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太上感应篇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七

  日期:2011/8/7 15:55:47   阅读:    繁體   

 

太上感应篇  (第二二七集)  2000/3/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227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一百零五节:

  【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

  昨天我们也是读这一句。我们看到这十二个字,再想想我们现前的处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灾难,根本原因,这十二个字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不能把我们的心行转变过来,我们的苦难决定是有增无疑,决定不可能有好转的一天。也许有同学要问:「我能改过,别人不改,那有什么用处?」有这种念头的,并没有觉悟,也不是聪明人。诸位想想,大家都争着往地狱、饿鬼这两条路上走,大家都走,那我也只好跟着走了,这不是愚人吗?大家都往地狱道上走,我能够觉悟了,回过头走菩萨道,这是多么的幸运!所以我们今天不论别人能不能改过,从我们自己本身改起。我们本身能改,彻底改过来,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自度度他。不要认为我做与别人没有关系,关系很大!我们天天念回向偈,「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有,有见、有闻的,这么多人当中,总会有一、两个见闻到之后,他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改过自新,就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尤其是我们肉眼见不到的天地鬼神,鬼神见到了也赞叹,恶神看到了还赞叹,你难得!

  所以在今天,第一桩要紧的事情是明辨是非,息灭争论,这是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对症下药。今天我们看到李木源居士给我看一个小册子,叫「狮子吼」,里面有不少篇文章全部都是严厉批评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它这个小册子,我听说送到许许多多杂志社要求他们刊登,此地的杂志也有刊登,责备我宣扬这个本子。我宣扬这个本子也有一个好处,我尊师重道,我的老师教我学这个本子,教我宣扬这个本子。我对于老师有信心,我就是做错了,堕地狱,这一条可以给社会大众做榜样,一生决定不违背老师。我的老师一生的行谊,我见到了,我敬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不论是文章道德,他的修持,他的弘法护法,许多出家人都比不上。所以今天天下人都指责我,我也不会改变。我如果改变,那我就是背师叛道,我就错了。你们可以批评,你们可以侮辱、毁谤,我不可以。因为你们不是他的学生,我是他的学生,子不言父过,学生不能称老师的过失,我能做这个好榜样,我想也就够了。纵然堕地狱,我也欢喜,希望举世之人,都懂得孝亲,都懂得尊师,息灭纷争。所以别人怎么样对我,我不会回一句话;别人打我,我不会回手;骂我,我不会还口。我没有学问,没有智慧,没有德行,这几句老师教我的,我一生奉行,我决定不会违背。忍让,重要!

  一桩事情,理事因果深广无际,我们能看清楚吗?佛在经教里头一再告诉我们,佛无有定法可说,佛的说法只掌握到一个原则,就是治众生的弊病,众生有什么病,就要用什么方法对治。每一个时代的众生病不一样,祖师大德代代承传,他们有智慧,他们了解现况,现前的状况,如何依据佛陀所讲的原理原则,灵活运用方法技巧,这叫善巧方便。否则的话,善巧方便怎么讲?宋朝时代,王龙舒居士会集,就是善巧方便。那个时候的书籍流通量非常稀少,宋朝时候还是手抄的,没有印刷。一个人想在一生当中,五种原译本都读到,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以王龙舒这样的身分、地位、财富,都没有办法完全搜集到,这五种原译本他只看到四种,这个艰难可想而知。他是什么心会集的,我们要能体会。龙舒居士站着往生,他要是有罪,他怎么能往生?他怎么能预知时至?他怎么能够生死自在?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对于会集本的纷争还有几年,夏莲居老居士往生的时候说过,这个争论大概要到二00四年。他讲底下一个猴年,所有妖魔鬼怪会在这个世间消失,正法逐渐逐渐会复兴。在这个时代法弱魔强,佛弟子很可怜,要受尽一切侮辱,受尽一切灾难,只要有一个坚忍不拔的信心,我们把这灯火传下去。

