的佛教界,讲到要印经、印善书,居士门都愿意花钱,可是正式的一本佛教刊物找他布施的话,则很难。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一本正式的佛教刊物,反而吝于布施,而印经、印善书花大笔钱却都无所谓?
 
其实有没有想过,你对助印了解多少?比如印刷费、邮费......等,一本书印出来要多少钱,他印了多少等等,而且还要了解,现在的印刷技术已经愈来愈方便了,印经流通的功德,这是指过去印刷很不发达的时代,所以,我认为现在印经、印书大可没必要去做,而且经书与佛菩萨像,又不能当破烂,不要说你们没地方摆,就是寺院都无处可放。
 
各位有机会到资源回收处去看一看,佛教刊物(包括佛菩萨像),当初花大把金钱所印的,有的甚至还没使用过,就当成废弃物回收,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现在你有这个问题,我倒可给你一个建议,用车子载到附近的寺院,拜托师父帮忙处理。
 
 
客问:请问师父,若把佛菩萨像挂在胸前,是不是要封起来,因为带在身上会因流汗而受污垢,这样对佛菩萨是不是不恭敬?
 
师答:没有这种说法,把佛菩萨像挂在身上,这是人所造成的行为,经典上也没有这类的记载;挂在身上当成护身符,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之前曾经讲过,假使一个人睡觉,挂在身上都没有关系,上厕所也不需要拿下,但是要洗澡时要拿下来,没有任何禁忌。如把一样东西当成负担,那要它干什么?担心这个,害怕那个,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这反而不自在了!
 
只要心恭敬就好了,如果不是恭敬他,怎么会去依赖他?因为依赖他,就已经是恭敬他了,就像是依赖自己的父母,一开始就已经尊重了。
 
 
客问:像有一些小孩子,因为还小以致什么都不懂,恭不恭敬也不知道,可是身上都带有佛菩萨的像,怎么办?
 
师答:这没有关系,因为小孩子身上带有佛菩萨像是大人的意思,不是小孩子的意思,而大人也是想依赖佛菩萨帮助小孩,这不是问题,何况这也可以说是人为的!
 
「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我一直都很反对这些事情,真正说,要是不虔诚的话,把藏经放在玻璃柜里,或供在佛前又有什么用呢!一天到晚拜佛,一离开佛就乱了,那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说要心中有「佛」?心中有「佛」并不是心中有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心中有阿弥陀佛,而是心中能不能维护在「觉」的前提之下,如果心中都是迷惘、无明,佛又会在那里?
 
所谓心中有「佛」,不是佛像之佛,而是自心中的佛,也就是自心中的觉。往往很容易误认为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是什么佛;其实,佛有已经成就的佛,叫做果位中佛,有的正在学习尚未成就的,叫做因位上的佛,可是!还有一种是自心中的佛--「觉悟」。
 
 
客问:请教师父,譬如佛菩萨的圣像脏了,可不可以拿出来洗?有人说佛像可以擦,不可以洗?有的人说,把佛菩萨像拿来洗不恭敬?还有说:浴佛时,不可以把水浇到脸?
 
师答:可以,为什么说佛像不可洗?那是指金身的佛像而言,贴金箔的金身佛像或菩萨像,一洗就会变色。不能这么说,不要忘了,我们还有浴佛节呢!浴佛时,水要从头上浇下去,怎么会不浇到脸上?其实浴佛节所浴的并不是佛,是悉达多太子,不是佛像;浴佛节为什么浴太子像?顺便跟大家讲一讲:
 
太子降生,我们庆祝他,恭贺他,为什么?因为他是佛出生的前身,他一定能成佛,他成佛了,我们才能得到佛法。当初太子降生时,人天同庆,九龙吐水为之净身;又为什么四月八日叫做「卫塞节」?WASAIR,梵文有清净的意思,照现代话来讲就是洗干净的意思,所以有「浴佛」一词。
 
 
客问:请问师父,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的框子,假若脏了,可否拿下来重新框过?
 
