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见和同解


   日期:2011/5/17 17: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见和同解”。我们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有没有跟经典是相同的?不能跟人相处,都要听我的,那是傲慢。听圣贤人的教诲,这是一个团体能不能凝聚最重要的一个心态。都依《弟子规》,都依经典来做。这个“和”字我们想到孟子给我们提醒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人和就是处众的功夫。跟人相处,这个功夫一定要有,没有这个功夫,想要利众,无有是处。你说我很有能力,跟人处不好,每天都添麻烦,那些能力很难长久利益团体。很可能一个团体就光处理我们常常跟人家摩擦冲突这些事,就不知道耗了团体多少时间。所以不能跟人相处,走到哪,两个字,添乱。对不起,今天都跟大家讲老实话。我们不忘初心,我们来传统文化做什么的?来弘扬,来行道的,不是来虚的,不是来每天活得不明不白,到底自己学得是进步还是退步搞不清楚。所以我们要栽培人才,第一个要栽培的是自己,第一个要护念的是自己。首先扎根,调伏习气;再来处众,处众也叫开拓;扎根期,处众开拓期,才是发展,才能很好的去服务他人;最后自己的德才趋于成熟,这是成熟期。我们今天调伏不了自己的习气,我们还觉得我们自己可以带班,那这个就不知道是谁的逻辑了。我们上台去讲给别人听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学问?孔子也讲得很清楚,“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为什么能知新?因为那是真实去做的,自自然然有很多感悟可以供养给他人。

    我们处在团体当中跟人不能和,一定是什么问题?第一阶段出问题了,习气没有去掉,傲慢没有去掉,脾气没有去掉,贪心没有去掉。为什么说贪心没有去掉?在家里很舒服,家里的人都顺我,这里的人不顺我,不高兴了。贪顺境,不顺己意就生烦恼,那还是贪。有时候这么讲可能有人又说,蔡老师你不知道,我的情况很特殊,你没有遇到这样,你福报大,你都没有经历过这些,你不能体会我的辛苦。我看我还得去多吃点苦,多经历一些。因为有一次,刚好一个妇女愁眉苦脸,我们有读古圣先贤这些经典,觉得人生可以过得很自在、很有意义,看她这么苦很不忍心。虽然不认识,很自然就跟她聊起来,聊着聊着,原来是夫妻的事情。讲着讲着她说,你讲得挺有道理的,慢慢那个眉头就开了。我愈讲愈起劲,她也听得挺高兴。差不多五分钟之后,她本来是这样,突然她说:你结婚没有?我说还没有。“哎呀,你不知道!”一句话,我前面讲的全白费了。告诉大家,我这一辈子没结婚,不代表我以前没结婚。每一个人这一辈子来要学的功课不一样,人家这一辈子功课还没做,是上辈子已经做完了,是不是?我是比喻,我不是说我做完了,还差得远。真的,人有时候厘不清这些问题,尽拿自己的长处去看别人的短处,“连这个都放不下,真是的,我一下就放下了。”问题是自己还有放不下的,可能自己放不下的人家放得下。所以还是要拿自己开刀最重要,不然精神都耗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面。

    我曾经在一个地方住了七个月,那个地方有很贪心的人,贪到什么程度?半夜都起来偷吃东西,那真的很厉害。还有一位朋友,我们住在一起,脾气很大,大到什么程度?有一次我们在那里谈话,谈着谈着他不高兴了,进去厨房把刀就拿出来了。有一个人跟他讲了不高兴,他真的就会动火,刀子就拿出来了。还有一个愚痴,觉得自己境界很高,自己最厉害,然后把他太太气得半死。一点本分都不尽,然后在那里装神弄鬼,愚痴。还有一个傲慢到,我在听师长讲经,他说你不要听了,都要放下。其实意思就是叫我听他的,不要听师长的,你看傲慢到这种程度。我都遇过,而且还跟他们睡在一起。能不能容?能不能看他们像圣贤、像佛,行不行?“人之初,性本善”,他有本善一定可以恢复;“苟不教,性乃迁”,那是染上的习气,本来没有的,没有的当然可以去掉。真正遇到这些境界,我们是不是用这种精神,这个经句在提醒自己处世?还是尊重他、信任他、帮助他,而对他没有指责、没有挑剔、没有对立?所以这个处众才能真正看出我们的心量,贪瞋痴慢能不能伏得住。所以六和敬里面才提醒我们,“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见和同解很重要的,自己要多熏习,知见才能保持正念;熏得不够,烦恼习气一下就上来。所以很重要精进,有时间读经、听经、学习,不打闲岔,见解才能时时跟圣贤人一样。人一打闲岔,其实我们观察自己,突然一个念头跑出去,要多久才拉回来?比方我们第一节课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我们吸收了多少?昨天第二节我们不是回放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我们领受多少?还是第二次听的时候觉得,“刚刚有讲这句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那就代表那一段时间去哪里了?到外层空间去了是吧?照说专注的时候,每一句应该都可以记在心上,假如学习是呈现一个用心去领受,基本上应该所有都有印象,但是听二次、听三次之后更深而已。假如听的时候觉得好像根本就没有听过,那代表我们在听的时候还缺乏专注,容易分神。如何专注?没有别的,精进,下功夫。所以这个没有快捷方式,一定要多精进、多熏习。

    再来,多分享。比方今天刚好你对这个经文的体悟很好,赶紧去跟室友分享,你提升了,同时也供养他们,然后大家的见解愈来愈一致。而且很有意思,比方一堂课下来,比方四个室友,讲的重点一不一样?不一样,可是四个都分享完之后,大家对同一堂课的深度、广度都不一样,分享彼此的喜悦、法喜,“见和同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