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一九九八年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八

  日期:2011/8/12 18:37:28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卷)  1998/5/3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08

  诸位翻开经本第五面,经文第二行:

  【众色摩尼之所集成。种种宝华以为庄校。】

  这是宫殿庄严里面的第二段,「体相圆备」,圆是圆满,备就是具足的意思,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前面这一段我们已经介绍过,如来世尊所处的宫、殿、楼阁,表法的意思都跟诸位介绍过。「广博严丽」这四个字是形容它无比的壮观殊胜。接着给我们说明这些宫殿楼阁的质料,都是众色摩尼宝成就的,这一句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建筑材料。我们世间建筑的材料,高楼大厦都是用钢筋水泥;我们看看佛的宫殿楼阁,材料是摩尼众宝成就的。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话,最要紧的我们要体会它表法的意思。体是心地,前面跟诸位说了,真心本性。众宝摩尼就是称性的智慧德能,换句话说,种种庄严是佛无量劫中累积功德的成就,这个讲法是从事上讲。从理上讲,自性里面本具的功德庄严,是自性本具的。本具就是本有,佛有,我们也有;佛能够显现,我们也能够显现。所显现的,底下经文上会说到,自在如意。

  我们在《弥陀经》上读到,《无量寿经》上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所居住的环境,楼台殿阁,为什么要这个说法?为什么不换一个其它的名词?这里头的道理我们要懂得。佛说经是在三千年前,以西洋人的说法也是二千五百多年之前。佛出现在印度,在那个时代的背景,那个时代的文化,那个时代大众的生活状况,佛说经决定不能够离开现实。是当时人认为居住环境最舒适的、最壮丽的、最美观的,佛就用这个来形容。其实审美的观念,对于生活舒适的感触,也不尽完全相同。有人喜欢住华丽的建筑物,有人喜欢住茅草蓬,只要他住得很舒服,称心欢喜就行了,这才是真正的庄严。所以诸佛国土,那个地方所生活的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称心满愿。所以经上讲他们居住的房舍,我们用房舍比较通俗一点,他喜欢大,他房子就变大;喜欢小,他房子就缩小;喜欢在空中,他房子就飘起来,浮起来;喜欢在地上,他在地上建筑得也很牢固,没有一样不是随心所欲。

  这个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佛极其形容?给诸位说,佛的言语是真实语,《金刚经》上说得好,「如来是真语者」,真就不假;「实语者」,实则不虚;「如语者」,如是完全与事实真相相应,佛没有添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完全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佛不妄语,不诳语,我们要相信。我们今天做不到,一切法不能够随心所欲,是因为我们有业障,我们称性的德能不能现前。如果业障消除,性德显露了,佛经上讲的境界我们每个同修都能做得到,这是实话。为什么能相信佛的话?佛说话都有个道理在,有理一定有其事。我们如果把这个理参透,纵然不能完全参透,能够入个几分,我们对于佛的话就能肯定,就不怀疑。

  《华严》里面所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建立的原理,这个理是真的。从这个道理,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就是唯识所变的批注。唯识所变这四个字,怕大家听不清楚,不能体会到,所以换句话来解释它,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想什么,这个境界就随着你的心想在转变,千变万化,变化自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证得阿罗汉果就变化自在。阿罗汉的变化比不上菩萨,菩萨的变化比不上如来。什么原因?障碍。阿罗汉见思烦恼断掉了,就能随心所欲起变化,可是他尘沙烦恼没断,所以不如菩萨;菩萨尘沙烦恼断了,所以菩萨比罗汉就更自在。菩萨虽然见思、尘沙烦恼都断了,无明未尽,比起佛又要差一等;到如来果地上才是圆满的大自在。所以,这里所说的全是性德之所流露。

  『种种宝华以为庄校』,「庄」就是庄严,「校」是讲装饰。这里面要以我们世间这个形容来说,这里面珍奇之宝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显示如来果地上的神通德用圆满具足。怎么变现出来的?是世尊在因地当中,行菩萨道的时候悲智等运,他有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他有真实智慧,不住一切相。正是《般若经》里面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智慧,生心是生大慈悲心,生心是度生的德用,果地上才有体相圆备这种庄严。

