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日期:2022/9/22 2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父母之爱

郑石岩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提要

  正确的教导原则是传递父母之爱的最佳途径,教导错误,将引致爱之适足以害之的结局;教导得法,不但孩子的智慧得到启发,功课日益进步,孩子在待人处世上也必然和谐。而且亲子之间的情感也更为融洽,我想这就是天伦乐的所在。

  本篇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你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母,怎样有效地教导孩子,指导其功课,维护其身心健康。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透过有效的教导方法,引导孩子,启发孩子,以促进其身心的成长。因此,教导的方式的技术,决定了爱的品质。

  在亲子之间,爱之适足以害之的情况并不是没有;爱之深责之切,而导致亲子的对立者比比皆是。因此,教导的方法,是每一位父母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

  教导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孩子,不是他服从命令,遵从庭训,也不是阻止他惹麻烦;而是要他在疑惑中学习醒觉,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与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认知与成长。所以教导本身就是接触孩子的错误与失败,并引导他向成功。要他面临未知的困境,从中学会待人处事的能力。父母要在孩子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容许并接纳孩子的错误,但期待著透过教导,使孩子走向成熟。

  教导方法很像一种烹调技术,你所用来教导孩子的种种计画和材料,就像厨师的烹调材料。你调配得好,就能做出好菜,让孩子的心灵享有美食,孩子也就一天天健全的成长,显露出活泼、朝气和睿智。反之,若把原本很好的材料,糟蹋成不堪入口,那就不能责对孩子不上教了。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指导,才能有效地学习。世上无师自通者,毕竟少数。作为父母的天职就是教导孩子。如果你不讲求一点方法,就很难如愿以偿,获得舐犊情深之乐,享受“有子万事足的快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观念,养子不教是父母的过错,养是容易的,教确实很费心血,很多人因而疏忽,而没有尽应尽的责任。孩子跟母亲之间有著与生俱来的子宫缔结关系,所以才有母子连心之说。孩子跟父亲则存在著伦常的相属意识,所以有舐犊情深之喻。如果子女长大,因为没有接受好的教导,而生活于颠沛困境,适应发生困难,父母都会因此而心酸落泪。子女是你延续后代的生命现象,当你看到他走向成功时,你会发现自己感受到无比的丰足和得意,那就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

  你的孩子正期待著父母之爱,他得到你正确的爱而成长茁壮。你因为得当的教导使孩子走向成功的人生而欣慰,这就是伦常的意义,是两代互相平衡的生态契机。

  讲求教导的方法,才能真正把心中的爱传递出去,温暖孩子的性灵,点燃光明的生之希望。

 

第八章 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一个人要想做父母并不难,只要结婚生子,或者认养孩子就成了。但是要做一个好父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古人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乍听起来,父母好像很好当,但是倒过来想想,就不得不省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没有不是”。

  比如说,父母亲自己不以身作则,不循规蹈矩;平常生活懵懵懂懂,游手好闲,不重视公共秩序道德,孩子当然也就仿效学习。日积月累,父母的身教不好,约束困难,孩子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这又怎么称得上是“没有不是的父母”呢?

  民国七十五年父亲节的前夕,台湾电视公司的新闻节目,播放访问儿童文学作家林良有关怎样当一个现代好父亲的意见。林先生说了三点,大意是说:

  (1)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机会。

  (2)要常常反省,避免伤害了孩子。

  (3)能够跟孩子做一个永久的朋友。

  我认为林先生所谈到的,已经涵盖了做一个好父母的原则。这是很值得现代父母时时自勉的三个教子铭训。现在我要针对怎么做个好父母,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当然,做父母的人,第一就是要有爱心,要打从自己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像光一样照亮自己的孩子,孩子才会有个光明的人生。父母之爱表现于对子女的关怀,对其成长的需要负责,重其个性和彼此之间的了解。不过要有这样的表现,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耐心

  无论你的孩子是男是女,是内向或外向,是活泼或是文静,资赋高或是低,体能好或不好,都绝对需要你的耐心关注。有耐心才能发觉孩子的成长情形和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发掘其优点,有效的鼓舞孩子的学习动机,才不会因为一时的愤怒,伤害孩子的自尊和安全感。

  耐心的教导孩子,有助于培养平心静气的习惯。平静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孩子将来能够稳扎稳打,水滴石穿的性情根基。

  什么叫耐心?耐心是你能等著,让孩子把话讲完。在责备孩子之前,腾出时间,把事情弄清楚。请记住!没有让孩子把话说完,就自以为是的答覆孩子或责怪孩子,是父母的毛躁,孩子很快就学会你的毛躁。没有耐性把事情弄清楚,率尔下批评责骂孩子,就会伤害孩子。孩子将来也会跟你一样急躁。

  比如说,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兴致勃勃地告诉父母说,他在学校看到豆子发芽的经过,不到几个钟就从一颗豆子长成绿油油的豆苗。有些父母亲可能直觉的反应道:“少说瞎话,那简直是骗人!”或者说:“你什么时候学会撒谎!”等到孩子很认真地辩驳说:“我是在学校的电影里看到的。”父母亲则又很可能说:“傻瓜!那是电影,是假的!是摄影师拍下来的!”所有的对话,急急躁躁的就此结束。孩子被弄得满头雾水。更糟的是这段交谈使孩子得到两个观念:第一,学校的电影所告诉他的豆子发芽过程是假的。第二,我好笨。

  就这个例子而言,父母亲应该有耐性地听完孩子的说明,然后告诉他整个发芽过程是经过长期拍摄和“缩时技巧”与剪辑之后,才制作出来的影片,事实上,豆子长得很慢。另一方面你还可以向他解释“缩时技巧”是什么。

  耐心地聆听孩子的陈述,你会发现孩子的好奇心美得像晶莹剔透的珍宝。他们确实能够协助你学习到以前你没有注意过的问题。同时能使你有机会协助孩子,打开他求知的心扉,而喜不胜收。

  父母亲对孩子的误导,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急躁,比如说,孩子弄得满身是污泥,从外头回来,大部分的父母会怒目责难,不问为什么,就骂得惊天动地,说他像猪!像没有人管的“小乞丐”。其实,你只要平心静气的问他,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他们玩了一个非常精采有趣的团体游戏——躲猫猫。连你听了都会因为情节的滑稽而捧腹大笑。

  请记住!孩子是在欢笑中学习和成长。快乐往往存在于那些小事情之中。这就是最活泼的生活教育。

  做父母的人当然也不是圣人,更不是神。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紧张,为孩子不听话或不守规矩偶尔发脾气是免不了的。但这并不能影响你的耐性。脾气偶尔发作,一旦过去,就必须像过天晴一样,让孩子正常地陶浸于你的煦阳春风之中。

  有节制的发脾气,使孩子品味到“道德权威”的讯息,这是孩子将来能够向上和表示负责的砥砺。在我的辅导经验中,许多孩子被娇生惯养,从来不给他一点强制和责任,没有接受过父母生气时倾盆甘霖的洗礼,而变得“道德无能”。他们只有享乐,不知道责任,或者懦弱得无法承爱打击。

  请记住!你可以生气!但不可以粗暴不讲理。你可以生气而训斥孩子,但决不可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孩子的心智成长不是一蹴可几。因此你要有耐心地去开导他。在教导过程中,父母的耐心就是孩子成长的力量。不要因为孩子一再叮咛而仍旧犯错就因此失望,你一定要有耐心地再教他一次,并细心地去发现再犯同样错误的理由,而改变你的教导方法。比如说,孩子做作业时,经常会粗心的把题目看错。你已提醒他很多次,还是一再犯错。这时你要保持耐心,仔细观察他工作的过程,发觉犯错的原因,加以指导。万不宜只是一句:“你怎么搞的!老是这么粗心!以后一定要细心!知道吗?”这样就是草草结束一次极为重要的学习指导。

  孩子细心与否是一种工作习惯,它有待父母亲耐心的观察,找出犯错的症结,严格予以纠正。许多人的失败源自粗心,但却推卸责任,把它推给上帝或命运。父母亲一定要耐心地教导孩子,避免孩子染上这种推卸的习惯。

  耐心地观察孩子,仔细发掘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给予鼓励,对缺点给予有效的指导,这是成功教导的一项原则。不过你必须注意,父母亲不是侦探,成天侦察孩子,揭露孩子的隐私。

