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菩提心浅探(释明坤)


   日期:2020/5/25 14: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提心浅探

编辑:释明坤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本文以激发行者的菩提心为目的,尝试说明菩提心独特的自性、行相及所缘,认为只有先对此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再进一步把握发心的因、缘、力,才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然后,以菩提心的特征来检校发心的纯正程度,唯有如此,才能精确把握发心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认识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先发菩提心,后证悟空性,是大乘行者正确的修行途径。最后,劝行者切实地依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七支因果修习,以期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关 键 词:菩提心  大乘  空性慧  七因果

  作者简介:闽南佛学院华严宗专业研究生。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以下简称《略论释》)中载,阿底峡尊者对请求教授者曰:“舍世间心,修菩提心,此外无余。”1可见,菩提心为尊者教授之心要。《佛说佛名经》中,舍利弗也曾悲泣流泪白佛言:“希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得成佛。”2于此不难发现,菩提心为大乘道之入门、佛法之命脉、三藏十二部经典之扼要。发菩提心是大乘行者修行的始基,它在行者的修行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激发行者的菩提心为目的,就菩提心之定义、重要性及其修法略作阐述。

  一、何为菩提心

  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新译为正觉,故一般云求正觉之心为菩提心。不同的经论,往往以不同的方式诠释菩提心。《大智度论》卷四十一载:“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3

  这是以表诠的方法说明菩萨自誓成佛之心为菩提心。同时它也名殊胜广大心,佛在答善现何为菩萨摩诃萨殊胜广大心时云: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我应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于其中间誓当不起贪欲心、恚心、愚痴心、忿心恨心、覆心恼心、诳心谄心、嫉心悭心、骄心害心、见慢等心、亦复不起趣向声闻独觉地心。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殊胜广大心。4

  这是以遮遣的方法来说明菩提心别于世间心,故云殊胜,同时别于二乘心,故云广大。从发心至成佛,自誓不起一念世间心和二乘心即为菩提心。经典中对菩提心有许多不同的诠释,但通常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菩提心最准确、最普遍的定义。

  (一)菩提心的自性、行相及所缘
  菩提心为佛种之不共因,但有菩提心,即入大乘种姓。它在《菩提道次第》上士道的修习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下士道都可看成是它的前行,整部《道次第》从某一方面来讲,可以说是在教导行者生起菩提心。《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以下简称《初发心品》)中也曾说:“欲知一切诸佛法,宜应速发菩提心。此心功德中最胜,必得如来无碍智 。”5发了菩提心才能了知一切佛法,方能证得如来无碍智。而要修习菩提心,首先要了解菩提心,欲了解菩提心,就要剖析菩提心的自相、行相及所缘。

  《瑜伽师地论》之《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发心品》对菩提心的自性作了非常精细的阐述。论云:“复次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6菩提心是“初正愿”,言“初”,以其为菩萨一切正愿之始,能摄一切正愿;言“正”,以简别于不正愿及世间愿;言“愿”,以此心本质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故菩提心之自相是菩萨最初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中以行愿、胜义和三摩地三门,分别说明菩提心之行相。论中云:“所以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既发如是心已,须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门分别。诸佛菩萨,昔在因地,发是心已,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 。”7初行愿谓,修习之人,常怀如是心:“我当利益安乐无余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8因了一切有情皆含如来藏性,故不以二乘法济度,而悉令安住无上菩提,以大悲心随众生所求而尽予之,乃至生命亦不爱惜,方便引导令入佛道。胜义谓“观一切法无自性”。因迷途之法无一不从妄想而生,辗转而成无量烦恼,乃至轮回六趣。若觉悟已,妄想止除,则种种法灭,故云法无自性。三摩地者,谓“真言行人如是观已,云何能证无上菩提?当知法尔应住普贤大菩提心。”9唯有住于普贤大菩提心方能证得无上菩提。可见此论中菩提心的行相非常丰满,它包括了世俗菩提心(行愿)、胜义菩提心(胜义)及密乘菩萨行(三摩地),不同于《瑜伽师地论》中只以“希求”来界定菩提心之行相。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菩萨追求的目标,菩萨缘此目标而发心,故佛果功德和一切众生是菩提心的所缘境。《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法慧菩萨对菩萨发心的所缘境作了详尽的阐述:

  (菩萨)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充遍一切世界故,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悉知一切世界中众生垢净故,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于无上菩提之心。10

  前三者是总说。“令如来种性不断”说明菩提心所缘为佛果而非小果,“充遍一切世界”喻菩提心所缘之处所无限,“度脱一切世界众生”说明所对众生无限。故广义地说,如来的一切功德都是菩提心的所缘境;而从狭义方面来理解此文,菩提心之所缘境为佛之十力。因为知成坏垢净自性即佛的业报智,明心乐为种种解智,了烦恼即漏尽智,知众生生死是天眼智,明诸根乃根胜劣智,了方便为禅解脱三昧智,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是一切至处道智,懂众生心行即种种界智,知三世智为宿命智,令如来种性不断,充遍一切世界和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成就处非处智。菩萨缘佛之十力而发心,最终成就佛之十力。从广义方面来理解:“菩提心是十力本,亦为四辩无畏本。十八不共亦复然,莫不皆从发心得。”11上文只是以佛的十力来代表佛果功德,然华严见下的十力,不仅是佛果的代表,当下即是佛果的全体。故其上求之所缘境实为大菩提果。

  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在于,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及一切佛的功德,无一不是度生的能力。如《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所云:“诸佛最初发菩提心,专为有情而发,中间修一切难行苦行,亦无非为有情而行,最后所得之果,自亦不能离开有情。”12

  可以说佛是为了度众生而求菩提果,绝非为求菩提果而度众生,上求是为了更好的下化。下化的所缘境为“一切世界众生”,《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受菩提心仪轨文”云:“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为令遍入涅。”13此中,将有情分为四类:(1)未度有情,指八地以上的菩萨,烦恼障已断,微细所知障未断,当发心令得二障净尽菩提;(2)未解脱者,不问大小乘,指在加行道中,已断恶趣而未断生死之有情;(3)未安者,指未出恶趣者;(4)未得涅者,谓凡夫住有,二乘住寂,惟佛无住。故未得无住涅者,令得无住涅。可见,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此中的“众生”下含恶趣众生,上至未成佛之大菩萨,并非片面地仅为六道众生,而是包括了二乘圣人及菩萨,其实质是指未成佛的任何有情。从上求下化可知菩提心之所缘境圆满融摄了一切。

  (二)菩提心的特征
  济群法师在《认识菩提心》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菩提心的特征为平等、无限、无我、无所得、利他和觉悟,认为正确认识菩提心的特征,有利于审视所发之心是否为菩提心,发心是否真正到位。首先,平等是菩提心的第一个特征。《初发心品》云:

  (菩萨)为了知十方世界故发菩提心。所谓,欲了知妙世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广世界即是狭世界,狭世界即是广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别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体性;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无体性。欲以一念心,尽知一切广大世界而无障碍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4

  认为妙与粗、仰与覆、小与大、广与狭、一与不可说、秽与净、一与一切都是平等的,菩萨为了知这一切世界的平等性,为尽知一切世界而发心。从时间讲:长劫短劫平等、无数劫一劫平等、有佛劫无佛劫平等、一佛劫不可说佛劫平等、有量劫无量劫平等、有尽劫无尽劫平等、不可说劫一念平等、非劫一切劫平等15。菩萨为了知一切世界劫尽无余故发心。就众生知解而言:认为一众生解、无数众生解平等;一切解、一解平等,菩萨为了知一切劫而发心。由此可见,菩提心的平等不仅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而且还表现在众生的知解上。因此弥勒菩萨广赞菩提心的功德云:“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16