  下面经文有六句,这是讲作用自在。

  【诸庄严具流光如云。从宫殿间萃影成幢。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

  这六句经文,第一句是说「众行发光,流光如云」。『庄严具』,我们晓得是德行的成就,这个话诸位要细细的去体会。你有大智,有大德,对众生有大恩大惠,虽然行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可是受恩惠的这些众生,报恩之心是油然而生,你不需要庄严,他要送种种庄严具来装饰你。这个是就我们在形相上来讲,也是一定的道理。世间在过去福报最大的是帝王,帝王居住的所在,种种庄校也不一定是他自己去设计,自己去设计是少数,多半是十方进贡来的,进贡就是送礼物。你的道德身教能够利益十方,为世间的典型榜样,不但自己国家的人感恩,其余其它各国都受感化,所以自自然然送许许多多这些礼物,庄严你的道场。我们佛法讲道场,无论是什么样场地,办公的场地、居住的场地、教化众生的场地,我们道场两个字笼统来称就可以了。像居士林这个道场,常住的主人发了心,这一发心就有感应,许许多多这些庄严具不一定是他设计,不一定他去找得来,许许多多同修常常送这些庄严供养具到这个地方来摆饰。他为什么送到这里来,他不送到别的地方去?常住主人有德有行,也能感化这一方,亦能动人心,不过这个感动力量比不上毘卢遮那如来就是了,同样一个道理。经文里面用一个云作比喻,『云』是表事有、相有,体是空寂的。我们常讲「得其受用,绝无执着」,这是云代表的意思。在《华严经》它表的意思很多,这是里头主要的一个意思。

  第二句「光幢独出」。『萃』是聚集的意思,『幢』是高显的意思。前天这个道场华严双塔点灯,光幢独出。这也是表法幢高竖的意思。古大德把这句经文的义趣为我们宣示,这就是「悲寂交际,承智起应」,应是感应道交。这个地方讲经说法,讲经说法要以清净心,清净心是寂的意思。我们要懂得、要认真的修学,要能把世出世间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舍掉,清净心才能现前,与法才能够相应。不仅仅是佛法要以清净心修学,要以清净心弘扬,要以清净心去传法,世法也不例外。世法如果也要用清净心去做,念念利益社会,利益众生,那个世法就是佛法,世法跟佛法没有界限,是一法不是二法。我们一定要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么?梦幻泡影,这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真实的,人人都知道古德所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这一生,实实在在讲,你说你拥有的,无论是财富也好、地位也好,任何一法也好,你说你所拥有的,那是一个错误的妄想。你怎么可能拥有?连自己的身都得不到。身体我们晓得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这个细胞剎那剎那在新陈代谢,你都止不住,换句话说,你都得不到,连这个身都得不到,何况身外之物,全是假的。在这个假的里面去做活计,这叫造业。我们学佛学了这么久,连这么一点道理都不懂,这岂不是大错了吗?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不造业了,也学佛能够悲寂交际,慈悲心跟清净心能同时现前起作用,清净、慈悲。

  《华严》这个教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将佛在经上教导我们许许多多的法门,我们把它归纳成五句,好记好学︰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句每一句里面就具足其它的四句,这是古人所讲的交际的意思,交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真诚心里头如果没有清净、没有平等、没有正觉、没有慈悲,不是真诚心;慈悲心里面没有真诚、没有清净、没有平等、没有正觉,不是真慈悲;说一法就自自然然具足一切法,这才能够相应。相应之后它就有力量,能降伏魔外,显示它超出了。这是「从宫殿间萃影成幢」的意思。