  父母亲是否有耐心,跟自己的心理生活空间有关。不过心理空间中可以争取的,只要你提醒自己“别急!”“待会儿再骂你!”你就不会为孩子的事情气急败坏了。

  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是导致教导上一再错失的重要原因。不安全感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态度。因此,父母必须具有安全感,才能够把孩子教好。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最明显的教导行为特质是限制孩子的活动;过分骄纵孩子,以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磨练,孩子经常留在家中,缺乏冒险活动,连上学都由父母亲接送。这些孩子往往不知道真实的生活是什么,他们最容易整天看些奇幻小说,收听电视和音响,只知道向父母拿零用钱,而不知道什么叫责任。

  许多父母由于自己缺乏安全感,而不让孩子接触产生自卑感的境况。例如避免比赛和竞争,很少给他足以启发奋斗向上的工作,结果孩子变得只凭个人好恶,而不能按原则行事,他们不但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连最起码的责任感也没有。

  怕孩子受苦,就会造成骄纵与溺爱。一个有安全感的父母则认为除非真正危及孩子的安全,他们教导孩子,凡是应该做的事,无论喜不喜欢都要做,凡是不该做的,就是想去做也不可以做。

  许多父母亲从孩子七、八岁起便开始教孩子做家事。到了十一、二岁,除了能做打扫清洁工作外,已经能够做饭洗衣服了。这对于放心不下的父母来说,可就难了。他们担心孩子做饭会烫伤,怕切菜会割到手,顾忌孩子发生意外。结果许多应该让孩子做的事都没有让他做。

  当然你教孩子做家事必须一步一步的训练,一点一滴的学习。由观察、讲解、示范到练习,由帮助父母做到单独做,由简而繁。这并非短时间能训练出来的,而是长时间教导的结果。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放心地让他去做。

  你没有带孩子上过市场买东西,孩子当然不懂得上市场。你不放心他独自去购物,就没有机会去完成购物的责任。曾经有一位母亲对我说,孩子长大自然会买东西,用不著让十一、二岁的孩子上市场。我告诉他,孩子所学习的不只是购物,更重要的独立性、责任和将来勇于面对现实的安全感。

  父母不安全感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孩子,使他们也感到不安。当父母因为地震而吓得面色铁青而不知所措时,孩子也会因此感染惧怕,而对于应急的反应感到六神无主。父母亲若经常用不安全感的心态处理日常生活,孩子也会变得有些怯弱与神经质。

  和谐

  我所谓的和谐家庭并不是指父亲按时上下班,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经济状况良好,平常督促孩子读书,假日带著孩子郊游,欢笑满庭院,亲情温馨多等等,一幅美丽的图案。这固然勾绘了和谐的气氛,但它只是一种现象。如果我们用它来说明和谐家庭,很容易引起一种假象,那种假象会不断暗示自己“我家庭并不和谐”,而使大部分的人放弃创造和谐家庭的动机。

  和谐绝非完美无缺,而是爱。为了完美无缺,有时使我们失去纯真的爱。因为我们付出太多代价去维护那完美的假象,反而失掉爱。

  我认为和谐是家里每个成员互爱的表现,由于互爱的相互影响与感动,使孩子也学会了爱。在这互爱的行为中,孩子开始认同父母,和父母亲学习,从而引发爱的情操。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彼此之间所以能够和谐,是因为父母不以强制的手段牵著孩子的鼻子走。父母亲能够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是和谐。爱本身就是协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并吞一个人,使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父母亲有了爱的情操,就能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鼓励他顺著自己去发展。

  当然,一个和谐的家庭,也必然存在著团队精神的气氛。家庭成员在互助合作中共同生活,最能养成彼此相互关怀和负责的习惯。在我们的社会里,大部分的年轻父母白天都在工作上班,原本缺乏家庭沟通。但是不少家庭在下班之后,为了家事而闹意见,父母间的争吵和赌气,带给孩子严重的不安全感,并失去学习负责和互助的习惯。

  和谐的家庭是一个活动力很强的小团体,除了时时保持互助合作之外,他们在意见的沟通及彼此相互了解上,具有良好的默契。我相信沟通的表情和语言是维护人际关系默契的主要原因。而和谐的家庭在沟通上必须把握:

  (1)懂得聆听和安慰别人。

  (2)感受性好,很容易了解和体谅别人。

  (3)不轻易责备和批评别人。

  (4)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5)保持喜悦和开放的心情。

  (6)知道赞美和欣赏别人。

  (7)对别人的谈话保持兴趣。

  一个和谐的家庭,与经济生活并无绝对的关系。它的重心是爱,而不是财富。爱是可以透过学习而获得的珍贵情操。

  和谐的家庭还意味著另一种涵义:父母亲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具有稳定的情绪,乐观和积极的思想。所谓乐观,就是找出快乐的一面去看人,去看问题,去培养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去实践新的目标,克服摆在眼前的困难。父母亲有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就会对孩子有信心,给予自由发展和训练的机会。充满活力和自信的父母,必然能培养活泼向上的子女。因为身教所产生的认同是引导孩子走向光明面的最有效方法。

  父母亲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愁眉苦脸。请记住!把愁眉苦脸改变成面对问题的思索,然后针对已做的决定全力以赴。你有困难,不必担心让孩子知道。相反地,你应该让他了解你的困难。情况许可的话,可允许他参加讨论,然后谢谢孩子的关心,并告诉他你将全力以赴,并且有信心解决这个困难。

  在和谐的家庭里,任何平常的事都是大家关心和表达心的机会,同时也是教导孩子的活教材。不和谐的家庭,由于每天制造心理生活上的污染,使每个人逐渐临于窒息,那就谈不上教育子女了。

  踏实

  做一个称职的父母,还得具有踏实的态度。踏实代表一个人能落实地生活,没有虚荣。他们能接纳现实,承受种种挑战,充满著希望喜悦。踏实的人,颇有任荣任怨的美德,热心积极的工作精神。

  踏实者经常抱著实现理想的机会,一步步在努力。能耐得住失败的考验,能任重道远,生活的韧性特别强。因此,他们每天都在稳健地向前迈进。用“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形容他们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们在一生当中,最需要的就是毅力。古人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能弘毅才能“任重”,斯能“道远”。但是这种精神力不是读书读来的,更不是从道理中推演出来的,它是从父母和家人的身上,或者从故事中的典范学来的。特别是父母平常处事的态度和工作的精神,直接经过孩子的认同而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父母必须踏实,如果你不做一个踏实的典范,只是用口头说说,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浮夸虚荣,受不了失败的煎熬,更缺乏强韧的个性去创造成功的人生。父母亲的踏实精神,从以下行为特质中表现出来:

  (一)认真做自己的工作。你也许认为认真工作与否,孩子并不知情,事实上你是否认真工作,在你的言行中表露无遗。

  (二)勤劳与简朴。它使你剑及履及,有所成就,并从简朴中表现出稳重而不浮夸,直接影响孩子。

  (三)有始有终,万不可在孩子的面前做出虎头蛇尾的表现。

  (四)家居生活不宜养成受人侍奉的习惯。孩子亦应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请切记!一日受人服侍,便一日不能自强。

  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与父母亲的生活方式与态度有关。父母亲是身教的提供者,孩子的一生就在你身教的影响下,决定其心智与精神的成长。安德森(Christopher P·Andersen)在其所著《父亲角色》(远流出版公司出版,大众心理学丛书(91))一书中,曾经举出许多名人的回忆。他们的共同点是:父母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既深且远。张春兴教授针对国中和国小学生做过一项调查,亦发现学童的成绩和品行,与父母的教导方式有极大关联。我们可以肯定:称职的父母,一定能教优秀的子女。

第九章 教导的原则

  我曾多次询问许多父母对教导孩子的感想。有些人很无助的说:“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他们桀惊不驯,强词夺理,执拗又不负责,常常把我气得半死。”有些人则皱著眉头说:“我们使尽全力,为孩子安排学校,希望他们好好用功读书,考个好学校,孩子就是不争气,不读书,整天游手好闲。”也没有父母说,他对孩子充满信心,因为他们乐观进取,功课好,生活适应正常。也有一部分的父母说,他的孩子虽然成绩并非理想,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但是很通情达理,勤劳帮助做家事或工作,相信他将来一定可以过著成功的生活。每个父母亲教导子女的遭遇不同,有些人对孩子充满希望,有些人则满脸的悲观。我常常在想,这是个人的命运际遇不同?抑或因为教导的方式差异?

