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六讲《维摩经》与人间净土


   日期:2020/7/19 10: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讲《维摩经》与人间净土
  
  一、人间净土为心所造
  
  第六讲的讲题是「《维摩经》与人间净土」,是从《维摩经》的内容,来谈人间净土。
  
  佛告舍利弗,维摩诘从无动如来的妙喜国来生此土。
  
  「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阿閦佛品第十二〉
  
  此段经文是在介绍《维摩经》的主角,维摩诘菩萨是从那里来?来做什么?他是从一个叫无动如来的妙喜国来的,那是一个清净的佛土,他为了度化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离开了无动如来妙喜国的净土,而到我们这个充满怨怒、彼此伤害,以及许多不善众生聚居的世界来,这是他的慈悲;他的目的,是要把我们这个不清净的世界,转变为清净的世界。
  
  一般凡夫,由于自信不足,较易逃避多苦多恼的娑婆世界,不是希望依佛力接引到安乐清净的佛国中去,便是希望即身成就了解脱法门而进入涅槃。只有像维摩诘大菩萨那样,才愿意放弃原有的清净佛土,倒驾慈航,而生到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中来度众生,这是多么的慈悲、多么的伟大。这是非常积极的入世精神,正是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这个世界虽然非常的不好,却又是能让我们修功积德、广结善缘的好地方。
  
  经文「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是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不清净,不是世界本身不清净,而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方使得世界纷乱;如果众生心中均无烦恼,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个净土。
  
  所以在众生立场的体验,这是释迦世尊所教化的不净佛土,为了度化此土的众生,维摩诘菩萨还是生来此土,但他教化众生,协助众生,灭除烦恼,而他本身依旧明智不昧,不跟愚痴合流。其内心不受影响,仍是非常的清净。「愚暗」是烦恼、愚痴、无明。
  
  菩萨虽在愚痴的世界,他自己则是并不愚痴,因为他是为了帮助愚痴的众生解除烦恼而来的。此在《维摩经》的〈菩萨品〉里,有一个「无尽灯」的比喻说:「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无尽灯就是辗转点亮许多众生智慧的心灯,用智慧的心灯来照亮愚暗、除灭烦恼、开启智慧、长养慈悲。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佛国品第一〉
  
  前段经文说此释迦世尊教化的娑婆世界是「不净佛土」,那是对此土的凡夫众生以及小乘的圣者而说,若就菩萨圣者的角度来看,此土亦是清净佛土。故藉菩萨示现的螺髻梵王之言,此土清净如色界最上层的大自在天宫。大自在天是三界之主,亦名有顶天,梵语摩酰首罗天,有二类:是外道的主神所居,是佛教小乘三果圣人所生的净居摩酰首罗天。
  
  「螺髻梵王」的名字仅在《维摩经》中出现,梵王本是大梵天王的身分,是初禅天之王,住于色界初禅之顶,亦名娑婆世界之主,其名可译为离欲、清净、高净等,略称大梵王。此处的螺髻梵王,亦是维摩诘丈室中的听法会众之一,以示现清净的梵王身,来证明娑婆世界,即是清净佛土。在这个集会中有许多的大菩萨和天人,不论显的什么身,他们的内心,都已是清净的菩萨,而且是大菩萨,是断了烦恼的法身大士。
  
  初地以前的菩萨次第调伏烦恼,称为贤位菩萨,初地以上的菩萨分分断除烦恼,称为法身大士。贤位菩萨以前的人,若不是外道,即是一般的凡夫。当我们开始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心之后,就成为贤位菩萨;如果信心时而坚定,时而退失大菩提心,即位同外道,仍优于外道,称为初发心的菩萨。很多人信佛一段时间之后,改信其他宗教,或是信仰并努力修行佛法一段期间后,由于生活或环境的关系而疏离了佛教,他们如果尚愿回归佛法,亦属于初发心菩萨。多半的人,都是停留在初发心菩萨的阶段,进进退退,非常苦恼,也很可惜。
  
