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能化一切困难与冤仇的两种力量


   日期:2017/11/5 8: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尽管人性中有贪婪的一面,但是每个人都渴望将自己高尚、美好的一面发挥出来,以心胸宽广、慈悲、博爱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可是由于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得到过真爱与慈悲的滋润,我们表现出来的慈悲与博爱,包括情和爱,总是畸形的。一个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指责,一定不是一个真正渴望进步,真正想改变自己的人。

  作为一个灵修人士,必须学会感恩。哪怕是装,装个三年五载,也会自然而然地感恩。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是一个痛苦的人,一个心灵贫瘠的人。小孩子刚上幼儿园,不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需要大人教,然后跟着模仿。刚开始会忘记,但只要老师耐心地教下去,孩子总有一天会养成习惯,形成本能,到学校的时候会自然地叫一声“老师好”。我们的慈悲与博爱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

  至于深入三摩地、明心见性、证悟本来、慈悲与博爱突然迸发出来,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并不多,突然的顿悟很难。所以我们还是先做一些简单的、容易做到的。一个人不能把心中的情和爱变成慈悲,在灵修这条路上是无法迈步的。

  即便你的禅定功夫很好,可以入定七天七夜,对于了生死、成佛还是不够。一个成了佛、了了生死的人,在他身上一定会体现出慈悲与博爱。当然也会有神通,但是佛法的成就是以慈悲与智慧来衡量,而不是神通。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也就在于此。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每个宗教的立足点都不同,成就的方式也不同,佛教的体现方式就是慈悲、智慧与出离心。

  有些修行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神通。一个有神通的人如果不具备慈悲和智慧,大家说结果会如何?会成为魔!所以作为修行人,慈悲和智慧必须同时兼修,缺一不可。尽管我们现在还体现不出慈悲和智慧,但是必须明确修行的方向——唯有慈悲和智慧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方向。

  再大的困难、再深的冤仇,遇到智慧与慈悲的力量,都能化解。所以当我们抱怨自己遇到逆缘时,只能说明我们慈悲的力量不够。当你站到一定高度,就会看到今天你之所以能成就,多亏了你的“敌人”。如果不是你的“敌人”整天盯着你、磨你,你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佛菩萨有千百亿化身,不会总以一种面孔——慈眉善目展现在我们面前,有时候也会展现金刚怒目相。而我们作为灵修导师,也应该体现出“千百亿化身”——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的面孔。无论用哪一副面孔,出发点都是慈悲。没有慈悲,即是魔的再现。

  可是有时候我们心里也会抱怨: 我好心对你,你不领情,还怨我、骂我! 是不是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我们的慈悲心不够,总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如果真是好心对待他人,就不要奢望他人的理解,不要在意他人以什么方式回馈我们。如果有奢望,说明我们的慈悲还不是真正的慈悲,而是我执。

  为什么我们会用我执来表现慈悲呢?《金刚经》上讲,凡夫有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中最难破的就是我相,也就是我执,我相若破了,后面三相不攻自破。凡夫的慈悲也好,博爱也好,都带着我执。既然带着我执,就会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希望对方回馈以好的言语、态度和面孔。

  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慈悲是带着我执的,而不是出于无我之心,我们就不会烦恼了,而会反观、内省自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有无我的人散发出来的慈悲和博爱,才是真正的慈悲和博爱。凡夫常常发心,但从不长久。圣人从不发心,但有长久心。

  什么是圣人的长久心呢?就是无我之心。以无我之心做事,怎么会有烦恼呢?所有的事都不是为我而做,都不求回报,当然也就没有烦恼。如果能以无我之心行慈悲之道,所有的冤亲债主都会被感化。

  带着我执行慈悲之道,能行多久呢?碰到一点逆缘就退失菩提心了。虽然我们天天喊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可是我们又度了几个众生?断了多少烦恼?

  好多人整天生病,有气无力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表里不一,做事用的是两股力量,而不是一股;所谓的慈悲、博爱都是有目的的,情和爱都不是无我的。例如一个爱说谎的人,说一句假话,就要想十句假话来圆谎。一个常说假话的人,眼神都是惊恐的,气都是虚的。一个人长期表里不一,心灵的力量就分散了,无法集中起来。说的假话越多,力量越分散。所以有气无力,颠三倒四。

  一个人身心不完整,他的力量也不完整。当他给予别人慈悲、博爱的时候,他的力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当他为人处事、谈情说爱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的。因为他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人,给予的情和爱也是四分五裂的。根不全然,所生的果自然也不全然。

  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说假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我们做任何事,心灵上都会留下痕迹。你爱他,就说你爱他;你恨他,就说你恨他;你想他,就说你想他。只有当你变成一个全然的人,你做事才会有全然的力量,也就是完整而没有缺陷的力量。只有当你带着全然的心谈情说爱时,对方才能感受到,才会超越。

  只有当我们的心是完整的、全然的,我们的复印件才是完整的、全然的;只有当我们付出的是全然的力量,回馈回来的才是全然的力量。所以,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投射到别人身上,别人也是以同样的心投射到你身上。

  什么是信仰?我刚才讲的这番话就是信仰,信仰就由此开始!如果你连这些都不信,我问你:你信的是什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仰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信仰       万行大和尚)  

 李向平教授: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李向平教授:信仰如无法律 精神必定走私 

 李向平教授:生活即是信仰 

 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禅宗信仰及其实践模式——以民间禅宗为对象 

 李向平教授:信仰转形:从大师型到仪式化——永明延寿的禅净 

 严耀中教授: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妇女佛教信仰 

 吕有祥教授:浅说佛舍利信仰 

 仁焕法师:信仰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