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道人要内敛


   日期:2014/12/4 19: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家去看法师讲座,和世间的演讲家讲座有什么区别。演讲家需要讲的很有感情,甚至很有激情,表现的很激动。但法师讲法,不需要,他慢慢的讲,你看他好像讲给你听,其实不是,他讲给自己听。完善自己比说服别人更重要。你看佛法,不像天主教,上门给你送福音,跟你说,你来信上帝,你得永生。佛法从来不怎样?佛法他就喜欢躲起来,躲在山里,或者藏起来。为什么?

这就是道的尊贵,也是佛法的尊贵。他不需要来说服你信他,因为这个佛法是生命层次的东西,不是思维层次的。思维可以用语言来辩论,但生命层次,就不行了。但你只要生命到达那个层次,不用别人推,也不要别人鼓动,你自然会去找佛法,多远的地方,你都会去。所以佛法永远不会灭亡,他一直存着,那就是有道的人,才能得到,无道之人,看了也当垃圾。

一个修行人,他也不会去可以说服别人,他就是慢慢修自己。所以在五台山等各大名山,他们都有修道人在。太平盛世时,他们就躲起来了,天下大乱时,他们又出来,出来做什么,救人啊。人类有危难,修道人就出来了。体光老和尚说,周恩来是宋朝的禅师再来。那些挽救劫难的,都是大修行人再来。

要修道,首先必须要内敛。以前丛林,都是冬参夏学,冬天就参禅打坐,夏天出去学习,去大丛林学习。参禅打坐,可以调整身心。一个人想要内敛,那他必须要有身体基础。首先他肾气要比较充实,他就不会浮躁。像现在年轻人,天天看电视,或者熬夜,都会导致肾气消耗,他就很浮躁,看的也很短浅。像诸葛亮说的,非淡泊不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是藏在肾气里头。这个身体基础就很关键。

要内敛的人,志气表现出来,就是谦卑。人肚子里有东西时,他就容易谦卑。最简单的,你看女人怀孕时,她肚子有孩子,那她就很谦卑,走路不会啪啪响,头也不会昂的很高,而是放的很低。她的喜悦,黄帝内经讲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说的太神。她的喜悦,就藏着,因为无法分享,所以她会一直喜悦。开心时,千万不要大声笑,喜悦也是一种能量,你都花完了,悲伤就来了,这个是有身体基础的。

那志气也要藏着,就像十月怀胎一样。这样子叫宁静致远。所以学佛人,先不要想着受很多鼓励和表扬,被人骂一骂,被师父批评,父母批评,这个是很好的。别人一批评,就会收敛,那志气就藏得住。如果一点批评都承受不住,或者眼里容不下沙子,这样子不管是学佛,甚至过世俗生活,都是很苦的。

那教育小孩也一样,不要从小就让他觉得很有优越感,这样长大他就很苦。要让小孩多受苦,他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有自己的福报业力,要让他去体验,去放养。不要一直赞美他,这么小,顶不起大人的赞美。以前人取名,都是取狗啊猫啊,各个都好养。现在人给小孩娇生惯养,长大后他就很苦了。这也是志气的问题。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道人       内敛)(五明学佛网:修道人       内敛)  

 法藏法师:何谓真修道人 

 界诠法师:修道人 

 宣化上人: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 

 宣化上人:修道人绝对不可动肝火,所谓“无明火烧尽功德林” 

 宣化上人: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不可轻言,不传人是非,方为修道人 

 宣化上人:有些修道人,不须靠饮食就能生存,为什么呢? 

 宣化上人:修道人,切记!关键就在“财色”两关,若能打破了 

 宣化上人:修道人,天天所行所做都不离这六种条件 

 宣化上人:修道人,必须要达到“无我”,才能法法皆圆 

 宣化上人:修道人,切记不要被魔把你叼去 

 宣化上人:这是修道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