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林克智居士:祥和洒脱之路 回顾篇


   日期:2021/2/5 8: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回顾篇

 《台州佛教》办刊七年之回顾

1988年1月份台州地区佛教协会筹备组在国清寺成立。根据筹备组的任务,我们办公室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像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协调各县市佛协的工作,交流学修经验与工作经验等等。为便于各理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通报情况,我们于3月10日出了第一期《工作简讯》。当时一无资金,二无专人办公,更无会址,在这种情况下,要办刊物,困难很大,一位会长说:“人家都无刊物,我们地区级佛协办什么刊?”宗教处领导也不放心(何况对我们情况还不十分了解),于是我向地区宗教处提出办《工作简讯》的请求,这样领导上才同意办。第一期一共只有5版、3千多字,是我自己出资打字、油印和寄发的,印好后只发到筹备组成员、各县(市)宗教科、省佛协和省宗教局及有关大和尚与熟稔的佛友,总发行量不到60份。寄发时没有信封,还是借用“临海市佛教研究组”(即临海市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的。

第二期是4月10日出版,共11版,作为一个佛协筹备组,不能没有一分经费。因此,我本人拿出100元,另外吴美娇等三居士共拿出45元,这样就有了第一次145元“经费”了。不久又有一居士来此帮助工作,其后刊物即每月按期出版、寄发。有许多师友也逐渐对我们的工作有了好感,于是开始寄助刊经费来,逐渐经济基本能平衡。从第五期开始刊物改名为《台州佛教通讯》,在8月份请明旸法师题写刊名,后来通讯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众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当时的栏目有:佛教消息、初机教理、友好往来、好人好事等。同年11月份台州地区第一届佛教代表会议在天台山高明寺召开,台州地区佛教协会正式成立。为了解决协会经费,在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在国清寺和高明寺分别举行了一次水陆法会,法会收入除去费用,举办寺院和地区佛协平分,这样佛协共得4万元多一点,有了这项基金,我们的工作也就比较容易开展了。

至1989年2月份,《通讯》篇幅有了进一步扩展,协会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样单靠业余编刊办公已不能胜任,但佛协没有正式的编制指标,不好调入,这工作又不能停下来,当时领导上希望我能离职来佛协,于是我征求家人的同意,从原工作单位退下来到地区佛协任专职工作,就这样我退了职,丢掉了几十年的工龄和正式工作。退了原来的公职之后,心总可专一用了,从这开始《通讯》又有了一些变化,在封面上特别贴了一张彩色照片,篇幅也有所增加,此时每期打字油印200多份,计每期28页。

后来读者人数逐渐增多,到每期发行量超过700份后,油印不很方便,因此报宗教处同意,从1990年1月份开始改铅印,每期1000份,至1992年3月已发展到每期3500份,但还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当时平均每天都有十五、六位读者来信索刊。

几个具体问题

一、稿源问题。开始时我们主要是摘编和自撰,请各县(市)理事写报道稿;后来还专门写信约稿,明旸法师、茗山法师及郑颂英、申宝林、闻妙、蔡惠明、宋智明居士等都经常给我们来稿。2年之后,稿件就更多了,我们可以从中选出质量较高的来刊登,刊物的质量亦相应地提高。但我们从未发过稿酬,这说明佛教徒写稿不是为金钱而是为弘法。有好几位我们看了来稿和附信之后,复信说明我们是赠送的刊物,是没有稿酬的,他们很快就复信了,并说我是为弘扬佛法写稿的,没有稿费我们同样要写。非但教徒给我们写稿,就是学术界的朋友明知无稿酬,也仍坚持给我们写稿。当然,并非全部如此,例如,南京有位作者。他未寄稿,先寄一信来说明想投稿,问我稿酬如何。我回答说,敝刊是赠送的,资金又短缺无法致酬,以后他就一直没有来信了,但仅此一位而已。办刊初期有好心人来信向我提出,希望我多少发些稿费,否则稿源会成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师友为的是弘法,不是钱。这几位好心的朋友也多心了。当然为尊重作者的劳动,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付些酬金也是必要的,但限于条件我们只能这样做,广大作者也乐意给以协助。

二、经费问题。我们的办刊支出今年初是每期13000多元,要支付这么多钱在当时是想也不敢想的,刊物从一分钱也没有开始到现在每期要支出13000多元钱,是靠大法师、大寺院和广大四众师友的支持,发行量大了,助刊者的比例亦会随着增加,这是不用愁的。我们佛教也常说:只要你一心为佛教事业,没有私心,是会得到护法神来护法的,实践证明确实如此。当然,其中编辑人员花了精力,尽量使刊物办得“有用”也是原因之一,如果大家都不想看,即使寄到了也丢在一旁的话,是绝不会寄钱赞助的。

三、团结一心是办好刊物的前提。我们编辑部(也是佛协办公室)三个人都是在佛教原则、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的双重认可条件下互相尊重,兢兢业业地工作的。人手不够,夜里加班,结果各人把自己宝贵的晚课修持时间都挤掉了,我本人不用说,从早饭后(早饭前是早课,每日修持只此一次了,绝不能再挤掉)上班,直到夜里10点半或11点才休息,中间只吃二餐饭时间,接下去又做;其余二位居士也同样,常有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量,如不是佛教徒,不把这当作佛子的责任,是难以完成的。

