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如果能真正去行,三年就会见大效果


   日期:2014/6/12 20: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八因、三缘,实际上是修圆满的福德身,作为大乘利他的所依身,在寿命、相貌、出身、财富、威信、名声、根性、力量各方面,都应当具备上等的条件,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成熟众生。
这八因,包括了世间一切的圆满,虽然人人都想获得,但是没有辨别业果的智慧,就不知应从何处下手来创造。圆满的人身,实际是从平凡起步而修得的,只要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缘,就可以现前圆满的福德身。
八德之身,分别而言:
第一,寿命长,能很长时间修行,因是爱护众生
第二,相好,能让人欢喜而愿意接近听受教言,因是佛前供养明灯和新衣
第三,出身尊贵之家,能让人们敬奉采纳自己的言教,因是身口意修恭敬,自己处在低位,象仆人一样
第四,自在,既有大财富,又有好人缘,就可以摄持众生,令他成熟,因是修布施
第五,信言具足,说话别人尊重信任,具足这条功德就能以爱语、同事、利行摄受众生,因是不说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绮语
第六,具有大势力,这样做事业就有大能力,能由此摄持众生,令众生很快接受教化,因是发愿和供养
第七,丈夫身,能成为一切殊胜功德之器,在修法上有许多方便,因是欢喜丈夫功德,厌离女身等
第八,大力具足,对自他二利的事业没有疲厌,心力坚固,能得智慧力、发神通,因是帮助他人,替人分担,别人不能做的事,自己代他做,别人能做的事,自己充当助手,还有布施饮食。
懂得这些之后,就可以不离开自己的生活,修积未来的圆满人生。
比如:
照顾病人、老人、爱护动物、放生,这些是修长寿健康的因
在家里在单位里,把环境布置得整洁美观,这样来供养如来,将来会得相好
对人恭敬有礼貌,事事肯让人,把别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就是修种性尊贵。
每个月领工资时,拿出一部分钱救济身边经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修自在,将来一定会富裕有人缘。
注意修好口业,说话不伤人、不骗人、不讲无意义的话,不破坏别人的关系,语言很和善、很真诚,别人就会信任你,喜欢听你的教导。
常常发愿能摄持种种功德,对上师三宝、父母等殷勤供养,将来有大威势。
爱丈夫性,做人行事正大光明,将来会得丈夫身。
乐于助人,见到弱者就主动去帮助,对于上者也愿做他的助手,这样放下自己成全别人,身心的力量就会提升。
做这些善行,唯一是回向无上菩提,而且待人做事,都是用纯厚的心。这就是心清净。
每天都这样不间断地作、认认真真地行,就是加行清净。
有了这两个清净,自己的相续成为妙田,做什么都能出生大福德。
这是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缘,把佛法贯彻在现实的人生当中。
反之,一天大多数时间都不和修行结合,只是形式上做一做,得到的实际利益就不大。
如果能真正去行,不要到来生,今生就会转变,行得猛利,三年就会见大效果。从更近的角度,下半生比上半生增上,一年比一年增上,一月比一月增上,甚至上根者一天比一天增上。
自己可以做试验,在家里对父母、眷属修好这个法,在单位里也这样实修,看看自己的身心、人际关系、事业,各方面是不是在增上。
所以,业果这个法贵在实践,真正按八因三缘来修,决定可以全方面转变命运,不在这里实行,恐怕学佛修道很难有坚实的基础。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 《菩提道次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益西彭措堪布       菩提道次第)(五明学佛网:益西彭措堪布       菩提道次第)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 

 益西彭措堪布:称念观世音菩萨,即能远离YIN欲的道理很深 

 益西彭措堪布: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 

 益西彭措堪布:邪YIN念头的报应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有穷 

 益西彭措堪布:金刚萨埵心咒是忏罪如意宝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灭除极重罪 

 益西彭措堪布: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 

 益西彭措堪布: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戒杀放生茹素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