  螺髻梵王是位法身大士,他对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我见到释迦世尊的佛土,是清净的,就像自在天宫一样。」自在天宫的庄严、清净,非我们的世界所能比拟。《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中也说到释迦牟尼佛的灵山净土,永远是安稳清净而不会毁灭的。只因我们是凡夫,所以看到的是脏乱不净的。
  
  因为舍利弗未断法执,有欣有厌,欣涅槃而厌生死,欣清净而厌不净,所以舍利弗看到的这个娑婆世界,有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等,以及无以计数的脏乱和罪恶,充满这世界。
  
  阿罗汉不喜欢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故有螺髻梵王代表大菩萨的立场和境界,以平等心,以佛的智慧,来看这个世界,因此说这是一个净土。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也悟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位众生都具备着与如来完全相同的智慧、福德和庄严相,只是众生自己不知道。
  
  好比说,一个眼睛有毛病的人,不论是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只要配上适当的眼镜,就可以让视力恢复正常,看得真切。当然我们凡夫是无法藉佛眼来看这个世界的,但是我们可以体会佛及菩萨所告诉我们的,不妨试着去揣摩、体会它,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净土,自然就不会那么讨厌它了。因此螺髻梵王要劝告舍利弗,我们当依佛的智慧来看这个世界,若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其心即能深得净清,也可见到此释迦佛土,本来清净。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佛国品第一〉
  
  这是《维摩经》里一贯的说法,是说如果自心能够清净,国土自然清净,也即是心若清净,国土亦得清净。
  
  我们的世界,是随着我们的心而变化的,在佛经里有两句相反相成的话:1.「心随境转」,这是凡夫;2.「境随心转」,这是圣贤。如果自己的心,时时刻刻被环境所左右,被环境所困扰,那就是凡夫;反之,心能转境,则是圣贤。以菩萨之心看众生,众生都是菩萨,以清净心体验世界,世界便成佛国净土。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说此「国土常清净」,乃是极正确的事。
  
  此经说:「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心净」是不起瞋爱、取舍、善恶、好坏等的分别心;不受境界影响,便见净土的「功德庄严」。福利为「功」,有所得成为「德」,功能有所得为功德。经中有五分法身功德、八功德水,以庄严净土的依正二报,主要是用智慧和慈悲来庄严。以智慧庄严自己的心,即心灵环保;以慈悲庄严我们的世界、环境,即关怀我们的社会,是礼仪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换言之,对我们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都用智慧和慈悲来关怀、来对待,就是功德庄严。
  
  许多人认为的庄严,是用豪景排场、金银珠宝、华饰宫殿等的物质,那仅是外表;若用智慧和慈悲,来庄严身心和环境,才是表里一致,最高的功德庄严。身心世界的庄严,才是全面彻底的庄严。如仅是虚有其表,脸上、身上妆扮得很漂亮,居住处所环境设计得很优美,而内心却非常丑恶,充满贪、瞋、痴、慢、疑、嫉妒、悭吝等烦恼,这种人因为缺少悲智的功德,缺少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法身功德,仅用物质是如何也庄严不起来的。若用悲智的功德,庄严自己,也庄严他人,这个世界自然就庄严了,自己也就有了功德。
  
  二、以菩萨行建设人间净土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菩萨行」,是指菩萨的行为,包括心理、语言、身体的三类行为。心理行为,包括智慧心、慈悲心、感恩心、清净心等,是属于观念的、思想的;语言行为,是指隐恶扬善、赞美道德、弘扬佛法;身体行为,是指放生、救生、护生等关怀工作。也可以说六度四摄等,都是菩萨行。菩萨重视心行,尤过于身语二行,例如持菩萨戒者,不仅慎防身口二业,尤其防止起心动念处的不伤菩提心。
  
  「菩萨行」在《维摩经》中专设一品,目的是在「教化众生」,修诸功德,饶益众生,举足下足,都在道场,乐修无量道品之法,而又心无罣碍。至于我们凡夫众生,初发心的菩萨,虽不能全部清净,也当随时检点。说话的时候不要不经思考脱口而出伤了人,「三思而后说」,考虑妥当了再说;当说慈爱语、慰勉语,乐说佛法,而不说世间烦恼语。
  