师答:当然可以!甚至佛菩萨圣像坏了,把他烧掉都不要紧,只是有时难免会担心害怕,譬如金身或木头雕刻的像坏了,不知道怎么处理,可送到寺院去,请寺院里的师父帮忙处理,如果有的出家人也不敢做!那你就找个敢做的。
 
如果不害怕的话,能打碎的就打碎,能劈开的就劈开烧掉,用一种比较清净的心,找一个比较干净的地方埋起来,都是处理的办法。只是一般人都不敢做,怎么办呢?干脆交给师父们做,像我们菩提寺和古严寺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佛像,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整理分类,如果有人喜欢就送给他,不然就陈列起来,当做艺术品。
 
 
客问:一般传说不可站立门槛,为什么?
 
师答:这是中国人流传的风俗习惯,男孩则比较无所谓。以出家人或学佛者而言,也不可站在门槛上,因为一般传说门有门神,有人站在他身上,则是很不礼貌之事。所以凡是学佛的人,进出门时要靠门的右边走,若是走中间,可能会被门神挡住。然而,若是方丈和尚则可以走门的中间,因为门神看到方丈和尚还得让位。这些都是中国的教法,不是佛教的礼仪。
 
 
客问:佛像的由来如何?
 
师答:是从人所执着的问题而来,若一定要谈缘起即是印度优填王对佛陀很仰慕,他很想见到佛陀,而且希望能和佛陀时常相处在一起,这是种思念之情。最初是画像,而后慢慢由平面的演变成立体的,这是佛像的缘起。                                                          
 
 
客问:从外面买回来的佛像,是否要经过开光、点眼,才可以放在家里供奉?                                               
 
师答:这有两种说法:
 
一、初一、十五请回家,用一些香花、水果、烧香拜拜,就可以安心供奉了。事实上,佛像只代表佛菩萨的精神作用,真正的佛菩萨,那里还需要普通人去替他开光、点眼呢?不要太过于执着这些表相。
 
二、真正供奉佛菩萨的目的:是尊重、羡慕他的智慧,同时也希望追求他的智慧,是从内在起一份尊敬心,希望能够跟他一样;绝不是要跟那些泥塑、木雕的形像一样,而是他的智慧和超人的成果,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精神依附,才是终究的目的。                                                           
 
 
客问:家中佛堂供奉观世音菩萨,诵华严经、阿弥陀经......时,要如何观想经中的佛菩萨?
 
师答:佛堂中所供奉的佛菩萨,都是精神寄托,因为那是自己觉得比较相应的,一看就会起欢喜心,设案目的是作为精神依归。真正在佛堂诵经时,要把身口意投注在经典文字的含义中,因为每部经都有它的深义在,所以,不要去观想佛菩萨,应该观想经典里的内容。如果是在修法门需要观想佛菩萨时,可以不加考虑,直接观想他们的形像,心中无须有罣碍。
 
 
客问:佛像都画有光圈、光影,或说放无量光......是不是所谓的「能源」?
 
师答:这是表征智慧,所谓智光。智慧愈高,觉悟的层次愈高,所谓佛光普照即觉悟所表现的现象。如果一定要说能源,只能说是比喻,其实乃修养完成的力量。当我二十几岁时,藏经一天可看二、三本,现在一行甚至一、二个字就够伤脑筋了,可是愈来愈退步?然而,这是愈深入发现得愈多、愈是精华之故,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写文章不需翻大藏经,且知出处,所以到任何地方都能写作,讲课也毋须准备;这不表示我了不起,而是下过苦功,吸收、消化多少,也就拥有多少,而且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时时这么做。不论是学佛或世间知识经验,唯有不断重复练习才会提升,提升至一瓶颈而予以突破,并不等于增上,只是进入增上。一如菩萨十地,五至七为提升位,八至十为增上位,于佛法中分得更细。要想法喜充满必须品得法味,不能只在文字上下工夫,还要提升修养境界,真正能在法上得利益。
 
 
客问:请指示回向的意义。
 
师答:回向用一句白话来讲,就是把你既得的利益,给别人去分享,叫「回向」,一般人不这么解释,一般人讲作了功德,去回向这功德更大,为什么更大?那就是我讲的意思,你既得的利益,去给更多的人分享,功德当然大,为什么大?一定有它的原因,最后还是要强调,作功德不要勉强,因为学佛的一个大前提是:不要伤害别人,可是自己也不可以受到伤害。
 
 
客问:何谓功德?
 
