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乃至十声一声,决定往生(三)


   日期:2017/11/20 7: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乃至十声一声,决定往生(三)

  法然上人《净土宗略钞》:

  【二者深心,亦即善导和尚解释言:“深心者,深信之心也。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是具足烦恼之罪恶生死凡夫也,善根薄少,旷劫以来,常流转三界,无出离之缘。二者深信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摄取众生,亦即称念名号,下至十声,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又深心者,决定建立自心,顺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

  此释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状,然后信弥陀之誓愿也;为后之信心故,先举初之信也。其故者,愿往生之大众,虽称念弥陀本愿之名号,而自身不免亦起贪欲瞋恚之烦恼,亦造十恶破戒之罪业,故生恐惧之心,而妄轻自身,反疑弥陀本愿。善导和尚曾确见此疑,而举出二种信心之相状,以解释如我等亦起烦恼、亦造罪业之凡夫,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乃至十声一声,决定往生之旨。】

  我们眼睛会近视会远视会老花,所以看远看近,看的月朦胧鸟朦胧,朦胧一片我们才会配眼镜,是自己的眼睛已经视力不行了,才需要眼镜来辅助。如果我们能够像小鸟翱翔在虚空,我们到香港去还需要搭飞机吗?如果我们能够在海里潜水,一潜就潜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我们就不必搭潜水艇了;如果我们在马路上奔跑,可以像车子一样,跑个时速一百公里,而且怎么跑都不会累,像车子一样,你还需要开车吗?我们就是自力没有能力,才得要依靠他力,对不对?当然是这样。

  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要让我们这种没有能力断惑证真的凡夫依靠。飞机就是要让不会飞的人坐嘛,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超人一样,还需要搭飞机吗?当然就不用搭飞机了,所以自力不行当然就依靠他力。譬如说我们在做事情,要提一个很重的东西,我们自己的力量提不起,我们会请别人来帮忙,对不对?自力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靠他力来协助,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说吗?

  可是,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食衣住行,仰仗他力,我们很容易接受,奇怪!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说到仰仗他力,不愿意相信。印光大师在《文钞》说,这样的人是“丧心病狂”。印光大师这一句话讲的严重了,但是因为祖师所说的,我照说,你如果不相信,你看《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真的这样讲。印光大师讲:“丧心病狂一至于此。”这就是我们凡夫修学佛法有时候产生的迷惘,自己也不知道。

  既然现在是“具足烦恼的罪恶生死凡夫,善根薄少,旷劫以来,流转在三界,无出离之缘”,当然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妙法救度。“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取众生”,就是救度众生。说起来我们念佛人,包括圣道的行者,在寺院道场共修,几乎也都是以念佛为主。念佛一刚开始,尤其是在道场共修,一定会先唱赞佛偈。赞佛偈到最后两句:“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奇怪!每天在唱“四十八愿度众生”,什么是“四十八愿”,不知道!每天做早晚功课,把四十八愿念一念读一读。“四十八愿度众生”,哪一愿能度得了我这样的众生?这是你应该要去思惟的基本问题。四十八愿是要度我这个众生,法藏菩萨是发哪一愿能度得了我这种众生?你当然要去想的。如果四十八愿哪一愿能度得了自己这样的众生都不知道,那你念佛就迷迷糊糊,你对阿弥陀佛的信仰,人家说你迷信讲的一点都没错。

  四十八愿度众生,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决定要度尽一切众生。那第十八愿决定要度尽一切众生的誓言,就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两句话。那么第十八愿法藏菩萨要求我们十方众生,要如何修行让他救度,对我们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而言,就非常的重要,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一知半解,一定要详详细细彻底明白!如果你要移民到纽西兰,你对纽西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治安什么都不知道,你会有绝对百分之一百的决心移民纽西兰吗?当然不可能。你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了解了多少?如果不多,那你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就很难有百分之一百的决心。四十八愿度众生,四十八愿彻底明白了,你能被四十八愿度成,往生到极乐世界,那你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怎么会不老实称念?你对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怎么会没有信心?怎么会听到人家讲一句考验你的话你就不念佛了?“念这句佛号,要往生极乐世界,哪有那么简单?我不但念佛还诵经、还持咒、还朝山、还拜忏、还守戒、还修不倒单、还修日中一食,一天拜佛三百拜,每天忏悔,我都不敢说要往生极乐世界了,你念一句佛号就要往生极乐世界,食无三把蕹菜,就想要上西天。”听到这样的话你就倒了。

