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04)


   日期:2018/3/23 6: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经教,必须要天天听、天天讲,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才有效。读了这一段文,我们的信心、勇气就要提起来。

  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

  这是求佛菩萨加持,因为靠自己的力量断恶修善,实在不容易。人家做的并不多,每天早晨拜拜佛,念佛号一百声。我们同修每天念佛号不止一百声,但是诸位用心不如他。人家的一百声,声声虔诚,我们所念的恐怕只是有口无心,那就不如他了。我们念一万声,抵不上他一声的效果。就是要诚、要敬,要诚心诚意去做。他能发这个誓愿,我们也要效法。发誓愿是督促自己。念观音也好,念阿弥陀佛也好,都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这就是他所以能成功,能转变命运关键之所在。这一念,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一点也不假。无论在何处,都有鬼神看著我们,若有这个警觉心,当然就不敢自欺、不敢放肆。

  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

  ‘物’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广则遍及九法界一切众生。

  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

  这是在‘行持’上转过来了。前一段是从心地里转过来(观念的转变)。心念一转,身口的行为就随著转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从此以后,凡是于人、于物有利益的,不管是大事、小事;自己是忙、是闲;别人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我一定要去做。做的时候也不必考虑“力之继不继”,我有没有这个力量,能不能把它做到有始有终?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心尽力去做;做到一半,没有力量了,这样功德才能圆满。只问事之应为不应为,应该做不应该做,不问力之能继不能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无有不办者,“皆欢喜行持”,都欢欢喜喜去做,委曲婉转的一定把它做到成就而后已,这就是“随缘方便,广植阴功”。这几句是行持的典范。

  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前是‘自行’,此是‘化他’。自行里有心行,心的念头转变,身口行为就转变。化他有五个重点;一、敦伦。‘伦’是伦理,敦睦伦常。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伦常’。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大家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叫‘敦睦伦常’。二、勤学。要努力读书,要读好书、读善书。三、守谦。《了凡四训》中讲的‘谦德之效’。四、忍辱。五、深体因果报应的道理,恳切地劝导大众。

  每月晦日。

  ‘晦日’就是每个月的月终日。

  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

  每个月到灶神爷前报告一次。把这一个月当中,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这就是说明他求灶神爷监督他。有一个督促他的力量,他要是不做,到了月终,他就没有法子给灶神爷交差了。这个效果真是不可思议。诸位修学,不一定要写疏文去报告灶神。你们家里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圣像,就在佛菩萨面前具疏以告之,比灶神那里还要灵,还有效。这都是要认真学习之处。

  持之既熟。

  下面两句是讲修持的效果功德不可思议。

  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这样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羡慕的,他做了几年呢?

  如是三年。

  千日之功。我们想一想,他过去的业障多重!三年就转过来。袁了凡先生过去转命的时候,也是三年转过来。三年就见到效果了。为什么我们三年还做不到!三年时日不算长,为什么不肯自勉、发奋呢!希望同修们读到这里,应当要奋起,效法俞净意先生。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

  ‘江陵’是地名。张公是江陵人,张江陵是对他的尊称。最尊敬的人是称他居住的地名;像满清末年,大家尊称李鸿章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也常用这个惯例,我们称祖师大德,既不称名也不称他的字或号,都是以地名或以寺名来称他。如天台大师,天台是指智者大师。我们不称智顗,而称为‘天台’,大师住天台山。又如窥基大师,称为‘慈恩大师’,窥基是他的法名。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慈恩寺。‘慈恩’是寺的名字,并不是他的名字,这叫‘尊称’。这里也是尊称,张公是当时的首相。

  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

  他以首相的身分主持这一次的考试,也就是主考官。考完之后,他想在同乡中选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导他的儿子—为子礼请一位老师。

  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

  他既然想请一位品学兼优的人,乡里的人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从前没有学校,富有的人家,另外有一间书房,请一位老师,这就是‘私塾’。家里的子弟以及社会上清寒的子弟,有聪明智慧的,往往也召集来跟老师读书。俞先生应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儿童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苦潦倒。感应也来了。他带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公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为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张公替他报了名,入了学。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不像现在大学有这么多,那时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而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做官的,是为国家培养通才的学府。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从前读书人志在功名。得了进士,功名成就了。‘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相当于现代博士学位一样。

  一日谒内监杨公。

  ‘内监’就是从前的太监,侍候皇帝的。俞公有一天去见老太监杨公。

  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

  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现在所谓的干儿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可以养老。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

  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

  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

  问其籍。曰江右人。

  ‘籍’就是籍贯。‘江右’包括了现在长江以南,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当时都称之为江右。‘江右人’,俞先生是江西人。

  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

  这小孩还仿佛记得家乡,自己本来姓氏。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船开走了,小孩也带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

  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

  原来就是他遗失的儿子。他太太生了五个儿子,死四个,有一个失踪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只剩一个女儿在身边。他的太太因为想念儿女,眼睛都哭瞎了。这个时候,遇到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公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