  降伏魔外,魔是烦恼,贪瞋痴慢这是魔,外是邪知邪见。魔跟外都是自己心里头的,不是心外之物。心外的妖魔鬼怪,说老实话不碍事,它的能力很有限,最怕的是我们心里面的魔王外道,那个障碍就严重了。所以要懂得降伏自己的烦恼,消除自己的邪知邪见。魔外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法执,两种执着。起心动念都有个我、我所有,佛经里面讲的我与我所,麻烦就大了。我在新加坡,接受这边同修们邀请,与大家共同研究佛法,我们的录相带流通得很广。有人来问我:法师,你的法缘很不错,到处都看到你的录音带、录相带。我说:我没有版权,所以大家拿去流通去了。人家要拷贝你的,那怎么办?我说:欢迎拷贝。他说:那你卖钱不就卖不出去了?我说:我从来没有卖过钱。他说:那你钱从哪里来?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念念当中想到我的录相带还要版权所有,还要去卖钱,诸位要知道,你有版权,你能够卖多少钱?我没有版权,我这个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一点要是不能够通达,不能够明了,我们这个佛就叫白学了。出家如是,在家也应该如是,你就得大自在,你与性德就相应了,性德里面的智慧、德能、财宝,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要的时候,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要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就来了,要多少就来多少,你说这个多自在,这个多快乐。必须降伏魔外,我们才能相应,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邪知邪见,这才能成功。

  第三句,『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这个庄严。李会长心量很大,他要把这个道场也庄严成华藏海会一样,他有感,诸佛菩萨就有应。这是说无边的菩萨,道场里面的,道场外面的,道场外面的诸菩萨也在其中,这个很不可思议,正是显示出来依中有正,依报里面有正报。如来是果地,菩萨是在因地,果中有因,《华严》这一会确确实实就是这个样子。《华严经》,是世尊成道之后二七日中定中所说。如来在定中,那是果地的境界。他在定中宣说大《华严经》,无量的菩萨参与佛定中这一会,岂不是果中有因吗?这是古德所讲「众圣冥会」。「冥」这个意思是凡夫不能够觉察,凡夫肉眼见不到;不但凡夫见不到,华严海会,二乘人都绝分,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不知道。我们在本经里面看到,他有许许多多的神众,这些神众都是法身大士,都是佛与大菩萨在九法界里面教化众生示现的这些形相。所谓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参与华严海会,他也现这个身相。其实这里面讲的山神、树神、昼神、夜神,是法身大士随类现身,若不是法身大士,怎么能参加这个法会?我们今天有缘能参与这一会,虽然不是世尊亲自主持,也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说听都得诸佛如来的加持。如果没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这一会就很难成就。

  第四句经文比较长一点,『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着重在光、音、网这三桩事情。音,说法;光、网表法。罗网,前面也给诸位介绍过。『网』是比喻、是形容,形容教网大张;网,它的作用是防止,高度的艺术品用罗网把它拦起来,防止这些小动物去破坏。所以「网」在佛法里面就有防非止过的意思。对外,防止邪知邪见;对内,增长我们智慧、慈悲。所以佛的教法不仅仅是以言说,六尘都表法,六尘都放光,六尘都说法,我们六根所接触无一不是「大方广佛华严」,才显示出如来教网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这个罗网是以宝成就的,所以能出如来智慧光明,圆音说法。

  经里面讲『不思议』,不可思议。不思议,古德给我们讲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音声不可思议」,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确实我们无法想象。从前古人,我对于古人是非常佩服,古人看到这种经文,听到这个说法,他能相信,真是善根深厚,聪明利根。我们现代人借着科学工具,体会到这个事情可能。你看现在国际会议上,讲演的时候,听众来自许许多多国家地区的人,言语不相同,但是他能够随时听,用机械自动的就把言语翻成其它的音。我又听说,一些同修告诉我,将来计算机可以自动翻译,可以能够翻成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计算机机械可以做得到,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我们是看到这些科学工具,听说有这个可能,我们对经里所讲生起信心。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领悟的能力不如古人,古人在这一方面比我们高明。

  第二个意思是「所说难量」。所说的理深,所说的事繁,事太多太多,理太深太深了。佛能够以很少的言语文字,说出甚深之理、无量之事,这个不可思议。第三个不可思议是「说即无说」,这个不可思议。无说而说,无闻而闻,说听都不可思议,这是真说。这个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凡夫没有法子体会,我们也只是在公案因缘里面听说而已。禅宗里面上根利智,他们采取这种教学的方式,能够契入甚深的境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希望慢慢也能够接触到这个境界,对我们修学决定有帮助。第四个意思,就是经上讲的「一具一切」,一法里面含摄一切法。这个一是任一,不是独一;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多不二。