  其次,菩提心的所缘境圆满融摄了一切的佛果功德,及包括等觉菩萨在内的一切未成佛的众生,其特点是非以有限为所缘,而以“一切”为所缘。即中经中所言,菩萨“欲以一念心,尽知一切广大世界而无障碍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7“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劫尽无馀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8为了知一切众生解、根、欲、方便、心、业、烦恼而发心。故后偈云:“其心广大等法界,无依无变如虚空”19,认为菩提心如同法界般广大,“发心无碍无齐限,欲求其量不可得”20,菩提心量无有齐限。

  再次,菩提心虽广大无限量,但却以无我为其第三个特征,即如经中所云:“知空无相无真实,而行其心不懈退。”21菩萨虽了知空,了知无我,而菩提心不退,“了知一切空无我,慈念众生恒不舍”22,故菩提心虽具无我性,而菩萨却恒不舍弃众生。

  《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23。”菩萨即使度尽了一切众生,却从不认为有一众生为自己所度,故无所得为菩提心的第四个特征,即如《初发心功德》所云:“其心清净无所依,虽观深法而不取,如是思惟无量劫,于三世中无所著。” 于佛、众生、言语、世界,佛法等,不作分别妄想,善知无相,即使严净了一切国土,亦不生净分别,于杂染清净法皆不取著。24菩提心的实质为上求下化,上求佛道是为了更好地下化众生,是为了度化一切有情而求成佛,绝非为了成佛受乐而去度众生,故菩提心最明显的特征是利他性。菩萨“普发无边功德愿,悉与一切众生乐。尽未来际依愿行,常勤修习度众生。”25“与一切众生乐”是菩萨的愿,故菩萨常勤修习,尽未来际依此愿而行。“为令众生得出离,尽于后际普饶益,长时勤苦心无厌,乃至地狱亦安受。”为了众生得以出离苦海,菩萨在无尽的时间中,普遍饶益一切众生,经过恒沙劫,受种种折磨都不生疲厌之心,即使地狱之苦,也安然受之。

  最后,菩提为“觉”义,故菩提心也可称为“觉悟的心”,发菩提心即是发“求觉悟之心”。弥勒菩萨在入法界品中云:“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烦恼浊故。”26认为发菩提心即能对治烦恼。何以故?因为“菩提心者如白?线,从本已来性清净故。”27无明心是杂染的,觉悟心是清净的,故清净心从另一方来说就是觉悟心,故能“于百千劫住欲界中,不为欲界过患所染,犹如法界性清净故 。”28故觉悟为菩提心的第五个特征。

  菩提心的五个特征就如五面镜子,依此可以检查行者的发心平等与否,广大与否,心有所得否,有夹杂私心否,纯粹否,这是行者发心的五项基本原则。

  (三)发心之因、缘、力

  菩提心的关键在于“发”,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由于众生根性不同,发心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或因自、或因他、或由顺境引诱、或为逆境激发。《略论释》将之归纳为四因:(一)种姓圆满;(二)善友摄受;(三)悲悯有情;(四)不厌生死。29种性圆满指行者本具佛性,一旦因缘成熟,自能激发菩提心;第二因中之“善友”指的是善知识,能引行者远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能益菩提之道。若得善知识与其同住,则无事不办,就如《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30故善知识的摄受是引发行人发菩提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因为大悲心,莲花戒于《广释菩提心论》中云:“所有最胜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31菩提心为悲等流,悲心是菩提心之根本,由悲悯众生之生死苦,恒思救济而引发菩提心;同时,也只有对自处无量生死苦心不怖畏,愿代受众生之苦,为利益无量有情而发心恒住生死,方不同于二乘惧生死之苦而沉空滞寂,故不畏生死是发菩提心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