  公奔告夫人。

  ‘奔’就是很快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太太。

  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改过迁善之报如是。诸位想想,眼睛瞎了,现代眼科这样进步,也不容易恢复。经上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怎么会没有感应道交呢?袁了凡先生短命都能延寿,寿命都可以延长,疾病怎么会不好?这并不是迷信。经上说的理论,我们看了也很明了,说起来也能相信,可是经本一丢开就忘了。不能说不相信,是忘了!经上说‘境随心转’,《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经论中常说‘万法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境界是我们心里变现的,我们这个身体也是自己心里变现的。所以,‘感应道交’是有理论依据的。理上能讲得通,事上就可以办得到。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所谓‘理事无碍’,当然能转变。

  他的儿子孝顺,也非常难得。看看这一段,这不是容易的事!失踪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遇到了,使得母亲欢喜流泪。儿子孝顺,能“捧母之面而舐其目”,这一点很难得!他母亲因此双目复明,这是感应道交的事实。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

  此时俞先生一家团圆。知道这三年改过迁善,正如灶神爷跟他所说的‘不测效验’,即意想不到的果报,果然应验了。这个时候对于世事愈看愈淡,因此也不愿意做官了。

  辞江陵回籍。

  辞谢张宰相,回到自己的老家。

  张高其义。

  俞先生既中进士,就有服务公职的资格。从前读书人心心念念就是指望将来谋个一官半职。而这个机会到来,俞先生却不要了,放弃了,回家乡去。所以,张宰相认为他是一个义人。

  厚赠而还。

  张宰相为感谢俞先生教子之德,只有厚赠他贵重的礼物,送他回家。

  公居乡。为善益力。

  俞先生改过自新,力行三年就有这么好的效果,真实的效验。可知其往后行善必更积极。虽然传记里没有记载,我们也想像得到,必然还是用老方法,每个月终向灶神爷报告。相信他是尽形寿(一生)都不会改变的。人家是这么修行的,是这样的断恶迁善。

  其子娶妇。连生七子。皆育。

  俞先生自己很不幸,生了那么多儿女,结果只剩一子一女。他是从四十七岁才开始改过修善,五十岁才得到感应。我们同修当中还有很多人年纪很轻,要是能努力学习,断恶修善,改过自新,你们的前途太光明了!你们的效验、福报、感应必然超过俞净意,超过袁了凡。这是绝对做得到!只要诸位自己肯努力做,三年之后,事事如意,有求必应。为什么不勉力去做?看俞先生的儿孙命运都转好了,这是积德修善的感应。

  悉嗣书香焉。

  俞先生的七位孙儿个个书都念得很好,书香门第,个个成名。

  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

  俞先生遇灶神这一段往事是事实。他遇到灶神,经灶神一番开示之后才改过自新的;到晚年就有这样的效验与果报。我曾经说过,晚年所享的福报才是真实的‘福报’;年轻人享福,老实说绝不是福。年轻时发达过早,容易迷惑颠倒,造罪业。因此,年轻的时候要多修福、培福,照俞先生的方法去做,把福德留到晚年享受,这才是懂得享福、造福的人。俞公把他自己一生改过自新之事,毫无隐瞒的写出来,教训他的子孙。

  身享康寿。八十八岁。

  俞公寿命也延长至八十八岁。他的长寿是修得的,而不是命中所有的。因为前面灶神爷曾经说他‘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且不暇,何由祈福哉?’可知他没有福报。寿命是福报之一,五福中就有‘长寿’。由此可知,他的长寿与福报,完全是他自己从四十七岁以后所修来的。这正是一切修行人的最佳榜样!

  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乡里大众看到俞先生一生所得的果报,没有一个不说他是力行善事,改转了自己的命运。先生现身说法,广劝社会大众,功德尤不可称量。

  同里后学罗祯记。

  这一篇文章是俞净意公同乡晚辈罗祯先生所写的。里面所说的话,灶神说的话,以及俞净意先生讲的话,都是实录。

  了凡先生、俞净意先生,是在家同修与初学道者的好榜样,我们能够取法于这两位贤者,不但命运可以扭转,道业在这一生必定也有成就。

  云谷大师是出家人的榜样。所谓‘出世要学高僧,在家要学高士’。袁了凡跟俞净意都是高士。我们以他们做典型,以他们做模范,照他们的方法学。如诸佛菩萨,作一切众生最好的样子,才是佛陀的好学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积德改命)(五明学佛网: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积德改命)  

 净土法门法师:《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 

 积德改命,放生救物得子 

 这七种情况下绝不能杀生,护生放生积德改命 

 这七种情况下绝不能杀生,护生放生积德改命 

 净土法门法师:《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 

 一名医学博士关于因果的见闻:断恶向善,积德改命 

 积德改命:你的性格、你的福报、都写在你的脸上! 

 行善积德改命一定要有恒心和耐心,忍耐行德的人必定成功 

 窦燕山五子登科(积德改命的最成功案例) 

 我爷爷行善积德改命的真实经历! 

 积德改命别不信!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白话文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