  底下一句,『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这是正报的作用,为我们说明依正圆融。前面是依报里面有正报,当然正报里头也有依报。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参而不杂,依正分明,因果分明,所以它能够出生。出生,是不是有心呢?无心,无意。既无心又无意,为什么能出生?佛给我们讲,这里头有无量因缘,因缘聚会的时候它就起现行,就起现相,起现相叫做出生。如来果地上事实真相如是,我们今天在凡夫地,实在说亦如是。所不一样的,佛果地上境界的出现是佛的愿力,是佛的神通德能。我们凡夫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无量境界出现,这种境界出现实在讲全是业力。我们过去生中所造的这些业,恶业多、善业少,所以出现的这些境界,多半都是不如意的,世俗人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个有道理。因不善,果哪里会如意?你看看佛在经上所说,他讲六道众生起心动念都是虚妄,这个我们知道。他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恶心所二十六个,恶比善多得太多,所以他起心动念都是恶的,他不是善的。恶的念头有力量,这个力量强,善的力量薄弱,佛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所以起心动念,恶念多过善念,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

  在古时候,中国人自己常说「礼义之邦」,中国人懂礼,中国人讲义,明礼、行义要靠教学。古代对于教育非常重视,特别重视儿童的教育,少成若天性。现代大家把教育疏忽掉,现在这个教育表面上看是比古时候发达,学校多,有很好的教育制度,几乎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教育的内容跟古时候就大大的不相同。古时候的教学,教育的目标是教你怎样做人,所以教学的内容着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能离开大自然,然后再进一步,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中国儒家、道家虽然不像一般宗教对天地鬼神的心态,但是也都讲到,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现代的教育把这些东西舍弃,向科技上发展、向工商业去发展,发展到最后在物质生活上富裕,人文堕落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没有了,今天在社会上不能讲这些,讲这些东西是你落伍了,你这个头脑太旧,不管用了。社会的现象是大乱的现象,虽然生活在物质文明当中,身心不安,生活在疑虑恐惧之中,人人都没有一个安全感,你说这个多可怕,这个多么恐怖。所以我们现的境界为什么跟诸佛如来现的境界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深思、要反省。他们的境界与「大方广」相应,显现出来的是「佛华严」;我们与性德完全相违背,显示出来的是恶道,这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也正是佛所讲「一切法从心想生」。

  末后这一句,『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这是妙用里面最后的一句。「众生」是凡夫,凡夫心地是污染的,这里给我们说明「无染现染」。如来是清净的,没有污染;如来境界里头也现众生,众生是正报;也现众生生活的环境,他们居住的是他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也是污染的。这个给我们说明,净中有染,染中有净。染净虽然交融,但是染跟净那个界限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境界清净,因为自性清净,他能够顺着性德,就现清净的依报与正报。凡夫违背了自性,所现出来是染污的境界,依正都染。我们今天身心不清净,我们居住的环境也不清净。不但我们居住这个地球不清净,接近地球的这些外层空间也不清净,然后才能够体会到那个影响力有多大。不读《华严》,不是华严会上,我们很难讲,通常我们也不愿意讲。为什么?难懂。今天我们在这一会,应当要讲。诸位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自己起心动念算不了什么,你要是这样想,错了。你动一个善念,极其微弱的一个善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都知道、都欢喜、都赞叹;你起一个恶念,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都会受到影响。真的是这个样子吗?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这个经给我们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这是在华严会上才说出事实真相。这个不是方便说,这是真实说,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

  虚空法界,我们知道这个里面,现在科学发达,用这些技术、仪器侦测出波动,实在说无明就是波动。现代的科学家他们也明了,知道所有物质现象不是真的。现象从哪里来的?现象就是波动,比原子、粒子更进了一步。波动的现象,现在我们比较清楚一点,我们知道光波、音波,这个波动的现象非常复杂,我们叫它长波、短波、磁波、电磁。所有一切种种不同的这些波动,它的根源是什么?根源是心波,起心动念才是根源。而心波动的速度绝对不是光波、音波、磁波能够相比的,都比不上。电波的速度,现在科学家计算得很准确,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可是心波,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这个生灭非常短暂,可是它在剎那之间,实在讲那个剎那真正是剎那的万分之一、二,已经到达尽虚空遍法界。三十万波动的速度怎么能相比?于是我们恍然大悟,为什么经上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果报现前害怕,害怕来不及了,你必须要承受。菩萨不怕果报,菩萨怕造因;果来了,怕也没用处。如果不愿意接受不善之果,那我们决定不能够造不善之因。不但不善的事不能造,不善的念不能起,这才叫从根本修。这个念最好念念与「大方广」相应,这个念是正念。「大方广」就是自性的体、相、作用,也就是这一部《华严经》上所说的,与这个相应。