四、场地问题。干任何工作都必须有工作场所,我们编辑部不能放到离领导单位和家(因是居士,总多少还负有家务责任)过远的大寺院去;也不能放在临海城山上的寺院,因流通工作要上下山搬移总不便,在没法的情况下,就由我将家中房子整理一下,放上几只橱、几张办公桌,一个地区级佛协的办公室,一个月刊的编辑部就在这十余平方米的房子里干了起来。

五、刊物发行情况。开始不到60份,现在已是5500份了,还在不断增加。读者对象原来以佛协理事人员为主,后来逐渐发展到宗教领导干部、佛协办公室、各大寺院、居士团体和佛教四众师友、初机学佛者,现在更有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各大专院校的图书馆及教授、学者,佛教院校就更不必说了。就省份来说从省内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读者的分布,还有远从美国、马来西亚、香港写信来要的,也有一些省、市、县的图书馆、方志办、博物馆等单位来信、来人要刊的。刊物份数发展的原因:①兄弟刊物的介绍;②大德师友的介绍;③读者在佛教寺院方丈室、佛协办公室等看到后来信索取;④一些寺院或居士林等佛教单位用来宣读学习后受启发而来信要的;⑤由于我们办刊兼顾学术性、实用性,本着通俗易懂原则,坚持“教宗天台,行归净土”和各宗兼弘,还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消息报道快,特色基本形成,读者爱看。

经验与教训

我编《台佛》7年,只是凭着一颗佛子的诚心,在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贯彻、落实的大好形势下,为弘扬佛法尽了本份,谈不上什么经验,下文只是随便谈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编宗教刊物与编其他刊物一样,应遵循我们国家新闻工作的各项规制,因为是宗教刊物故还应遵循宗教的固有义理,即是办佛教刊物应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法规与佛教的教义、教规双重认可下办事。对于教理方面,还应注意“在教言教”的原则,不能牵强附会地用一些新的东西去解释,应十分严慎地审稿。

二、办综合性刊物与专门性刊物不同,因综合性刊物读者面宽广,文化素质、信仰程度及爱好各不相同。我们的刊物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选材方面就必须注意,既要有理论性较强的学术性文章,也要有讲述基础知识和指导修持的文字,这样法师、学者爱读,一般信徒也喜欢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刊物在部分读者中失去“可读性”,因为这个关系,故编辑的组稿与选材就要更加注意。

三、办刊物的目的之一,是指导工作,指导教友的学习和修持,使我们的佛教团体与信众更好地做好“爱国爱教”。因此佛教刊物不能讳疾忌医,要敢于放言评论教内一些不合理现象,以求进步和发展。

四、作为地方性的刊物,不可能面面俱到,虽不是专门性的刊物,但必须有地方的特色。在这个方面,我注意到台州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同时有较多的净土宗信仰者,因此在刊物上辟了“天台宗教理讲座”;在“修持漫谈”栏目中,也较多地介绍净土宗的修持方法与经验,使刊物有了一定的地方特色。

五、办刊形式要多样活泼,是使刊物生命力增长的另一个方面,亦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台佛》早在办刊初期,就印发了读者意见调查表,从回收的情况看,广大读者都是十分关心、爱护刊物的。从大法师、大居士、宗教领导到一般信徒,均给我们刊物的发展提了中肯的改进意见,给以后《台佛》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随后,又举办过佛学知识大赛、征文比赛、摄影及佛教音乐演唱大赛。后因故“佛教‘影’、‘声’之光大赛”未圆满,引以为憾。总的说,运用活泼的办刊形式,对办刊效果来说,是有一定作用的。此外,开辟刊授专栏,举办各种形式的短训班,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能适当安排,当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各刊物之间也应多作交流,取人之长,克己所短办好刊物。

六、主编不但在办刊方向、文章内容等方面要掌握好,而且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主编,小问题不解决好,待出现了大矛盾,就会使刊物受到挫折和影响,这点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佛学是一门十分深邃的学问,要当一名合格的主编,必须有好的佛教修养。社会上讲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佛者——特别是佛刊的主编,单有理论知识,缺乏实修与实证是难以弘扬正法的。主编《台佛》7年,虽做了些弘法工作,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事务性工作一多,个人修持时间必然受到制约,经长期考虑,毅然决定从年初起辞去本人在台州佛协及其所属组织机构的一切职务,以此来进行净土专宗研习和修持。几个月来我均保持有1/2时间进行修持,其余l/2时间则用来看经论、写文章和做其他事务,还负责甘肃敦煌佛学书局《净业》丛刊的编务。每天仍从早上5时起床到夜里10点半至11点钟睡觉,一切正常。愿三宝加被,使我与一切众生广发菩提心,精进学佛、弘法、利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林克智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林克智居士)  

 林克智居士:居士生活准则 

 林克智居士:菩提心是学佛的根本 

 林克智居士:临终关怀手册 

 林克智居士:只有断除身见,方可契入正定——谈佛教禅定与其 

 林克智居士: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 

 林克智居士:正在被人们认识的佛教素食 

 林克智居士: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 

 林克智居士:莲池大师与云栖寺 

 林克智居士:提倡革命的太虚大师 

 林克智居士:菩提达摩禅学及其现实意义 

 林克智居士: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林克智居士: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