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九品往生的種性
對三輩九品往生者的種性,隋唐時的注經家,大多以通途教理作為判釋的標准,認為上輩三品是菩薩聖眾所生,中輩中上品是小乘聖眾所生,下輩三品是大乘始學凡夫所生。如是上輩與中輩往生凡夫絕分。善導大師指陳這種判釋的錯謬,提出三輩九品均系凡夫種性的論點。針對以前諸師的觀點,善導大師從道理與經文聖言量兩方面一一加以駁正:如果是大乘聖賢與小乘聖者,福德智慧甚深,神通自在,長揖生死,更憂何事,乃藉韋提希為其請佛說法,求生極樂世界也?最後總結雲:“又看此《 觀經 》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茲將善導大師有關三輩九品種性之說,圖示如下: 三輩 上輩 上品上生——大乘上善之凡夫 大乘之凡夫 上品中生——大乘次善之凡夫 上品下生——大乘下善之凡夫 中輩 中品上生——小乘根性上善之凡夫 小乘之凡夫 中品中生——小乘根性下善之凡夫 中品下生——世福上善之凡夫 下輩 下品上生——十惡輕罪之凡夫 遇惡之凡夫 下品中生——破戒大罪之凡夫 下品下生——五逆大罪之凡夫 善導大師以楷定古今的氣概,矯正前人判位過高之失,上契聖心,下洽群機,消除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淨宗念佛法門,發心念佛,乘佛願力,悉得往生。善導大師的判釋,成為後人的共識,大有功於淨宗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淨宗學人宜應仰承此說。 從上述三輩九品的因行果報與種性的討論中,我們一方面體悟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淨宗念佛法門的奇妙殊勝;另一方面,在堅固信願的前提下,調整自己的行業,與三輩九品的行因相符的保留,不符的遣去,欠缺的補償之。當以上品上生的標准要求自己,當仁不讓,取法於上,方稱佛之本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