  发心之缘亦有四,《略论释》云:(一)见诸佛菩萨神力,或闻其功德, 生起欲得而发;(二)由闻无上菩提法藏,生信解而发心;(三)见佛法衰微,欲法久住而发心;(四)见恶世人愚痴过重而发心。32行者亲见佛菩萨之不思议神变威力,或从善知识处得闻,由此见闻增上力的缘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为得此而发心,乃发心之第一缘;或有一类因闻菩提法藏生信,由闻正法及深信之增上力故,对如来智生信,为得如来微妙智而发心。究其二缘,实为上求之心的所缘境。或见佛法欲灭,思若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生死大苦,以护持佛法、利益众生增上力故而发心,为发心之第三缘;或有一类不忍见浊恶世众生身心为烦恼之所恼乱而发心,愿恶世有情能随自发菩提愿。此二缘实质为下化之所缘境,故四缘中,前二者偏于自利,后二者偏于利他。四缘相资,一方面观佛果功德以对治自利满足之过失;另一方面观慈与悲以对治利他满足之过患,如是自他二利,性相具足方为圆满之发心。

  发心有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和加行力。自力,谓由自身力量而于无上菩提深生爱乐;他力者,由他人功德之引发而于无上菩提深生爱乐;因力是由于宿世以来修习大乘法,今一睹佛菩萨,或见神力、或遇正法、或暂得闻对三宝之称扬赞美即能发心;而若菩萨于现法中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修习种种善法,由加行而发心,谓加行力。若具自力、因力,或具此二力发心者,此菩提心坚固不退。若由他力、加行力,或总此二力发心者,此心易退。

  了解菩提心的自性、行相、所缘及特征,是为了更精确地理解菩提心,学习发心的因、缘、力,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因缘。只要我们能多多亲近善友,依教奉行,听闻经教,勤加思惟,起大信心,欣乐佛果功德,观众生苦引生内在悲心,具足四力,定能发起坚固不退的菩提心。

  二、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的重要性


  佛在许多经中皆告诫行人,纵遇舍命缘,勿舍菩提心。菩提心重于生命,缘于其为“佛种”,是成佛的根本、菩提道的第一步。若离此心修诸佛法,皆成魔业。故《略论释》云:“无论依经依教,主要皆在生起菩提心。”33

  (一)发心方入大乘
  《入菩萨行论》云:“刹那发心后,虽困生死狱,亦应称佛子。”34菩提心是取得大乘菩萨资格的唯一标准,是菩萨与二乘、凡夫的最本质区别。随发此心,纵然身尚为生死之中的凡夫,即为入大乘之门,堪称菩萨。《初发心功德品》就明确指出,发心者“即与三世诸佛体性平等35”;失此者,纵有证空功德,也失菩萨名,不名大乘人。故昔宗大师问弟子:“修之起首,应依何法时?”其弟子罗桑树却吉降泽答云:“首在发菩提心,否则所修大乘法,亦变为世间法矣!”36

  大乘分波罗蜜多乘和密乘,前者为因乘,后者为果乘,二者皆以菩提心为入门。何以二者均以此为入门?因法视修者的心量而定。就如《略论释》中所述:“非仅就所学之法为大乘,即是大乘,必其修法之补特伽罗能入大乘,始为大乘。”37因若以小心修大乘法,则大法也小。如行者仅为求个人解脱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则纵以无量供具,供养无量世界诸佛如来及尔许世界所有众生,令三千大千世界有情皆成阿罗汉,其所得功德不及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千分之一,所成就的也非菩提果,因其发心有限故。以求个人解脱为因,则最终成就不出于解脱果,因果不二。若行者已发菩提心,则随所修法,皆成大乘。以“菩提”为“觉”,菩提心是觉心,无相无所得,以平等利益一切有情为特征。若以此心修布施,则仅施一物,一切有情皆得利益,所有功德尽汇入菩提果中,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38是故法无定法,关键在于行者之发心,发菩提心修波罗蜜多乘、密乘,此二者才真正成为大乘法。

  (二)菩提心与空性慧的关系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云:“故诸具慧者,从最初时便入大乘,甚为应理。”39告诫行人不应如二乘,经佛劝请方入大乘,当从初发心即趣入大乘。二乘有证空之功德,为何宗大师还欲令行者以发菩提心为先?以空慧如母,为三乘共因,菩提心如父,为佛种之不共因。

