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日期:2017/7/24 1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太上感应篇》上面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这实在是一句不可多得的金玉良言!不仅在世间的做人做事方面,这句话对我们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佛这件事情上面,这句话对我们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佛上的“道”是什么?就是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自始自终在自己的内心寻找种种不足和缺点,去除内心的种种烦恼污垢,培养种种美德,使自心本具的光明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确实,学佛别无他事,唯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而已,犹如一个农民在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上不断地下功夫一样。大家知道,农民总是不停地在自己所拥有的田地里除草施肥,辛勤培育呵护着庄稼的成长。一旦发现有杂草,就立即锄去;一旦发现有小虫子在危害庄稼,就立即洒农药去除;一旦发现某个地方庄稼缺乏肥料,立即就施肥洒水。同样,学佛人也是这样,要不停地到自己的“心地”里寻找缺点、不足和种种烦恼污垢,一旦发现,就要立即下决心断除。如果不仔细观察自心,发现弱点,寻找不足,那么无论怎样学习,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白白浪费光阴而已。

  学佛上的“非道”是什么?就是远离去除自心的烦恼污垢这个目标而谈论和行持佛法。远离修心的目标,所谓的学佛行为就成了毫无修心实质的影像佛法。例如,虽然已经亲临放生场所,但是对“为什么要放生、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参加放生”等仍然处在一种懵然无知的状态,于是虽然参加了很多次放生,但内在的慈悲心丝毫也没有得到半点增上,自私自利的心丝毫也没有减少,因此对放生的殊胜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人云亦云地说:“放生好!好!好!好!”当被问及为什么好时,他们也说不出来什么。又如,虽然参加了一个殊胜的灌顶,但对灌顶是什么、为什么要灌顶、灌顶要持守什么密乘戒律等一无所知,只是傲慢地逢人便说:“我在某某地方灌了一个什么什么极其殊胜的顶!殊胜啊!”又如,虽然自己对火供、烟供的仪轨和意义一窍不通,自心也没有通过火供、烟供得到任何利益,但仍然乐此不疲。这些都是将“佛事”与“修心”这两件事情进行隔离并放置在两个不同地方的例子。所以,虽然身体上很辛苦,时间也花费了不少,但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真实的利益,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所以,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弄清楚学佛到底是怎么回事,辨别清楚学佛的“道”与“非道”。一个诚实的学佛人会经常反问自己:正确的佛法到底是怎样的?我到底有没有理解正确的佛法?我有没有误解佛法?我有没有走入学佛的误区?我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否符合佛法?如果能经常这样反问自己,则一定会有进步。如果不经常这样反省自我,就很有可能步入“非道”而不自知。

  事实上,学佛就是要真切地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在心田之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绝对是一件真实不虚的事情。自己内心的贪嗔痴烦恼污垢断除一分,内心就得到一分喜悦和清凉;断除两分,就得到两分喜悦和清凉;没有断除就没有喜悦和清凉;内心藏污纳垢而不自知,就只能饱受种种痛苦而不能自拔。同样,在自己的内心培养一分高尚的美德,内心就得到一分安详和美好;培养两分高尚的美德,内心就得到两分安详和美好;没有培养任何美德,就没有任何安详和美好可言;内心从来没有对美德生起希求心,则安详和美好与这样的人永远无缘。

  所以,“菩提从心而觅”是“道”,“向外求玄”是“非道”,学佛之人于此不可不知!

  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要特别强调呢?因为这是一个“忘却自心、追逐外境”的时代。对现今的时代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整个社会都在高唱“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这里的“自然”当然是存在于心对面的外境,而不可能是心本身,而提倡“认识自心、改造自心”的智者却是凤毛麟角;人们迷信和崇尚认识外境、改造外境的学问,而歧视和排斥认识自心和改造自心的学问;人们解决任何问题时,总是习惯于到外境上寻找答案,而根本不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来自内心而不是外境的道理;人与人产生矛盾和争端时,人们认为都是自心之外的人和事出了问题,自心之内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过失的;绝大多数人认为,安乐和幸福,痛苦和灾难,都来源于外境,因此拼命地到外境上寻找所谓的安乐和幸福,遇到痛苦和灾难,都认为是外境强加给自己的,因此拼命地去与外境进行抗争。这一切归根结底说明现在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忽略自心、追逐外境的人。

  由于“忽略自心、追逐外境”的习惯从无始以来就在众生的相续中存在,今生降临人世之后,也是在这样的环境和习气中长大,并且从来没有对此“大病”进行认真地观察和思考过,所以不少人进入佛门之后,也不自觉地将这个严重的习气带到了佛门里面来。须知,佛法的特色和要领就是观察自心、认识自心、改造自心,要想真正进入佛门,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这一点。如果“忽略自心、追逐外境”的习性不改,即便整天穿着出家的衣服,行持着一些毫无修心实质的影像佛事,实际上都与佛法毫不相干。

  经书上说,诸佛出世皆因一个大事因缘。什么大事因缘呢?就是让众生认识自心、改造自心、修炼自心,以去除自心之上的污垢,显现心体的光明。这是一切诸佛出世的根本缘由,也是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佛经的指归处。如果不认识佛法的这个特色,纵然能够背诵三藏十二部又有何益?所以,背离自心、追逐外境是与诸佛出世的目的格格不入的。虽然身在佛门,但是心仍然追逐外境,不知回归自心,这样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佛法的“道”就是背尘合觉、回归自心,佛法的“非道”就是背觉合尘、追逐外境。每一个真正的学佛人都应当仔细检察自己的身口意,判断自心是在“道”还是“非道”之上。如果是“道”,则可以进趣;如果是“非道”,则应当速退!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