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不要认为自己吃素,就没有杀生罪过


   日期:2019/12/28 13: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导语:没有人可以不杀生继续生存,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是依靠无数生命的消失换来的。不去刻意伤害,带着尊重和感恩的心,尽力忏悔所作一切恶业,从而培养慈悲的心。

  一学佛就改变吃肉习惯,完全吃素,这当然不容易。做得到的话,最好还是吃素,实在不行,那就改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肉的来源必须避免三种情形:一是眼不见杀,没有亲眼见到是为你而杀;二是耳不闻杀,没有听到是为你而杀;三是不疑杀,心里不怀疑是为你而杀。

  不过,有人说自己是吃三净肉,到餐厅就会点肉来吃。但你怎么知道,餐厅是不是因为你点了,才现场去杀的呢?特别是海鲜类,现代人都不喜欢吃死的,所以餐厅卖的大多是活的,甚至表面看来是被冰冻,其实也都是活的。

  现在的冰冻技术非常进步,鱼虾、贝类等海中生物,活生生就被冰冻,只要维持零度左右,就能让它继续存活,只是看起来像冻死了。就像鱼或青蛙在冬眠时,一动也不动,但是气温上升时,就活过来了。很多海鲜就是这样被冰冻,维持所谓的新鲜,当你吃了它们,它们是因你而死,你就造了杀业。所以就别吃了,如果真的做不到,也要尽量少吃,而且要吃真的是早就死掉的。能完全不吃的话,当然是最好的。

  也有人会想,既然吃肉是杀生,那我不吃肉,是不是就没有罪业了?事实上,人只要活着,想要维持生命,食衣住行等方方面面,一定会伤害到众生。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吃素,就没有杀生罪过。

  想想看,衣服从哪儿来?从原料到制成衣服的过程中,都会伤害到众生。如果是蚕丝制的,有多少只蚕死了,才足够做一件衣服?如果是麻纤维,种麻要多长时间?而在种植过程中,会伤害多少小生命?一件衣服又需要多少麻原料?

  米饭也一样,在稻苗生长的过程中,会不会杀生?一定会。从犁地开始,到插秧、灌溉、施肥、除草、洒农药,直到稻子结穗收成,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空中飞的小虫、水里游的生物、土里的蚯蚓昆虫,必须死了多少生命,才会有一碗米饭。

  农民、牧民、工人会杀生,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也一样,大家都要生存,都会享用农人种的粮食蔬果,都需要工人制造的衣物、用品、水、煤气、电力、房子等等。这都是牺牲了很多生命才换来的。

  而我们喝的水,为什么要问“水煮开了没”?就是指水里的细菌杀死了没。一滴水里就有上亿的生命,所以我们喝一杯水,可说是在喝一杯“虫汤”。我们每天冲澡时,洗掉身上多少细菌?吃饭前也会先洗手,就是害怕吃进细菌,危害健康。

  我们为了维持生存,在食衣住行之中,免不了都会杀生。看得见的,是无数人的辛勤付出,但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生命消失了,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命。不可能有人完全不杀生而能存活下来,如果认为自己没有杀生,只能说是愚昧无知。当然,这不是刻意的,不是十不善所说的杀生。可是我们没想过这一点,对众生没有感恩之心。

  所以,就算你做不到完全不吃,也要学会尊重它们,同时要用心忏悔、感恩,把功德回向给它们。虽然这样可以弥补,但唯有不造恶业,才是避免痛苦的最好方法。有了这些概念,就能慢慢培养慈悲心,尊重所有生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避免痛苦的最好方法)(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避免痛苦的最好方法)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