  从身体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一样的,有人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行为,做出奇怪的举止,就不是菩萨的行为。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则要提醒自己,谨慎小心,不要轻举妄动。现代人常有的街头运动,就是一例。
  
  曾有人对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行了,如果不走上街头,我们就没有救了,圣严法师你也赶快来呀!」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请让我想通了,再跟你去。」因我不能说他们是对或是错,我不想随便跟着群众上街头,除非已经清楚,是为弘扬建设人间净土的佛法。
  
  参与街头运动的人多半是盲从的。比如有个人,站在路旁的树下看一群蚂蚁上树,马上会引来一大群人围在他后面争着看,并且竞相询问:「大家究竟在看什么?」一旦发现只是在看蚂蚁爬树干,马上又会一哄而散。这就是群众的好奇心理,使人身不由己。
  
  一位菩萨行者,是要凡事三思而行的,心里了了分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对自己有益,对他人无益者是坏事;对自己有益,对他人也有益的是好事;对自己无益也无害,但对他人有益的是大好事;而对大家有益但对自己有损的,则是最大的好事。
  
  菩萨一向所行,均为舍己利人之事。为成就他人,奉献自己之时间、体能、知能、智慧而不求回馈,无怨无悔,方为真正的菩萨行者。
  
  经文「随所应为现其身」的「应」字,是有求必应,众生有求,菩萨必应。既是作为一个菩萨行者,对于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冀求不同之帮助时,便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各位在《法华经》的〈普门品〉中,看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应化身,在《楞严经》里则有三十二种应化身,这仅是举观世音菩萨为例。事实上,一切的大菩萨均有如此的悲心悲愿及其应现身。
  
  请问,我们凡夫,能否依不同的身分来帮助人呢?可以的!我们每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都具备很多的身分,一生之中也经历各种不同的身分,无论在家庭、在社会,都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一个人的身分,是可随着自己所处的时间、环境及地位之改变而改变,因此我们可以种种身分去尽心力尽职责,帮助他人。
  
  如果人人均能恰如其分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做好应做的事,尽到应负的责任及义务,这个身分便完成,这就是菩萨行者,故凡夫也是能够「随所应为现其身」的。此乃我要在此为诸位讲《维摩经》的意义所在,否则,只有成了大菩萨的人,才能随应现身,诸位听讲《维摩经》就变得没什么用处了。
  
  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或是比较自私的人,老是希望菩萨随时随地帮助他,却不曾想过自己也当随时随地帮助人,此种人,大概就不会想到,他自己亦能有「应现身」出现的功能了。
  
  像今晚因为你们希望听《维摩经》,所以我应现为说《维摩经》的法师,来讲给你们听;而你们诸位也因我在讲经,而应现成听众的身分来听我讲《维摩经》,因此诸位和我,亦都是「应现身」,能够恰到好处地扮演好应现听众的角色。如此说来,我们都可把彼此看作是应现的菩萨。
  
  在一个家庭里面,做母亲的以菩萨行来对待儿女,便是一位妈妈菩萨;做儿女的也以菩萨行来对待父母,便是儿女菩萨;家庭中的成员都能以菩萨行相互对待,都将对方看成是菩萨来成就帮助自己的。那么每一位便都成为菩萨的应现身了。如此推而广之,去看待周遭的人们,我们这个世界,不就是佛国净土和人间净土了吗?听完《维摩经》,净土不但是在我们心中,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定要如此去练习、去体会,否则,不但我是白讲了,你们也是白听了。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这段经文是说,大解脱人,所见一切法,无一不清净,因为《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者即是非相」,又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清净相即无染无为无作相。菩萨虽已得大解脱,但为应化众生,而现种种身。菩萨游历供养诸佛国土,所见国土皆是永远不动,无碍如空,为了化度接引众生,乃现种种清净佛土。
  
