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寺廟

 

慈恩寺(陝西西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按此在新窗口浏覽圖片
慈恩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路的南端,寺內矗立著古樸雄偉的大雁塔。唯識宗祖庭。西安市市徽中央所繪的便是這座唐代古塔。它已經成為古城西安的獨特標志。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的晉昌坊的東半部,原是隋代無漏寺址。貞觀二十二年( 648 年),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要為死去的母親文德皇後(即長孫皇後)追薦陰福,下令選擇“挾帶林泉,務盡名勝”之地建寺,選中這裡。因寺院為追念慈母恩德而建,得名慈恩寺。唐代的慈恩寺毀於唐末戰亂,僅大雁塔獨存。後來寺院雖經多次重修,都遠不及唐代規模。現在寺院建築范圍僅是唐慈恩寺的西院。

慈恩寺是皇家住持建造得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塵莫及的顯赫地位和宏大規模,屬唐長安城最大的寺院之一。這座寺院當年由大殿、大佛殿、塔北殿、翻經院、元果院、太真院、東院、西院、浴室院等 13 做庭院組成,占晉昌坊一半,面積達 342 畝,是現在寺院面積的 7 倍;寺內的重建復殿、禅房精捨共計 1897 間,是現有房捨的 34.5 倍,其建築的富麗堂皇和裝飾的華貴精妙更是空前絕後。相傳吳道子、尹琳、閻立本、鄭虔、王維等著名畫家都在慈恩寺作壁畫。

玄奘子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捨利。為了供奉和貯藏這些經典法物,他上表唐高宗,請求批准在慈恩寺正門以北建一座高 30 丈的石塔。唐高宗認為石塔工程過於浩大,短時間內難以完成,不願玄奘為此多付出辛苦,於是改為在西院今址建造磚塔。永徽三年( 652 年),由玄奘設計,指導施工,並親自參與擔運磚石,建成一座 5 層磚塔。據記載,這座磚塔高 180 尺,基座每邊長 140 尺,面積約 2000 平方米 ,大約完全依照印度形式,形狀奇特。由於這座塔磚表土心,僅存在三四十年就逐漸頹壞。長安年間( 701 - 704 年),武則天重建大雁塔,全部改為磚造,並提高到 7 層。明代又在塔的外表緊砌了一層名磚,形成了大雁塔的現在面貌。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高 64.517 米 ,底層邊長 25 米 ,塔身呈方形角錐體,坐落在底面積 42.5 × 48.5 米 ,高 4.2 米 的方形磚台上,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外部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螺旋木梯可攀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莊嚴古樸,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玄奘在慈恩寺譯出大量佛經後,請唐太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