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攀比是一种自扰


   日期:2014/7/17 2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脑袋,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里,经常纠缠不清、经常打架的有两种思想,一是本来的那个我的思想,二是另一个虚拟的我的思想。本来的我,即本我;虚拟的那个我,即虚我。这两个我经常会较劲儿,弄得心绪不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忧郁、纠结、苦闷便由此产生,谓之自扰。本我,是实实在在的我,出身、处境、能力、水平、思维是客观现实的;虚我,则是超出现实的一些想象的、假设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切实际的攀比而造成的,没完没了地攀比又达不到,烦恼便没完没了地相伴随。所以,攀比是一种自扰。

     人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攀比,攀比口袋里的糖,看谁的多,谁的是水果的,谁的是奶油的。口袋里的糖既多又是奶油的那个小孩儿自然洋洋自得,而其他的小孩儿,可能就会由此而自惭形秽,很不开心。这是本我和虚我不一致导致了本我的苦恼,本我的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买几块水果糖已算奢侈了,可是那个虚我却想:为什么我家就不能多买些奶油的糖呢?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攀比谁长得帅,谁的家里更有钱,初入社会的时候就比谁家里的关系硬,谁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谁能挣更多的钱。再后来攀比谁的女友长的好看,谁开的车好,谁住的房子大。攀比都是攀那些比自己好的人。

     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本我是真实的自己,虚我是自我虚构的,是把比自己好的那些人作为参照点来与自己比较,是超越客观的事情,结果总是比不了,够不着。本我像是自己的舌头,虚我就像自己的鼻子,舌头总是够不着鼻子,急得团团转,实现不了的硬去做,自己糟践自己而不自知。不考虑自身实际条件,总认为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别人拥有的,自己也应该拥有,其实是很荒谬的。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与别人比,是攀比,其实有许多时候,虚我也与本我比,如:走进考场时许多题都不会做,走出考场时却觉得都会了,虚我就埋怨本我,抱怨本我,于是就后悔得不得了,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我折磨,在考场里紧张的环境里的那个我,与走出考场轻松环境里的那个我,思维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能比。“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只有本我与虚我一致起来,才算是战胜了自己。由此可知,本我与虚我的纠缠不易消停,这也许正是自扰的根源。

     攀比,往往与盲目相联系,本身就含有不现实、不可能的成分。如果不是盲目地比,而是实事求是地比,则是正确的比。正确的比,能够比出信心,比出勇气,是能够比出正能量的,是不会烦恼自扰的,那不是攀比,是应该提倡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攀比       别人)(五明学佛网:攀比       别人)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若有佛来接引 

 心律法师: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 

 修行的目的是在改变修正自己,而不是为了改变别人 

 布施,不要以为是别人需要,其实是你自己需要 

 蔡礼旭老师: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的缺点 

 慧光法师:别人赞叹善法,是别人的功课 

 慧光法师:修道者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 

 法藏法师:原谅别人,就是释放自己 

 心律法师:攀比是痛苦之源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佛菩萨只保佑那些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如何劝别人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