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如何念佛才能得力? |
||
日期:2015/11/10 1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观无量寿佛经》云:“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亦名得大势。” 虽然菩萨是三圣之一,但世人对这位菩萨的知晓程度似乎有些低。普通百姓对于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几乎是人人皆知,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但大势至菩萨,除了学佛居士知道外,不信佛的人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大势至菩萨何以知名度不高,这和其专门介绍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不多,恐怕有直接关系。虽然大势至菩萨的知名度,与其他大菩萨相比并不高。但其所开示的念佛之法,却对后世的净宗行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净土圣贤录》中有这么一句话说到:“夫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萨行,化度众生,皆不离此法门。修净土者,当知效法焉。”由此,亦可见大势至菩萨对念佛方法的指导意义。 在佛经中,描绘大势至菩萨开示念佛法门的,一般认为就是《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但这一章节所占之内容,对于《楞严经》的全经来说,实际上是相当少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按古大德的判教,可以分为三分,即第一分叙礼白仪,二为正陈所证,三为结答圆通。而第二部分正陈所证中,就详细开示了念佛之法。 首先在经文中大势至菩萨回忆,“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菩萨于往昔劫中,遇到十二如来,这十二尊佛相继在一劫中出世。最后一尊佛,名字叫超日月光。这十二尊佛都以念佛法门,教大势至菩萨。而所谓的念佛三昧,如果按静权大师的说法,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诚如大师所讲的:“又念佛亦有四种分别: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此四种念佛,皆名念佛三昧;因下手虽异,得果全同,故同名念佛三昧。又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中王,而能统摄一切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成念佛三昧;因一心不乱之义,即正定、正受故。我们念佛,妄想纷飞,不能一心不乱;若依势至菩萨开导念佛法门,即得深入念佛圆通,定心修持,最易成就一心不乱之念佛三昧。”但于四种念佛中,清朝的续法大师认为,末法时期,人的根机陋劣,应当要修持名念佛,而不是修前三种念佛法。并认为持名念佛,相比于前面三种念佛是径中之径。大师在《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言:“虽念佛三昧,古称径路。而持名一法,径而又径。何者?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实相,则众生障重,解悟者希。至于无尽,则境界深广,从何领荷。唯此持名,最为简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如骥骤(余门念佛也)虽超群马(余门修行也),未及龙飞(持名念佛也)。鹤冲(余门念佛也)己过凡禽(余门修行也),争如鹏举(持名念佛也)。故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譬如跛人,陆道步行则苦,一日不过数里。水路乘船则乐,须臾便过千里。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本愿如是。”由此,亦可知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念佛之法,依然是持名念佛。近代有人提出,大势至圆通章所讲的念佛是四种念佛外的念佛法,这讲法显然是不符合经文本义的。 关于如何念佛,经中先用了两处比喻。经文言:“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经文的譬喻,是借近明远、假浅入深,令看的人易于领会。譬如甲乙二人,甲专门想念乙,但乙不想念甲,如同忘记了甲一样。这样的两人,虽然遇到,甚至对面相见,却如同未逢、未见。今就专忘方面而言,二人虽逢等于未逢,虽见等于未见。若是二人相忆,二忆念深,那相见就不难了,这是从互忆方面言。是故乙忆念甲,如同甲忆念乙一样,这样的二人,必定如影随形,不会分离。不但今生不会分离,乃至生生世世,亦不会分离。因为彼此念念相忆,心心相合,自然生生世世,不相舍离。所说一专为忆的人,即喻佛忆念众生。一人专忘,即喻一切迷倒的众生,心不向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欠丝毫。若肯真实念佛求生西方,未来皆可成佛。但因众生迷倒,舍佛逃走,流入娑婆浊恶苦海,生生世世,受尽各种的苦恼,直至于今。因为阿弥陀佛,与此娑婆众生,特别有缘,所以怜念的心也就更加深切。念念想化度众生,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乐邦。可惜众生,大都无心向佛,辜负佛恩。然而没有听闻佛法,与不信佛的人,固然不必说。就是已闻法与信佛者,也有许多不是真信。虽然念佛,不是真念,与此专忘的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佛虽念念不忘众生,奈何众生无心向佛,虽与佛逢,等于不逢;虽则见佛,亦如未见。所以念佛人多,生西方的却少。如同浪子在外,习惯飘流,不想回家,自然终不能回。而终不能回的毛病,全在专忘上面。如果众生,真能心心向佛,如同久客思乡,一心想要回家去,决定往生西方不难。这正合经文所说的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不但今生与佛相近,生生世世,决定不相分离。 后面的比喻是说母子,则更显亲切。因为母子骨肉相连,关系更密。正如续法大师所说的:“世间慈念最切者,莫如母亲。子若悖逆,忘恩负义。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于阿鼻地狱,代此众生,受无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故云佛念众生,如母忆子也。若子逃逝者,喻众生不念佛,而堕恶道苦也。虽忆何为者,喻如来单忆无益也。子若下,后喻双忆不离。初二句,即上相忆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异。谓六道众生,慕念如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者。然方得感应道交,生佛不二也。” 父母之爱,只止一世。而佛对我们的怜爱,却是生生世世不相舍离。可惜众生迷倒违负佛恩,逃逝于生死海中,轮转六道受苦无穷。我们现今幸得人身,得闻佛法,更有幸听闻求生极乐世界的念佛法门。更要如子忆母,念念求见,心心不忘。从今以后,将阿弥陀佛,当作最慈悲的父亲想;将观音、势至及清净海众诸大菩萨,视为最好的知音想;将极乐国土,作究竟安乐的家乡想;将现在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和修习一切功德,作预备资粮想;将临命终时,作到家日期想。 是故经文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众生心三字,可以看出念佛重在心念,不是只限于口念。念佛,是指心上真有佛、真想佛。而忆佛、念佛这两者之间,祖师认为是有区别的。在《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中言:“众生心者,拣口念而心不念也。忆,记持不忘也。念,系缘在怀也。又初时偶然勉强记忆,曰忆。后时长久熟脱缘念,曰念。又忆是暂念,一忆之谓。念是数忆,常念之谓。若事忆念,则专心注意、毫无杂缘。若理忆念,则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大家果能这样重视念佛,时时忆念在心,那决定可以见佛;或现在见,或当来见。所谓现在见,或在梦中、或在定中,或见真佛,或见佛像。如过去的净土初祖,庐山远公大师,于定中三度见佛。又三祖、四祖,修十六妙观,常于定中见佛,闻佛说法。又天台宗智者大师,修法华三昧,一日定中,忽然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以上都是现在见佛,所见的也是真佛。古时候见佛这种情况挺多,现在虽然也有见佛,但能见到的也不多。纵然见佛,大部分是佛的肖像,这是因为现在人的功行不及古人。至于当来见佛,是指念佛行人,临命终时,见佛来迎,往生净土。 最后,大势至菩萨结答圆通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关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净土宗行人常讲的念佛注意点。关于这一方面,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师言:“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捨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如此,则何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更加明了矣。人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盖不是虚语。 印祖言:“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净宗最上开示,这六个字足以看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净土法门修学的重要性。是故,净宗行人,于此章节岂可不细加研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