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任何一個情況出現都在提醒我們做人、做事的不足
我們現在這個單元,對人生非常重要,“君道”當中的“反身”,反求諸己。《論語》當中說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夫子這些教誨很重要,因為我們不懂個中道理,可能自己冤枉作了小人不清楚,德行每天在退步不明白。人生要有意義,要德日進,過日少才有意義;習氣不能減,最後都被習氣給控制住,這個人生就非常苦痛,非常沒有價值。所以君子求諸己,是求諸於自己,反省自己;小人求諸人,求之於人,這個諸是之於的意思。所以我們一遇到事情不如意,第一個念頭是我錯在哪?還是第一個念頭誰害我的、誰沒告訴我的?比方我們在部門裡面,同仁跟你借東西,借了以後沒有及時還給你,結果你要找找不到,當下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我借你、幫你,你還沒有給我還回來,氣死我了。這還是在怪別人。君子求諸己,事情發生了,首先我有哪些做得不夠、不到位的,才造成這件事情。他要借的時候,我有沒有給他登記一下?登記了不就沒事。而且登記了,我順便也告訴他,一個很正確的做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