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同情他人
妙雲 在佛典中,有一個故事叫(阿那律穿針) 阿那律是一位精進的修道者。 他專心誦讀經文,時常通宵不睡覺。因為過度疲勞,所以眼睛瞎了。他雖然傷心,卻不頹喪,反而更勤奮學習。 有一天,他的衣服穿了一個洞,便自己動手縫補。後來線脫了,他又看不見,十分狼狽。 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難,便來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線穿針。 “是誰替我穿針呢?”阿那律問。 “是佛陀為你穿針。”佛陀一面回答,一面為他縫補破洞。 阿那律感動得流下淚來。 “同情別人,幫助別人,是我們應有的責任。”佛陀教訓大家說。佛陀以身作則,給大家一個好榜樣。弟子們知道了,十分感動,都互相勉勵,互相幫助,為大眾服務。 助人為樂,是佛弟子最起碼的行為准則,也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一,在以“和為貴”為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基本精神所體現的道德關系上,有力地維護著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和諧統一。揚棄傳統倫理道德觀中夾雜的封建宗法成份,實現其中倫理關系在道德上的義務的要求,反映人們對和諧、融洽環境的追求。 助人為樂,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希望在社會生活中處於互助、互愛、互幫的人際關系的情感意願;另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對自己與他們良好社會關系的追求。“助人”是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