  《华严经》太大,我们一下抓不到,怎么办?佛菩萨毕竟是慈悲到极处,智慧到顶点。他将全经浓缩成十个纲领,普贤十愿,念念与这十个纲领相应,就是与「大方广」相应。如果十条嫌多,经上也常说,你记住四弘誓愿也行。「四弘誓愿」我想每位同修都记得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常有这个心,心行都与这四愿相应,这四愿就是「大方广」。你功夫用得久,自自然然就契入「佛华严」。我们一定要真干!这一点非常重要。

  经文末后这一段,这是第四个小段:

  【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

  清凉这个科题是「举因显广」。我们看佛说法,先说果,然后再说因。我们羡慕如来依正之果,就要懂得怎样去修因。如来的功德无量无边,说之不尽,此地在总结里面用个佛力,这个不是客气话,是真实话。使我们深深的体悟到,佛都要靠诸佛神力加持,我们不仰赖佛力加持,怎么能成就?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说《无量寿经》,诸位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过,他起个念头要讲《无量寿经》,得到一切诸佛的加持,这就说明佛都要靠诸佛加持。因诸佛神力加持,一念之间悉包法界。极其微弱的一个念头,刚才说了,它的影响尽虚空遍法界,这里面包含事法界、理法界、清净的一真法界、染污的十法界。十法界都染污,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染污得轻,六凡法界染污得重;六凡法界里面三善道比较轻,三恶道更重。一念就完全包尽!一念如是,又何况念念?

  经文到这里总结。前面讲充遍十方,这是讲「通局无碍」;通是通达,局是局限,有限制;我们现代的话讲,突破时空。集菩萨众,集是集会。在我们凡夫感触里面,好像佛或者是放光、或者是现瑞,召集这么多大众,其实佛没有召的意思。佛起一个念,要讲什么经,要建立什么法门,菩萨心地清净,好像电波发出去,他那个感应很灵敏,他收到了,他收到他就来了。我们现在这个心粗心大意,烦恼妄想很重,不灵,不是佛的音波、光波、心波达不到我们这里,早就达到了。我们这个机器不灵光,虽然电波来了,收不到,没有反应;菩萨有反应,所以他懂得到哪个地方去闻法,他知道。这是声光集众,显示佛的德能,古人讲神通,我们现在讲德能,大家比较容易体会,这是「摄入无碍」。有如很强的磁力、磁场一样,十法界有缘的众生统统都吸收到这个地方来。佛境界里显示出凡夫的境界,显示出凡夫的生活状况,这是「染净无碍」。

  悉包法界,这是讲「广狭无碍」。一念即能,这是「时空无碍」,这从时间上讲的。无量劫可以把它变成一剎那、变成一念;一念又能够把它展开,变成无量劫。诸位要晓得,空间跟时间不是真的。真法是一,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用现在的话说,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同时存在也不碍有过去、现在、未来,它圆融的,确实同时存在。此界他方同在此处,这妙不可言。就像我们看电视的频道一样,电视里面空间很广,此界他方我们频道一转换都在这个屏幕上,此界他方同在此处,空间没有了。时间、空间都不是真实法。末后,集菩萨显示的是「因果无碍」,出佛神通显示的是「依正无碍」。

