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八集) 2011/7/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二十面,第二行看起,从当中看起:
「此上三句,显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等,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之妙义」。这上面《无量寿经》所说的「舍诸爱着」、「亦无希求不希求想」,这些经文都是讲无欲。显实际理地,实际是真实的,真实只有真心、自性,理地,地是能生的意思,能生万法。实际之理能生万法,把它比喻做地,所以实际理地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这个意思。不受一尘,前面我们学得很多,真心里面它是清净的、不生不灭的,它是一法不立,所以它没有现象;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它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一般人无法理解,而实际上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为它没有现象,所以我们看不到它,听不到它,捉摸不到它;也想不到它,因为它不是精神现象,所以你想不到。于是今天的科学、哲学也没办法达到,因为科学、哲学必须要有对象,就是有现象它才能够探索得到,它没有现象,所以科学技术跟哲学都没法子。
怎么样才知道?佛在经里告诉我们「唯证方知」,只要你真正证得,你就知道了。怎么证得?把妄心放下就证得。妄心障碍真心,它是从真心变现出来的,真心里头没有妄心,能现妄心。妄心能现妄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今天讲的宇宙、太空、万事万物,在佛法都称为幻相,它不是真的,它是属于剎那生灭的,严格的讲它根本不存在,这才是事实真相。所以能生能现的本体,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己的自性,自己的真心,这里头什么都没有,叫不受一尘,丝毫都没有染着。这是能现能生的体,哲学所说的本体,佛真正把它找到了。
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行是现相,识是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的真心,大乘经上所说,一念不觉就生起无明,这个无明就是阿赖耶的业相,业相生转相,转相生境界相,换句话说,这三种现象剎那当中统统具足。一念不觉是阿赖耶的业相,精神现象(今天科学家所讲的信息)是阿赖耶的转相,由转相产生物质现象。所以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是精神变现出来的。精神从哪里来的?是从一念不觉里头发生的,一念不觉就是今天科学家所讲的能量。能量从哪里来的?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没有遇到缘不会变现。缘是什么?缘是一念不觉,这是缘。一念不觉没有原因,一念不觉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这是很难理解。
我自己深入经藏三、四十年,才渐渐体会到这个问题,慢慢了解,肯定它、承认它,不再怀疑。没有这么长的熏习,我们一般讲实习,确实很难明了它。为什么?他一定叫你放下烦恼,只要你有分别执着,你就永远体会不到,只是听说而已,佛在经上这么说,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你自己体验不到。你放下的愈多,你跟它就愈接近,接近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体会到了。真正见到那是法身菩萨,《华严经》里圆教初住刚刚接触到,初住就成佛了,中国佛教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唐朝六祖惠能大师见到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见到了。佛教在中国这二千年来,真正达到这个境界,也就是哲学里面讲的见到本体,我们一般估计,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三千人,佛教在中国是无比殊胜的成就。如果说念佛往生的人,更多了,念佛往生的,最保守的估计超过十万人以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就见性,但是他等于见性,这个不可思议。因为他烦恼没有断,也就是说分别执着他有,习气就更不必说了,但是在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让你的神通、智能、道力跟法身菩萨差不多,相等了,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所以佛经上讲不可思议,无法想象。这全是真的不是假的,释迦不会骗人,阿弥陀佛也不会骗人。学佛,求生净土是一条成佛的快捷方式,最快速的一个门路。
所以世尊苦口婆心的在这里劝导我们,在行门,就现相,起作用,不舍一法,这一法是说世间法,具足世间一切法。所以下面继续说,『作得善愿,尽心求索』。人一定要发善愿,而且要把善愿兑现,尽心求索就希望这个善愿都能成就。决定不要作恶,作恶太可怕,作恶的果报在三途、在地狱,苦不堪言。这些显示理事无碍,《华严经》到最后事事无碍,圆融自在的妙义。「如德遵普贤品曰」,本经第二品「德遵普贤」经文上说,「会中诸大菩萨,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空、无相、无愿,统统是从实际理地上说的。不受一尘,哪来的空?哪来的无相?哪来的无愿?空、有都没有了,有、无也没有了,愿跟无愿也都不能够建立。为什么?这些你要是着了相,都是妄想分别执着,你要不着相,全就没有了。可是事上有,理上没有,这才圆融。偏在理上,着空了,偏在事上,着有了,着空着有都是错误,空有二边不着,二边也不舍,这才叫圆融自在。