师答:「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自己的修养发挥成力量,使人家得到利益的才叫做「功德」。如果造成伤害,当然不叫功德,要了解,是依自己的修养去发挥为力量,这种修养包括自己所具备的,没有具备则不叫修养,特别要记住的是以自心的愿力而成就的一切作为,如发愿要助多少出家人,那要做到才说,而且这些所供养的出家人,是不是在修行办到?是不是在做出家人的事?如果不是,只是供养其养尊处优,过太平的日子,这样的话,不是在做功德,是在造孽,现在有很多在家居士是供养这一类的人,虽然,在佛教史上有几个人供养个出家人的记载,但从前的时代和现代不一样,也可以说,在过去的时代,要成为一个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而现在出家太容易了!几乎任谁都可以把头发剃掉,甚至于靠这样子去营生,养家活口。
 
所以,目前如要谈这种事,就要好好考虑,因为现在发现很多出家人不愿意住寺院,愿意受少数人的供养,什么活都不干,悠哉!悠哉!甚至不待在供养的地方,却说有人请去开示,有人请去办事,事实却出去逍遥自在。台湾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很多寺院没有人住,很多出家人不住寺院,是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因此,是不是一件功德?只能这样告诉你:功德是以自己具备了的条件,这些条件是自己形成的,包括了资财--即世俗的财物,和智慧的财物。为什么有钱?一定是慢慢赚来的,知识经验也是慢慢累积起来的,所以说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修养,把这一份修养发挥成力量帮助别人,使别人得到利益,这种结果才叫做功德。
 
 
客问:回向与普回向有什么不同?在家人做功课,如果想把功德回向,要怎么做?如果回向给冤亲债主呢?功德力有没有那么大呢?
 
师答:经典上回向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普遍性的,一是专门性的。
 
专门性的回向:是指你只想往生西方净土,或者是你想到琉璃世界,看你想到什么样的佛的世界,那你就把功德专门回向到那个世界,这属于专门性的回向,就好像自己在银行存款,将来我自己花,不给别人花。譬如修弥陀净土,凡一切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庄严你的莲台,就以八句作回向(按:八句是「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如果你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千万不要把功德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为你不去,把功德回向过去也没有用。
 
普遍性的回向(普回向):就是跟你身边所有一切众生分享,即凡所有一切有情的众生,亦即三界六道的众生,你都愿意跟它们分享。试想,既是三界六道众生,则过去跟你有过什么怨恨冤仇,或是自己的亲人,或者往昔有债务问题,不都在这三界六道的有情众生里面吗?所以普回向所包含的是不是很多?普回向就是念四句(按:四句是「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法界有情众,皆共成佛道」)                                   
 
但是,如只给冤亲债主,则必须跟你是冤亲或是债主,它才能得到好处;可是你还得看,如果债主是活着的呢,有没有用?除非他死了,跟你讨债。因此,经典上所没有的,我都不太赞成,回向给冤亲债主,经典上面没有这种回向的方式。
 
 
客问:师父说过在家学佛不能在同一地方持咒念佛,为什么?
 