  所以,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有没有建立到决定深信的地步?有!那机法两种深信都做到了,那你就会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定得往生。

  “四十八愿摄取众生,亦即称念名号,下至十声,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法的决定深信是说,“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在这里法然上人把它改成“称念名号,下至十声,乘彼愿力,定得往生”,那法然上人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称念名号下至十声”就是没有怀疑的称念,没有顾虑的称念,对称念乃至十声的阿弥陀佛圣号不怀疑、不顾虑,内心没有疑惑、没有担心,没有顾虑,内心赤裸裸的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相契相应,阿弥陀佛的名号,作用在你的内在心坎里,犹如阿弥陀佛,跟你水乳交融一样,所以当然“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心里没有一念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怀疑。

  “又深心者,决定建立自心,顺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这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七信其中的一信。“决定建立自心”,有深信的人才会有决定。“顺佛之教”就是顺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部经的教法而修行,这个就是修相应教。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行者,根据净土三部经修学,就是修相应教。

  “永除疑心”,讲的非常好。永除疑心就是,不是暂除疑心,永远把疑心除掉。如果你今天念佛,对阿弥陀佛名号有信心,明天就没有信心了,那请问你这样的信心是不是深信?不是!是浅信。今天深信了,明天当然也深信,后天也深信,明年也深信,每一天每一年都深信,到临终都深信,从平生到临终没有怀疑,这样叫永信,永远消除疑心,不为圣道门正见的行人所退失倾动,也不为圣道门不正见的行人所退失倾动。“退失”就是退道失去信心。你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会不会退失信心?如果你今天有信心,明天就没有信心了,那表示你今天的信心不是深信;如果你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就不信仰阿弥陀佛了,明天改信仰上帝,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哈里路亚,这样就是退失了,退失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信心。你这一生从今天开始,到将来临终,你我都不知道还有多少的生命,但是你会不会对念佛退失信心?“倾动”就是动摇往生信心,你对往生极乐世界,今天信心是百分之一百,明天是百分之九十九,后天是百分之九十八,那你的信心就是在动摇了,你对阿弥陀佛救度你往生极乐世界了办生,死会动摇信心吗?你认为阿弥陀佛救度你去极乐世界的能力强不强?你如果怀疑,下面善导大师的开示: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所说的这首偈颂法语,都跟你说的非常明白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很强,强到你念佛的工夫很弱,阿弥陀佛也有本事把你救到极乐世界,这样你还需要怀疑吗?这样你还需要顾虑吗?不需要!

  “此释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状,然后信弥陀之誓愿也;”信机目的就是为了要信法,所以法然上人才会这样说。“为后之信心故,先举初之信也。”为了要建立对后面法的深信,所以先举出对机的深信。

  “其故者,愿往生之大众,虽称念弥陀本愿之名号,而自身不免亦起贪欲瞋恚之烦恼,亦造十恶破戒之罪业,故生恐惧之心,而妄轻自身,反疑弥陀本愿。”太多人犯了这个缺失。我们没有学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吸取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我们也是如此。我念佛会打妄想,怎么可能会往生?认为自己念佛的工夫不好,认为自己的妄念纷飞,认为自己的业障很深,所以对往生这件事,内心充满恐惧,我打妄想怎么可能会往生极乐世界?我业障那么重,哪有那么简单,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妄自菲薄,轻视自己,反而怀疑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当你认为自己业障很深,念佛不能往生,那岂不是你的潜意识里面就说:“阿弥陀佛!您救度我的能力不大,因为我的业障很重,您根本救不了我。”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如果阿弥陀佛救度你的愿力很强,强到你业障无论怎样深,你的烦恼无论怎样重,念佛都能够救度你到极乐世界,那你的烦恼很重业障很深,你要担心吗?不必!就是这样。

  “善导和尚曾确见此疑,而举出二种信心之相状,以解释如我等亦起烦恼、亦造罪业之凡夫,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乃至十声一声,决定往生之旨。”善导大师就是看见当时有人念佛有这种疑心,所以说出机法两种深信,当然就是要纠正当时念佛人的弊端。你不念佛我就叫你好好念佛,这是劝行;你念佛了,但信心不足,我就讲信,这就是劝信。劝信劝行,讲信讲行,都是观机逗教,契机而说,就是如此。

  所以这段文,法然上人在《净土宗略钞》说的很好,大家早晚可以多看几遍,问问自己有没有对阿弥陀佛生起机法两种深信?有!我想你的念佛是安心、快乐、自在的心境。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