  本经在末后,在五十四卷里面,世尊给我们说出,菩萨有十种宫殿。这一段讲到宫殿的庄严。我们在这段经里面所看到的,显示出四无碍法界,这是无障碍的法界。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把种种无障碍合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我们一定要懂得佛言外之音,我们的修学才有下手处。五十四卷里面讲的十种宫殿,那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了。第一种「菩提心是菩萨宫殿」。菩萨十种宫殿,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节录出来。诸位要知道,宫殿是我们居住的所在,最要紧的不是我们身住哪里,要紧的是心住在哪里,这个才重要。你看须菩提尊者在金刚般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部《金刚经》就讲这两桩事情。请教世尊,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哪里?降伏其心,烦恼妄念我们要怎样去降伏?所以说到宫殿,就是讲心安住之处。心要住哪里?佛第一句就是给我们讲菩提心。「菩提」是觉,你的心要安住在觉道里头,不可以迷惑。安住在大菩提上,那就是妙宝宫殿。「四弘誓愿」是菩提心,《观无量寿经》佛告诉我们,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菩提心。蕅益大师教给我们,一心向往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是无上菩提心,不能把它忘掉,念念这个心真住在这个地方,这叫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菩萨妙宝宫殿,这是大乘法里第一重要的一桩事情。不发菩提心,就舍弃了大乘;二乘人没有菩提心。

  第二,佛说「十善业道福德智慧是菩萨宫殿」。菩萨的心要安住在这里。诸位一定要记住,菩提心是根本;没有菩提心,那什么都谈不上,这是根本。然后你心里常常有十善业道、有福德智慧,有这个东西做什么?教化欲界众生,三界里头欲界。欲界众生的心量很小,心量不大,教他修其它的大法,他不敢接受,不敢当。所以要教他做好人,来生不舍人身,还比这一生过得更好;再好的能够生到天上享受天福。所以要以十善业道、福德智慧去教化这一类众生。

  第三种叫「四梵住」。梵是梵天,色界天。色界天人,色界四禅十八层天都叫做梵天。他们的心安住在哪里?四条,所以叫四梵住,四条就是慈悲喜舍。天人的心是慈悲喜舍心。我们如果连这个心都没有,换句话说,不管你行什么善、修什么法门,色界天不能去。你有很深的禅定,没有慈悲喜舍,也不能到四禅天。你到哪里去?你还是在欲界,你不能超越欲界。你的定功很深,能超越欲界,可是没有慈悲喜舍,顶多只能生到四禅的无想天,无想天是外道天。果报如是,这是我们不可以不晓得的。所以菩萨要发慈悲喜舍四梵住心,教化色界众生。你要是没有这个心,你就不能到色界天去应化,像《普门品》所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所以,慈悲喜舍是菩萨宫殿。

  第四句,「生净居天是菩萨宫殿」,一切烦恼不能染故。生净居天,净居天是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也叫净居天,所以四禅是凡圣同居土。四禅一共是九天,四种是凡夫天,五种是圣人,佛在经上讲三果以上的圣人住在这个地方修行。菩萨为什么要生净居天?你不生净居天,你就度不了净居天里面的三果圣者。这里面如果根利的、善根福德深厚的,他在这个地方就回小向大。如果是小乘根性的,菩萨在这个地方教化他们,他就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证四果阿罗汉。阿罗汉是脱离六道轮回了,需要菩萨去帮忙,所以菩萨要发心应化在净居天中。

  第六,「生杂染世界是菩萨宫殿」。杂染世界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佛菩萨也不舍离我们,「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果然不错。杂染到极处是饿鬼、地狱、畜生。我们看到放焰口,你看焰口台对面,我们通常用纸扎一个鬼王,青面獠牙,扎一个鬼王在焰口台对面,这个鬼王叫焦面大士,是什么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饿鬼道里面要现鬼身,他才能够度这些鬼众;他要不现鬼身,他怎么能度得了鬼众?人要跟鬼去说佛法,鬼就吓跑掉了。所以你们要记住,不要怕鬼,谚语里说得很好,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我们人要被鬼吓到,那你可糟了!鬼本来是怕人的,结果你怕他,你说这不奇怪吗?所以遇到鬼,那个气要壮一点,鬼就吓跑掉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菩萨在哪一道,要现哪一道身,才能度那一道的众生,帮助这些众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前面六种宫殿都是讲菩萨应化在十法界里,特别是讲六道,六道讲得多,讲得详细。

