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八)~A 1026經名叫“善生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漫說《雜阿含》(三十八)

  (卷三十八)

  1026經名叫“善生經”。阿含經裡名為“善生經”的有好幾種版本,如長阿含經第十一卷、中阿含第三十三卷,都載有“善生經”。不過長阿含與中阿含兩經內容大體相同,只是翻譯者有所差別:長阿含經為佛陀耶捨共竺護念譯,中阿含為瞿昙僧伽提婆翻譯。此二經便是我們一般意義上所稱的“善經生”——它是佛教倫理思想的集中體現。在上面的善生經中,善生乃是一位長者的兒子,其父在臨終前曾囑咐其要至誠禮敬六方,以此培植福德因緣。而在本經中,這位善生已不再是位五戒居士,而是剛剛剃度出家,成為一名比丘。經中記載說:“時,有尊者善生,新剃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從經中可以看出,善生從一開始的禮拜自然界的上下四維六方,到聽從佛陀的教導而禮拜現實生活中的六方(父母、師長、妻婦、親族、僮僕、沙門),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思想飛躍。對於身處塵世中的長者階層來說,對自然界的盲目崇拜,有時反而不如努力去處理和協調好世俗倫理更為直接和重要。在佛陀的教導下,善生順利地成為一句居家學佛的優婆塞。從一名居家優婆塞,到最終成為一位剃度染發的出家比丘,這中間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因為必須要同時具備“正信、非家、出家”三大要件。出家後的“正信、非家、出家”與居家人士相比而言,有著更高的標准和要求。對於這三點,善生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徹底、很出色。當佛陀見到善生呈現了比丘相,便當著大伙兒的面對善生比丘高度贊歎:“諸比丘!當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處端嚴:一者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二者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這是既是對善生比丘出家之舉的充分肯定,也同時鼓勵善生要始終如一,肯定會有所收獲——這種對信心的鼓勵,佛陀是通過“記說”的方式來進行表述。對於出家比丘而言,獲證涅槃乃是個人修為的最高要求,能得到佛陀的認可並親口記說,恐怕將是善生比丘此生中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了。(9.6.)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七)~M 1052經、1053經講述“惡法”與“真實法”。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