「诸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有行有愿。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这是无住,《金刚经》上讲的无住;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这是起心,生心。《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师就在这一句开悟了。二边不着,二边不离,这是大乘,这是菩萨,这是佛;二边都着是凡夫;执着空,不执着有,是小乘。小乘着空不着有,有是假的,凡夫着有不着空。修行人常常堕在一边,着有的变成外道,着空的也变成外道。根性大利听到这些经文他明白了,对于一切法的真相通达明了,不再迷惑,这叫菩萨。无住而后生心,这生心什么意思?真心起作用。释迦牟尼佛在世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你看他表演,他也投胎,他也出生,跟一般人没有两样,从小慢慢长大,求学、修道、成佛、教化众生,最后入灭,表演这种过程给我们看。那我们要问,他有没有执着?他有没有分别?他要有执着、有分别,他是凡夫,那跟我们没有两样。正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不但没有分别执着,他连起心动念都没有。这什么意思?这就是世尊常说的「本来是佛」。本来是佛不是他一个人,个个人都是,只是我们大家不肯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如果肯放下,放下就是,为什么不放下?这比什么都重要,放下才是真正的自己,不放下就是迷。分别执着是造业,分别造的轻,执着造的重,就造业,造业当然就有果报,不造业就没有果报。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示现,他没造业,为什么?他没起心动念,所以他没有果报。这是什么?这就是佛法常讲的作而无作,你看到我在做,其实没做,没有起心动念怎么做?所以事上是假的,心里落印象那个玩意那是真的,这是世俗讲真假,相是假的,阿赖耶落印象是真的。如果给你讲真的,从自性上说,阿赖耶是假的。为什么?它有生灭,自性里头没有生灭。知道自性没有生灭,就晓得阿赖耶不是真的,阿赖耶好像是真的,它实际上不是真的。如果我们真正把弥勒菩萨所说的话真听懂、听明白了,阿赖耶是怎么回事情?念念生灭。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一秒钟里头出现多少个阿赖耶?一千六百兆,一个接着一个,我们看到好像是一个,好像它存在,其实它不存在,我们看走了眼,看错了、想错了,它确实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就是自性,它真的叫不生不灭。阿赖耶是有生有灭,生灭的速度太快,也好像是不生不灭,但是它真的有生灭。什么时候他真正觉悟了,他一念不生,灭就没有了,那就叫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
我们就明白了,阿赖耶从哪来的?自性本具般若变现出来的,转它是大圆镜智。执着,把执着转过来,变成平等性智;把分别转过来,变成妙观察智;这个只要一转,眼耳鼻舌身就变成成所作智,成就什么?成就为人演说,这句话重要。千经万论哪一部经上不说多少次,受持读诵是自己的事情,成就自己,为人演说是成就别人。演是什么?表演,不是为自己,为别人。为别人表演,为别人讲解,这就叫弘法利生。哪一尊佛不是这样做?哪一尊菩萨不是如是做?你看到哪个佛菩萨不在表演,哪个佛菩萨不在说法,你找不到一个。于是我们就明白,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的教学,它跟一般人所讲的宗教完全不相干。佛教有讲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是世间人。六道、十法界是平等的,只是迷悟浅深不同而分的差别,他如果迷得重一点他就下去,他迷得轻一点他又上来,他这个上下不定的,都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你就真学到东西。它是教育,非常好的教育,世出世间教育它是最圆融的、最究竟的。儒家的教育只讲教学的一部分,如果用大乘佛法来说,儒家教育是人天这部分,人天以上的它不讲,人天以下的也不讲。道家是六道轮回的教育,它讲到天道,它也讲到地狱,范围比儒家广,但是它没有出六道。一般宗教跟道家差不多,都在这个范围。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能够超越十法界,只有大乘佛教。小乘超过六道,不超过十法界,真正超越十法界的只有大乘,叫究竟圆满的教育。毕业就叫成佛,拿到最高的学位。所以佛陀是学位的名称,佛菩萨他不是神、不是仙,他在佛教里面取得的学位,像我们现在在学校念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类似这些。你到某一个层次,你拿这个学位。
佛法的层次是放下,所以跟你念书不相干,你放不下,念得再多,你也拿不到。你把三藏十二部经都背会了、都讲透了,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没放下,你是凡夫,你拿不到。所以六祖说与这不相干,这话是真的,一点不假。放下执着就是阿罗汉,第一个学位拿到;放下分别,第二个菩萨学位拿到;不起心、不动念,最高的学位佛陀拿到。谁是佛?人人都是佛,只要你肯放下。谁是菩萨?人人都是菩萨。谁是阿罗汉?人人都是阿罗汉。平等的教育,究竟圆满的教育。这么好的东西摆在面前,多少人不认识,你说多可惜!说不好听的话,你说多可怜!他本来是一切都圆满,他不学,那就一切都迷惑,一切都颠倒,那自己得受苦受难,叫自作自受。佛看到,「可怜悯者」,这是佛对众生感叹的一句话,为什么不回头?为什么不觉悟?为什么不肯学?
