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只要心里面还有人我是非,你就根本不懂这个孝字


   日期:2015/9/14 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跟佛陀在世那个时代,教育的内容无非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关系,这是教学的内容。了解真相,明了关系,就懂得做人,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在社会服务,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是讲的君臣关系。因此,他一生做人他有分寸,使社会能够和谐,世界能够和平,大家能够互助合作。这是古时候教育的内容。

  整个幸福都是以孝道跟师道做基础,中国儒家的观念如是,儒家在古代上讲六经,是以《孝经》为中心。而在佛门里面,也是以孝道为中心,地藏菩萨代表孝道,佛法从这个地方开始,也在这个地方圆满;换句话说,孝道做到究竟圆满,就成佛了。什么人来教孝?老师。什么人来劝学?父母。父母劝子女修学,拜老师,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道。这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整个佛法的教育离不开一个孝字,这是我们必须要理解的。孝这个字在我们中国文字里面属於会意,中国造字有六个原则,我们称它为六书,六个原则,这个字在六书里头属於会意,就是体会它的意思。这个字的结构,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这两个字合起来的,你体会这个意思,就是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体。西方人有所谓代沟,中国没有,这个孝字一有代沟就拆开了,就不孝了,有代沟就大不孝,孝没有了,在当中把它拆成两个字。

  在孝的观念当中不但没有代沟,整个宇宙是一体,因为老是代表上一代,子是代表下一代,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就是一个孝字。无始无终是什么?佛法里面讲的真如本性。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谁知道?佛知道、菩萨知道。我们学佛知不知道?实在是不知道,如果真的知道,你心就清净了,你不会再有人我是非。只要心里面还有人我是非,你根本不懂,你不认识这个孝字;换句话说,你也不晓得佛菩萨教我们是些什么,不知道,孔子、孟子教我们什么,你也不知道,你怎么会能体会的到?所以,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尽,孝不圆满。必须那一品无明也尽了,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孝道才作圆,孝道才圆满。因此,师道在中国自古以来跟孝道是相等的,为社会大众所尊重的。

  古时候,做帝王的人,外国帝王我们不去管他,我们看中国历史上。帝王虽然讲专制独裁,大家如果细细读中国这些典籍,你不要有成见,细心、客观去读,我相信你会感觉到,中国古时候的政体比现在民主要好的太多。每个帝王都希望自己做个好皇帝,希望老百姓称赞他,不但现在老百姓称赞他,后世千年万世提到这个人大家都尊敬他,他期望这个。还期望他的国家能够让他的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个我们讲私心,私心好不好?好,因为他有这个私心,所以他一定要做好。因为有子子孙孙传下来,他对於他子孙的教学就非常注意,为什么?子孙如果做不好,他的王朝就被别人消灭了,这一定道理。所以,帝王的子孙受最好的教育。领导人,当然国家需要许多的人才来建设国家,人才要选拔,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两个字,所以中国有选举制度。诸位读《汉书》,汉朝历史上就有记载,不是老百姓投票选举,从帝王一直到政府各阶层的政务官,都负有选举的责任。而且国家制定,「进贤受上赏」,国家最高的赏赐赏给谁?替国家选拔人才的人。你替国家举荐一个贤人,你得的赏赐,政府的赏赐,是最高的赏赐,鼓励大家向国家举荐人才。

  人才的条件两个字「孝廉」。他能够尽孝,他就会尽忠,他做事情就认真负责,否则对不起父母。廉是廉洁,他不贪污,你看做事情能认真负责,又不贪污,这一定是个好官吏。古时候选举人才的标准是这两个字。如果违背这两个字,那个朝代就差不多快灭亡了,你看他所用的人才非孝非廉,这个国家很快就会亡。诸位读中国历史,你看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每个末代的皇帝,末代的一、两个皇帝都是很腐化的,他就不能保持。开国的帝王对於孝廉非常重视,这是中国教学的传统。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三十集)  1996/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我是非       孝道)(五明学佛网:人我是非       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 

 其它: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 

 其它: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蔡礼旭老师:孝道也可以权变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业露华:论契嵩的孝道思想 

 灵山居士:佛教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 

 宽运法师:父母恩重说孝道 

 心律法师: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孝道是根,师道是本,枝叶花果是说各行各 

 道证法师:人我是非(法师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