师答:所谓做功德,就是在那里做些什么,把这份力量给别人;或者在做什么修养,而这修养也是功德--不是修行办道。如成为功德,又固定在不变的地方、不变的时间,很可能有很多你看不见的东西(它们)都想分杯羹,它们会想得到一点好处。为什么我们平常说凡所有功德都要回向呢?就是希望它们都能分享。否则的话,一个人保有功德,它们就难免会跟你啰嗦,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你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地方诵经,那些你看不见的(它们)知道这里有功德,很可能就会造成纷扰,你会感觉到身前身后好像有人,当有这种感受,遇到此种情形,千万不要害怕;当把功课做完,只要做(普回向)就不会有问题。你如果不做回向,你的麻烦就比较大。所以不要老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样的事,这样它们就没有机会去找你,自己也就不会受到伤害。即使回向还要做普回向,如果你只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它还是找你,因为你只管你自己不管它。
 
此外,要了解功德的分享,并不一定要自己到什么境界,因我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做完有多少功德,只是尽一份心,既然我自己有利益,希望大家都能分享,就是这个意思。回向的目的,是希望别人与你共享,所以这跟你本身修养并没有关系。
 
 
客问:诵经礼佛时,都会害怕非人在其左右等待功德回向,应该如何袪除此一恐怖心理?                                     
 
师答:诵经、礼佛、做功德时,若有非人在旁,表示修养不错,否则,他们何以不跟别人?学佛应具正知正见,若本身无修养,鬼神也无法从中获取利益。因此,诵经、礼佛时,应以安心、专心为要,毋须担心鬼类在旁等其功德,以免徒增困扰。
 
 
客问:公公是外道人士,我想于他在世时,做些功德回向给他,这样做能否收到效益?
 
师答:他不反对,就可以得到好处;如果他反对,甚至排斥,做了也没用。
 
 
客问:生前对佛教很不相应,死后为作经忏能接受吗?
 
师答:可以,人死在转世投胎之际最脆弱,自我意识很淡,易对自己所作所为生忏悔心。经忏内容是在讲道理,不管他原先信不信,这时都容易接受。若已投胎转世,对生者仍有很大的裨益。诵经礼忏的功德于生者言可得百分之七十,于死者可能得百分之三十,何以说是「可能」?必须在未投胎前参与法会才有此机会。
 
 
客问:请问师父,功德回向之后自己能不能得到好处?
 
师答:凡礼佛拜忏完,应有此意念,这并不是为我自己做的,要把功德与大家分享,回向具回小向大的力用,使功德更圆满。其效果,于自己肯定可以得到,如果再生起一份欢喜心--与他人分享,就像吃饭时多加一双碗筷,自己并不会因此而吃不饱。
 
 
客问:将诵经功德回向众生,他们得的是不是整部经的功德?
 
师答:以诵经、礼忏而言,并不是以那部经、忏去回向,而是依你在礼诵时所形成的功德作回向,比如够不够虔诚?可曾去思惟其中的道理?我们作些什么,要想成为功德,必须使之成为力量;否则就无法形成饶益,也称不上是功德。所以,有人说:「家里不平安,摆部金刚经就好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是印刷品。好像会吃辣椒的人,辣椒可助其开胃,反之则活受罪,所以不能说辣椒本身就是功德,而是以它对你的影响、饶益性如何而定。
 
常有人强调某部经功德最大,其实,佛陀在任何经典中都会说「此经具无量功德」。既然如此,为何不只讲一部而说了那么多部经?因为对象不同--每个人的业力不同,所须学习的也就不同。比如地藏经的内容是关系非人,乃是对业障最重--几乎要沦入地狱成非人程度的业而说的。我们处于人的立场,以正常而言,应该学的是智慧,但看看它也不为过,至少可以提高警觉性。再如正法念处经,如不经阐释,很可能误解,以为只有天道最好,其实,天道仍在三界六道之内,而学佛是要超三界出六道。因此,必须把握此一原则--什么经典是对什么样的对象说的,尤其不要忘了自己是处于人的立场。                                                     
 
法门也常有人强调哪些最好,比如念佛最简易、方便,或持咒最兑现,或说参禅最直捷......。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是好的,但有一问题--你适不适合、喜不喜欢?与你相应的才能达其效益。所以,建立正确的知见、观念很重要,否则学佛一天忙到晚,最后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客问:在梦中梦到祖先......是否需要作功德回向给他?
 