古时候好,在家父母教,在社会国家教,帝王大臣都教,他都懂。现在我们都是有罪之人,什么罪?不孝父母、不敬祖宗,这个罪过很重!父母、祖宗留下来这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不懂?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人不如外国人,外国人还有真懂得的,有赞叹的、有向往的,中国没有。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大不孝。不孝不能怪他,佛慈悲至极,为什么不能怪他?他丢了好多代。不是他不懂,他父母不懂,他祖父母不懂,曾祖父母也不懂,大概到他高祖父母,知道有这回事情,自己也没有认真修学,再向上去,大概对于这个事情逐渐就了解。在中国二百年前老师很多,修行的人多,讲解的人多,传播的人多,这二百年来逐渐往下降,降到最近的五十年没有了。所以我们有这个缘分接触到,了解了,不能不干。这个世间许许多多事有很多人去干,这桩事没人干,没人干我们就不能不发心去干。不知道不干这个事情,佛菩萨、祖宗不怪我们,为什么?你不知道。你知道了不干不可以,你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祖宗。所以知道就要干,全心全力投入。这个不是迷信,不是在社会上走投无路,大家不要把它想歪了。这是我们祖宗遗留下来最伟大的事业,真正传宗接代,让这个民族千年万世昌盛无比,留这么多宝贝。不肖的子孙违背祖宗教诲,该受什么样的惩罚?老祖宗要用鞭子抽你,这大不孝、大不敬。
我们再看下面一文,「正与此处无为、无立、无欲,而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圆融一味」。无为无所不为,无立无所不立,体相用一如,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无所不为。圆融一味是随缘妙用,随缘是有作为,妙用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那叫妙用。你的智慧完全现出来,你不会有丝毫情执的作用,情执是迷。「至心精进品」,第五品,我们前面学过,经文上说「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故知极乐圣众皆师法弥陀」,这底下五句话非常重要,你到极乐世界去,去干什么?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好老师,他老人家以身作则,身行言教,他所讲的他全做到了。你看他把他所说的用在生活上,在生活上活活泼泼,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高妙到极处,那是一个好的榜样。释迦佛当年在世,也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这个世间众生,贪瞋痴慢疑不善的习气非常之浓,贪瞋痴慢疑叫五种恶,五恶,对自己身体不好,带来我们身体种种的疾病,这它带来的,带给我们居住的地球许许多多的灾变,都是这五样东西。所以佛教我们要把它断掉,要把它放下,远离它。告诉我们反过来,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五善根,世出世间所有的善法都从这里生出来。五毒,一切恶法是从五毒生的,你看这个东西,翻过来翻过去,正面,它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根,反过来,它是一切罪根。
我们在忏悔的时候用普贤菩萨的忏悔偈,最后一首是忏除罪根。罪根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所以「师法弥陀,结成大愿」。总结阿弥陀佛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善根,总结起来就是四十八愿,结成大愿。这是我们要跟阿弥陀佛学的,要真学,如果你对他不是透彻了解,你这个心发不出来。你能学多少,就是你发心的度数到某个阶层,你了解多少你就能学多少,你了解得愈多学得愈多,了解得愈透彻你学得愈深入;你对他没有了解,你就没有办法学他,想学也学不到。「精勤修习」,修是修正,把我们的错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言语、错误的行为统统修正过来;全都修正了,「住真实慧」。「以求成就」,成就无上菩提,成就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相好。真能做到吗?能。为什么?因为一切法是从心想生的,所以才能这个说法,自己心想生,哪有做不到的道理?别人心想生,我未必能做到,人家肯不肯给我,要看别人脸色。自己心想生的,这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相好,是自己心想生的。这个想叫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想不到,真心。真心就是前面所说的,入空、无相、无愿法门,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意思有没有听懂?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就是真心显露,用真心显露去修普贤大士之德。
