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刘元春教授:延寿“一心为宗”的现实意蕴


   日期:2020/9/24 17: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延寿“一心为宗”的现实意蕴

刘元春

  内容提要:五代宋初法眼宗三祖延寿大师树一心为宗,归结到倡导菩提心行的实践,既契合佛教和禅宗顿悟之精髓,针对当时佛教界存在的弊病,要破除妄执宗门及不重实际不明教理的愚昏,同时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构架是:一,依《宗镜录》等著作明“一心”之涵意;二,阐述一心与菩提心之实质;三,明教内教外的现实弊病和一心为宗之社会文化价值。
  作者:刘元春,1963年生,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延寿(904—975),字冲元,俗姓王,江苏丹阳(后迁余杭)人。自幼信佛,聪颖好学。16岁时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28岁时,任华亭镇将。30岁时出家,先后依止龙册寺翠岩、天台山德昭(891—972)诸禅师,是法眼宗祖师文益(885—958)的再传弟子。他曾在天台山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在天柱峰诵《法华经》3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2)住持雪窦寺。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主持复兴灵隐寺,收徒千余人。961年,迁住永明寺(今净慈寺)达15年之久,故被尊称为宋慧日永明妙圆正修智觉禅师。宋开宝三年(970)创建杭州六和塔。974年,在天台山传菩萨戒,求授者万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宋僧文冲在《智觉禅师自行录》讲,延寿著作共61本197卷。①其中,《续藏经》中收录的有:《宗镜录》100卷,《万善同归集》6卷(《自行录》列为3卷),《心赋注》4卷,《唯心诀》1卷,《观心玄枢》1卷,《定慧相资歌》1卷,《受菩萨戒》1卷,《警世》1卷。纵观他的一生,上承文益法脉,下又立言笃行,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信仰体系。清朝雍正帝曾盛赞延寿“实是震旦(中国)第一导师”,其巨著《宗镜录》“为震旦宗师著述中第一妙典”。②
  《宗镜录》100卷,可分为三章,第1卷前半部分为标宗章,后半部分至第93卷为问答章,第94卷至第100卷是引证章。所谓标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正是延寿一生弘扬的根本思想。他的其它著述,基本上是为了进一步阐述一心为宗思想的。这“一心”,可谓是“深心妙用”,总体上讲,既契合达摩禅宗众生心性之旨,又不违法眼一系贵在圆融之风。延寿在阐述他的思想主张时,广征博引,籍教明宗,尤其是融通关于心性、性空无住无碍之理的华严、唯识、天台、三论诸宗,体现出“对病施药,相身截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之宗风。③这对教内教外,当时都有着现实的意蕴。
  关于“一心”,延寿在有关著作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述。《宗镜录》卷二较为集中地论述了“一心”之性相内容:
    
  “此一心,非用凡夫妄认缘虑能推之心,决定执在色身之内。……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谓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
  “今依先德,约相分别,心略有五义:一,远离所取差别之相;二,解脱能取分别之执;三,遍三际无所不等;四,等虚空无所不遍;五,不堕有无一异等边,超心行处,过言语道。”
  “一心之体,本来寂灭,不可以有无处所穷其幽迹,不可以识智诠量谈其妙体,唯有入者,只在心知。”
  “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原,以一切法界,十方诸佛,诸大菩萨,缘觉声闻,一切众生,皆同此心,诸佛已觉,众生不知。”
  “故知此一法门,能成至道,若上根直入者,终不立余门,为中下未入者,则权分诸道。”
    “如来藏者,一心之异名。”“一乘法者,一心是。”
  
  卷四十五中更简捷地讲:

