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


   日期:2020/4/28 15: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

  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译:

  再者,善男子,所谓普皆回向,它的意思是说:将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所具的功德,一直到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所得的功德,都完全地没有保留地回转过来,再将其归向所有一切法界、一切虚空界的一切众生。

  惟愿一切众生,时常得到安宁和快乐,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痛苦的折磨;那怕他们生出恶念,也都终归不会做成恶事;一旦他们心生善念,便会立即成就善业;对于他们,一切通往三种恶道的门户都已经关闭,而所开启的只是通往三善道的,也就是或人或天或菩萨的以至成佛的道路。一切诸众生中间,如来有的因为往昔聚集下种种恶业,结果现时招感了一切极其严重的痛苦恶果,那我宁愿替他们忍受,而要让他们解脱出来,最终成就无上大菩提。

  菩萨如此修习具有广大的,最上功德的回向善德行,直到虚空世界穷尽,众生的世界穷尽,众生的惑业穷尽,众生的无明烦恼穷尽。到那时,我修回向善功德给一切众生的大愿心也才会穷尽。但是,虚空世界乃至无明烦恼无穷无尽,因而我的回向功德行也是无穷无尽。我以众生为俯仰,念念不舍的心意,前后相续,没有间断,我以清净身口意业的回向,也就永无厌倦疲惫。

   

  讲解: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普皆”指回向的善根和回向处都是周遍的。即把从“礼敬诸佛”到“恒顺众生”间的一切善根,回向于法界众生、菩提(如如智)和实际(如如理),或者说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这一行愿能除狭劣障,生广大善,能令一切众生常得安乐,悉得解脱。

  菩萨修行五十二个阶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为十回向位。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所谓回向,即起大悲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趣向于三处,即:真如实际是所证、无上菩提是所求、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

  此十回向略如下介绍: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又名救护众生相回向、救护众生回向;谓行六度四摄等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不坏回向:又名不坏一切回向;谓于三宝得不坏信心,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3)等一切佛回向:又名等一切诸佛回向、平等一切佛回向、等诸佛回向;谓效法三世佛,以不着生死、不离菩提修习回向之位。

  (4)至一切处回向:又名遍至一切处回向;谓经由回向力以所修善根供养一切三宝、利益一切众生。

  (5)无尽功德藏回向:又名无尽功德回向、无尽藏回向;即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是等功德,庄严诸佛刹,以得无尽善根。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又名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回向所修施等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又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谓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8)如相回向:又名真如相回向;谓顺真如相而回向所成种种善根。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又名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无缚无著回向;谓于一切法无所取执缚着,行普贤行,以无缚着解脱之心回向所习诸善,饶益群生。

  (10)法界无量回向:又名入法界无量回向、法界无尽回向;指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

  回向在佛法修持中,具有微妙而深远的心理效应。祖师云:“修行前导,莫尚乎发心;众善指归,莫要于回向。”凡夫众生从无始以来,不知诸法本空,四大非有,竞执我人之分别见,横生憎爱之心。所修些许善法,只为自己独享;所得微弱功勋,唯归家人眷属。所以徒增业果,不得出离三界火宅。普贤菩萨教示我们发回向心,将今生以及往劫多生的善法,但有利益,悉施众生。舍有所得心,向彼真如实际,唯求无上菩提,用以拓展心量,速证佛果。《中般若经》云:“须菩提,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以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

  当年,梁武帝和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相遇之后,留下一则公案,对后世影响巨大:

  当梁武帝见到了达摩祖师后,他问祖师:“我修了这么多庙,度了这么多出家人,我有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很不高兴,继续问:“为什么呢?”

  达摩祖师讲:“你这是人天的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你修这么多庙,度这么多僧,执着于这个相上,就是有漏的功德,是人天的果报,所以说不是真实的。

  梁武帝说:“你讲一讲什么是真实的功德?”

  达摩祖师讲:“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梁武帝又问:“什么样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讲:“廓然无圣!”

  梁武帝执着于相的分别和执着,所以说他有功德的执著,有种种的分别。但是禅宗到了廓然无圣的境界,皆无所得,是大悟的境界,凡圣也没有差别,不舍凡,也不求圣。

  达摩祖师本来要斩断梁武帝在法相上的执着,但是梁武帝根性不够,对于“廓然无圣”还是作了人我的分别。

  他说:“面对我的是谁?”

  祖师说:“不识!”

  话不投机,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到了少林寺,面壁九年。

  这个公案提醒我们什么呢?我们要以无所得的心,来回向一切的善法,这才是大回向,才是真正的修习普贤十愿,才会成就无上道果。

  将所有功德回向给众生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就是愿众生常常得到安乐,没有种种的病痛和苦恼;众生如果有不善的念头,要去干坏事,愿他们都做不成;众生如果修善业,要去做好事,愿他们立即就能办到;如果众生造下了恶业,要堕落到三恶道,愿恶道之门关闭,不让众生进去;愿为众生打开人道、天道、涅槃正道之门;假如众生,因为无始以来,积累了许多的恶业,召感极大的苦果,我愿意代替他们受罪,使众生脱离苦海,早成佛道。

