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守此四法,命運通達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九段:【陳永壽問結局。菩薩示偈曰:“節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作家法。隨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守此四法,結局通達。這是陳永壽來問菩薩自己的結局,結局就是:我一生的命運怎麼樣啊?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呀?就是問這個事情。菩薩給他示了一個偈,這個偈頌對我們——無論日常生活,還是我們的修行道業,都是很好的開示。 “節欲戒瞋,是保身法。”我們每個人都想保養身體,延年益壽,身體健康,歷來都有養生之學。實際上說了很多養生的方法,最核心的:節欲、戒瞋兩種。“欲”,五欲,要少欲,尤其是男女的欲望、不能縱欲。縱欲,你消耗了很多的精、氣、神,你身體是很空虛的,所以身體容易生病。放縱自己的欲望,常常使你命中的壽命都不能保證,中途夭折。再就是瞋恨的心不能有,要制怒。你能夠知道少欲知足,知足常樂;瞋恨心不起,你的身體、身心就會安樂,就能延年益壽,這就是保身法。 第二是“收斂安靜,是作家法”,“作”就是造作,做某件事情;“家”是到家、成功的意思;就是你做世間的事業,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心性要收斂,要安靜,才能成辦事業。這也是很好的開示,大家不要以為一天到晚奔波就能辦成事,實際上一定要安靜下來。安靜下來就能汲取我們心性的能量,開發我們的智慧,然後你做什麼事情就非常到位,非常有力量,就能成辦這件事情。所以你看港台包括日本那些企業家他們知道這個道理,基本上每年再忙都得抽一個月到寺院去進修一段時間,或者坐禅,或者念佛。你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忙,沒有一刻回到內心安靜下來,它最終就好像你的拳頭打在外面是散的。你要有力量,往往要收回來再打出去一樣;磨刀不誤砍柴功。所以要做一定程度上收攝心性,安定心性的工作,你才能把事情做成功,這是“收斂安靜,是作家法。” “隨力婚嫁,是省事法。”世間有很多事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果處在一個大家攀緣的情況,這個婚嫁相互攀比,非要講排場不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到處借債,搞得很忙——一頭霧水:這些都是煩惱重重,所以隨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力量辦多少事。人家有錢的人要在五星級賓館請酒,你是一個工薪階層、小康之家,不一定非得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