  后面四种宫殿,完全落实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第七,「现处内宫妻子眷属是菩萨宫殿」。这句话要是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示现在普通住家,你的家里面有妻子儿女,有父母兄弟,古代的时候都是大家庭,一家人都住在一起。现在虽然是提倡小家庭制度,这句经文的意思还是讲得很圆满。菩萨示现在一个家庭里面,起什么样的作用?度化这一家的众生。这些众生这一生当中变成你的家亲眷属,过去生中有因缘的。佛常讲因缘很复杂、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不是这四种缘,不会变成一家人;变成一家人的,都是这四种缘很亲、很密切,变成一家人。孝子贤孙是报恩来的;败家子搞得家破人亡是报怨来的、报仇来的;有讨债、有还债的。讨债的,讨完他就走了。还债的,那看他欠你多少,欠得多的,对你物质生活照顾还挺周到;欠得少的,照顾就很微薄,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为什么?债务上的,哪有什么恭敬?报恩的才有恭敬心。所以要晓得,四种缘聚集成一家人,过去跟这些人有这么个因缘。现在虽然变成一家人,你觉悟了,觉悟就好了,把他当作法眷属,我们把他变成一家人同修伴侣。世俗烦恼的眷属转成法眷属,你要度他,要帮助他们觉悟,过去这些恩怨债务统统消除,变成法眷属。所以度家人要从自己本身做起,在四摄法里头同事,同行同事,你才能度得了你的家人。这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实在讲头一个要度你家的人;家里人都度不了,你还能度外人?

  好像现在看到有不少法师、在家同修,度外头人好像容易,度家里人好像难。这什么原因?外面的人跟你接触得少,你一些毛病他都没看出来;家人天天在一起,你的毛病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你讲什么他都不相信,道理就在此地。你在家里果然把你那些毛病习气统统改掉,你的一家人佩服了,真不一样!你就度了。所以度外人易,度家人难,原因在这个地方。你把这个原因找到,原因消除,家里人哪有不好度的?比外面人更好度,更关心他、更爱护他、更应当先度他。缘深!没有缘就不能得度,缘深。所以一定要认真依教奉行,把自己毛病习气统统都改掉,你家人就相信了。家里人尊敬,外面人更不必说了,那个影响力才大,影响力才深。

  第八句,「现居轮王护世释梵是菩萨宫殿」。这一句,轮王是讲转轮圣王,实在说不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今天的话叫,他度外层空间的人。不但度我们地球上人,其它星球上人我们也要度。轮王是人道,不是天道。我们今天看到许许多多的报导,幽浮的事件,就是外层空间不明飞行物体,听说也有外层空间人在地球上降落。他们确确实实是人道,不是天道,天道到地球上来不需要交通工具,他们能够变化。他们还是要用交通工具到这边来的话,这就不是天道,是人道。其它星球上也有人,他们的科技比我们发达,比我们更高。讲到「护世」就是四天王,四天王天在佛门里面是护法,所以护世天王。「释」是忉利天王,中国人称为玉皇大帝,「梵」是大梵天王。菩萨也示现这些身分。这些都是菩萨的宫殿,为什么?你度这些众生,一定要示现这些众生的同类身。

  第九句「住一切菩萨行游戏神通皆得自在是菩萨宫殿」。菩萨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善巧方便,善巧方便里面就有游戏、就有神通、就有禅定、就有解脱,无量的智慧德行他融合在一起。我们读《地藏经》,《地藏经》里面有讲,供养菩萨要供养玩具。《地藏经》说供养玩具,我们现在供佛的供具里,玩具比较少,可以供养玩具。从前有人问过我︰供养玩具是什么意思?玩具是表游戏神通,所以供佛可以供玩具,游戏神通,这经上都有的。末后一句,「一切佛所受无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顶记是菩萨宫殿」,住十力庄严作一切法自在故。佛在这个经上给我们说了十种宫殿。菩萨虽然没成佛,在菩萨位往往也得诸佛给他授记。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位同修,都得一切诸佛如来授记,你们不知道。《无量寿经》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给你授记吗?不但给你授记,连你将来作佛,名号都告诉你了。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成就了,到他方世界去作佛都叫妙音如来,不是给你授记了吗?我们在凡夫位都常常得佛授记,何况是这些法身大士、这些菩萨。我们今天虽然没有契入一真法界,菩萨这些行持值得我们学习,尤其要落实我们现前生活当中,我们就得受用。这样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真正的把握,自己才能够建立信心,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成就希有圆满的功德。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一九九八年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七
下一篇:一九九八年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九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