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纯智法师: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吗(21—30)


   日期:2018/2/5 19: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1、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吗?

  答:佛教的戒律很多,但是都离不开五戒的根本原则,一切戒都由五戒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无论是八关斋戒、菩萨戒,甚至出家人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没有哪一种戒不是根据五戒引生的,也没有不将五戒列为根本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道德,五戒的究竟处,却又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所以,一切戒中,五戒最重要,五戒学习不好,一切介将无从着手,五戒持的清净,其它的戒,就容易持了。因此,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五戒虽然只有仅仅的五条,但是要想持得绝对清净,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出家人那么清净,持好五戒都很难。)

  22、为什么要持戒?

  答: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为了更很的持戒,所有的佛教弟子都能守戒,犯戒的人一定就少了。如果我们受了戒,而不去守戒,那就是犯戒,后果是很严重的。既然学佛了,就必须要持戒,因为戒是教我们做守法的好人(最底的讲),如果不守戒,干吗要信佛学佛呢?我们学佛的宗旨,是为了了生脱死,戒能守得绝对清净,离佛国净土的时间,也就不会太远了。

  23、看到别人犯戒能讲吗?

  答:看到别人犯戒,不但不能讲,更不能妄加批评,乱施攻击胡言乱语。因为一个真正持戒的人,不希望自己犯戒,如果见到他人犯戒,只有向那个犯戒的人当面劝告,劝告三次,经过三次劝告,他若听了劝告当然更好,如果不听,只好内心为他悲痛,为他忏悔,或者在例行会议中,为之举罪,由大众秉公处理。在家居士也可以定期举行竭磨会议,选一个戒律清净,正信的菩萨戒居士为主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24、某个居士经常说这个那个犯戒这样做对吗?

  答:听到这些,学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受,内心只有为这个居士忏悔了。这肯定是不对的,绝对不可以随见随说,见人便说,不分场合,不拘时间,也不管对方听的人的身份。不然,说他人犯戒,如果说的是真的,自己便犯了“说四众过戒”;如果说的不真实,更加犯了“妄语戒”;如果说的是出家人,则犯了“毁谤三宝戒”。这三条都是(波罗夷罪)重戒,堕地狱的罪。所以一个持戒严谨的人,绝对不会轻易说他人犯戒。如果常常说别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常常犯戒的人。

  25、怎样举罪?

  答:举罪有严格的品位等级,它们的区别次序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菩萨戒居士——八关斋戒居士——五戒居士——归依三宝的信士。如上,比丘可以举以下七品的罪,比丘尼可以举以下六品的罪,却不能举比丘的罪,以此向下类推。而归依三宝的信士,却不能举以上七品的罪。如上,只能以大举小,万万不能以小举大,否则就犯重罪。

  26、在家居士能讲出家人犯戒吗?

  答:在家居士不许听诵大戒,不许看出家人的戒,怎么会知道明白大律的内容,而来指责出家人犯了什么戒?这就是今日佛门,最痛心的事情,佛门丑事,大多数是由佛教弟子传播出去的,今天说这个和尚犯戒,明天说那个尼姑不规矩,而且添油加醋,越说越离谱,惟恐说得不狠,惟恐揭露得不深,到后来佛门变成乌烟瘴气,也没有一个清净的佛教弟子了。这不但毁坏了佛教弟子自身的名誉,也让许多善信退失了信心,更加糟糕的是损坏了三宝的尊严。再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团规章制度,出家人犯戒,自会有僧团来制裁,不需要在家居士来操心,在家居士怎么能越级犯上,亵渎举罪?同时,一个不明了大律,不能对大律的开、遮、持、犯,有圆融认识的在家居士,即使举了出家人的罪,也是举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居士不但不能举罪,就是连劝的资格也是成问题的。

  27、什么是波罗夷罪?

  答:按照俗世法律讲,就是触犯了极重的刑法,也就是死罪,要枪毙的。在佛教而言,波罗夷是现在失去戒体,死后当堕地狱的大罪,若犯了一条,堕地狱的时间是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九十二万一千六百万年。

  28、什么是竭磨?

  答:是僧团会议制度,也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按照竭磨法中的规定,佛教弟子犯了戒,如果不自行发露,见他犯戒的弟子,应该劝告他发露忏悔,要是劝告他三次,他都不听,便在大众竭磨的时候,为之举罪,使得大家以会议的方式来处罚他。如果在会议制度无法遵行的情况下,可以在布萨诵戒的时候,为之举罪,(要知道品位等级,不能以小举大。),由大众秉公处理决断。凡是依照佛教戒律,竭磨作法之后,即可得到十方大众僧的印可。但是竭磨时,必须全体通过,只要有一人持反对态度,竭磨则不成功。

  29、什么是发露?

  答:就是自己把自己所犯的戒或者过错,向别的清净比丘面前讲出来,求他们忏悔,叫做发露。另外,以其犯戒类别的轻重,或者在一位,或者在二位,或者在三位清净比丘面前发露忏悔,也或者在大众僧面前发露忏悔。

  30、律藏是如何编辑的?

  答:当佛灭度后,佛弟子中,就有一个愚蠢的比丘跋难陀,感到非常高兴。他说:“那个老头子死得更好,其在世时,规定我们这样必须作,那样不准做。现在其死了,我们就自由了。”(《长阿含游行经》)这句话传到迦叶尊者的耳中,感到非常的悲痛。尊者想:佛教的精神和救世的工作就会随着佛陀的入灭而随着结束吗?同时,佛陀在入灭的时候,最后说法,一后头就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本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遗教经》)于是,决心召集当时的大弟子们,编辑了律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纯智法师       五戒)(五明学佛网:纯智法师       五戒)  

 华方田教授:五戒与十善 

 仁焕法师:五戒保命保健康 

 仁焕法师:五戒的作用 

 刘嘉诚博士:五戒对基本人权的维护 

 大安法师: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 

 宽运法师: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 

 宽运法师:戒为无上菩提本 长养一切诸善根(三皈五戒暨在家 

 仁达法师:三皈五戒的重要性 

 明海法师:信仰的力量与三皈五戒 

 其它法师: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明影法师) 

 净慧法师:第七届夏令营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净慧法师:第九届夏令营 三归五戒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