    “一心为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应须性相似俱通,方得自他兼利。”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所谓一心是指宇宙诸法的本来性体,蕴涵在宇宙人生之中的终极规律,也就是佛陀所证悟的佛教所揭示的深妙真理,这种真理遍容在器世间和有情世间之中,平等无二。在人类,就是妙明圆融之心。若用哲学比量,就是佛教树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两者互相融摄,既是哲学理论又是契合人生实践,是所有佛法的核心和修行解脱的根本。佛法的种种施设,无非就是引导人们契入心真如门,悟达一心,方可除去杂染执著虚妄之情滞,合乎人我、法我之性相空无圆融之理。不偏不执的圆融心行,正是延寿一心为宗的关键所在。所以,他在《宗镜录》中反复强调“圆融”。卷二十八中讲:
    
    “本是一心真如妙性无尽之理,因体用卷舒,性相相入,理事包遍,缘性依持,义分多种,略即六相,广乃十玄。……悉入宗镜之中。”
  
  六相、十玄是《华严经》中阐述的道理,中心思想是诸法(包括修行之法)虽有表象差别,但本质是平等一如、圆融无碍的。
  卷三十八中也讲:
    
  “此宗镜奥旨,自在圆融,谓欲一则一,欲异则异,欲存则存,欲泯则泯。异不碍一,泯不碍存,方为自性。常一常异,常存常泯,名为圆融。”

  明彻圆融之理,其目的是“不拣内道外道利根钝根,但见闻信入者,皆顿了一心,理事圆足。”(卷二十六)这理事圆融正是佛法的修行实践,体现了《华严经》法界大缘起的理论,即“一多无碍”、“心境融通”等。这是大乘佛教缘起性空理论的根本所在。这样,“于一切处,无系执,无住著,无所求,于一切时中,更无一法可得。”(卷四十九)“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卷六十六)中国禅宗的顿悟学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其精髓也就在于心行的圆融无碍上。
  因为用“一心”直达真理、法性、圆融,延寿的“籍教悟宗”反映出一佛乘的思想,但同时不反对佛教应机方便权巧,分上、中、下根,由渐悟到顿悟,兼济群生。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实践的观点。通过切实的实践,体现最根本的理想追求,走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这正是大乘佛教提倡的菩萨心行。因此,一心为宗归结到菩提心上,便是自然的事。读延寿的著作,从标宗、问答到引证,最后都在于高扬菩提心行之上。
  《宗镜录》第一百卷在综述“一心”时,指出:
    
  “众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诸佛之所行,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秘,故曰密严国;统众德而大备,铄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
  
