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相信慈悲的力量,一颗“善”的种子,必定收获累累硕果!


   日期:2018/5/2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常听到一些信佛的人在说智慧、神通、禅定……很多人都非常向往也非常崇拜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我今天所要说的是,以上这些人固然是我们学佛人所敬仰的,但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应该体现出慈悲,慈悲才是我们学佛人的最高境界。

  在世间上能体现出一个人最高境界的就是责任心,出世间,在佛菩萨身上,体现出最高境界的就是慈悲心。过去有很多外道,很有神通,也很有智慧,很有禅定,但是没有慈悲心,我们就说它是外道,是魔头。

  这个道理就相当于一个人有能力而不做好事,不心怀天下,不为众生服务,你再有能力、有权力、有地位,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说佛菩萨最高的境界、乃至一个修行人最高的境界,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智慧、神通,一定是慈悲,这样才符合正知正见。

  因为只有一个修行人获得了真正的慈悲,他才会普度众生,才会传承佛法,才会利国利民。如果一个修行人失去了慈悲心,纵然有禅定有智慧,也不会出来为佛法为众生服务。

  因为有了慈悲心才能够和众生一体,才能够感同身受,才会真正地怜悯天下众生,才能够把自己奉献出来。换句话讲,如果一个修行人失去了慈悲心,可以说已经走偏差、入魔道了。

  如何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呢?首先,做为一个修行人,如果你修行是为了升官、发财、健康,就失去修行的意义了。真正地修行就应该发菩提心。

  如何来发菩提心呢?你是为天下苍生而修行,是为了普度众生而修行,是为国为民而修行。如果你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修行,你的慈悲心是不会出现的。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修行人,在他身上看到的应该是一种境界。什么境界呢?例如,慈悲心就是一个修行人的境界,一个俗人体现的境界就是责任心。

  你的心没有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把俗世间的事放在自己身上,修的都是些自私自利的成果,越修境界越小,心量越小,不仅不能解脱,反而越修越把自已束缚得越深。

  要把慈悲心修出来,必须要把心放得很高,愿力也要很大,不能为自己而修。

  (禅修 心理学 佛学 灵修 国学 哲学 五一 传统文化 孔子 经典永流传 诗词大会)  

相信慈悲的力量,一颗“善”的种子,必定收获累累硕果!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慈悲)(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慈悲)  

 宋立道教授:发扬佛教的慈悲观构建当代和谐和平的世界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仁焕法师:如何使用慈悲 

 仁焕法师:接受佛慈悲念佛 

 仁焕法师:慈悲念佛的功德 

 仁焕法师:慈悲在做不在念 

 方立天教授: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现代意义 

 仁焕法师:觉悟、智慧与慈悲 

 仁焕法师:觉悟、智慧与慈悲 

 陈士东居士:依同修之嘱谈慈悲喜舍 

 吕凯文博士:慈悲喜舍观无常 

 道坚法师:以我们的慈悲之爱,创建人类心灵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