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六種不淨觀
“不淨觀”是佛教的一種修持觀想行法。眾生因為貪愛,於我、我所有上面,產生執著愛染,而生起種種痛苦,佛陀於是教導眾生觀想自他肉體充滿屎、尿、涕、唾等骯髒之物,以減少對他身及自身的YIN欲貪愛。如果能以不淨觀善攝其心,就能去除貪愛染著。 這裡有六種不淨觀,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欲為第一海 佛經比喻眾生的貪欲,猶如大海,所謂:“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眾生流轉愛欲海,無明網覆大憂迫”“眾生漂溺諸有海,憂難無涯不可處”,均說明欲海狂瀾,會使人沉淪滅頂。 第二,癡為第一暗 愚癡好比沉睡在漫漫長夜中的人,不知道哪一天才能醒過來;愚癡好比“一翳在眼,空花亂墜”,完全無法看清楚前途的狀況;愚癡恰似小嬰兒,不能分辨食物與糞穢,隨便拿起來就往嘴巴裡塞一樣。所以,愚癡的人,一直處在黑暗無明的地方。 第三,嗔為第一怨 一個人如果常常暴怒、發脾氣,會招來許多怨恨。有些人習慣隨便罵人、欺負人,或是閒話是非,這些都會有因果報應的。嗔恚像野火一樣,還沒有燒到別人之前,已經將自己燒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嗔恚的惡相是為第一怨。 第四,妒為第一火 《梁皇寶忏》記載梁朝武帝的皇後郗氏,生前嫉妒六宮嫔妃,動心發口有如毒蛇,因心懷嗔妒之火,死後墮為蟒蛇,不但無洞穴可以棲身,還要飽受饑餓、身體鱗甲被蟲啃嚙之苦。後來郗氏向武帝求救,借由忏悔熏修之力,才脫離蟒蛇身。所以嫉妒之火,不僅傷害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