  最后,更明确肯定《宗镜录》是:“开诸佛心,演如来藏,绍菩提种,入一乘门。……故入宗镜中,见如来性,菩提道果,应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风之火。”
菩提心本身就是心行合一、理事圆融,是在现实之中以行明心,以事显理。这正是人间佛教之本怀。相反,如果没有菩提之行,仅有大乘心理之“修炼”,那也只是徒劳无益的。如果说《宗镜录》侧重于明心悟理,那么,延寿在《万善同归集》等一系列著作中主要就是阐述行事之必要,突出菩提心的意义。
  《万善同归集》④卷第一首先提出,明契一心实体,“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若欲万行齐举,毕竟须依理事,理事无阂其道,在中遂得。自他兼利而圆同体之悲,终始该罗以成无尽之行。”他引用《肇论》“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旨,语宗极则以不二为言”加以强调。之后,通过层层问答诠释,到第六卷最后,再统括六度万行。认为这万善同归之意义,具体讲来,就是:“一名理事无阂;二名权实双行;三名二谛并陈;四名性相融即;五名体用自在;六名空有相成;七名正助兼修;八名同异一际;九名修性不二;十名因果无差。”其主题就是万善同归一心,一心同归万善,所谓遵行万善“则理智俱亡,言心路绝”,即可以“自他兼利,顿渐俱收”。在《万善同归集》卷后,有长达21行共252字的偈颂,而在《观心玄枢》及《自行录》中都照录于文后,都是再一次强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偈颂道:“兴悲悟而同体,行慈深入无缘;……广度如化含识,同证寂灭菩提。”
  值得注意的是,延寿还将菩提心行与“治国保家”联系起来。在《万善同归集》卷六中,先设问:“若广修万善皆奉慈门但索真诠,有妨世谛,则处国废其治国,在家则阙于成家。虽称利人,未得全美?”答曰:“佛法众善,普润无边,力济存亡,道含真俗。于国有善则国霸,于家有善则家肥。所利宏多,为益不少。”随后,延寿引用南北朝时宋文帝与侍中的一段对话,认为五戒十善可以去恶息刑,国家可以坐致太平,“是以包罗法界,遍适虚空,一善所行,无往不利。则是立身、辅化、匡国、保家之要轨矣。”“若以此立身,无身不立;以此匡国,无国不立;近福人天,远阶佛果。”
  在《受菩萨戒法》中⑤,首先指出“菩萨戒,唯以开济为怀,不同小乘局执事相。是以菩萨饶益有情之戒,但济物利人。”最后也设问:“夫如何治国?”答曰:“诸佛无有定法,故号阿耨菩提。机病不同,法药有异,医不专散,天不长晴。或有闻法悟者,或有坐禅悟者,或有念经得度,或有受戒证真。……溥愿法界含识,凡有见闻受菩萨戒而行菩萨心,发菩提愿而圆菩提果耳。”显然,在延寿看来,如果人们证悟并遵行菩提法,乃是国家治理之本。
  从上述诸多引证中,我们知道,延寿所谓一心为宗,其根本目的就是大力倡导菩提心行,实现大乘入世的宏愿。
  延寿是公认的禅师,曾“九旬习定,有鸟类斥,巢于衣中”⑥;还精通念佛净土法门,每昼夜108件行事中多有念佛念法念僧⑦;同时又是一位义学高僧,这在佛教史上的确是不多见的。但是,因为他“籍教明宗”而带来了对他的非议,即认为他重视教理使法眼宗风“渐失醇正,数传即绝”。⑧这是有失公正的。第一,如前文所述,延寿的“籍教”只在于“圆融”,“悟宗”只在于“心行”,目的就在于破除偏执教法和断空邪见,强调“实践出真知”。这正是契合了禅宗顿悟旨趣。第二,融通各种教法,主张权实相宜,方便权巧,随机度人,正是法眼宗风的实质。第三,延寿标宗菩提心行即契达佛法真理,就在于反对“标新立异”而执此非彼、尚务空玄、缺失醇正之弊风。第四,提倡通明教法,学修并进,在于对治当时僧徒愚昏无知、妄作人师诸病等。总之,延寿殚精竭虑,苦口婆心,并不是要执教废禅,而是触景生情,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已。
  禅学思想大致经历了依教修心禅(如安般禅、五门念佛禅、实相禅)、悟心成佛禅(如达摩面壁、六祖顿悟)、超佛祖师禅(如南岳怀让、石头希迁)、越祖分灯禅(如曹洞、云门、法眼宗)等。从依教修禅观到直接见性成佛,也就是由渐悟到顿悟。他们分岐或侧重的焦点在于“教”与“禅”(又称“宗”)的关系上。本来,两者之间或者说理论与实践就是一致的,所谓禅教不二、互契互入的,也就是定慧相资,行解相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契悟真理,服务并超拔人生。为此,要反对作表面文章,只在名言上聚讼、执著。或棒喝,或参话头,或机锋相搏,等等,都是祖师们诱导人们顿悟之法,以印心悟性为本,这本身就是大智大慧的表现。祖师们设门立宗,多据《楞伽经》“宗通相”衍生。宗通相主张自觉智证,但并非不要教理教法。《楞伽经》言:“谓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而说,令得解脱,是名通相。”“但为饶益众生亦非不说教法,如为愚夫以指物,愚夫执指不得实义。”也就是说,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主要还是对治愚昧妄执,这与广施教理是殊途同归的。历代禅宗大师或籍教明宗,或伸宗融教,都极尽教禅配合之妙。慧可传《楞伽》,弘忍、慧能亦皆诵《金刚》以印顿悟;曹溪、慧忠、大珠等之所说,未尝不融会经论妙义。
  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十国(907—960年)及宋初,禅宗正处于越祖分灯时期,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五宗相继产生。宋僧明教大师评云:“正宗之大鉴,传既广而学者各务其师之说,天下如是异焉。”这种“百家争鸣”之局面,进一步加深了禅学中国化和中国佛教禅宗化。但后来者多各自为正,也加剧了中国佛教衰亡和变异。这些宗门禅者,借顿悟之名,妄执宗师名相,要么守空玄谈,要么狂禅怪行,大作喝佛骂祖之事,毁弃信解行证,无益于社会,无补于现实,失去了禅学原本积极的精神。总而言之,是割裂了禅与教的关系,陷入无明绝境。