  如《金刚经》中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40“无为法”指空性,“贤圣”乃三乘圣人,缘何“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呢?以三乘同证空性,其所证之空于质上并无区别,仅因心量不同而所证之空有量上的大小之分。心量的差异缘于发心的不同,二乘发心有限,故所证空性亦有限量;菩萨发菩提心,此心周遍法界,量等尘沙,其所证之空亦不可齐限。故声缘纵有证空之功德,也不得入大乘数。是以若无菩提心,纵具空慧,不得为入大乘;而如未达空慧,已发菩提心,则“已与三世诸佛同等”41。当然,从究竟意义上来说,真入大乘,也不能离空慧。因菩提心有世俗和胜义之分,行者以发世俗菩提心为先,勤习六度万行,证得空性,以空慧为前导之菩提心方为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才能离四相,绝百非,真正做到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觉有众生为我所度,才真正是菩萨的境界。

  成佛须方便与智慧双具,方便缘世俗而修习,智慧缘胜义而修习,世俗之中以菩提心为主,胜义之中以空慧为主。唯菩提心与空性慧双运,以菩提心为方便故,不住寂灭边,不畏生死度众生;以空性慧为方便,遣住生死边,度众生而不为烦恼所缠缚。而在发心和证空二者之间,行者以先发菩提心为宜。因为若菩提心已生,则空慧易得。菩提心以上求下化为目标,此心也可说是责任感、使命感,它本身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推动行者积极修习,自然而然易生空慧;而如先引发空慧,由证空者,有寂灭之乐,行人易贪住其境,难以引发菩提心。故菩提心与空性慧二者,以菩提心为主而建立大乘。

  三、发菩提心法

  藏传佛教中菩提心修法有二派,一为阿底峡尊者依月称《四百颂释》、月居士尊杂贡麦、莲花戒《修次》等所传之七因果法,二为依寂天菩萨依《华严经》所传之自他相换法。自他相换法之关键在于以进求自乐之心,与漠视他苦之心相换,其目的为舍我爱执修他爱执,不顾自乐而除他苦。个人认为自他相换修法起点高于七因果法,非大根器者难以上手。而七因果修法,阶梯性明显,由点到线,再到面,进而拓展为整个法界,更适合于末法时代之行者。以下主要从七重因果来谈发菩提心。

  (一)七因果之特点——知母为基点、悲心是关键
  七因果之生起次第决定,如《广论》中所述:“七因果者,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彼心从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42知母、念恩、报恩、慈四支为悲心之因,增上意乐与菩提心为悲心之果。故七因果以知母为起点,以悲心为关键,以引生菩提心为最终目标。佛教提倡报恩,父母恩为四恩之一,《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若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诚然,父母之恩言不能尽,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二种恩德:一者:托胎生产恩;二者:乳哺养育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就如是描述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

  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着,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若正诞其胎藏子,如攒锋刃解肢节,迷惑东西不能辨,或因此难而命终,五亲眷属咸悲恼。43

  父母之于子女有养育之恩,而母亲则统括了以上二恩。故于父母二者中,佛教通常认为母恩甚于父恩。母恩是人所承受的最早、最直接的、也是最深重的恩德,念母报恩是世人最易接受、也最易生起的一份感情。宗大师以“知母”为七因果之起点,含有强烈的情感因素,为菩提心的最终生起找到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点。《大丈夫论》云:“菩萨悲心唯有一事所逼迫,常为他事苦来逼迫,更无余事。”44见众生内为贪痴三毒所害,外为八苦逼迫,心生不忍,欲拔其苦即为悲心。《华严经入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品》中说: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45

  由此段经文可知,悲为菩提心的根本,是菩提心之所依,菩提心源于悲心,为悲等流,悲心若断,菩提心即断。以悲心扰动行者,使心生不忍,思拔众生之苦,是引发菩提心的前提;其次,菩萨行也是以悲心为首而履践。如《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46仅一次发心,见有情无量,行为暴戾,刚强难调,若悲心薄弱,则易生怯弱而退入小乘。只有悲心强烈,在它的推动下方能数数发心,渐令增长,才能利他而不厌。既得佛位,也以大悲故,不住寂灭,长住世间利益众生。故悲心能引发菩提心,激励菩萨行,如同菩提心之命根。宗大师以其为七因果之关键,与《普贤行愿品》中“因于大悲生菩提心”的意义一脉相承。

