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五个种植福田的因果故事


   日期:2019/4/21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故事1

  五里铜盆

  杂宝藏经 拘留沙国。有恶生王。见一金猫。从园堂东北。入西南角。命掘之。得铜盆三重。满中贮钱。五里内皆如是。王甚疑怪。问尊者迦旃延。答曰。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号毗婆尸。 即庄严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 其佛涅槃后。有比丘乞食。置鉢于路。而告人曰。若人以财。置此坚牢藏中。一切王贼水火。所不能夺。时一贫人。闻而踊跃。适有卖薪钱三文。取以布施。去家五里。步步发欢喜心。到门欲入。复遥向僧。顶礼发愿。时贫人者。今王是也。

  《白话解》

  五里铜盆,装满金钱

  (摘自《杂宝藏经》五里铜盆)

  拘留孙国,有个恶生王,看见一只金猫从花园堂东北,走入西南角。叫人挖掘,获得三层铜盆,中间装满了钱,延伸五里外。国王很奇怪,问尊者迦旃延。回答说:「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就是庄严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这尊佛涅槃后,有比丘乞食,把钵子放在路上,对人们说:『如果有人把钱财,放到这个坚固的仓库中,一切盗贼水火都不能夺走。』当时有一个贫人,听说后特别积极,正好身上有卖柴得来的三文钱,就拿出来布施了。走回家去有五里路,他步步发欢喜心,到家门口要进屋时,还遥向僧人顶礼发愿。当时那个贫人就是现在大王您啊!」

  〔按〕佛在舍卫国。有一妇人。至心施一鉢饭。佛记其福甚多。其夫心中自疑。以为岂有一饭而得福如是者。佛呼而问曰。汝见尼拘陀树。高几许耶。答曰。高四五里。每岁下实数万斛。又问其核大小。答曰。仅如芥子。 此树天竺国有 佛言。地是无心之物。下一芥子种。尚能每岁收数万斛果。何况人是有心之物。能至诚奉一鉢饭与如来耶。夫妇二人。遂心开意解。末世薄福人。眼孔甚小。闻五里铜盆之说。安知不作鉢饭之疑耶。

  按:《白话解》

  佛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妇人,至心布施一钵饭给佛陀,佛授记她将得到不可穷尽的福报。她的丈夫心中很怀疑,认为哪里有施一钵饭就能得到无穷福报的事?佛喊住他说:「你看见尼拘陀树有多高吗?」他回答说:「高四五里,每年结果几万斛。」佛又问:「果核有多大?」他回答说:「仅有芥菜子那么大。」(这种树天竺国有)佛说:「地是无心的东西,下一芥菜子那么小的种,当能每年

  收几万斛果,何况人是有心的东西,能至诚奉一钵饭给如来呢!」夫妇二人,就心开意解。末世薄福的人,眼界很小,听到五里铜盆的说法,怎么不会有供养一钵饭可保无量福的那种疑惑呢?

  故事2

  一月布施

  法苑珠林 舍卫国有一贫家。施一穗葡萄于比丘。比丘曰。汝已一月施矣。贫人曰。吾止一穗耳。何言一月。比丘曰。此一穗葡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断。非一月何。

  《白话解》

  一穗葡萄,一月布施

  (摘自《法苑珠林》一月布施)

  舍卫国有一穷人家,布施一穗葡萄给比丘,比丘说:「你已有一月的布施了。」穷人说:「我只布施一穗葡萄罢了,怎能说布施了一月呢?」得道比丘说:「这一穗葡萄,一月前已有布施的念头,念念不断;不就是一个月吗?」

  〔按〕布施之事。或可偶断。布施之心。不可暂断。必其念念相续。方能培植菩提种子。

  ○庵院盏饭。利人最多。使彼不觉不知。日日供养三宝。

  按:《白话解》

  布施的事情,或者会暂时间断;布施的心念,不能暂时间断。一定要念念相续,才能培植菩提种子。

  〇供养庵院一钵饭,使人得益最多,使得他在不觉不知中,就能天天供养三宝。

  故事3

  指上植福

  譬喻经 昔有长者。名阿鸠留。不信有后世。一日经过险道。三四日不见水草。适欲饿死。遇一树神。告之飢渴。树神即于指端。化出饮食。济其同伴。长者即问。尊神有何福德。指能如是。神言。吾于迦叶佛时。本一贫人。恒于城门磨镜。见沙门乞食。必举右指。示其有斋之处。如是非一。故今生受用。皆赖此指。长者心悟。大修布施。日饭多僧。后生第二天。为散华天人。

  《白话解》

  举手指路,手指出食

  (摘自《譬喻经》指上植福)

  从前有一位长者,名叫阿鸠留,不信有后世。一次经过险路,三四天不见水草,正要快饿死的时候,遇到一位树神,告诉他非常飢渴。树神就从手指头上,变化出饮食,救活了长者。长者就问:「尊贵的神,您有什么福德,手指能如此变化?」神说:「我在迦叶佛时,本来是一个穷人,经常在城门口磨镜,看见沙门乞食,一定举起右手指示有斋饭的地方。一直是这样做,所以今生受用,都靠这只手。」长者心悟,从此大修布施,每天供养很多僧人,后来生到第二天上,做了散花天人。

  〔按〕无智之人。有财不能作福。有智之人。无财亦能作福。能学树神之指。则他人之财。皆可为吾用矣。指示于人。福田从手而广。赞叹劝勉。福田从口而广。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自顾吾之耳目手足。无不可作福者。大矣哉。佛法之利人也。凡夫岂有此智慧乎。

  按:《白话解》

  没有智慧的人,有财不能作福;有智慧的人,无财也能作福。能学树神的做法,那么他人之财都可为我利用了。手指指路,福田从手里推广;赞叹劝勉,福田从口里推广;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脚)上推广。看看自己的耳目手足,无处不可作福。伟大啊!佛法利益众生,凡夫难道有这种智慧吗?

