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問答
慧淨法師:出聲與默念
出聲與默念——法然上人“十二問答”(法全五七七頁)言: 問:念佛之人,有出聲念,有默念記數,何者為宜? 答: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贊》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這一段文是《法然上人全集》中〈十二問答〉中的其中一則問答。 問的意思是說:念佛的聲音歸納為兩種,就是出聲跟默念,那哪一種比較好、比較合適呢? 這則問與答就念佛來講,都是屬於技術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只要隨著個人的根機去念佛就好,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甚至沒有一個標准,因為只要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就細節來講,念佛有四種聲音: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以及默念;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都有聲相,所以歸納起來是有聲念跟無聲念。那這兩種哪一種比較合適呢? 法然上人的回答內容,可分為四種:(一)總答,判定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二)舉出第十八願稱名,顯示應該出聲;(三)以經論做為證明;(四)結論。 法然上人首先就回答: 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 這是總的回答。判定不管出聲或不出聲,都不離開名號,都是依彌陀名號的功德,都是往生之業,沒有差別。這是回答的第一個內容。 接下來就說: 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 從出聲跟默念來講,阿彌陀佛的本願是稱名,所以應該出聲念佛,這是回答的第二個內容。 第三個,就用經典和祖論來作證明。 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這是以經為證。 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贊》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這是以祖論為證。 第四個,結論: 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只要自己聽得到,都算是出聲念佛,甚至是大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