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资料选读

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八章 妄想识灭自觉圣之三

楞伽经白话解卷三 一切佛语心品第三 第一章 成就三种意生身

楞伽经白话解 前言

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解读《楞伽经》第一讲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

楞伽经原文全文

解读《楞伽经》第三讲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一卷

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二章 离因离缘离言说

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十章 自觉圣智离言说

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四章 成就神力见如来之一

楞伽经提要

第三卷 入楞伽经

妙境长老:楞伽经四种禅

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七讲

略述《楞伽经》中如来藏“无我”义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三讲

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六章 名句形身说记论

 
楞伽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浅谈《楞枷经》的“人间佛教”思想  

  浅谈《楞枷经》的“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是20世纪初,太虚力倡改革的佛教,是佛教复兴运动中具有革命性的一次,现已获得佛教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佛教在现当代社会发展的一条崭新的线路。它既是对传统佛教的继承,又是佛教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和超越,是佛教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宗旨,是立足于现实的人、人类社会,它以人类生活的改善、进步为目标。而《楞伽经》中的如来藏、宗说并重以及佛陀不舍众生的思想,都彰显出浓厚的“人间佛教”思想。

  《楞伽经》,全名《入楞伽经》或《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主要通过大慧菩萨的一百零八问的问法,揭示了第一义谛,是结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经典。通观《楞伽经》经义,佛陀重视人间的精神不时跃然纸上,“人间佛教”的伟大光芒无时不在经中闪烁。

  一、众生皆有如来藏

  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昭示人间佛教义趣。“如来藏”之藏就是胎藏之意,即如来藏与生俱来在胎藏之中,表明一切众生生来就具有如来清净的法身,凸显出人人皆可成佛、众生平等的伟大思想。严格来说,如来藏包括本有之清净本体和由修行而来的圆成实性,对众生来说,只有本具之清净本体,只有到了佛、菩萨的果位,才兼有本来之如来藏和修成的如来藏。诚如经文中说:“如来藏自性清静,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些诸佛之所演说”。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结合成为如来藏识。传统佛教理论认为,“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意义也各不相同。“如来藏”标志众生本来自性清静的如来法身;“阿赖耶识”是指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真如”是万法之本。三者无直接联系,意义也不同。但在《楞伽经》中,常提到“如来藏”受到“无始”以来的“虚伪习气”所熏染,被客尘和烦恼所污染而不净,从而变成了识藏。

  “无我如来藏”,是《楞伽经》的新提法。《楞伽经》虽讲有“如来藏”,但并不讲有“我”,我们决不能把“如来藏”与“我”等同起来。为标明与外道“我”之不同,佛说如来藏是“无我”,“无我”是“离妄想无所有境界”,“我”与“无我”的不同在于有无妄想。“我”是因无明而起的妄想境界,如来藏本自清净,不含无明,离于妄想,如来藏与“我”区别的根本在于有没有无明。如此以来那些“计我”者也能够“信受”佛陀的“无我”之教,其用意是要把‘如来藏”与“我”分离开来,而不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印顺认为:对应机说教——‘断愚夫畏无我句’,‘开引计我诸外道’的教意,《楞伽经》显然更胜一著!”

  《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对禅宗影响重大。达摩“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楞伽师资记》依据的即是如来藏思想,这种观念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禅的开创者——慧能。“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故有愚有智。”慧能的思想并非独创, 而是继承了从《楞伽经》中获得的如来藏佛性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楞伽师, 而且影响了整部禅宗史。

  二、主张宗说并重

  《楞伽经》提出了宗说并重教禅兼容的主张,透显出大乘佛教应病与药、对机说法的卓绝智慧。所谓“宗通”即正觉的纲宗,是通过自得内证的殊胜境界,不重佛典教义等文字、言语、妄想等的研习。“说通”即说法的理论,它致力于教义的研究,善于为他人说教佛法。它离自心所现的种种妄想,不再困于一异、同俱和不同俱的知见里,可超脱一切意识,远离因和因果等知见,而自觉内证圣智境界。故而佛作偈言:“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从根本上讲,《楞伽经》是为菩萨以上境界的修行者而说的,所以她的重点是自证如来藏即宗通。但作为修行境界极低的芸芸众生,试图从宗通的方式修行,显然是很不现实的。基于这一实际情况,佛陀为了更加有效、方便地度化众生,也广开说通的方便,这都是佛陀不舍众生的慈悲使然。故而经书中说:“彼彼诸病人,良医随处分,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卷一)。可见,宗说并重是《楞伽经》为度化众生而创设的一套言说理论。《楞伽经》的‘宗通’与‘说通’影响了禅宗对禅宗与禅宗之外的其他派别进行区分,而这种禅分四种的观念则影响到禅门对自身的修行阶位的区分。”