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总结十条,第一个「礼敬」,头一个对自己有没有礼敬,有没有尊重自己,有没有?没有。何以见得?你不尊重你的性德,你不尊重你性德里头的智慧,你不尊重性德里面的德能,你不尊重自性的相好,你天天到外头瞎求,去胡闹,这是不知道尊重。所以尊重首先是自己,礼敬自己,称赞是自己,供养是自己,都从自己开始,自己没有得到你怎么能帮助别人,哪有这个道理?我们每天早课拜佛,拜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现前的应身;拜阿弥陀佛,是自己的报身;拜毘卢遮那佛,是自己的法身,不是拜别人,不是迷信。人家说我们拜佛是迷信,我们拜佛是尊重自己;你说我们迷信,你不尊重自己。现在毘卢遮那、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把我们自性三身显示出来,模样在这里,原来我的应身是这样的,我的报身是这样的,我的法身原来是这样的,自他不二,自他原来是一。你要这样子效法,那个拜下去有功德,无量功德,这个功德成就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世界怎么成就的?不就这成就的,我们现在搞清楚、搞明白了。所以他不知道尊重,他不晓得拜的是谁。拜的外面,与自己不相干,你拜他干什么?错了,里外是一不是二,他即是自,自即是他。从这个地方去学,首先尊重自己,然后把尊重自己这个心、这种行为,去尊重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是一个自性变现的,这叫自觉觉他。我们自己没觉悟,怎么觉他?所以拜佛得会拜、会用心,不会用心,白拜了。
「称赞如来」,称赞性德、称赞本善,中国老祖宗讲的人性本善,《三字经》上一开端,「人之初,性本善」。我称赞本善,与本善相违背的不称赞,不但不称赞,也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这个好,不放在心上。好的放在心上、放在口上,为什么?鼓励人回头,鼓励人向善,这都是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后得智,也就是真实智慧的妙用。
「广修供养」,第一个是供养自己,供养自己这里头有真实智慧。本经教给我们三种真实,都是从自身讲起的。第一个真实之际,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第二是真实智慧,第三是真实的利益。真实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性觉,那个觉就是真实智慧,与外头不相干。自性怎样就觉?我们现在自性不觉,因为你自性有染污,自性觉就隐而不显,看不见了,你有染污。第二你有分别,分别就不平等,好像水一样波动了,起了波浪,照见的作用就失掉,照见是智慧,他也把智慧失掉了。如果我们在一切法里头不分别,你的心是平等的,不执着,你的心是干净的,没有染污,它起的作用就跟水一样,外面的境界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像一面镜子一样,那叫智慧,真实智慧。第三种叫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不是有财富,也不是做高官,而是什么?保持你的身心清净平等觉,那是真实的利益。清净平等心能照见,对于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你清清楚楚、明明了瞭,你多快乐,身心自在,法喜充满,快乐无比!中国人向往的究竟圆满幸福的人生,你全得到,真得到了。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就是这个,可惜没人看懂,说释迦牟尼佛生活太苦,我受不了。你是真受不了,我们都受不了,一年四季风吹雨打,在树下过这样的生活,野外生活,他又不生病,他又没有伤风感冒,每天生活得那么快乐。这是说什么?说明他的身叫金刚不坏身,这身体多好,他跟大自然融成一体,这是最快乐的事情。睡觉在哪里?随便在什么地方,走到哪里就睡到哪里,你看多自在。日中一食,出去托钵,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在这个地方我还想到一桩事情,这佛说的,境随心转,佛的心清净无比,清净平等觉。所以我想,他就是托一钵非常不好吃的东西,到他嘴巴里都变成醍醐上味,为什么?随心转,没有不善的东西,到他口里就是醍醐上味,在我们凡夫口里面有酸甜苦辣咸,到他那里是醍醐上味。我们在经上能体会得到,他在野外生活的时候,感受也非常快乐,不冷不热,永远保持那种最新鲜的空气,最适当的温度,他心可以转境界。我们今天可怜,我们是我们的心被境界所转,你看多可怜,他们能转境界。实在讲,真能转境界了,外面的山河大地跟他统统配合,譬如现在天气很热,中午差不多到四十度,佛如果是在此地,你给他测量一下他的温度,大概二十度的样子,真是这样的,量你的体温四十度,量他二十度。为什么?他心里没有燥热,所以他永远清凉自在,我们身上有燥热,所以就比不上人家。