  于是我开始观察,深入了解这些人的家庭背景。我发觉那是由于教导上的偏差,和环境对孩子的不同影响。我可以肯定的指出:许多孩子在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不利的环境。环境影响教导,教导主宰了孩子。而教导的原则与方法,似乎又是决定环境优劣的关键。

  这一章,我要谈谈教导的原则,讨论父母亲有效教导子女的要诀。这些原则,是经过一番证验,认为是具有价值的教导法则。父母亲的天职是依据这些原则,去教导孩子和安排适当的环境。

  我深深的体会,父母的天职是不容抛弃的。抛弃它就会带来生命意义上的缺陷,到头来总要令人悔恨。当然,父母的教导也必须是正确的。错误的引导,会导致爱的失落,影响孩子的一生。最近,我认识一位中年的母亲,在交谈之馀,我问她为什么不让罹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上国民中学。她告诉我说:孩子行动不便,上学需要人照顾。所以,我把他留在家里,自己出去赚钱养活他,好为孩子储蓄一点生活基金。

  这位母亲爱子之情,确实令我尊敬。但是,我认为生活基金的筹措远不如孩子本身的成长和自立来得重要。我发现站在她身边的孩子,尚能撑著拐杖行走,五官端正,眉目清秀,经适当的指导,仍然可以自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错误的爱将使他的孩子生活一个消极和残废的世界里,无法超越。

  爱是珍贵的人性经验,但必须是健全和成熟的爱,才能表现出它的光明和温暖,才能使孩子得到喜悦和成长。健全的爱所引发的教导原则,正是每一位父母所要遵守的教子良方。

  基本态度

  亲子间的相处,本身既是生活又是教育。因此父母的态度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人格发展。父母亲最重要的教导态度是开放、允许和支持。开放表示你能接纳孩子,善于和孩子沟通,放下自己的成见。所以你能真正了解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孩子的心理世界,并掌握时机予以指导。其次,允许表示你能诱导孩子自动自发,能提供机会让他试探,增强孩子的信心和自我功能。至于支持就是你能维持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并给予成功的经验和学习的乐趣,支持使孩子能不断试探与发展。

  现在我整理出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意见,供你做教导的指南:

  ·父母亲管教孩子的意见和宽严的态度要一致。态度不一致的后果是:父母相互争吵,孩子心理矛盾,或者孩子的过错得到袒护,因而错误的行为得不到改正。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特殊的才气。你要重视他,鼓励他,才能发展其潜能。因此,用不著拿你的孩子跟别人比较,比较是错误的。

  ·处理亲子间的互动关系,一定要冷静,三思而后行。冲动或意气的处置,有碍于教导的进行。因此,你必须注意:

  (1)你不要为过去的疏忽而懊丧或气馁。

  (2)不要为亲子间的摩擦而消极,你一定有办法挽救。

  (3)保持稳重的态度,不做意气的坚持。

  (4)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很大,不要把一时的过错视为永远的缺憾。

  (5)不必把孩子的错归诸他人,推诿使你和孩子同时变得不负责任,而停止教导的脚步。

  (6)请注意!亲子之间千万不要决裂。决裂就此像断了线的风筝,无从教导。

  ·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别忘了不断支持他,指导他,以期心智不断成长。安全感是从信心中产生,你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训练他做事,并注意每天的功课。成功的经验和信心,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保护过多,反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生活上要与孩子打成一片。孩子想知道有关你的事业或生活上的困难,不妨告诉他。告诉孩子自己的困难,必须也告诉他自己能克服它,或者要求共同协助分优,但不能带给孩子消极的思想。

  ·你要坚持原则,放弃原则等于放弃教导。不过你所坚持的原则必须合情合理。此外,你可以让孩子订定自治规约,自己约束自己,养成自治和自动的习惯。

  ·你对孩子犯错的处置,必须先了解动机和原因。处罚本身不能建立正确的行为。因此在处罚之后,要告诉他错在那里,怎样才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才对。孩子在下一次表现中,已改过还善,应及时予以赞美和鼓励。

  ·对孩子要一视同仁。要相信你的孩子,但不是盲目的依从。

  ·引导比强迫有效。但是涉及孩子的安全,基本生活规范一定要坚持遵守。

  ·不要以大人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依大人的价值看孩子,会把好动当浮躁,把好奇当幼稚,把自我意识的成长当顽强,把纯真当无知。结果,你可能整天批评孩子,亲子间的关系因而破坏。你不妨以孩子的角度看看孩子,你就会对一些不必操心的小事一笑置之。

  以上所提供的基本原则,你做到的有多少,没做的有多少,不妨自己做功个检讨。然后,把自己最疏忽的几点特别记下来,先从那儿著手。语云:“避免错误,勇于改正”。用这些原则教导孩子,必然能发现它的效用。

  最后我要强调观念——典范。父母要当孩子的模范,以身教为重,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涵养,作为孩子认同的对象。父母能提供子女最宝贵的东西是身教,而不是唠劳叨叨的言教。请记住!你要孩子们学好,就得自己表现得好。

  指导与训练的法则

  你一定很想自己的孩子能把家务整理得井井有条,做起事来手脚伶俐,在功课方面能有好的成绩。我想,做父母的人,最安慰的事莫过于此。不过,这些安慰和喜悦,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你自己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许多父母亲跟我谈起怎么指导孩子读书、作文、做家事。我总会告诉他,孩子的成绩好,能自动用功,并非一日养成。即使真能一日养成,也是不能持久,不牢靠。你希望孩子功课好,就得先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根底。这些条件,是长时间养成的,不是临时急就章所能办得到的。许多聪明的孩子,固然可以靠一时的强记和理解,把成绩考好,但是这样的孩子,通常没有根底,不能持续自动学习或不断研究发现。所以,你要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求知习惯,陶冶他的兴趣,打好他的根底,而且要愈早开始愈好。

  我的意思不是要教孩子提早读书写字,而是要提早养成求知的习惯,求知不一定读书本,而是要指引孩子从观察、记忆、比较、发现与理解的过程中,学会求知。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要从说明、示范、练习和鼓励中,学会种种礼貌和才艺。现在,我就心理学的观点,提供一些原则,作为人教导时的参考。

  ·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透过教导而提高。你要有耐心,点点滴滴慢慢的教,孩子累积的学习经验越多,越能够处理呈现在跟前的资料,学习的效果也不断提高。请记住!孩子的学习行为就是资料处理过程。在没有压力下,渐进的学习,日积月累,从平常累积种种经验,孩子的思考、类化和推论能力日增。

  ·无论你教孩子学习什么,都要让孩子有个强烈正确的动机。以下是你提高其动机的方法:

  (1)把学习当作一种参与的有趣活动。

  (2)孩子完成一项学习应给予奖励。你可以把学习分成好几个阶段,分别予以奖励。奖励的方法包括:给予赞美、奖品或代表成就的符号。

  (3)分享孩子成功时的喜悦和情趣。

  (4)安排竞争的程序。最好采取自我竞争(拿孩子先后不同的成绩来比较)。

  ·教导孩子学习功课或一技之长,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成就的准标。经常考核,对不合标准或错误的部分,要检讨原因,重做示范,指导他练习。

  ·学习上的错误不是一件坏事。它让孩子知道那些地方有待改进。错误是孩子进步的资源,你要善用孩子的错误来指导他的学习。

  ·父母不要怕孩子犯错,错误是学习的正常现象。如果你一味责备孩子的错误,而不加检讨与指导,就与教育的理则背道而驰。

  ·要先告诉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要学,然后才能引发他实地去学习。

  ·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把最基本的观念解释清楚,并指导孩子练习到纯熟为止。

  ·要注意!做功课是孩子的责任,不是你的责任。你不宜每天把孩子的功课当作你的功课,那会养成依赖的习惯。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自动学习。

  ·你要对孩子的学习表示兴趣,关心他的学习,而不刻意查验他的成绩。讨论学习的内容和情趣,不要一再唠叨,吩咐孩子要努力。孩子最不喜欢这类说教。事实上,说教的结果往往与期望相反。

