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為什麼說《阿彌陀經》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指南針”?
編者按:在所有佛經中流通最廣、誦讀人數最多的經典自然是《般若心經》,但是《心經》之外哪部經典流通最廣、誦讀人數最多?是《金剛經》還是《阿彌陀經》?恐怕真不好說,這兩部經典是佛門日常課誦內容,在世俗社會中也有極大影響,都很有代表性。《金剛經》對禅宗影響極大,六祖大師即是聽《金剛經》悟道;《阿彌陀經》則是淨土三經之一,是釋迦牟尼不請自說之重要經典。各位佛友若能靜心持誦,必然受益匪淺。 西方極樂世界(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一、殊勝地位 今日佛教在世人中最普及的宗門無過淨土宗的念佛法門,而為淨土行人最熟悉的佛經無過《阿彌陀經》,是淨土三經(其他兩部,一是稱為“大經”的《無量壽經》,一是稱為“觀經”的《觀無量壽經》)之最精短的“小經”,淨土宗的根本經典。該經是少有的釋迦牟尼佛陀不請自說之經,可見其殊勝之至。這也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佛法完全隱沒前的最後一部佛經,可見其度人之眾。大多漢傳佛寺日課必誦經典之一,被贊為“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乃至出現史上佛教興盛時期“家家彌陀,戶戶觀音”的盛況,“阿彌陀佛”亦成為僧尼佛子間問訊的敬稱口頭語,“南無阿彌陀佛”亦成為漢傳寺院刻寫最多的壁書。 二、說法緣起 釋迦牟尼佛在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即祇園精捨)的法會上,面對諸多弟子,以直接告知佛陀十大弟子之“智慧第一”捨利弗的方式自行說出。因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方便簡易,是能夠真正實現“普度眾生”的捷徑,故佛陀極力推薦,但同時提醒正因為如此,也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三、核心內容 漢傳佛教中的通行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