  不论净或不净,所有的世界,唯心所现,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制造垃圾、废气、罪恶的污染,我们的世界就会成为秽土。如能用心意、语言、身体的行为,去保护它,表示在我们心中,希望环境是清净的,则环境虽尚在混乱的情况,内心已有清净的种子。
  
  当心中有清净的愿心出现时,若见有烦恼的踪迹,我们亟需去改善,保护我们的环境,那么天堂净土已在心中,心中已有净土,净土也将会真的出现在人间。这不是幻想,而是心中有愿,便剑及履及,能做一分努力便得一分清净。
  
  凡夫均希望有一个具体的净土出现,但以维摩诘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等的大菩萨们来看,佛国是不存在的,他们心中并没有执着有佛国净土,而是处处佛国,处处非佛国,一如虚空,永无生灭现象。虽是如此,为了众生得到救济,大菩萨们还是要为众生现种种的净土。
  
  此处经中的「现种种清净佛土」有两种意思:
  
  一是为许多具有共同福德智慧和愿力的众生显现,令他们生到此一有方向、有位置的定点佛国净土中去。就像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完成的净土,乃令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之众生,得以如愿。
  
  二是为每个不同的众生,在他们面前显现不同的佛土,对于不同的众生,分类给予佛法的熏陶,告诉他们如何便能见到佛土,并帮助他们如何便能生到净土。
  
  像今晚我在此讲人间净土,并说如何体验人间净土,就等于是我圣严法师在帮助你们每一位建立一个个不同的净土。你们听了《维摩经》,便因各人程度、福德智慧以及兴趣的不同,所体会到的净土,亦将各不相同,因而在各位心中所显现的净土,自然也不一样,这就是「现种种清净佛土」的另一重意思了。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做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不思议品第六〉
  
  此段经文,亦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是说,有许多大菩萨,为帮助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显现魔王身;他们也可能变成乞丐、土匪、强盗、恶鬼来要你的手、脚、耳朵、鼻子,把你身体上的每一部分,一样一样的要过去,乃至于身体以外的所有物,家宅、土地、城堡、妻子、丈夫、佣人,以及你所拥有的一切财物,都要了去。也就是说,不但要你的性命,还要你的财产。当你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自是认为遇到了魔了,真是大灾大难。
  
  此时的一般凡夫,如果已信佛教,一定会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赶快救我」。但在作为一个发心的菩萨,却要将之当作以「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来感恩感激,因为他们是来助你坚固信心和道心的;不过对于一般凡夫,不得用此苦逼的方法。
  
  诸如此类的魔王,是魔子、魔孙、魔将、魔兵之中最厉害的大魔头,可能在人间做魔王,也可能在天上做魔王,亦可能在地狱做阎王。
  
  此处经文的「试」字是试炼、考验,若无道心信心,便称为「魔考」,若是道心坚固者,称为「佛试」。就像每经一次考试便得一次成长,为了考试,得事先努力,妥为准备,而考试官便是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因此对于用种种责难、折磨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人,都应把他们当成佛菩萨示现。若能如此存心,则虽受地狱的折磨,心中犹有如处佛国净土的快慰了。
  
  不过,下面这一段经文是第二层,要特别注意:「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这是说,前面所提的试炼是对较高层次的菩萨,不是对一般普通的凡夫。如果以高考的试题,来考只有国中小学程度的人,那会适得其反,会令他们信心尽失。所以一般普通根器下劣的凡夫,没有能力接受这种考验,就不能用魔王的这种方式去磨难他,我们千万不要扮演魔王,去折磨别人。对于初发心菩萨,要以鼓励代替试炼。
  
  经文「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说考试的标准过高,会把程度太低的考生吓跑考垮,故举一个比喻:如用龙象的脚去踩驴子,是无法承受的。龙是天上最大的动物,象是地上最大的动物,此处的龙象并非指的天上的龙和地上的象,而是象之中有一种最大、最好的象,叫作龙象,就像最好的马叫龙驹一样。龙象乃隐喻大菩萨,驴子则代表普通的凡夫。驴子的体型比马还小,经不起龙象去踩踏,说明不可用那么强烈的方式去试炼凡夫。
  