  宗说并重的同时,《楞伽》已认识到说通与第一义之间的微妙敏感关系。这是因为一切言语教化等,都是假立的名相,是一种不得实相的生灭相和妄想,故而言说并不能当下开显第一义的宗趣。卷二中说:“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辗转因缘起,若辗转因缘者,彼不显第一义。”所以《楞伽经》中常以委婉生动的比喻方式作“说通”,以免人们执着言句。

  《楞伽经》以言说诠释世间第一义谛已成通则。它对语言文字特征的敏锐和对其局限的觉察,以及为此而独创的一系列特异的说通方式,不仅利于出生、修行均在人间的芸芸众生,而且这种灵活的出发点,也凸显出大乘佛教卓绝的智慧和变通的灵活。

  三、不舍众生的悲愿

  《楞伽经》的说法因缘,源于佛陀不舍众生的悲愿,别开生面地塑造了《楞伽经》人间佛教的品格。首先,不舍一切众生。这在经书卷一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大慧,一阐提有两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及作恶意言此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之说。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二者菩萨本自愿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众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阐提趣。”菩萨们的本愿力,不求入涅槃,并不是他们不能证得涅槃,而是为了一切众生而不如涅槃。这种修持已证入涅槃但其身心,却进不了涅槃的法相,故可以列入一阐提的范围。但是即使是舍一切善根的极恶一阐提,也会得到如来法力的加持而使其善根复萌长养。即“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者,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所以者何?谓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不仅如此,在唐实叉难陀所译的《大乘入楞伽经》中的《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中,请法之主罗婆那王大夜叉以及其他参与诸法的罗刹等都是凶神,佛出于哀愍六道众生,也使其发欢喜心而甘愿受摄。我佛的慈悲和仁慈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佛凡一体。凡圣之别在于识与智的区别,只要能以智观识达到了知“空”的境界,则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无所有及胜。慧则人人是生,心意及与识,远离思维想,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在究竟意义上昭明识智、凡圣不二、佛凡一体,其实这与明确区别三乘五种性并不冲突,区别三乘五种性,其目的是为了当即说法的方便。

  再者,在《楞伽经》卷三中,辨别字、语等,法等,身等四等密意;自得法,法本住的二种密法;宗通说通;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如此种种;几乎全是在讨论得道之后如何化度、帮助众生的智慧,这部分内容占据了整部《楞伽经》沉甸甸的四分之一,可见佛陀不舍众生悲情之深沉。这种不舍众生的利他助他度他的慈悲关怀,无不散发出浓厚的人间佛教气息。

  禅者最具有人间性,中华佛教之特质在于禅。《楞伽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禅宗在灵性、直捷的深处有着《楞伽经》的理性渊源。如来藏、佛凡一体、宗说俱通等思想,彰显出人间佛教契理契机的精神特质,对中国佛教影响甚巨。自达摩以《楞伽经》授与慧可以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藉教悟宗”的重要典据递相传承。人们也对《楞伽经》崇奉倍至。“楞伽是佛法智无上宝典, 一切经论皆不能及……是楞伽者, 正如阿褥达池, 四大河水皆从此出, 岂可泛作教科书观?”(详见章太炎写给黄宗仰的书信);“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太虚大师的《楞伽义记》,欧阳渐的《楞伽疏决》, 以及邱虚明的《楞伽疏证》, 均使得《楞伽经》论义愈加精确分明。“禅宗可以说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是大乘佛教进一步人间化、生活化的典范。因此,对《楞伽经》的解读,就是对禅宗思想的解读,就是对人间佛教的解读;对《楞伽经》的修持,就是参禅悟道,就是对人间佛教的实践。”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