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想起一个例子,章嘉大师,你看他穿的那个衣服,给诸位说,一年四季都穿那个衣服,冬天好像没有问题,看到好像没有问题,夏天也穿那个衣服,人家热得一身流汗,拿着扇子搧。有一年台湾印《大藏经》,请章嘉大师环岛旅行,到处呼吁一下,请大家出钱出力,希望这个壮举能够成功,劝导大家来买《大藏经》。好了,大师就跟大家一起,他也穿那身衣服。我们有一个道源老法师,我受戒的时候他是我的得戒和尚,一起去参加这个活动,跟章嘉大师在一起。看到章嘉大师这样的穿著,他就问他:老人家,你热不热?他们穿着很薄的衣服,还拿扇子搧风。章嘉大师告诉他:心静自然凉。道老是个讲经的法师,听了很难过,感觉到很惭愧。人家穿那么多,心静自然凉,他穿了一身很薄的衣服,还得扇子搧风,比不上人家。从这个例子我们能想象到,佛身上一定是清凉自在,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是功夫,我们惭愧,比不上人家。所以人家一生就那么一身衣服就够了,其它不必要了。
抗战期间,有很多佛门弟子知道,金山寺有一个活佛,妙善法师,他的行为很像济公,什么忌讳也没有。里面就是一套小褂裤,外面就是一件长衫,其它的什么都没有,一年四季就穿这个,冬天他不冷,夏天他不热。确实有神通,那不是假传的,是真的,你心里起心动念想什么他知道。我在台湾,乐观法师曾经跟他在一起住过四个月,所以对他老人家相当清楚,他也非常佩服。乐观法师告诉我,他真有神通,有些信徒念着他,师父好久没有看到他的面,他就来了。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饭,信徒们喜欢法师,盛饭送给他,他就当面吃,吃得很快,一下吃完了,那个信徒又送一碗来,一下吃了有十多碗,十七、八碗。乐观法师在旁边,他说你告诉信徒,你们不要害法师,你看他吃那么多,不行!他回过头来告诉乐观,不增不减。不增不减,吃太多也等于没吃,没吃也就等于吃,不可思议,他那个境界无法想象。他还捡垃圾吃,这是无法想象,别人供养他的钞票、铜板他都吃掉,铜板都吃掉,他像吃蚕豆一样他吃掉,地上捡的破铜烂铁他都吃掉。给人治病,跟济公一样一生都不洗澡,衣服后面,他就一件衣服,所以领子上的油垢都是黑黑的,可是闻闻有香气,很香,不可思议。治病,那个领子上闻闻,就能把病治好。有时候他身上搓一点脏东西放在茶里,你拿去喝,一股清香,喝了病真好了,不管什么病,好像统统都能治。教人劝人念佛,所以人称他活佛。一生不洗澡,一生不换衣服,就一件,走到哪里真自在,什么都没有,两手空空。这是什么?这是自己本来面目,不用这些装饰,那是假的。住真实智慧,这才能有成就。
下面说「含哀」,哀是悲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以大慈悲故,虽明知实无众生可度,而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他确实知道,有没有众生可度?给你说老实话,没有众生可度。为什么?根本就没有众生。众生存不存在?众生真正存在的时间,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那一念,那是众生存在的时间。这一念时间多长?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它存在时间就这么长。假的,确实没有。真的像我们看电影,看电影你要知道它的底片你就明白了,电影是什么?我手上这个就是电影胶卷,在放映机里面把它转动,这是什么?我们叫幻灯片,这二十四张,在放映机里面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一秒钟二十四张,换句话说,我们在银幕上看的画面一秒钟就是二十四张。张张独立,上一张不是下一张,它活动快了,我们就把它好像看成一个画面,以为是真的,其实全是假的。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实的这个环境跟电影的原理完全相同,一秒钟多少张?这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现实环境里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弥勒菩萨说的,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这一秒钟二十四张。念念不相同,一个念是一个物质现象、一个精神现象,精神现象都不可得,包括自然现象,就是阿赖耶,三种现象全不可得。我们看错了,错在哪里?看到它的相续相,以为它是真的,其实它是相续。相续,还不能说相续,相续是完全相同的,它不相同,张张不一样,所以要加个相似相续相,好像是相续相,它是继续不断的,但是每一个念头不相同,所以它不是真的相续相。
了解事实真相,就知道万法皆空。《般若经》上所讲的真的一点都不假,佛告诉我们,「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内,「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在一切法里头,你想控制它,你想占有它,你想支配它,全是妄想。诸佛菩萨,真正修行人,稍稍契入境界,他不再执着、不再分别,所以他能恒顺众生,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随缘,一切随顺,没有不皆大欢喜的。他真皆大欢喜,他欢喜什么?欢喜一切皆空,他欢喜这个,他欢喜了不可得,所以他心在境界里头他不动,这个厉害!这是什么?这是真心。心在境界,随着境界在分别执着,在转动,这个很糟糕、很可怜、很辛苦,不动就没有了。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真相,说明菩萨的大慈大悲,明明知道这些是幻相,他还是在这里教化众生,帮助他们觉悟。觉悟什么?帮助他们了解事实真相,果然事实真相了解了,那就跟他一样,跟诸佛菩萨一样,得大自在,真离苦、真得乐。