  五宗中,法眼宗产生最晚,其创始人文益(后赐号法眼)颂六相近《华严经》,二祖德昭兴天台宗传《法华经》,三祖延寿合会诸教宗归一心,都是应机适时,校正当时宗门禅弊病的。
  文益在《十规论》自叙中,认为,“未经教论,难破识情”,遂将“宗门指病,简辩十条,用诠诸妄之言,以救一时之弊”。⑨这十条宗门弊病是: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三,举令提纲不知血脉;四,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五,理事相违不分浊净;六,不经淘汰臆断古今;七,记持露布临时不解妙用;八,不通教典乱有引证;九,不闻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颂;十,护己之短好争胜负。在文益看来,不通教典不明事理是“魔强法弱”之原因,不修三学(戒定慧)必有三毒(贪痴),“以污露为慈悲,以佚滥为德行,破佛禁戒,弃僧威仪,……口谈解脱之因,心弄鬼神之事。”[10]
  延寿与文益相比,更侧重于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层层细密的论证、校正,而且议论的范畴更加广泛。若归类总括,宗门弊病主要在“狂慧”和“痴禅”两方面,各自都有诸多现象和危害,所谓狂慧而徒自劳神,痴禅而但能守缚。延寿在《唯心诀》[11]中,将宗门弊病列为120多种。诸如,或效无知同木石之类,或内守而端居抱愚;或见异而各立法界;或尚空见排善恶而作真修,或解不思议性作顽空;或宗教乘而毁自性之定,或弘禅观而斥了义之诠;或退堕而成放逸,或语证相违而亏实地;或守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或泯缘而厌假违法尔之门;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见,或信不兼解而长无明,等等。实际上,延寿要列举的不仅在教内,也针对社会学术界存在的弊病、学教与修禅多方面的偏陋。他认为,造成弊病的原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会,尽迷方便,患溺见河,障于本心,不入中道;葡匐于升沉之路,缠绵于取舍之怀。”
  总之,文益也好,延寿也好,他们都是“欲药当时宗匠?郁之病,亦不得已而为之”,才“于无言之中强显其言,向无法之中强存其法”。[12]另外,任何宗教、宗派的产生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法眼宗的产生及延寿一心为宗的建立,也毫不例外,反映出不容忽视的社会内涵。
  越祖分灯之五宗,大致都兴起于唐武宗灭法(8441—846)之后(只有沩山在此之前)。藩镇割据一方,到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四分五裂。这是禅宗内部形成各自称尊局势的社会基础。太虚大师(1889—1947)认为,在唐武灭法之前,禅宗中那种多行于荒山僻地、而不重视律仪经法的倾向,也使佛教内部产生了离心力。[13]这大概是偏执“出世”而空无断灭的狭隘心态造成的。但那种“党护门风”和“护己之短”,多醉心于世俗名闻利养,又与误解“入世”而污行堕落有关。这样,在教则招致摧败,在社会则激起纷争。延寿确立一心为宗,统一精神信仰,倡导菩提心行,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这既是佛教禅宗思想精髓,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中国文化盖以人文思想之圆融广大为主。唯其圆通,故容忍性大,而无剧烈之思想与宗教等斗争;唯其广大,故涵育功深,而能混同其相与接触之民族与文化,而为无穷迈进,今试以禅宗之发展言之,则亦有可为此说明证者。”[14]延寿所在的吴越王钱,唐末任镇海、镇东节度使,封越王(后改封吴王),907年被后梁(907—923)封为吴越王。历五王,于978年降于北宋。吴越始终臣事中原王朝,基本上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保持藩王的格局。也就是说,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这对形成统一的社会文化体系必有很大的影响。
  唐末五代时,北方中原佛教义学不主一宗而是以疏通性相、精研大小乘的综合形式出现的。北方义学高僧还多南来弘法。如,后唐(923—936)可周在乾化二年(915年)到杭州龙兴寺弘传《法华经》。吴越武肃王曾赐他佛钵、紫衣,加号“精志通明”。另一位高僧皓端(889—961),也曾习学《法华经》,于杭州罗汉寺通达天台宗一心三观之学,著《金光明经随义释》10卷,详说佛性之义,教化人们行大乘菩提之法,会通了天台、慈恩诸宗要。吴越忠献王赐他紫衣,别署“大德”,号“崇法”。[15]他们在吴越弘法的时间,正是延寿出家前后及住持雪窦、灵隐寺的时候。分析延寿的佛学思想,与可周、皓端的主张具有明显的相通之处。或者说,延寿基于当时社会政治理念,抑或有意识地建立和完善他的佛学思想体系?联系到他著作中一再提到“匡国保家”的问题,恐怕这也不算臆断。当时,高丽国王奉读《宗镜录》等著作之后,遣使致书,向延寿叙弟子之礼,并派36位僧人跟他学法,弘传“一心为宗”思想,恐怕也不只是乘兴之举。
  由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法眼宗在延寿之后趋于宗门淡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心为宗不主张偏执,其心行圆融的主旨容易淡化宗门意识。再者,其盛衰,如宋明教大师评云“盖后世相承,得人与不得人耳”,也遵循“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之理。太虚大师认为,中国佛教会教明宗,未能将宗乘建立在稳健的教律之次第上,致使后来末流颓败,一代不如一代。延寿本人虽能严戒律精教义,但因“永明之世,云门宗等方盛兴;且时主各据一方而易分道扬镳,故永明未能为禅宗奠下万世叵摇之基石。”[16]然而,永明延寿那种精勤的心行和精神,为后来者树立了楷模,还是有益于社会的。