  ·教导孩子要注意相别差异。教导老大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教导老二。

  ·一种教材往往有多重学习的效果。学习算数,显然与逻辑推理有关,但与语言的表达、生活的经验都有关系。你的教导应该是一举数得。

  ·闲谈式的教导,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训练孩子学习一个复杂的技艺,记得把它分成好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做详细的解说,示范和练习。

  教导和训练,需要父母用尽所有的机谋、智慧和耐心。这是责任,不能逃避。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投资,亦是父母一生当中所做值得的投资。

  最后,我上述作家魏尔斯(C·U·Wells)的一段话,来说明教导与学习的特性。他说,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市立公园的主管说:“你也许不记得我了。你做助理员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穷苦的小孩,常到这里来玩。有一天你坐在树荫下对我讲述生活力图上进的道理。你指著一条从草地爬到树上去的毛毛虫说:牠已经开始了,虽然牠一拱一伸地爬,但终会爬到树梢。这句话打开了我的心窍。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此,我也一拱一伸地慢慢前进,不但读完了大学,上星期还取得了律师资格。”魏尔斯所谓的“一拱一伸,慢慢的前进”,也许就是教导与训练所必须遵守的历程吧!

  情感交流

  情感是因为透过交流、接纳和共鸣才变得珍贵。爱情如此,亲情和友情又何尝不是?情感透过交流而变得亲密,变得互谅与同情。为类进化的动力——博爱,就是透过交流的启迪而孕育出来的。

  心灵的成长、人性的提升和道德的法则,都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我们可以说:没有情感的理智是冷酷的,人类只有把理性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才会变得更完美,更幸福。

  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助于互信与亲子关系的建立。当然这也是学习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的交流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孩子的暴力和反叛。情感教育的原则包括:

  ·父母要有聆听孩子说话的修养。从聆听中,你很容易了解孩子的情感和心智发展情形。你越能耐心的聆听,越能知道孩子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有时你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孩子并没有要你回答。只要当一个有趣的听众,就能给孩子满意的教导。

  ·你千万避免在孩子主动道出心事或做错事时责备他。这样做。只需几次,你们之间就有一道防线,切断彼此之间的交流。

  ·你要把自己对孩子的感受说出来。只说感受,不贬损孩子。你不说出来,孩子就得不到回馈,而不懂得调整自己待人的态度和礼貌。

  ·多给孩子一些正当的欢乐,快乐的体验和学习负责任的态度,必须一起进行。有快乐的童年,才有达观的人生,有责任的回忆,才有进取的勇气。

  ·不要用惧怕来威胁孩子。这种教育虽能使孩子就范。但不能建立良知,虽使孩子不做坏事,却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或疾病。

  ·你要学习跟孩子说话的技巧。这是沟通和改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桥梁。

  ·赞美和欣赏孩子良好的言行,孩子就会表现更多值得赞美的品行。

  ·不跟孩子赌气,不使用装病或撒谎的伎俩来使孩子就范。

  ·爱是亲子关系的精髓,但绝对不能宠坏孩子。爱是给予而不是讨价关系。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发展,而不是孩子合乎我的期望。

  ·父母教导孩子的最高艺术是:“大节不踰,小节出入可矣!”管得太多太严,反而弄得亲子关系不好。

  教导的原则归纳起来只有一个爱字。不过,你要懂得把它表达出来,化为关怀、负责、尊重和了解。请记得!除非你能正确地给予父母爱,否则孩子怎么会知道父母的爱有多丰厚!

  

第十章  指导孩子做功课

  在国民小学和国民中学阶段的孩子,应培养他的求知态度和方法,陶冶读书和探究事理的兴趣,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孩子在学校的课业,也需要父母亲的指导和鼓励。

  我曾调查过许多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他们绝大部分认为父母是否关心孩子的功课,是决定其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亲能进一步指导其功课,孩子就会有更好的成绩表现。有一位在国小任教多年的老师告诉我,在学校里,一个老师要面对玩五十馀位学生,个别指导很难做得到。因此,父母亲对孩子做些功课上的辅导,可以帮助孩子奠定良好的智育基础。

  有些父母怀疑地说,当他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并没有父母指导孩子做功课的情形,为什么现在需要指导呢?我想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现在的教材比较重视思考和推理,许多作业上的问题,特别是国民小学阶段,需要父母给予适当的指导,否则孩子不容易完全的理解。其次,父母亲指导功课时,可以了解孩子学习上的种种情况,对他的优点加以鼓励,对于错误或不明白的地方加以启发。第三,父母能关心孩子的学习,参与孩子的讨论,可以促进亲子的情感。第四,父母关心孩子的课业,可以引发孩子专心学习,涉猎课外读物,而减少在外游荡或花太多时间去看电视。第五,过去父母亲普遍不识字,对孩子的功课除了督促之外,普遍不加指导,现在大部分的年轻父母都关心注重孩子的功课。他们自己又受过基本教育以上,都能指导孩子读书,如果不做适当的指导,孩子成绩相差太远,会引起孩子的挫败感,而不喜欢读书。如果在别的方面又得不到鼓励,孩子就很有可能学坏。

  作家琦君在〈一篇旧稿的感触〉一文中写道:“这几个孩子,一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却能如此正常地成长,真是非常的幸运。仔细想想,实在是因为他们出生得较早,那时工商业还没像今天这般繁荣,社会形态也没有像今天这般复杂。孩子们没有出租的小人书可看,家中没有‘刀光剑影’、‘杀人灭口’的电视剧可看。西门町也还没有弹子房,没有黑咖啡室,没有电动玩具。社会的引诱小,欲望低,家庭缺乏温暖也没处跑。如果这几个孩子成长在今日五花八门的环境中,恐怕这位母亲就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坐享儿女福了吧!”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同于过去,孩子如果不好好指导他做功课,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就很容易学坏。

  有一位老师告诉我说,关心孩子并不是看管孩子,逼他读书,而是要了解孩子,指导孩子。跟孩子讨论功课和学校的生活,是了解孩子和指导孩子最佳的途径。

  另外一位老师告诉我,孩子的生活内容就是受教育。在学校的功课中,无论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如果没有一样值得嘉许,那就会堕落,而步入歧途。

  我要澄清一点,指导孩子做“课业”,并不是只有智育,而是包括德、智、体、群、美五育。这也是本书所揭橥的教育信念。不过本章所要讨论者,则偏重在智育方面的指导。

  观念与知识

  孩子智能的成长,是在一连串的资料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孩子练习归纳、演绎、观察和试探的资料愈多,智能的发展愈好。资料处理的基本单位是观念,因此孩子学习任何功课,一开始就要把每一个观念厘得清清楚楚。观念不断增加,再经过整理而成为原理原则。因此,你一定要帮助孩子把基本观念弄清楚,孩子才能够进一步去类化学习、思考、推理及解答问题。

  父母亲怎么知道孩子已经获得完整的观念呢?根据心理学家布鲁那的观点,孩子若获得完整的观念,就能够说出观念的名称,指出它的属性和价值,说出它的定义,并能举出实例。观念是从归纳事象和实例而获得,观念的定义是根据事实的属性和价值界说出来的。

  孩子一开始学习,如果每一个观念都学得正确清楚,将来在思考和推理上,就会很正确清晰。父母亲如果能协助孩子,把每一个词汇、处理资料的逻辑和思考步骤厘得清清楚楚,对孩子往后的学习才有助益。不过,观念不是用记忆得来的,是从分辨、归纳、比较中获得。

  孩子在学习资料处理时,除了观念之外,就是有系统的知识。孩子的知识愈广博,愈能引发他的思考和推理。因此,父母亲有需要协助孩子阅读课外读物。课外读物的选择原则很简单,你自己必须先读一次,认为它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益,就可以买。父母先读过的书再交给孩子读,具有很多优点。除了能适合孩子的需要之外,父母亲亦能够在孩子读完读物之后,跟他讨论书的内容,启发其思考,诊断孩子阅读的情形,好知道怎么帮助他继续阅读。课外读物内容要广,举凡传记、神话、名著、自然科学等等,都宜涉览。以下是你协助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原则:

  (1)课外读物要由浅而深,由易而难,选择课外读物必须合乎孩子的阅读能力。

  (2)孩子如果还不能阅读,父母亲可先念给孩子听,顺便解释一些名词和观念。

  (3)要注意孩子是否听得懂,是否保持专注在听。你可以停下来,问问孩子读过的情节,或跟他讨论彼此的感想或联想。如果孩子听不懂你念的内容,一定要换一本比较浅的读物。

  (4)给予孩子说故事或发表阅读心得的机会。父母有兴趣听孩子说故事、讲笑话、谈科学知识,孩子一定会喜欢看课外读物。

  (5)孩子自动阅读课外读物时,每读完一篇,就要给他鼓励,每看完一本书,就要给他一些奖励。

  阅读是增加知识和提高智能的重要途径。但是,阅读的目的不是记忆资料,而是能整理资料,成为有用的知识。因此,父母亲要采取两种途径来帮助孩子阅读。第一,给孩子做导读,先说明读物的作者、背景、主要意义、怎么阅读,然后再让孩子阅读。第二,孩子在念完一本读物之后,要给他机会讲讲主要的内容、情节或感想。父母只要聆听,跟他讨论,无需批评孩子的看法与感想,父母可以表示自己的看法,但不宜否定孩子的观点。

  让孩子对一本著作的人物或其中的情节发表意见,是启发孩子思考和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诘问

  父母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功课,使他获得的观念更清楚,更能把握重点,思想更加周密,可采取结问的方式,激发其思考。结问是一种很生动有趣的问题过程,一问一答之间,要保持轻松,否则就失去引导和启发的价值,切忌流为盘问或责问。进行诘问的原则如次:

  (1)诘问可用来测验孩子是否记得基本的知识和资料,父母发问时,必须预做答案,及时校正。

  (2)诘问可引发孩子思考及有系统的整理与比较。不过发问时要注意问题之具有归纳性和普遍性,亦需预做答案,并对孩子的答覆及时校正。

  (3)诘问亦可用来激发孩子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念,并协助孩子自我醒觉。惟问题的性质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任由孩子自由发挥。

  (4)评估性的诘问,是用来了解孩子的程度和学习情形,问题宜周密详细。这类诘问,对于帮助孩子复习功课最为有效。

  (5)启发式的诘问,是用来澄清孩子的观念,在一问一答之间,引导孩子发同事实真相,整理出正确的观念。

  父母亲最好是在自然情况下,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诘问。诘问可以和讨论同时进行,亲子之间在相互诘问与思考解答之中,蕴藏著关爱、创造和交流的喜悦。

  请注意!诘问是亲子间的聊天,而不是父母对孩子的考试。即使你是对孩子做评估式的诘问,你也不能表现出考试的气氛。因为那样会破坏你帮助孩子学习的良好关系。许多父母亲在孩子一时答不出来时,就会失去耐性,大骂“笨蛋”,结果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所以,你一定要当心,当你觉得会生气时,一定要停止,暂时保持缄默,不要再指导下去,等你恢复了以后再继续进行。

  示范与练习

  无论你要指导孩子做什么,都需要经过示范,然后再让孩子练习,学习的效果才会大大的提高。例如,你要指导孩子写字,就得确确实实地把握笔、笔顺、构字等示范得清清楚楚。孩子看过之后,依照要领练习,才容易学会。父母辅导孩子做功课,无论是作文、数学、美劳和家事,以及学习待人的态度或体育运动,都要注意把示范与练习结合起来应用。

  你在示范之前,要对示范的内容做充分的说明,将目标、方法、程序,可能的意外和危险,逐一解说,然后再做示范。比如说,想对孩子示范怎么写作文,最好先找几篇短文,向他解说文章的结构、分段、作者的构思、标点符号的应用。然后,选择一、两个题目,自己作文给孩子看,并告诉孩子自己思路的进展,然后再让孩子练习。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都要经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然后才谈得上创作。

  父母教孩子做家事,最容易忽略的是示范这个过程。许多父母没有示范怎么拿菜刀,就要孩子切菜。没有示范和训练做菜,却批评孩子不会做菜。未经示范和训练就让孩子去做,结果总是不理想,父母不免批评和责怪,到头来孩子的自我期许水准或信心将受到严重的打击。现在有许多国中和国小的孩子,确实不会做家事,不会处理自己日常生活的事务,均源自家庭教育的失当。

  父母亲应该怎么示范,才能引导孩子做有效的学习呢?我的建议是:

  (一)先做讲解,然后示范。示范时边做边说明。

  (二)示范的动作要慢,让孩子看得清楚。比较复杂的作业应分成几个阶段,分别示范练习,等到都练习纯熟,再做全部的练习。

  (三)孩子要在示范之后紧跟著做练习。父母随时注意练习的情况,适时予以校正,直到完全正确为止。

  (四)孩子做练习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疲倦。练习的教材最好力求变化。必要时可使用自我竞争的方式,比较孩子前后练习的成绩,以激励练习的兴趣。

  有一件事必须特别留意,当孩子把一项复杂的作业做错时,并非意味着全部都做错,错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指导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加以示范和练习。而不是一竿子否定所有的努力和成就,一切从头开始。含糊笼统的练习,不如一针见血找出重点加以指导和练习来得有效。

  父母亲在使用示范与练习来教导孩子时,并非随心所欲的示范,或者自己以为对某项作业已经非常熟悉,便毫无准备地即席示范。事实上,这样的示范往往不能达到孩子摹仿学习的需要。因此在示范之前,必须就所要示范的作业先做个准备,想想应该怎么示范,才能使孩子看得清楚,了解个中的要领。因此示范前预先构思是必要的。其次,是对于孩子的练习必须注意及时给予回馈。什么叫回馈呢?那就是对孩子的练习情形及时提供回应,对正确的要加鼓励,使他有信心有兴趣,并告诉他进步的情形,引发他不断练习的兴趣。对于不正确的部分,要找出原因,重新示范,再做练习。

  示范与练习,就是行为心理学所谓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已成为教学心理学上普遍使用的方法或技巧。它的程序是设计(准备)——示范——练习——回馈。它的用途很广,不但可以用做一般学校教导课业、体育和态度训练之用,而且在专业训练方面也普遍采用。

  探究

  探究是父母亲协助孩子发展求真的态度与方法,增强其好奇心,培养其独立学习与研究的精神。探究是让孩子处于平常的生活条件下,去处理原始的资料,追求第一手的知识。因此孩子所学到的是思考与创造,而非记忆一些书本上的死板知识。

  探究源自孩子的疑问。经由疑问而带动追求答案的动机。过去教育家们一向批评我们的教育过到偏重记忆,于是鼓励孩子多问问题,父母也都能本著这个原则,引导孩子发问,孩子们发问的风气普及多了。当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这种发问的风气,却未能带动孩子真正探究,而只是像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待著大人给他们答覆问题。这一来孩子充其量只是变成一个主动的记忆者,而不是自动的发现者或探究者。

  过去我教过不少家教,也曾在中学任教,我发现学生问了许多问题,似乎是为了满足老师要他发问的希望,才一个接一个提出问题。每一个问题又是那么死板没有创意。那时我已估认到“探究”的重要。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探究的习惯,把孩子转变为自动的学习者,有处理资料的强烈动机,只是发问,还是免不了死记的窠臼。

  探究的习惯使孩子肯在所面临的课业问题中,自己寻找答案。将来也能迁移,在做人做事方面,不断能探究寻找新的答案。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是一个人能充分应用其智能的表现。心理学家史其曼(R·Suchman)认为所有的知识只是暂时的答案。新的知识将因新的探究而发现。因此孩子必须知道没有永恒的知识,同时要经常以好奇之心面对困惑,主动探究。引发孩子探究的基本原则是:

  (1)孩子因为困惑,很自然地引发探究的动机。

  (2)鼓励孩子搜集资料,设法回答问题。

  (3)父母必须指导孩子认清问题的所在。

  (4)要指导孩子探究的过程,从搜集资料、提出假设、考验假设而至问题获得解决,都要弄得清楚。

  (5)探究所重视的是方法与过程的训练,因此在指导时必须注意活生生的推论。

  比如说孩子跟你谈到日光与种子发芽的关系,你便可以利用这个困惑的问题,鼓励他做个实验。首先要鼓励孩子查阅资料,了解阳光对种子发芽究竟有什么影响,然后提出假设,并设计一个实验;比较有阳光照射与无阳光照射两组种子发芽及成长情形。孩子在一次实验之中,所能学到的不只是证验某些假设,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的推理、实验设计及周密思考的能力。

