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慧淨法師:出聲與默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出聲與默念——法然上人“十二問答”(法全五七七頁)言:

  問:念佛之人,有出聲念,有默念記數,何者為宜?

  答: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贊》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這一段文是《法然上人全集》中〈十二問答〉中的其中一則問答。

  問的意思是說:念佛的聲音歸納為兩種,就是出聲跟默念,那哪一種比較好、比較合適呢?

  這則問與答就念佛來講,都是屬於技術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只要隨著個人的根機去念佛就好,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甚至沒有一個標准,因為只要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就細節來講,念佛有四種聲音: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以及默念;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都有聲相,所以歸納起來是有聲念跟無聲念。那這兩種哪一種比較合適呢?

  法然上人的回答內容,可分為四種:(一)總答,判定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二)舉出第十八願稱名,顯示應該出聲;(三)以經論做為證明;(四)結論。

  法然上人首先就回答:

  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

  這是總的回答。判定不管出聲或不出聲,都不離開名號,都是依彌陀名號的功德,都是往生之業,沒有差別。這是回答的第一個內容。

  接下來就說:

  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

  從出聲跟默念來講,阿彌陀佛的本願是稱名,所以應該出聲念佛,這是回答的第二個內容。

  第三個,就用經典和祖論來作證明。

  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這是以經為證。

  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贊》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這是以祖論為證。

  第四個,結論:

  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只要自己聽得到,都算是出聲念佛,甚至是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