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為何佛門弟子,很重視回向 
	    
       文/果逸   問:為何佛門弟子,很重視回向?   答:回向(梵語parinama),又作回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回向之說甚多。   東晉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卷九分回向為三種: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二、眾生回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三、實際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道綽禅師於安樂集卷下,解釋回向有如下六種:   一、以所修諸業回向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往生淨土,待得六通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遲向速。   五、回施眾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卻分別之心。   綜貫經論,回向可分十種: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回向佛道與回向眾生。五、回劣向勝。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