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日期:2017/1/14 4: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记得小时候削铅笔,刚开始我总想削成最尖的,结果往往折断。这给了我很深的教训,以后再削铅笔,我都会适可而止,不求最尖了。关于这个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对已贮满的器皿,不如停止不注;宝剑打磨得过于锋利,就不能长期保持。同理,如果一个人迫不及待地想将一件事做到完美极致,最后因过于强求,反而导致失败。

  世人往往忽视这一点,凡事总是求全求美,绞尽脑汁企图达到这个目标。其实,不论何事都应量力而行,因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也就是有上台必然有下台的一天,事情到了一定限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天道忌盈,业不求满”的真义。

  有这样一个禅学故事: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

  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不管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牢记——为自己设定一个能力底限,不要苛求自己做勉为其难的事。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做事,在制定目标时,一定不要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自己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为人处世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一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克制!如果看见一块田就想播种,遇到宝物就想据为己有,有个念头就想立刻实现,投入所有的心力,最后肯定会过犹不及,精力全部透支耗尽,不出错误才怪!所以,你必须克制自己求大求全的心理奢望。

  越想把一件事做到百分百好,就越难心想事成,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把自己搞得心神疲惫。当我们抱着一颗谦逊平和的心态做事时,内心不去奢求,反而能顺利实现目标。

  从生活的积极意义来讲,不强求是获得心灵快乐的一种方法。一个奢求太多的人,体验不到幸福的滋味,因为他的眼睛总是盯着实现不了的东西。自己明明是条小蛇,却妄想一口吞下一头大象,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做人做事都会急功近利,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等被大象踩在脚底下时,才蓦然醒悟,可惜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天道       道德经)(五明学佛网:天道       道德经)  

 觉明法师:浅释老子《道德经》的三句话 

 达照法师:人天道、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天道因相分第六十九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F 1299经:本 

 贤崇·贤宗法师:商道 人道 天道 

 贤崇·贤宗法师:顺应天道的喜乐人生 

 天道祸YIN,不加悔罪之人 

 宣化上人:做什么事会生到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呢? 

 天道祸YIN,请邪YIN的人速速回头 

 天道祸YIN,请邪YIN的人速速回头 

 天道祸YIN,但不加悔罪之人 

 天道忌巧,懂风水算命能认清你的业力,却容易让人起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