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颠倒来的,对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总以为自己所想象的不错,谁知道全错了,你所想的、你所做的全错了。你所受的这果报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你觉得它苦,它就是苦;如果你觉得它不苦的话,它确实不苦。怎么个不苦?我们看到电视,电视现在演的是大火,你看里面人烧得很可怜,你在这里看,不苦。如果你迷了的时候,你觉得你在电视里头,火也烧到我,你感觉到很苦。你错了,你怎么跑到里面去了?你不在里面,他里头怎么样受你都没有感觉,毫无感觉。他苦你也苦,他乐你也乐,他哭你也哭,他笑你也笑,你完全被他转了,这叫凡夫,你的心被境界转,那你就很苦。你要能够跳出来,看到事实真相,苦乐是一不是二,凡圣是一不是二,那就是前面所说的「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你自己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能生万法,你在电视里画面能生万法,万法跟自己是一不是二,你是觉,他是迷。有苦有乐,都是迷;无苦无乐,觉了,明白了。自己明白之后,你才有方法帮助他明白,明白就是解脱,任何境界里头你都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进去了,你就堕落到里面去了。
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丝毫不染,这样才能够像菩萨一样,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一般佛菩萨,从纲领上说,四弘誓愿,真的是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常住度世就是帮助这些迷惑的众生,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心里面怎么样?一丝毫不染着。你要是染着你就有累,你受累,你就很辛苦。你不染着,心永远清净,永远是自在的,永远是安乐的。虽然安乐,众生在很苦,也表现一点样子同情他,也不要人家那么苦,你在那里快乐,不象话,给人家生烦恼了。所以也得好像要表演一下,像唱戏一样,流一点同情的眼泪,那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别人快乐,你也显快乐,别人痛苦,你也显痛苦,他是真的,你是假的,你才有善巧方便、真实智慧帮助他,帮助他从境界里醒悟过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最大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无过于生死,我们怎样了生死出三界,这大事。我们帮助别人没有别的,这是大事,其它的叫鸡毛蒜皮小事,那个无所谓的。
人在这个世间,寿命是有定数的,这个一点不假。为什么?你过去世造的业因,你这一世应该受的果报,你今生所造的这些业是来生受的,因果通三世。大善大恶,不等来世,今生就受了。一般不是极大的善恶大概都不会转你的定业,就是你前世造作的这叫定业,不容易转。懂得佛法的人容易,像道家的修行、佛教的修行,很容易转。为什么?这是大善,这不是小善,你所造的这个业是利益许许多多众生,不但利益现前,而且利益后世,这大善。大善是什么?就是教学。你们想想孔老夫子教学,他在世的时候没有什么了不起,平民,在社会上没有政治地位,平民,在物质生活上,他很勉强能过日子,没有多余的财富。他的生活来源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家里送一点礼,学生家庭好的,多送一点,家庭差一点的,最低的什么?束修。束修是什么?大概内地人都晓得,肉干,切一条,细细的,一长条,那叫做束修。也不过四两、半斤肉而已,逢年过节送一点给老师。所以老师的生活很清苦。虽然很清苦,还有比他更苦的,我们知道颜回是最聪明的、最好的一个学生,他是最苦,我相信孔子常常还要帮助他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在同修当中要看到一个很苦的,我们自然会帮助他。在佛法因果上我们就明白了,颜回为什么那么穷?过去生中修慧不修福,所以果报得贫穷。有些很笨的人,他很有钱,他日子过得很好,为什么?修福不修慧,所以他迷惑颠倒,他福报很大。佛门里头也有这个说法,「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罗汉在外面托钵没人给他,为什么?没福报。有专门修福的,「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因为他不修慧,来生投生变个大象,这个大象是国王的乘骑,所以满身挂的璎珞,牠有福报,牠是畜生。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勉励大家福慧双修。