  指导探究的步骤遭遇问题——搜集资料和澄清问题——提出假设与实验设计——试验与观察——提出报告。在探究过程中,父母亲要指导其全部试探过程,支持他不断试验和观察,直到把报告的结论做出来。

  引发孩子探究,不是要训练他成为一个科学家或专业研究者,而是要培养孩子求知的态度与思考习惯。

  许多父母亲会抱怨说,他自己并重不懂得实验和探究,无从指导孩子。又何况在学校已由老师指导,何必多些一举呢?其实,只要你肯抽点时间费心跟孩子一起探究,就等于指导了孩子。另一方面在学校所学的实验,跟在家里由父母亲陪伴做各种探究,对孩子感情与智能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好处。因为那既是爱的交流,又是求真的训练。当人格的成长与知识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时,孩子所得到的才是活生生的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固然需要老师,但更需要父母。这正是完形心理学家提出整合教育的重要原因。

  父母为孩子打下的心智发展基础,是他日后得以不断成长茁壮的主要源泉。

  讨论

  现在一般的父母忙著自己的工作或事业,早出晚归,很难得有机会跟孩子谈话。即使晚上的时间,父母各忙各的,闲著的时间又都用来欣赏电视,于是亲子间的交谈很少,许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因此受到影响。亲子之间,如果能抽出时间,安排一些讨论的活动,不但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益,对于亲子情感的交流亦有帮助。

  当然,讨论本身就是激发思考,增广见识,并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父母若能在茶馀饭后跟孩子很自然地讨论一些问题。无论是课业上的,生活上的,乃至各类时事,都能对孩子有益。

  讨论必须有一个主题,父母要多鼓励孩子针对主题说话。在讨论过程中,亲子双方都可各抒己见,互相激发。讨论是可以就对方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必须维持礼貌与和气。

  在讨论时,父母亲不能责骂孩子,训斥孩子。讨论是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双向沟通,而不是上对下的教训。讨论之后,最好由孩子来做结论。当然,讨论会也是在父母指导下,由孩子来主持。孩子在主持小型讨论的经验中,不但学会如何表示意见,折衷两个不同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别人的态度。

  在讨论会的当时,孩子可能说出许多感受,这是教导子女行为的回馈,从中你很容易发现,那些教导行为需要修正,那些教导方式值得加强。另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行为也在与父母亲的讨论中得到回馈,它使孩子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发现大人对其行为的看法,从而引发其反省与改正。

  另外,还有一种与讨论很相像的思想激发方式——脑力激荡会谈(brainstorming session),又称为脑力震荡术。它不但能引发孩子创造思考,父母也可以从中获得教导孩子的宝贵灵感。进行的方式是先由父母说明待解决的问题,必要时可以加插一段事实的描述或一段电视影片(有时候,你可以在看完一个电视节目时,利用它作为题目进行脑力激荡),然后由孩子发表意见,提出建言或解决的方法。提出意见愈多愈好,所有提出的意见都被接受,参加激荡的家庭成员之间,不相互讨论和批评,自己可以不断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所有被提出的意见都由孩子记录下来,等到大家都发表完毕,再行整理、讨论和归纳。脑力激荡术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每个人的思想以解决问题,当然它必须在安静轻松的情境下进行,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比如说你跟孩子共同以“如何维持家庭整洁”为题,进行脑力激荡。首先你必须说明什么是脑力激荡,并说明特性及过程。然后你把家庭整洁的问题做了一段说明,接著让孩子和家里的每一成员开始发言。在激荡过程中,父母必须引导孩子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例如家里为什么不整洁?怎么维护?如果有人破坏整洁怎么办?……这些子题和解决之道,都在相互聆听对方意见中,激发新灵感,而提出新的看法与建言。最后把所有的意见加以整理,进行讨论和归纳,再整理成具体的计画作法。脑力激荡术的用法很广,你可用来共同思考某些功课,例如“做一项实验”、“如何进行一项人物访问”等等,都可以透过这种技术来共同思考拟订计画。

  父母无论使用讨论或脑力激荡术,一开始总不免遇到困难,因为许多孩子平常就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千万不要灰心,只要试过几次,他们就能学会表达意见,而且愈做愈起劲。

  在民主的社会里,最重要的能力是意见的表达与沟通。民主社会所以能快速进步和机敏的反应社会需要,完全靠著沟通。孩子具有好的表达意见能力和沟通技巧,就能在民主社会中获得较好的适应。

第十一章 待人处事的训练

  要想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生活过得愉快,从而产生充实与和谐的感受,就得有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建立在个人的感受性上,它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情感的交流,意见的沟通和价值观念了解。因此,人际关系不止表现于待人的态度,也深深地表现于对事务的处理上。它不但是人缘好坏的原因,也是能否善待自己的关键所在。

  人际关系还涉及到个人潜能的发展。因为人际关系好的人,表示他的感受性好。他具有自觉和清醒的能力,能够善解人意,同情别人,又能把握住人际之间的分寸。一个人能分辨人际,寄以同情,而予以包容,就能显现其伟大的亲和力。因此,人际关系好,容易与人相处,沟通意见,相对地领导能力增强,事业发展的机会提高。

  人际关系的好坏,也关系著心理健康。有些人对别人的意见和情感视若无睹,不能了解别人的处境,所以言行经常伤害别人,别人也把他当作异数来看待,因而产生恨。日常生活不能考虑到别人的人,永远是别人敌意的发泄对象。

  感受性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它是从生活的实际体验中获得的。所以,你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感受性训练,给他一些人际关系的教导。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会是一个能过正常社会生活的人。

  我经常听到父母亲抱怨自己子女的说话态度不好、不讲理、撒谎、自私自利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是孩子人际关系发展上适应不良的现象,有待你协助他去克服。

  孩子的感受性不是一天能培养起来的,因此你要长期的培养他,教导他。如果你不注意这方面的教养,一旦发生问题,要想纠正就事倍功半了。

  兹介绍几种教导孩子人际关系及提高感受性的方法如次:

  角色扮演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于别人的看法和心理需要,而且情感经验和适应方式都不一样。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彼此角色不同,为了和谐相处,就必须彼此了解,透过沟通和妥协,消除歧见,减少摩擦。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就无法控制自己和改善自己与别人与别人相处之道。不能了解别人,就无法尊重别人,跟别人和谐相处。而角色扮演则是帮助一个人了解自己和别人,并提升待人处事的感受性之有效教导方法。

  在日常生活当中,偶尔你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来教导孩子。所谓角色扮演就是假设一个情境,或一个没有结论的故事,让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对该假设情境做反应。在扮演之后,立即就扮演时反应的情形,跟孩子做讨论,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以下就是一个有趣的扮演实例,有一位母亲在孩子吃过晚饭和做完功课之后,笑咪咪的对国小三年级的孩子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他说,有一个少年叫小明,帮父母亲照顾杂货店。有一个顾客来买东西,多付了五十元。小明正缺钱买故事书。小明发现时,手里握著那多付的五十元,站在门口迟疑地望著既将离去的顾客背影。

  母亲:“孩子,你认为小明会怎么做?”

  孩子:“我想他会把多出来的钱放在自己口袋。”

  母亲:“为什么?“

  孩子:“因为他缺钱用。”

  很明显地,孩子在这个情境中扮演小明,并已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个反应并非表示:如果换上他自己,就会把钱放在口袋。这个反应只是引发了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小明这样做对吗?事情会怎么演变呢?于是母子两个人开始进行讨论。

  母亲:“你对小明这样做有什么意见?”

  孩子:“我认为不好。”

  母亲:“为什么。”

  孩子:“那个人一定会回来要回五十元。”

  母亲:“小明可以跟顾客说,他并没有多付。”

  孩子:“那顾客一定会告诉父亲,父亲知道了就会责罚小明。”孩子的父亲在一旁倾听著,这时也参加讨论了。

  父亲:“小明一定会感到难过。”

  母亲:“为什么?”