  普皆回向能遣除狭劣障,转成广大善根。心性本来广大,执著自我、生死、事相,则令所修善根狭小、下劣。比如,只回向自得人天福报,善根就狭小、有穷尽。而普皆回向,能破除心量狭窄、低劣的障碍,能令善根增长、广大、无尽。《慧海请问经》说: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直到海水未干之间,这滴水不会干涸,同样,以善根回向无上菩提,在未得菩提果之间,善根不会耗尽。

  从礼拜至随顺间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回向所有功德和回向一切众生体现了愿王周遍的特征。回向是贤,遍一切处是普,因此是普贤行。我们回向时,要做到心量遍一切处,才合愿王之相。

  须知,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自己的功德不会减少,反更广大。一切唯心造,功德的大小取决于心量。能以心回向尽虚空界的众生,当下就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以此大回向,所集的大大小小的善根都顿时转为广大无尽的善根。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这是回向发愿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尽虚空、遍法界,是横遍十方;“常得”,是竖穷三际;愿众生得安乐、无病苦,是同体慈悲。“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的回向精神体现了佛教的根本精神:慈悲和智慧。它的具体行为则源于“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寂天菩萨《入菩萨行》云:“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何为“自他相换”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旁观者时努力体谅当事人的情感,作当事人时则努力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通过这两种行为的努力,慈悲和智慧的美德得以显现。随着前一种行为,产生了宽容仁慈、和蔼可亲、公正礼让的慈悲美德;而伴随第二种行为则产生了高贵庄严、优雅得体、自我克制的智慧美德。此时,我们便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坚持生活的原则,保持生命的觉醒、尊严、宁静和平和。

  藏传佛教大德恰卡瓦格西曾问霞喇瓦格西:“我见过‘亏损失败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的法句,不知此法深浅如何?”霞喇瓦格西回答:“尊者,如果你不想成佛,则此法也就没关系,如果想成佛,则除此之外更无方便。”恰卡瓦格西依此专一观修六年,彻断了我执。

  这种自他平等心,把佛教的“恕道”精神发挥到极至。恕者,如自心也,就是将心比心地为众生着想,自己想得到的,也愿众生得到;自己不想要的,也不愿落在众生身上。造恶会受苦,就愿众生在刚想造恶时都不成功;行善会得乐,就愿众生在刚生起善心时,很快就顺利成办。这样代众生着想,就能对治自私自利的毛病。

  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山东高密籍作家莫言,其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和罕见的宗教情怀。莫言的人生理念,深受母亲的影响,其母亲质朴纯净的人生观,也代表了民间大众所普及和传承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平等精神和恕道。

  莫言在瑞典学院获奖致辞上讲的“母亲的故事”:

  1、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2、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3、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4、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5、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6、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发愿代众生苦:一切众生因积集诸恶业将感得的一切极重苦果,我都代受,令彼众生都获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修自他相换,就是众生的苦自己代受,自己的乐奉献众生。修自他相换,能逐渐去除我执,最终成就佛果。无始劫来,我们以我爱执只求利己不顾他人,对众生苦漠不关心,致使长劫轮回生死。发愿代众生苦,能有效地破除过患之根的我爱执,迅速圆满资粮。

  “代众生受苦”有多种形式,凡夫菩萨不能做到实际代受众生苦,但在心中要作代苦的观想。比如,现在修法安忍苦行,将来成佛作众生解脱的增上缘;又比如,见众生欲造大恶业,想到他因此会堕地狱,菩萨以大悲心宁可自己堕落来免他的苦,这样杀他来代他受苦;或者,想到劫末时众生苦重,发愿变为衣食、良药,供众生受用。

  《华严经》“净行品”就是集如是观想之大成: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以此,二六时中,念念回向众生,祈愿众生,成就众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大同思想中也包含这种精神,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是博大精深。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美德。《史记•礼书》云:“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羣众,岂人力也哉!”原谅失败者之心,学习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合宜。拥有一颗慈悲智慧、诚信善良、宽容喜悦的心,凡事以宽广的胸怀去坦然面对,包容别人的失误,改正自己的过错,生活就会洋溢美满,散发光明,轻松安乐。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菩萨这样修回向,即使虚空界没有了,众生界没有了,众生业没有了,众生烦恼没有了,我此回向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不明道理时,天天回向轮回,念念滋长生死,以这种心的趋向,无论修多少善都只是有漏有尽的善根,所以这是错误的方式,需要纠正。轮回纯一是苦,小乘涅槃也不究竟,只有无上菩提才是究竟的归宿。这样辨明果的差别,就应回因向果——唯一回向菩提。人都想自己有最好的未来,也努力回向于所求的目标,我们现在知道有漏法没有实义,无上菩提才是究竟的果,因此要把一切功德都回向菩提。

  要再次提醒的是:遇到殊胜的佛法,机会非常难得。我们经常说福报——健康、发财、事业成功等等,但这不算什么福报,即便是福报,也是微不足道的福报。真正的福报,是能接触到佛法,而且有一点认识与体悟。所以我们要珍惜,听闻、思考与修持是很重要的。

  进步来自于静心体悟和精进修行,不努力永远都不会有进步,我们将永远都是凡夫。解脱之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要靠自己主动来谱写。

   

  常用的回向偈文:

  1、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2、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3、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4、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5、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6、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7、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8、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正法久住,*轮常转。灾障消灭,祸患不生。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9、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唯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我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10、西方发愿文: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11、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清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清净法师)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章 普觉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八章 辩音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五章 弥勒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三章 普眼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二章 普贤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