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天台宗:闻思修之间、如何抉择取得平衡点

2018/6/27 4:17: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智者大师被誉为东土小释迦,他有卓越的宗教经验,更有渊博的学识基础。他自成一个体系的佛学思想,组织精微,又富说服性及感化性。所以他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之大,在这一方面,堪称独步古今而无与伦匹。

  智顗(西元五叁八~五九七年)住于天臺山,智顗所创的宗派,便称为天臺宗。他曾应晋王杨广(后之隋炀帝)召为授菩萨戒,被晋王尊称为智者大师,后来即以此号及天臺大师之名通行于世。

  智者大师的学说既是思辨的,也是实践的。他对《法华经》的讲述,由其弟子灌顶辑录而成的有「天臺叁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止观即是佛教的实践方法。

  他以五时八教的教相,判释释尊的一代时教。所谓五时,是将释尊一生说法分成五个时期,说出五类经典,此有一偈:「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叁七日。」这是说:

  第一时期二十一天说《华严经》

  第二时期十二年中说《阿含经》

  第叁时期八年中说方等经典

  第四时期二十二年中说般若经典

  第五时期最后八年说《法华经》与《涅槃经》。

  所谓释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叁百余会的过程,就做了如上的分配。

  其实,五时的分判是由于四教的要求而出。所谓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将四教分隶于说法的仪式及教法的深浅,便成了化仪四教及化法四教。印度佛教从兴起、发展而终于衰亡,印公导师把它划分为:佛法、大乘佛法和秘密大乘佛法;也即是声闻四谛乘、菩萨波罗密乘、如来金刚(陀罗尼)乘。

  依中国台贤的判教,释尊说法,先大乘妙法,因众生根机浅劣,不堪承受,不得不施以方便,宣说声闻佛法而适应之。所谓「华严最初叁七日」,在法会上,声闻人如聋若哑,「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即是此意。不得已才示现丈六劣应身,为下根的声闻人说四阿含经。经长期的诱导启发,最后才回小向大,会叁归一,废权立实,归入无上佛道。然而,依千六百年印度佛教思想史看,事实并不如此。五时八教的判摄,绝非释尊四十九年说法的过程,而是全盘佛教演进的实况。

  当然可以不同角度看问题,如以佛法初五百年是「小行大隐时期」,也即声闻佛法兴盛时代,不是没有大乘和秘密乘,只因它不是思想主流,隐没不行而已;一切佛法早在释迦之世,已经完整说尽。这种主张,站在宗教信仰立场说,应该是正确的。如对传统的中国佛教徒说,大乘经是佛灭五百年后,次第成立的;塬始佛法圣典,唯有四阿含。这对于「信行人」是无法接受的。

  传统与现代,信仰与学术,闻思与修行之间,如何抉择取得平衡点,而不致产生「有信无智长愚痴」与「有智无信长邪见」的流弊,这是至感关切的问题。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