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孩子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日期:2016/2/29 7: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老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11集 2016年2月24日 讲于 澳大利亚

  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母亲怀孕,叫胎教。怀孕这十个月当中,母亲的思想没有恶念、没有邪思,都是正知正见,母亲的言语柔和,母亲的活动都如理如法、都守规矩。好像《弟子规》里头所说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父母统统都做到了,孩子还没有出胎、没有离开母体,他已经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个小孩子生下来好教,有德行、有聪明智慧、听话,也就是我们常讲老实、听话、真干,是在怀孕的时候就培养出来。

  出生之后,他睁开眼睛他会看、他竖起耳朵他会听,他已经在学习。谁教他?父母教他。父母的言谈举止他在模仿、他在学习。学多久?一千天,也就是三岁。从出生到三岁,这是第一任的老师,母亲承当了。所以母亲是儿女第一任的老师,根扎下去了,古谚语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八十”。

  三岁,他看,天天看,看了一千天,所以就变成他的习惯了,他的习惯从思考问题到言语动作向父母学习,全学会了,叫“三岁看八十”。三岁,他所学的这些伦理道德的教育根扎下去了,根深蒂固。

  六、七岁上学,老师教他,好教;老师继续要表法,老师不好当,是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榜样最初是父母给他打下基础,现在让老师再帮助他长成。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许多典籍、经典,“经”,大圣大贤的教学,这些文字要让小朋友读诵。对着书本叫“读”;不对书本叫“诵”,“诵”就是背诵。

  怎么背诵?学生还很小,智慧没开,记忆力很好,所以只教他记,督促他的遍数。古人教给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部书从头到尾这个学生有没有念满一千遍,是以这个为标准。一天念十遍、念二十遍、念三十遍,每一个学生的进度不一样,有的很聪明,念几遍就会背了;有些差一点,念十几遍才能背;还有更差的,要念二十遍才会背。每个人不一样,所以总是缘不相同,聪明的、记忆力好的遍数念多、速度加快,进度是每个人不一样的。这一部我念完了,再学第二部。不能同时学两样,只能学一样,一样一样地背。你譬如说《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先读《大学》;《大学》念满一千遍了,再念《中庸》;《中庸》也念一千遍,再念《论语》;《论语》也念一千遍,再念《孟子》,《孟子》也念一千遍。这样教法,孩子念得滚瓜烂熟,一千遍有时候他会悟,他懂得里头意思,讲给老师听,不是老师讲给他听,是他讲给老师听,老师再跟他一起研究,提升他的智慧,提升他的境界,老师要懂得教学,老师不能讲给学生听,讲给学生听他完全是变成记诵之学。

  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开悟,小悟、中悟、大悟,帮助他开悟。让学生读,读一千遍有一千遍的悟处;再读一千遍又有悟处,跟前面不一样。如果一天念十遍,不难,一年就一千部,年年向上提升,真的可以到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到不了,也能够到大悟。大彻大悟,圣人;大悟是贤人、菩萨;小悟是阿罗汉、是辟支佛。这是古人学习理念、教学的理念,跟现在不一样,古人学这个终极的目标是圣人、贤人、君子,圣贤君子的教育,这个教育根扎下去了,到十四五岁再学佛经很容易契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教育       伦理道德)(五明学佛网:孩子教育       伦理道德)  

 华方田教授: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人生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企业重伦理道德改善社会风气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一)~E 《善生经》所揭示 

 净土法门法师:推动伦理道德教育 促进世界和平 

 净土法门法师:认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爱心遍世界善 

 蔡礼旭:假如不恢复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整个社会、世界不堪设 

 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净土法门法师:伦理道德教育确实能够端正世道人心,实现和谐 

 净土法门法师:伦理道德哪来的?大自然的秩序里面悟出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圣贤教育教伦理道德,人人都遵守,太平盛世出 

 净土法门法师:小孩出生三年内不能碰、看、听负面的,接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