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萬籁還天觀音耳02 還源去! 故文殊雲: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又雲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這裡又引用《楞嚴經》的原文。眾生因為迷失了能聽後面的本性,‘循聲故流轉’,而跟著聲音的現象輪回。‘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興趣廣泛什麼東西都看叫‘博聞’;真有頭腦把看過的東西都能記得住叫‘強記’。但是博聞強記還不是學問,只能說是學識不錯,這在中國古文叫做‘記問之學’。在中國文化裡‘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充其量不過只是個書櫃;其次就是辭章之學,這是文章寫得好;還有一種是義理之學,等於哲學,這是真正的理透過修養應用在待人處世上。拿中國文化來講,義理之學的完成也就是內在修養的成功,還必須辭章也好,又能博聞強記,才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知識份子或稱為一個儒者。 阿難雖然強記,學問淵博,文殊菩薩仍把它許為邪思。因此學問越好修道越不容易成功,因為執著名相多,因此妄想多,這在佛法就叫做‘所知障’。‘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不管學密、修禅或念佛,坐在那裡總是打妄想。因此第一個困難就是妄想不能去。這是什麼道理?就因為不能‘旋流獲無妄’,我們的思想習慣就像電風扇開了一樣,這個旋動的流轉太快了。修道的道理就是把這個流轉先緩慢下來;然後再返回來,回到本位上不動了,達到真如不妄想的程度。這個過程就叫做‘旋流獲無妄。’ ‘又雲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這裡文殊菩薩下了結論,說明了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如何悟道成怫。‘旋汝倒聞機’,假如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把耳朵都塞起來,還是聽到心跳及血液流動的聲音,仍然在能所對待的境界。要把心靜下來聽,聽到內在及外在的聲音都與你毫不相干,等於沒有聽見一般,就是‘倒聞機’。 例如,明朝的《憨山大師年譜》記載,當年他在五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