我学佛之后,才知道自己过去那种贫穷的环境,生活那么苦,就知道了,过去生中我也是修慧不修福,有一点聪明智慧,没有福报,而且还短命,这真是苦。多少人告诉我,寿命四十五岁。我相信,因为我们的家谱我看到了,我家里已经有三代都没有超过四十五岁,所以我想这大概是遗传。以前年轻,不懂得这些道理,说这是遗传,相信,我自己把自己的寿命就定到四十五岁。闻到佛法了,求往生,四十五岁求生净土,四十五岁那一年害了一场病,一个月就好了,我也没有看医生,也不吃药。那个时候,自己心里很清楚,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到了,找他干什么?命到了,找阿弥陀佛才对,不要找医生。那个时候正好我在十方大觉寺讲《楞严经》,讲到三分之一,得病了,我就知道寿命到了。病好了之后就继续讲经。这是自己把命运里头过去缺失的地方补出来了。
过去没有修福,章嘉大师教我修福。我从小对金钱这个东西不重视,不放在心上。章嘉大师告诉我,弘法利生还是离不开金钱,你要是没有福报的话,也不能弘法利生。你光有慧,没有福,譬如没有福报,你讲经讲得很好,你是个好教员,人家学校不要你,不聘请你,你没有办法。我们才明了福报也很重要。怎么修法?他就告诉我,布施。财从哪里来的?命里有财,前世财布施多,命里才有财,现在命里没有财,那修布施,把它补出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他教我修这三种,财、法、无畏。没有钱,他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我说一毛钱可以。一块钱?一块钱还行。你就从一块、一毛布施,要常常存布施的心,这个很重要,你有布施的心,欢喜布施,将来在弘法利生上需要财用就不会缺乏。不容易,我修了六十年,二十六岁学佛,今年八十五岁,六十年,六十年才看到效果,这是显著的效果。
我们在澳洲建了个道场,现在在香港建这个小道场,够了,很够用了。承传如来正法的人不多,我的心目当中,能有十个人就不得了。可能没有,五个人可能会有。佛法要兴旺起来总得要三代以后,说在我这一代就看到,不可能,没有这个道理。我要能够带出五个,五个,下一代一个人带五个,那就有二十五个,到四代、五代就兴旺起来了。所以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晓得,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以孝道为基础,孝道要不能昌盛,佛法决定没有兴旺的道理。所以我们的同学要学儒、要学道,这是根本。儒讲孝亲尊师,道讲清净无为,帮助我们离欲,然后再进入佛法,你智慧就会开了,你就能真正达到圆融自在,你才有善巧方便,「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才能做得到。帮助一个人身心健康,断烦恼,开智慧,福慧双修,帮助一个家庭幸福美满,帮助社会安定和平,帮助国家、帮助世界都可以做得到,这个是佛菩萨的事业。手段全用教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历代这些祖师大德你看看他们留下来的经典的解释,他的一些著作,你就知道,道德文章,辅助诸佛如来、圣贤教化,这就是真实的利益。
「其所结得之大愿,自然契理契机,照真达俗。契理照真,故其大愿,实相为体,究竟了义,力用无量」。这个几句话讲得好,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上与诸佛所证之理相应,下对现前大众的根机也能相应,这个教化就成功了。如果契理不契机,讲的是没错,不是现前大众所需要的,人家不听你的,不会接受你的。要契机不契理,那与佛法毫不相干,与生死毫不相关,灾难、痛苦不能避免。所以理机要双契。
照真,这是对于佛道,也就是宇宙人生真相明了。达俗,俗是现前世间人一般的想法、看法,你都得要了解,然后用你的智慧、善巧方便来调和,让他能接受。他眼前的错误,严重的执着,你让他都放下不可能,他不可能放下的。那要如何满足他现前的欲望,又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佛法产生兴趣,这就好教了,慢慢他逐渐了解多了,他自然放下,自自然然能行菩萨道。所以菩萨的大愿,「实相为体,究竟了义,力用无量,契机达俗,故善契机宜」,这就圆满了。实相为体是最难的,实相为体是什么?明心见性。什么人做到?释迦牟尼佛做到,诸大菩萨做到,祖师大德做到。我们虽然很努力,还差一截,但是我们对于这个心里有数,再多活几年可以能达到。究竟了义实相他没有一样不知道,没有一样不明了,所以他的作用,他能力之所及,真的是无量无边,能契合这个时代的需求,这也是契机达俗。
这个时代的人现在想要什么?但是他们所想的错了,为什么?都想的是名利,名利给人带来的是灾难,不是幸福。如果这个名利真正是为国家、为人民,是好事,那不是坏事;如果名利是为自己,肯定是坏事,都害了自己。名利可以有,不能过分,太过分了要造孽。财用适可而止,要懂得止,这个知止是大学问,我够了就可以了,再多余的一定是为众生、为广大群众。今天科学技术进步,工商业发达,但是造成的是社会贫富不均,这种现象在全世界每个地区都是的,富人少,穷人多。富人在享受,享受完了之后都到三途去了;穷人虽然穷苦一生,大概来生还得人身,他没造业。穷人来生再到人间来的机会多,富人来生再到人间来的机会很少,这都是真的,完全都是事实真相,但是大家不了解。如何把事实真相,用什么样善巧方便,让大家能够认识、能够觉悟、能够回头?富人如果以他的财富来照顾穷人,他就积了大德,那来生的福报不可思议。