  故事4

  身小声宏

  贤愚因缘经 波斯匿王。引兵过祇洹。闻一比丘诵经。其音甚妙。稽首白佛。愿得相见。施十万钱。佛言当先与钱。然后可见。王若先见。决不施钱。王遂施之。见此比丘。形极丑恶。倍复短小。果生悔心。问佛因缘。佛言。迦叶佛涅槃后。尔时有王。起一塔庙。四臣督工。其一懈怠。国王责之。臣遂愤曰。此塔太大。何时当成。由此怨言。五百世中。形极短小。工既成后。随施一宝铃于塔。故五百世音声极妙。

  《白话解》

  身体矮小,声音美妙

  (摘自《贤愚因缘经》身小声宏)

  波斯匿王,带兵路过祇洹,听到一位比丘诵经,声音很美妙,就顶礼佛陀说:「希望与诵经比丘相见,布施十万钱。」佛说:「应先给钱,然后才能见面。如果你先见面,就一定不会施钱了。」国王就先施钱,看见这位比丘,外貌极其丑恶,而且身材短小,果然后悔,问佛因缘。佛说:「迦叶佛涅槃后,有一个国王建立一座塔庙,四个臣子督工,其中一个懈怠,国王责备他,他就很气愤地说:『这座塔太大,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因为这句怨言,后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短小。工程完后,他布施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后五百世中声音极其美妙。﹂

  〔按〕六根所造之因。善恶迭用。故其所受之果。苦乐互沾。昔有人宿海上山内。见一人光燄非常。面貌端正。以天乐自娱。独其口似猪口。问其故。乃宿生修福之人。止因坐犯口过。常言秽亵语耳。吁可畏哉。

  按:《白话解》

  六根所造的因,善恶互相交错,所以得到的果报,苦乐掺杂。从前有人出外,露宿海上一座山内,看见一人发出非凡的光焰,面貌端正,正在享受天乐,只是他的嘴巴像猪口。问他的原故,原来他前世虽然修福,但常犯口过,常说秽亵语。唉,可怕啊!

  故事5

  十粒除贫

  法苑珠林 隋终南山释普安。圣僧也。所至辐辏。竞欲设斋。一日至大万村。有田遗生者。家徒壁立。四女衣不蔽形。长女名华严。年已二十。自顾毫无他物。止有麤布二尺。痛念赤贫。无由作福。仰屋而悲。偶见梁上孔隙中。有乱禾一团。取下视之。得黄粟十粒。磨去粃糠。并前麤布。拟欲施僧。而又自顾无衣。不能出门。乃于黑夜。匍匐而往。以布遥掷僧房。而以十粒粟亲手放饭桶内。默祝云。吾以前世悭贪。乃受苦报。今于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物。供养众僧。若吾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甑中所炊之饭。皆变黄色。乃掩泪而返。明晨见甑中所炊五石米饭。其色尽黄。既而察知其故。众共嗟叹。于是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而是女遂出家学道。

  《白话解》

  十粒供养,尽除贫穷

  (摘自《法苑珠林》十粒除贫)

  隋朝终南山的释普安,是位得道的圣僧,一到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家就争着设斋供养。有一天来到了大万村,村里有个叫田遗生的,家徒四壁,四个女儿衣不遮体。大女名华严,年已二十,到处寻找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养,只有二尺粗布。想到自已赤贫如洗,无法作福,看着屋顶万分悲痛,偶然看见屋梁上孔隙中,有一团乱禾,取下一看,找到十粒黄粟。磨去秕糠,连同粗布,准备布施给高僧。但低头看看自己衣不遮体,不能出门,就在黑夜,匍匐前往寺庙。把布遥掷僧房,又把十粒粟亲手放饭桶内,默默祈祷说:「我因为前世悭贪,今世就受苦报,今在佛前,哀求忏悔,以此微薄的礼物,供养众僧。如果我的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饭甑(音: 曾。釜)中所蒸的饭都变成黄色。」然后就擦干眼泪回去了。第二天早晨,人们看见甑中所蒸的五石(ㄉㄢ、一石米、十斗)米饭,颜色都成黄色。不久就察知了原因,大家无不感叹。于是一些好义之士,就以财物救济她,后来这位女子就出家学道了。

  〔按〕虽尺布粒粟耳。而在田氏女。则为竭尽施矣。宿生之业。安得不从此而亦竭耶。

  按:〈白话解〉

  虽然只有二尺布十粒粟,但就田氏女来说,已经竭尽最大努力来布施了!前世的业报,怎能不从此消除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