  父亲:“因为他做了亏心事。”

  母亲:“小明要怎么办才好呢?”

  孩子:“他应该及时叫住那位顾客,告诉他多付了五十元,然后把钱退还给他。”

  父亲:“但是,小明没有钱买故事书怎么办?”

  孩子:“应该向父母亲说明自己需要用钱。”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孩子对一件事情的了解及对别人的看法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这时父母亲可以要求孩子扮演一次小明的角色。

  小明:“先生!你多付了五十元!”

  顾客:“噢!谢谢你!你很难得。”

  这时,母亲又提醒孩子,如果小明已经把五十块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去了,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做呢?

  小明:“妈妈!今天我做错一件事。”

  母亲:“发生了什么事啊!”

  (小明把事实告诉母亲)

  母亲:“我们要把钱退回给顾客!以后要及时退回多付的钱。嗯!这是你要买故事书的钱。”

  这是一个简易的角色扮演。如果家里有二个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让他们一起参加扮演。角色扮演有很多功能或用途,包括纾发孩子压抑的情感,了解自己的态度、价值和感受,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技巧,了解孩子的需要。

  角色扮演至少要有三个人,因为有了三个人才有客观的第三人参加讨论,提供第三者的看法,帮助孩子认识事情的真相,而了解彼此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

  角色扮演的步骤如次:

  ·准备:由父母亲说明角色扮演过程,介绍扮演的故事,使用的故事应具备多元性、发展性、价值判断性,好让孩子充分发挥和学习。例如张三向李四借钱,约好今天送还。张三在送还李四钱的途中遇见某甲,某甲因急用向张三告贷……。再根据故事决定孩子扮演的角色。 

  ·决定扮演的角色:由两个孩子分别扮演张三和李四。

  ·需要一个客观的观察者:如果没有第三个人,就以父母担任。

  ·开始扮演:由孩子演出故事的结果。

  ·讨论:共同讨论其反应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较好的反应方式。

  ·再扮演:依据提出的建议来扮演原来的角色。

  ·由父母做一次结论与说明。

  在角色扮演中,父母切忌说教,而要当一个有兴趣的旁观者,乐观故事的进展和讨论,指导孩子从扮演中获得情感与价值观念的认知。父母亲以游戏的方式,协同家里的成员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而增进彼此人际关系的教育活动。

  与角色扮演很相像的一种教导活动是心理剧。可以由两个孩子以上,自行即席编演一个故事,在表演中,由孩子直接互相回馈,了解彼此之间的情感和意见。必要时,在心理剧演完时,由父母指导,做适当的讨论,以加强互相回馈的效果,从而学习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试验训练

  试验训练(laboratory training)又称为小组训练(T-group),是在一九四七年时发展出来的一种教导技术。当时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发现社会变迁太快,使得一般人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零件,产生了被隔裂的角色,而无法体会到完整的个人认同。加诸大部分的人都在一个大机构里工作,也产生了孤立与无助的感受。当时心理学家们希望设计一套小组动力的技术,对社会变迁发出积极的影响,经过一连串的集会和讨论,提出了所谓训练小明的观念。

  现在我们把训练小组用在家庭教育上,它是协助孩子发展待人处世态度和增进彼此了解的有效方法。这是由孩子和家庭的成员,共同讨论日常生活所遭遇的问题。例如怎么分工做爱事,决定到那里去旅行,讨论菜单等等。由父母、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共同讨论。这时,由于大家意见不同,表现的态度也不一样,也许会争得面红耳赤,也许会为芝麻小事而赌气等等。在争辩过后,让大家平心静气的说出心中的感受,从别人的感受中获得回馈,而发生自觉,从而改进或提升自己的待人待己之道。

  有时父母可以用录音机或录影机把彼此间对答的情形录起来,事后要求每个人平心静气地去听听自己刚才的表现,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发检讨不能沟通的原因,然后提出改进之道。

  试验训练最好是由几个年龄相近的孩子共同组成,共同讨论或处理事情,然后在不知觉中将他们的活动录下,供他们回馈检讨之用。在进行试验训练之前,父母应先设计一些引发孩子讨论或活动的计画,最好以能引起孩子们对抗、排斥、紊乱、强烈竞争、不公平等反应的事例为宜。因为这样才能引发他们真正的反应。在进行当中,乘著他们不察觉的情况下予以录音或录影,然后,在活动完毕时放给孩子听或看,再让孩子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并讨论发生困难的原因。

  根据心理学家白克和穆顿(Black & Mounton)的看法,试验训练的过程是:不适当的行为——发现——回馈——领会与改进。换言之,即由几个孩子一起或由父母参与,面对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所引发的争执与困扰,发现争执与骚乱的原因,彼此相互回馈感受,而领会出应有的正确行为与态度。

  父母要采取这种教导方式,必须先培养自由民主的气氛和孩子的安全感。平常被严格管教得谨言慎行的孩子,很难从这种指导活动中获得学习效果,因为他可能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在虚应故事中,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回馈和醒觉。

  管得太严是压抑,无法使孩子突破现有的种种习惯行为,产生创造力。从自我醒觉中建立自我控制,要比用惧怕来约束行为来得幸福、健康和有效。

  自我控制

  大部分的父母亲都会抱怨孩子缺乏自制,不能自我控制。比如说孩子在睡觉前下定决心要早起,第二天还是睡懒觉。自己说以后要多花时间温习功课,结果坐不到半小时就去看电视。这种不能自制或自我控制的现象,不止孩子如此,大人又何尝不是呢?有多少人想读好英语,结果只有三天的耐性。我们也看到许多人戒烟,结果戒了好多次还是戒不成。又有多少人想改掉自己的急性子,虽多次的忏悔,还是依然故我。这都是不能自我控制的问题。

  一个人能否自我控制,显然决定了他的行为品质。它不但影响自己的前途、事业发展、适应和幸福,也影响到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因此,父母亲必须教孩子自我控制。

  孩子不能自我控制,是父母亲最头疼的事情。但是不能自我控制的行为,总是要到国民小学五、六年级以后才明显化。那时父母亲最普遍的反应是责骂。许多孩子就在父母责罚管教下,被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并不能有效地建立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因为父母或师长看不到的时候,就有可能故态复萌。不过,被动的管教要比不加闻问要好。我发觉许多不能自我控制的人,是因为小的时缺乏管教,没有培养正当的习惯,才衍发出不能自我控制的态度。这些不能自我控制的孩子,将会走上“近墨者黑”的不幸之路。

  父母亲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的行为,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并且要从两方面去帮助孩子。首先要找出不能自我控制的行为。例如孩子放学回来,一骨碌往外跑,不肯静下心来复习功课,或者不能专心读书;心猿意马,走来走去,功课不能按时完成,诸如此类,都是孩子不能自我控制的现象。事实上,许多孩子学业成绩不如理想,都是因为不能控制自己,不能安静下来看书所致。另一方面,有许多孩子则因为禁不起物欲的诱惑,不能自我控制,跟著坏朋友在一起鬼混,铤而走险。当父母亲发现这类问题时,就必须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跟孩子平心静气地谈谈“不能自己”的后果,引起孩子的觉悟,以斯自动想要控制自己的不适当行为。

  其次若要孩子学习自我控制,父母必须和孩子一起讨论,建立自制学程。所谓自制学程系指针对孩子的需要而设计的一套行为规范和条件,以协助孩子建立自制的行为。通常这套规范是在父母亲的指导下,共同讨论拟订的。

  根据行为心理学家的看法,自我控制是建立在两种控制力量上,其一是内在控制。也就是说自制学程一且建立,付诸实行,就必须贯彻去做,不可以找理由藉机耍赖。自制行为所以失败就是不能坚持,并以文饰的方式对自己说,“今天是唯一的破例,以后决不再犯”。就这样,戒烟的人又抽起烟来;两星期不看连续剧的孩子又开始看;已经不跟不良同侪鬼混的孩子,再度回到他们的小团体里。自我控制最重要的关键是“避免一时的满足,造成功亏一篑”。

  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孩子也不例外。因此要孩子能够坚毅不拔,有毅力有决心,能克制自己,并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诱惑就在眼前的时候,更是难以自拔。于是必须建立外在控制。

