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法師開示  
                                                                                                                        
                                                                                                                        
                                                                                          
                                                                                            
    | 
	 
	  
	
	宣化上人:靜坐的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靜坐的功德 
 宣化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人若能靜坐,就算很短的一剎那,在這時候他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一切塵勞、妄想雜念皆止,則一切智慧、辯才便生起。這時,認識法的本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明白法的自性本來清淨不動,便能返本還原。恆沙七寶塔是有為法,有形有相,靜坐,則是無為法,無為而無不為。“淨極光通達”,淨到極點,智光現前,再不顛倒,這時便行菩提道,發無上正等正覺心,因此,比建造七寶塔更殊勝、更重要、更有用。   這時,能真布施,真持戒,真忍辱精進,真禅定,真般若,六度齊修,萬行俱備。人為何無智慧,因為一天到晚向外馳求,未能回光返照,反求諸己事顛倒,離開自性愈來愈遠,不知道回頭,“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苦海,是世間的海,雖然無邊無際,人若懂得回頭,便能離苦得樂。   人在世間上求名求利,心勞力拙,一天比一天愚癡,因為被五欲所牽纏,看不破,放不下,故不自在,跑到外面去。若能看破放下,得到自在,就不向外跑,在本性上不搖不動,不取不捨,無欠無余,無人無我,這時證得無生法忍,回頭轉身,才知天空地闊。人為什麼被六根、六塵、六識所拘?因為把根本忘了,未能放下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即是欲念,總共有五種: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粘粘糊糊,擺脫不開。把財欲擺脫明,色欲就擺脫不開;色欲擺脫開,名欲又擺脫不開;直至財色名食都擺脫了,睡欲還是擺脫不開,每天非睡八小時不可,否則就覺得吃了大虧。為什麼覺得吃了虧,因為你執著睡眠,若不執著,就不知自己睡了沒有,都無所謂。財色名食的欲,亦復如是。你能放下,輕松活潑,就得到自在。念動事事有,念止事事無。“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斷盡真福田。”你能夠不打妄想,就是大富大貴,斷絕私欲,才是真正享福,人有一絲毫的私欲,仍然是窮人。你想有福嗎?就不要打那麼多妄想,不要被五欲所縛,不得自在。 
摘自《人生要義》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佛法教發財的道理 
	下一篇:習氣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