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个性与角色 |
||
日期:2012/2/6 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个性与角色 ●如实 亲情和谐的元素,在认识自己的角色,不任意发挥自己的个性。 一九九八年,有一部美国电影One true thing,台湾译为「亲情无价」。内容描述有一个女儿在纽约工作,因母亲病重,于是回到家乡陪伴母亲的故事;故事改编自普立兹得奖者安娜昆德兰所写的同名小说。 这部片看似平实,却是感人心弦,令人不断的萦回与思索当如何珍惜亲情关系,以及与生俱来的个性,如何在不同角色中尽分得宜。有一位大学生看过后,建议以下人士切勿错过:(1)因求学、工作等离乡背井已久的人;(2)全心工作,期待有所成就的人;(3)感觉父母亲已经很落伍的人。 剧中女儿艾伦,从小就非常崇拜身为文学系教授的父亲,和父亲的个性也比较相近。她认为父亲娶了教育程度不高,而有传统型的母亲,有点委屈。她与母亲也因个性不同,在沟通上不是很投合。哈佛大学毕业后,在纽约某杂志社工作,是一位自视甚高的记者。某天回家为爸爸庆生时,始知母亲得了癌症,爸爸希望她回来照顾。 女儿:那我的工作怎么办? 父:你可以作自由撰稿人,你妈妈白天需要人照顾,而你弟弟在外读书。 女儿:爸爸,你也许可以请休假。 父:不可能的,我是系主任,还得养家活口,你也知道我写小说的订金,早就花在你和弟弟的教育费上了。 女儿:我必须在纽约进行我的访问及研究,你了解我的工作,我不能就此放掉一切,我可能就追赶不上,这可能会毁了我的前途,我们可以请一名看护。 父:你长水痘时,你母亲也没有请看护,你明知她多不喜欢家中有外人。 女儿:(欲言又止) 父:你妈妈需要的是你,你在哈佛受了教育,但你的良心在那里? 于是艾伦向杂志社请了假、告别了男友,回到家里照顾母亲;艾伦已经很久没有和母亲这么亲近的生活。艾伦努力放下强势和具有敏锐度的个性,努力扮好女儿的角色,但她内心时常有冲击;我就要这样照顾下去吗?回纽约写稿、访问才是我的生活,人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洗衣、煮饭等事情上,内心实在不喜欢像母亲的生活方式。 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就去参加小区活动,艾伦只好勉强陪着去。尴尬的陪伴中,和她在职场上犀利的作风,有很大的不同和不适应!女人为什么要做这些小区福利工作呢?母亲生活的世界对我来讲太小了,母亲为何不发挥所长做个专业的装潢师,发挥她自己的事业呢? 在个性和角色的磨合中,艾伦透过其它人的眼光,渐渐发现,母亲其实是一位很有智慧、时时为别人着想,且坚强的女性。虽然是传统的家庭主妇,却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相反的,父亲成功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些令她不以为然的行为和软弱。 当她和母亲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关系逐渐亲厚时,母亲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此刻艾伦才真正体会到亲情的珍贵;甚至在母亲过世后,艾伦有感而发的说「我从未如此思念过一个人」。 亲情和谐的元素,笔者以为认识自己的角色,不任意发挥自己的个性是关键。夫妇相处、职场工作,亦复如是。常听人说「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谁没有个性呢?独居、独处时,自己的个性要怎么发挥都可以,但是在一个家庭中、社群中,就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真诚的做好角色的职责,而不是带着个性,以个性来发挥角色。就如剧中的女儿,若发挥她的个性在女儿的角色上,想想会有这样的结局和体会吗? 在《印祖文钞》中常可读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开示,落实到生活上,放下个性,诚心的、有智慧的对待人与事,不就是闲邪、存诚,不就是尽分、敦伦?这才是亲情的基石,才是亲情无价感人之处。 转载自 明伦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