师答:中阴身最慢四十九天就投胎,怎会在你家里?若有这些现象,大都因心有罣碍。像年纪老的人对儿孙说:「我昨天又梦见你们的曾祖父母」,这似乎一直在和我们打交道,其实没有这回事。
 
为什么还要年年超度九玄七祖?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后代对祖先的慎终追远。若说是超度,还得看看有没有机会,比如去寺院诵经礼忏,他若沦于鬼道,此时可以得到好处,所以说作功德,活着的人可得百分之七十,过世的人得百分之三十--还得看有没有机会。可见真正说来,作功德是为活着的人作的,因为人往往想把握这一点点希望,至少自己已尽一份心;真正目的乃在慎终追远,不要忘本。
 
 
客问:在家众在寺院用斋,为什么要念回向偈回向功德?(按:千佛山寺院规矩--出家人受供念食存五观,在家众用斋则念回向偈文。)
 
师答:寺院中的食物都是施主们送来的,你也是施主之一,但是你所吃的并不一定是你所送的那份,凡布施供养就有功德,因此,在家众用斋作回向,是把这份布施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自己不去执着这份功德。
 
从前的甲仙禅林不让在家信徒去度假,一则因为那是修行的道场,一则以钱是买不到功德的,因此不能认为只要添了油香就够了,别忘了你去度假,是出家人煮饭给你吃,所以不适合去度假。但是,如果去礼佛、去参访那里的出家人,甚至还有一份布施供养的心,就如同去寺院一样,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就可以了。但是,在家信徒也不要因为寺院的饭菜是出家人煮的,而怕背因果就不敢在寺院吃饭,因你也是施主之一,只是在心念中须知这是一份功德,而自己不要去执着这份功德,认为自己也是施主,因此享用一切都理所当然,才要你把这份功德回向给众生,心念才能清净。寺院中有方便但不能随便;「方」是方位:要适合当时的环境;「便」是便利:要达到圆满、理想。
 
例如:你在寺院中要寄信,寺院有邮票,你需要多少钱的邮票,就向寺院买来用就好了,如果去想邮票是出家人下山去买上来的,自己不便向寺院买来用,就是执着了。学佛的人常常把计较、执着误认为是认识、了解。又例如:学佛「不一定」一开始就要吃素,但是,这也不是说永远都不要吃素,因为吃素是要慢慢去训练的,还必须看环境许不许可,有人煮肉食给家人吃,自己却吃青菜、酱瓜,一家人一起吃饭,你这么做,家人的胃口都倒尽了,就已经造成伤害了。所以,与其如此,不如就吃肉边菜,至少已经有一份学习吃素的心了;何况在家学佛的人,即使受了三皈五戒,要受持「不杀生」戒,也不是要求一定不能吃鸡、鱼、鸭、肉呀!而是要培养一份慈悲心。少数人没有把道理完全搞清楚,只执着于其中的一部分,就说这是菩提寺的老和尚讲的,其实是自己误解了。学佛是要慢慢去改变自己,不可能一下就改变过来,以香烟来说,想戒掉都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还要有坚定的毅力才行。
 
佛教并不反对什么,只是提出来那些是属于好的一面,那些是属于不好的一面,怎么使不好的慢慢改为好的,原来是好的就要做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不好的,千万不要讨厌它、远离它,须知这是人之常情,只是在面对时,要记住「不要伤害别人,也要保护自己」,不要去伤害别人,自己也不要受到伤害。经典中没有「牺牲奉献」的用语,「舍身喂虎」是佛陀在修习忍辱仙人时的事迹,不是他成佛了以后,再以佛身去喂虎,目的则是告诉我们,只对人好不够,其他的众生也是一条命,因此众生是平等的,这才是慈悲心!学佛应该要深入经藏,不要只在因果感报上计较、执着,才不会误解佛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