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永信法师: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日期:2020/4/1 8: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释永信

  一看到这题目,有人就会说了:又是老调重弹。是的,确是老调重弹,因为这个老调值得重弹,必须重弹,要经常弹。不弹不行。这个老调不弹,学佛就会走弯路,甚至走邪路。现在的人,尤其年轻人,一提起学佛,就想到坐禅,什么止息观想呀,什么四禅八定呀,境界现前呀,空心空佛呀,一大堆。实际上,追求这一大堆东西本身就是妄想,是求,是贪,与佛教基本教理背道而驰。

  现在的人为什么会对佛教抱着这样的妄想?实在是这些凡夫俗子的生活旧习气使然。他们的生活旧习气是,肚子饿了,不是填饱就够,而是要吃鱼吃肉,越多越好,不怕吃剩一桌子;穿衣服,不是穿暖就够,而是要穿外国名牌,越贵越好;如果有烦恼痛苦想学佛,就要成老佛爷,罗汉菩萨都不要。这些人贪哪,还有痴哪、嗔哪、慢哪、疑哪,等等。我们学佛,正是要改掉这些旧习气,要从根本上改掉这些旧习气。打坐、念佛,只是学佛的外相。如果没有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福德,即使打坐时能入定,可是出定后心仍然乱窜;即使念佛能念得绵绵密密,雨打不进,可是一做事老毛病又犯了。要从根本上改掉旧习气,那么我们就从根本做起。我们的根本在哪儿?就是我们的六根所在的地方。我们佛教为什么要把眼、鼻、耳、舌、身、意称为六根?就是因为六根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就像树木的根部。所以,我们从根本做起,就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就是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我们常说“六根清净”,就是要求我们净化我们日常生活污染,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行净,那么我们的意念就自然而然地随着净了。只有我们的心行意念内外都净,我们的内心就安心坦然,无牵无挂。六祖在《坛经》里说:“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一个人能做到于内安心坦然,于外无牵无挂,这就是禅,这就是定。因此,我们要学佛修行,要改变俗世旧习气,就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就要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这是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学佛修行成就,实是学佛的正道、大道。

  大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上去太平常了,不像四禅八定、止息观想、三密相应之类神兮兮,有看头,于是人们就轻视它。人们学佛更像是来看戏,而不是为了解脱了生死。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人们信愿不正;信愿不正,学佛必走邪道。一个人信愿正,而轻视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会走弯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上去平常,实际上教理很深。按照教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就是我们内在起心动念的外在表现;反过来也一样,我们内在的起心动念,就是没有表现出来的行为。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心念是没有区别的,是二而不二。我们平时坐禅时的几禅几天境界功夫,实际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行福德相应的,对等的。一个人平时心行福德高,他坐起禅来境界就高;如果一个人平时孽障深重,他坐禅坐一辈子也不会有境界。我们平时经常说修证功夫,就想到坐禅已坐到哪禅哪天,这都想偏了,真正的功夫,是我们平时的行善积福积德。我们平时行善做好事,修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并不全是求外在的福报,而是“自净其意”。许多人都把“自净其意”理解为坐禅或念佛功夫,我认为不对,“自净其意”应该就是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功夫。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我认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正行,坐禅念佛之类是助行。我觉得很多人都低估了十六字偈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深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与六祖《坛经》里的最根本思想“行正即是道”相契,也与“以戒为师”是同义的,意思完全一样。作恶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有人把“戒、定、慧”无漏三学理解为:戒是持戒,定是坐禅,也是错了。“戒、定、慧”无漏三学真正含意是由戒发定,由定发慧,也就是说,持戒功夫到了,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功夫到了,就自然而然发定了,就自然而然发慧了。这里的“定”,不指坐禅入定。坐禅入定不是佛教本身,外道也坐禅入定。坐禅入定对于我们只是一种助行而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确实是释迦本尊大慈大悲,为我们后世学佛者铺设的正道大道。易行,人人能行,这种修行功夫,真是行一日,得一日。记得有人讲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讲这话的人,他自己有没有做到,我们这里不去说他。一个人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确实不易,这是真功夫。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易行不易啊。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自净其意”法门,也是体证无我之空理深门。一般人总是从理上把握佛教无我之空理,实际上这才是空的,没用的。只有从行上下功夫,最后才能真正体证到无我之空理。如果光想打坐求空,没有日常行为上的功夫保证,是永远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空呀空呀的,那是“我”在求空。即使在意识境界上有那么一点点自以为是“空”,可是“我”还整个在那儿。如此求空,不是自欺欺人吗?!做不到无我之空,都是假空。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别人,忘了自己,他不就是经常体证到无我之空了么。