  所谓外在控制就是指安排适当有效的环境和规范,来协助孩子建立自制行为。心理学家史金纳(B·S·Skinner)认为行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产物。比如说你希望孩子早起,就得不让孩子拉下窗帘,明天一大早好让晨曦叫醒他。希望孩子学好,就得安排他跟上进的孩子做朋友。希望孩子待人和蔼做事认真,你自己居家的态度也必须如此。希望孩子用功读书,就得有读书的环境。环境影响孩子的思想行为殊大,这不是现代心理学家的发现,而是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已经发现这个道理了。他说“勿友不如己者”,又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其后孟母三迁,又何尝不是为了替孟子安排好的学习环境。

  现在的提供安排外在控制的几个原则,作为你教导孩子的参考。

  (一)检讨造成不能自制行为的环境因素,安排能引发预期行为的环境。例如孩子读书弯腰驼背,就得调整桌椅的高度。孩子花太多时间看电视,家里就不能老开著电视机,同时要跟孩子约定选择节目的规范及观赏的时间。

  (二)减低诱惑的刺激。例如把电视机的声音关小,就能减少孩子受到干扰。把窗户关起来,就能减少外头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干扰。

  (三)把诱惑当作考验的挑战,每克服一次,就给予鼓励。或者把外来的刺激联想成一种具有意义的感受,而欣然接受。

  (四)建立行为远东和奖励标准,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奖励。奖励亦可采用积分方式逐渐累积,至相当积分再给予奖品。请注意!每给一次记分也就是一种奖励。奖励可以引发增强的效果。

  父母亲发现孩子有了不能自制的行为,就应该耐心地跟孩子交谈,发现问题的症结,诚心协助孩子解决问题。问题发现得越早,越容易处理;发现得越迟,行为根深蒂固,要想重新矫正就非短期间所能奏效。因此,父母对孩子要有相当的敏感度,经常留意孩子的身心发展,随时设法给予适当的教导。

  有自我控制方面,完全要靠自制学程来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自制学程必须由亲子双方来研订,必须让孩子对这项新学习有兴趣。所以父母亲必须以温和的态度了解孩子的问题,引发改进的动机,从而共同商讨建立学程。

  建立学程不宜复杂,一次以矫治一个行为或态度为宜。举个例子说,有一个国中二年级的孩子,在最近几次考试里,成绩大不如前。经过母子两个人耐心地讨论,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不能专心读书,而且看电视的时间太长,有时甚至漫不经心地浪费时间。此外,电话铃响个不停,弟弟总是找他讲话等等。母亲了解情况之后,并没有责怪孩子,反而说:“要是换上我自己,我也会心。”于是两个商讨解决之道,研订孩子的自制学程。例如每天晚饭前,一定要检讨当天的功课,拟订当晚的工作计画,其馀的时间可以休息或看电视。吃过晚饭,必须回到自己的书房,远离电视机,好好做功课。每隔三十分钟可以休息,工作时间不接电话,休息时再回同学电话,直到九点半为止。这是现阶段目标。至于长程的目标,则延长到十点上床,每隔五十分钟休息,晚饭后则避免跟同学打电话。

  他们每天检讨执行情形,做到的就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是每做到一点,就在成绩记录卡上画一个圈。每一个星期计算一次,积分达到某一标准,便给予奖励。奖励必须事先与孩子一起决定,包括给予奖励、旅行等等。经过两个月,孩子已达到远程目标的水准。

  为培育孩子正确的待人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定要从自我控制做起。孩子能够自我控制,才有动心忍性的工夫。在这价值分歧与世事扰攘的时代里,自我控制是奋励向上和把握原则的重要凭藉。

  自我肯定训练

  一个人能够肯定自己的意见,珍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看重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就是自我肯定。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肯定训练,就是要帮助孩子获得一种社交能力,能让自己很自然和谐地表示自己的立场和意见,而不再是扭揑不安,不敢表示同不的意见,或者过分地自我中心,只顾自己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和立场。

  我相信一个人不能说一声“是”或“不是”,肯定地表示“好”或“不好”,就很容易造成是非不分,或招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恶果。当然,当一个人不敢表示自己意见时,他是压抑的,长久以往,对身心健康无益,对自己的权利也有损害。

  为了使你更能了解自我肯定是什么,兹再举例并做说明。比如说张三夫妇一道去馆子吃晚饭,然后准备去看一场夜场电影。他们到了面馆,各叫一碗红烧牛肉面,结果端来的却是清炖牛肉面。张三不能自我肯定,心里虽很不高兴,却压抑自己接受它。口头还说“好吧!端来就吃!”但嘴里却嘀咕个不停,整个晚饭时间心情不好,气氛也变得沉闷。反之,张太太的反应则与张三不同,她把店小二叫过来,扳下面孔说:“你是不是聋子!我叫的是红烧面,你怎么弄来了一碗清炖面!”弄得店小二面红耳赤,下不了台而争吵起来。很明显地,张太太把人际关系破坏了,她的行为并不是自我肯定,而是侵略性太强。这对夫妇的行为,一个表现得不及,一个显得过分,都不合乎中道。

  倘若张三看到服务人员端错了面,笑容满面的说,“嘿!先生!你可能送错了,我们点的是红烧面。”服务人员很自然的会换过来。

  孩子从小就要学习持平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和内心的感受,这是一种能善等自己和别人的社交能力。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父母亲要特别留意孩子的肯定训练。

  不能自我肯定不但会从思想语言中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没有信心,也可能在行为举止和态度中表现出来,例如不敢正视别人,逃避别人的眼神等等。我国传统的道德——谦逊,有时会跟不能自我肯定混淆不清。比如说,别人赞美你的衣服或发型很美,或者非常欣赏你的风度,大部分的中国人总是说:“那里!那里!”或者“没有!没有!”而很少回答“我自己也很喜欢这套衣服”或“谢谢你对我的赞美!”其实,这两种反应,后者显然要比较妥当,比较有社交的礼貌。

  谦虚如果解释为不夸张自己,那是很好的美德。如果把它延伸到不敢接受别人的赞美和肯定自己的优点,就等于生活在虚伪之中,欺骗自己的情感,也讽刺别人对你的赞美。因此,我们要教导孩子,懂得欣赏别人,也要能够肯定自己,那才叫做真正的“平实”。你对别人反应的快慢,也表现出自己是否具有我肯定的特质。你对别人的要求犹豫不决,不能及时说出自己的情感,而致失去一种亲和力。因此,每一个人平常都要练习很自然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等到真有其事时,可以适当地表现出来。沟通的技巧也决定了能够自我肯定。在沟通时能表现自我肯定的人,具有下列特质。这是父母指导孩子所应特别注意的。

  (1)真心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现在我很忙”、“我觉得很烦闷”。

  (2)接受自己的情感,而不要贬抑别人。例如父母对孩子说“我对你的疏忽感到难过”而不说“你是一个不负责的人!”

  (3)对事不对人。例如对孩子说“我在炒菜时你在厨房里走来走去,令我不便!”而不说“你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

  (4)不要做过火的反应,这样会造成激怒和对立。

  (5)要认识自己的情感,设法减低急躁和紧张。

  自我肯定对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影响甚钜。因此,父母亲要趁孩子还小的时候开始训练。训练的重点应包括:

  (1)态度方面:安定自在的眼神、稳定的态度和肯定平和的语词。

  (2)基本肯定技术:能够稳重表示自己的意见,很自然地请别人帮忙,坦率沟通情感和思想,能拿得起放得下,能控制自己的习惯。

  (3)待人处事:待人接物得宜,能够组织和领导,能保持与人亲密的关系。

  当你对孩子实施自我肯定训练时,最好采取角色扮演或试验训练,透过扮演——检讨与回馈——再扮演的程序,比较容易获得效果。

  自我肯定的态度,越早训练越好。孩子超过十一、二岁时,父母就很难引导他们在家里做角色扮演。

  自我肯定当然并不是只有透过角色扮演才能训练。父母亲平常能留意改正孩子的态度,多给他一些成功的经验,多带他参加社交活动等等,孩子在环境陶冶及耳濡目染中,亦能自动学习自我肯定的态度和意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十章 无住的生活艺术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九章 禅悟的历程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八章 超越与中道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七章 悟、醒觉与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六章 清净与自由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五章 直观的智慧与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四章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一章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情境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自序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