  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文殊师利言:「……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佛道品第八〉
  
  这一段经文,包含了好多种意思,主要是鼓励我们初发心的凡夫菩萨们,不要讨厌、害怕、畏惧、逃避这个名为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而且还要珍惜这个五趣杂居的娑婆世界。
  
  凡夫觉悟到这个世界充满种种的问题,所以想听闻佛法,修学佛法,来解决问题。也因为自己有问题和苦难,所以能体会别人的困境;因自己已从佛法的修学得到利益,减少苦难,解决问题,故而也会想到其他的众生,亦需要佛法的帮助,因而能够毫不吝惜地去弘扬佛法,来帮助众生。
  
  若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娑婆世界,虽是如此脏乱、污染、危脆,却也是一个真正能够让凡夫修行菩萨道的好地方。因此《维摩经》赞叹凡夫,胜于赞叹阿罗汉,凡夫是修菩萨道,除了自求佛道,尚要广度众生,其伟大犹胜于阿罗汉的自了。人间净土是由凡夫所建立的,而非小乘的声闻、缘觉所愿做的佛事。
  
  维摩诘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人要如何才能成佛?文殊师利答以:「简单地说,六十二见及一切的烦恼,都是成佛的根本条件。」「六十二见」是针对释迦牟尼佛当时的印度,所有的宗教、哲学、思想而说的,除了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之外,其他一切宗教或哲学思想,分类归纳统计为六十二种,称为六十二见。
  
  如果拿中国来对照,先秦时代,有诸子百家,其实未必有百家,而是指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学派及其思想,而各家所说的主张,均是为了救国救民救社会,称之为百家争鸣。
  
  六十二见在《涅槃经》以及好几部大乘经典中均可看到,是一个专有名词,却没有详细解释其意义。只有在《长阿含经》卷一四中,有很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其中十八是属于「本劫本见」类,四十四见属于「末劫末见」类,讨论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有想、世间无想;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众生断灭无余等见。简单地说,它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叫本劫本见,是常见论;第二类名为末劫末见,是断灭论。
  
  常见的意思,是认为无尽的过去有个第一因,这第一因是自由的、永恒的、永远存在不变的,从它而产生一切。从哲学上讲称为「理」、「真理」;在某些宗教来讲则叫作「神」、「上帝」,是最高的原理或神。
  
  断灭论亦即断见,其意是说众生的生命,到死亡为止,就再也没有了,与唯物论相似。从佛法来讲,不会有从此以后生命没有了的观念,也不相信生命是永恒不变地存在。佛教的成佛,不等于常见论;佛教的寂灭,也不等于断灭论。常见是有神论,断见是唯物论,佛教则是缘起论,因缘有而自性空,故视六十二见为外道邪见。
  
  经文的「一切烦恼」,根据《注维摩诘经》卷二云:「肇卅,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烦恼。」「七使」是指欲爱、恚、有爱、慢、无明、见、疑。「九结」是指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烦恼无数,有广有狭,有繁有简。
  
  《大智度论》卷二七卅:「烦恼名略则三毒,广则三界九十八使。总名『百八烦恼』又名『百八结业』。」《大智度论》卷七云:「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毗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九十八结,又名九十八随眠,即三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三界之修惑有十使,再加十缠为百八烦恼,十缠是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
  
  若从唯识的观点看,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
  
  从天台宗看,有见思、尘沙、无明的三惑。
  
  从一般而言,叫作十使,有十种使自己在生死之中无法脱离苦海的力量,称为五钝使及五利使。
  
  五钝使:是指贪、瞋、痴、慢、疑,这五钝使要到三贤位才慢慢调伏,到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一地又一地分分断除。到十地满足,此五钝使烦恼方断尽。
  