  在这里,我又想到了六祖的《坛经》。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的顿悟法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法门是建立在“行正即是道”的基础之上。没有“行正即是道”的平常功夫,顿悟法门便成了空中楼阁。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胜法门同时,更强调“行正即是道”的平常功夫,像“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行平直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等等,《坛经》里随处可见。说到底,顿悟法门也是日常功夫,是上乘根器的日常功夫。所谓上乘根器,我觉得并不是指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应该指心平行直的善业深厚的人。只有心平行直的善业深厚的人,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机缘成熟,就像瓜熟蒂落,开悟了。所以,“行正即是道”与顿悟法门,功夫上是一致的;前者着重于因的说法,后者着重于果的说法。两者同是日常功夫。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我们读《坛经》,千万不要着迷于顿悟法门的外相描述,诸如“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之类。六祖为人们开立

  方便这样讲没错,但我们学佛修行者作如此想即错,即是妄想。我们要在“行正即是道”上下功夫,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日常生活里下功夫。这里引《坛经》里一则颂,供大家参究: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但是,令我感慨的是,禅宗发达以后,特别是唐朝以后,参禅之风大盛,人们一心盯着顿悟法门,都想一念成佛,一步登天,而“行正即是道”却少有人提了,甚至陷入顿渐法门之争。这是我们佛教界的悲剧。佛教的基本被抛弃了,而去追逐那些细枝末节。实际上,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讲的都是基本的东西,也是根本的东西,讲信,讲愿,讲行。讲行最多的就是如何行于正道,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佛教重要的就是这些东西。这也是佛教生命力所在。细翻《坛经》,着重讲的是“行正即是道”。在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法门同时,也容纳渐修法门,“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细读史籍《灯录》,也不难发现,古代高僧大德们都是非常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如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不仅仅是见地或境界,实在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即使到了近代、当代,像虚云老和尚等以及在世的高僧大德们,也无不苦口婆心告诫学佛弟子,学佛须从正行开始,日常正行是学佛的根本。过去有人向我请教“什么是禅”时,我就告诉他:什么是禅?不要胡思乱想就是禅。

  当然,我们讲“行正即是道”,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讲“以戒为师”,五戒十善,等等,目的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证悟无我之空理深门,而不是为了求福报。如果把这一切看成是为了求福报,那就是着了事相,不过是人天小果,命终生天,不能了脱生死,不能超出六道轮回。这使我想起社会上“劳模”。“劳模”都是一些心平行直的人,工作勤奋踏实,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很多贡献,所以评上劳模。但我听人说,有时在报上电视上看到,自从评上劳模后,劳模们一下子感到了周围压力,心里反而觉得累。为什么呢?那就是着了事相,内心纠缠于“荣誉”、“榜样”之上。我想,这些劳模如果学学佛,就不会有这种成名之累,不会在乎“荣誉”、“榜样”之类,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内心就会轻松、平静。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止恶扬善,行于正道,不着事相而无所住,因循事理,任运无碍,最后证得无上佛果。其实,我们大家肯定都有过这样感受,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不一定得到别人表扬,但自己内心就觉得舒服,胃口也好,觉也睡得实睡得香;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别人也没有怎么说,但自己内心总觉得别扭,饭吃不好,觉也睡不稳。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轻视我们日常生活中,哪怕很小很小的行为,哪怕一点一点的念头,它们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这就是我今天重新抬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由,也希望大家能领会我老调重弹的苦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