如果所有财富供给自己一个人、一家人、少数人去享受,那个罪孽可不得了。科学不讲这一套,他不懂,但是古今中外圣贤人所说的都讲得清楚,都讲得明白,这些普遍在一切宗教经典当中,重要,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菩萨,「善契机宜,礼义都合」,这八个字非常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要推动圣贤教育、佛陀教育,这八个字要紧。我们的教学一定适合于这个社会一般大众,他就欢喜,他愿意接受。佛教的教学最了不起的,它恒顺众生,它不固执,不是说我一定要怎样,不是这样的,所以他的心量非常之大。你看到中国,他完全用中国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如果他要执着一定要用印度那个方式,中国人不能接受。头一个,托钵在中国就不能实行,中国托钵是叫化子。印度这些法师到中国来都是帝王的老师,帝王都皈依,跟他学习,哪有皇帝的老师出去要饭,这成什么话,这在中国决定行不通的。所以必须有建筑的宫殿,一切皇家来供养,生活跟皇帝一样,你要不随顺,在中国行不通。所以衣服完全换成中国服装,印度的服装就变成我这披衣了,变成表示一点,在讲经、法会典礼当中,这是礼服,就披一下,除这个,全是中国服装。我们里面穿的海青是汉朝服装,普通穿的这些长褂、小褂是明朝服装,都跟世俗融成一片,这个才好办。
所以基督教、天主教也是唐朝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它就兴不起来。什么原因?他一定要盖他那个样子的教堂,一定要穿那个服装,人家一看,这是外国的,中国人就不喜欢了。出家人,佛学,一到中国就变成中国一样的,他就喜欢了。所以基督教如果像佛教一样的那种包容,我相信它不会输给佛教。所以说一般宗教是保守的,佛教是开放的,一丝毫执着都没有,所以很容易跟人相处。你看佛,到任何宗教,他们供的神,佛不排斥他,佛对他们尊敬,他们的教徒都欢喜,佛敬我们的神。而且佛在讲经的时候,他这个神代表什么,把意思都说出来了,大家明白了,那个宗教也就变成佛教了。觉悟,不迷信,本来是迷信的,现在告诉你,不迷信了,它表法,用表法把他统统都带上智慧,破迷开悟。
诸位知道藏传的密宗里面神很多,那神从哪里来?都是古印度他们宗教所崇拜的神,佛不反对,统统进来,到佛门去都做了明王,都做了护法,都变成佛教,都变成菩萨,你看皆大欢喜。这是真实智慧,这是真实利益,善巧方便到极处。我不排斥你,用中国话讲,同化你。它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神是众生,既是众生,本来是佛。这是最高的一个思想指导原则,没有任何排斥的。所以不管什么族群,不管什么宗教,碰到佛,就变成一家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宗教?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没有信息,人与人之间许许多多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小时候,十岁以前,农村里头确确实实有老农夫在老家一生都没有进过城,城市也不过五、六十里,走路一天,都没去过,他所熟悉的就是几个村庄,他一生就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安定生活里头,佛要教化众生就要分身。所以在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他一定要现当地的身,在那个地方建立教学的中心,建立一个教派,符合他们的文化。
其实我们把世界上所有这些大宗教,主要宗教经典拿来一看,百分之八十相同,不同的大概百分之二十。那是什么?生活习惯不相同,文化背景不相同,那些地方不一样。我们所修学的方向相同,目标相同,劝善规过相同。所以宗教是可以团结的,应该要团结。现在交通方便,信息发达,宗教变成一家了。宗教团结,宗教给人的信心,宗教给人道德伦理的观念,第一个好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好处,马上就能得到。如果每个人要是搞独立的话,斗争、冲突、战争,带来的是灾祸,是错误的,任何一个神圣都不愿意看到这些事情,所以礼义就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不了解。所以在今天我们修学,真正的佛弟子,除了学习佛经之外,要不要学习其它宗教经典?要,要把所有宗教都看成是佛菩萨的化身。就像日本老和尚中村康隆,可惜他老人家走了,前年走的,走了好像三、四年,走的时候一百零三岁。我以前每次到日本一定去看他,他非常欢喜我。我第一次跟他见面他一百岁,他告诉我,全世界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说得好!我离开的时候,他的徒弟送我,送我到大门口,告诉我,他说我们的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讲过这个话,他怎么会跟你讲这个话?我说我在世界上联络各个宗教,这句话对我来讲太重要了,这就是要我们以平等心看待一切宗教,全是观世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好,真好!哪里会有冲突!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