注释:

①⑦《续藏经》卷111,页0165—0166,(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印行。
②《上谕》,《宗镜录》页7,(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③宋·智昭《人天眼目》卷四。
④《续藏经》卷110,页0883—0956。
⑤《续藏经》卷105,页0016—0021。
⑥《五灯会元》页604—605,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⑧《中国佛教(一)》页348,(上海)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⑨《续藏经》卷110,页0877—0882。
同上,页0882。
同上,页0957—0963。
元·愠恕《题重刊十规论后》跋。
太虚《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书》(2),页70,(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
《现代佛教学术丛书)(4),页238。
宋·赞宁《高僧传三集》卷七。
《现代佛教学术丛书》(2),页80。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刘元春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刘元春教授)  

 刘元春教授:佛教界当自醒! 

 刘元春教授: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 

 刘元春教授:玄奘与四域佛教 

 刘元春教授:西域佛教漫谈 

 刘元春教授:公信力是佛教慈善成败的关键 

 刘元春教授:排斥佛学,何以成“国学”? 

 刘元春教授:我们需要用信仰呼唤迷失! 

 刘元春教授:佛教慈善,要坚守纯真的品格! 

 刘元春教授:马祖道一禅法评析 

 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刘元春教授:明末禅门僧诤与清雍正帝“拣魔辨异”评析 

 刘元春教授:针贬时弊 除恶兴善——佛教法眼宗现实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