  《无量寿经》这个会集本,实在讲我们也非常欢喜,今天在全世界流通的数量,我们概略的估计,差不多有一千万册,这是十年的流通量。一千万册的本子流通到全世界,我想魔有再大的神通法力,要把它全部消灭,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何况有三宝护持,龙天拥护,我们有信心。所以今天我们处世,我们讲经说法,总标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心行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今天社会大众竞争,不择手段的竞争,我们要做个什么样子?忍让,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要落实。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我们对他尊敬,决定没有一丝毫的怨恨;有一丝毫的怨恨,我们就不是世尊的学生。在顺境里面不起贪爱,逆境里面不起瞋恚,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以真诚慈悲处事待人接物,这是佛教我们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什么是『忠良』?什么是『柔顺』?「忠」,我们看看这个字,这个字也是会意,这个心要中,不能偏,偏就邪了。所以忠跟诚是一个意思,要把心摆在正中。佛家讲中道第一义,儒家讲中庸,不可以有丝毫的偏邪。什么是偏邪?顺境里面你欢喜了,你的心偏了、邪了;逆境里头你生烦恼、生瞋恚了,你的心偏了、邪了。你在这里就体会什么叫中?中就是《阿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是中,二心就不中,二心就偏了。谁能做到中?在《华严经》上,那是个标准,法身大士。离妄想分别执着,你的心才中;你有分别执着,这个中就没有。「良」是善良,忠落实在形象上是善良,这个意思我们要懂。「柔顺」,「柔」是柔和。你看现在这个世间,称女强人,不好听,强是刚强,吓死人!「顺」是什么?随顺性德。这个说法标准太高了,我们凡夫做不到。我们把标准降低,随顺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诲,这个我们可以做到了。世出世间圣贤存心、行事,他们都是随顺自性的,都是性德的流露。尤其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现的是性德圆满的显露,所以世出世间圣贤,已经给我们做了个榜样,孔老夫子示现给我们的是五德,我们要记住、要学习,「温良恭俭让」。温就是柔,温柔、善良、恭敬、忍让、节俭夫子五德,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柔顺两个字都在五德之中,所以字的意思我们要懂,我们要清楚。

  男女结成夫妇,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是菩萨事业,是教化众生的,是给世间所有家庭、所有夫妇做模范的,是这么一桩事情。你懂得这桩事情,一切众生得度了,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了。这个功德利益是这一对菩萨夫妻修的,他是行菩萨道,他是来示现度众生的,是给世间人做好样子的,这叫在家学佛。如果不懂这个道理,我们这个佛不是白学了!甚至于我还听说有一些学佛的同修,不学佛的还没事,学了佛之后,家里不和,天天吵架,他还以为自己修得不错,修得很好,一家人不学佛,都要堕落,将来都要堕三途,这对佛法完全是误会。开经偈上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就知道这多难!把佛的意思解错了。想想经教里佛常说的,「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一位学佛的菩萨,在家里叫一家人都生烦恼,他这个佛怎么学的?真正学佛,家里有一个人学佛,一家人都和乐,这才如法。为什么一家人和乐?六和敬。

  我们看看今天,学佛的家庭,学佛的寺院,居士学佛的道场,像莲社、居士林这一类的,我们仔细观察,哪个道场和和气气?这个道场的大众一团和气,和气决定兴旺。做生意也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有一个人真正学,他就是以身作则,自己做个典型、做个榜样,决定能感化一家。你要不相信,你去念一念古书,舜王何以能感化一家?那一家人是最难感化的,最不容易感化的,他居然能感化。什么原因?真诚、慈悲、智慧,你只要有这三个条件,没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我这三个有缺陷,我做得不够,做得不够好。果然做得很圆满,哪有不能感化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依教奉行,要做到,男要做到忠良,女要做到柔顺,处事待人接物,决定要学忍让,决定不争。



上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六
下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八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