  五利使:是见解、看法和想法。那就是身、边、邪、见取、戒禁取的五见。
  
  「身」是对身体的执着。「边」是常见和断见。「邪」是邪见,不明因果,不信因缘。「见取」是执自己错误的想法为真理。「戒禁取」是设立种种禁忌和无理的苦行为戒。这五利使在三贤位中即可断除。
  
  诸位发心建设人间净土的菩萨们,根据《维摩经》的劝告,一切烦恼以及六十二种邪见外道,都不应回避,菩萨看到持有外道见的人,应想这个人可能是菩萨的化身;菩萨看到有烦恼的人,则想他可能是来帮助我、成就我的大菩萨。
  
  经文以「淤泥」比拟「烦恼」,众生因有烦恼的泥,所以才知道需要修学佛法。因有众生的烦恼,诸佛菩萨才有化世的工作可做。我们多修学佛法,并来帮助那些烦恼的众生,佛法的化世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文殊菩萨又说,如把种子种在空中,是无法生长的,只有种在肥沃的土壤中,才可能有收获。「粪壤」才是肥沃的土壤,所以一切的烦恼乃是成佛的种子。接下来又是一个比喻:如果不到大海中去,就得不到无价宝珠,这宝珠是指摩尼宝珠,又称为如意珠、离垢珠。这种宝珠据说是龙珠,深海中才有龙,因此不到大海,深入龙宫,就无法得到龙珠。这是隐喻要进入烦恼大海的众生群中,才能把自己的福德智慧培养出来。如果没有众生的事让菩萨处理,也没有众生让菩萨关怀,菩萨便很难开发出大智慧来,也培育不出大慈悲来。
  
  大迦叶对文殊师利菩萨以上所讲的这一段话,大为赞叹:「太好了!太好了!」并说:「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返复」的意思是报恩,是回报。凡夫听到佛法,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就会以弘扬佛法作为报佛恩的「返复」。因此凡夫听到佛法以后,就成为绍隆佛种的真佛子。
  
  在座诸位有很多是三宝弟子,三宝弟子若未发菩提心,只能称为修学体验到一部分佛法的「法子」,尚不能称为继承佛法、绍隆佛种的「佛子」。
  
  凡夫发菩提心,即可成为佛子。凡夫听到佛法,能发起无上菩提心,也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这是一个大乘的三宝弟子。
  
  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了初发心菩萨。无论是度众生还是断烦恼,都是为了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能够得到智慧并产生慈悲。大部分的人,多停留在求佛菩萨给自己开智慧,求佛菩萨慈悲加被自己及家人亲友,这当然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能进而用智慧来处理事,用慈悲来关怀人,个人的品质必然会提升,人间净土的出现,也将指日可待。
  
  今晚因时间关系,《维摩经》暂时讲到这里,时间已用完,而佛法是永远讲不完的,众生也是永远度不尽的,但是我们应该发愿,永远广度众生,永远弘扬佛法,永远为成就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就人间净土而努力。
  
  人间净土的建设,是要靠大菩提心的菩萨们来努力、奉献的,既然是为建设净土,就应避免落于迎合时俗、迁从流俗,而变成俗化的宗教;既然是将净土建设在人间,就要避免落于神异、神秘、神权、神威,而变成神化的宗教。人间净土,必须是清净、积极、悲智双运的佛教建设。必须是以人为中心,以人品的提升为宗旨,以环境的净化为目标。
  
  否则,不论是俗化及神化,都不能在人间建设真正的净土。维摩诘菩萨虽现在家身相,却净修梵行,所以不是世俗化的俗人,没有世俗人的俗事俗习,所以是一位清净智慧慈悲的大菩萨典型。维摩诘菩萨的大会中,虽有天女、梵王、护法神王,但都是菩萨的应现,没有故弄玄虚的神奇古怪,所以是宣导心灵环保,提倡人间净土的正信佛教。
(一九九四年二月十六日讲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由苏丽美整理录音带,圣严法师亲自修订补充,完稿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法师       维摩经)(五明学佛网:圣严法师       维摩经)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七、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六、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五、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四、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三、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二、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界诠法师:维摩经听后感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