  (二)正修
  七因果以下士道之“依师择师”与“修暇满人身难得”,及中士道之“观轮回苦”和“怨亲不定”为基础,它的修习分三个步骤:首须修求利他之心;次修求菩提之心;最后所得果即为菩提心。

  发心首先须具足求菩提心,其次当具足利他之心。菩提心的根本是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欲使此心真实生起,无有偏袒,当先修平等舍心。先缘一位与自不远亦不近的普通有情,使自己无爱也无恨;次缘亲友,观想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今世亲人或为前生怨敌,如此熄灭心中的贪执之心;再次缘怨敌,思于无量生死之中,怨亲不定,此世怨敌或为宿世亲人。如是对怨亲不生贪,心得平等;最后观一切有情无不欣乐厌苦,无不曾作过自己父母,故不应爱恨,当平等饶益。如是修平等舍心后所生之慈心以无贪为性,它是修知母、念恩、报恩的基础。

  修知母,应首观吾人无始以来生死流转,所得生命无量,故母亦无量,一切有情无不曾作过我父母,也无不于将来当为我父母。次于现世母亲像前作如是思惟:母亲非仅我今世之母,已于无数生中曾为我母。怀胎时小心呵护;生产时几欲近死,受尽痛苦;出生后,母亲咽苦吐甘,艰辛养育,饥时子食,渴时予饮,寒时给衣;子若有苦,恨不能以身代之。如是思惟,念恩之心油然而生;再观父亲、亲戚、朋友、非亲非怨之人、直到仇敌,层层拓展,一一观为母亲,次第修习,观想一切众生无不与己有恩、无不是母,只是由于生死变易而不识罢了。而今母亲于生死中如堕大海,我怎能弃之不顾,只求一己之解脱?故自当负起救护报恩之责。然给予母亲世间一切衣食之供养,亦不过是此世暂时之乐,以其为有漏乐,唯令母得涅无尽之乐,方为究竟报恩。而母亲为烦恼所挠,又缺善友引导,造作诸恶行,步步趣于恶趣,如同发狂之盲人,甚可悲悯。自忖如何方能令其普得安乐,进而愿其皆得安乐,最后自念我当担负此等责任。次第深入,先以亲始,次非亲非怨者,再于仇怨,最后于一切有情,一一自誓皆令得乐,如是发起慈心。

  修悲次第亦如修慈,由亲及中及怨再到一切有情,观六道众生有轮回之苦;二乘未能与五蕴相离,不离行苦性;菩萨于生死中度生,虽无苦谛,但尚有苦。首思如何方能尽除其苦,进一步求其皆得离苦,后自誓担负除苦之责。及缘一切有情能任运而起悲心,方称同体大悲。悲心增上,发心荷担令一切如母有情离苦得乐之责,如是生起决定之增上意乐,并于行住坐卧中时时不忘,心念坚定不移。至此七重因果之前六重皆已修习圆满,真实具备了利他之心。

  唯有令一切如母有情皆成佛道,才是彻底的利他,而欲达此目标,必自先成佛,方有能力。如是思惟佛三业功德,生决定信心,希求佛果,时刻不忘,才得真实菩提心。

  结  语

  《华严经》第七十八品,弥勒菩萨赞叹菩提心云:“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47认为菩提心是总持法门,总持了一切菩萨行。它不仅是菩提道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是最关键的一步,甚至可说它囊括了整个菩萨行。舍离菩提心,则不名菩萨行,千经万论莫不共赞菩提心,是以不发心,则如同在通达华藏世界的路上,舍乘飞机而选择步行,实在可惜可叹。故任何“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48的行者,都“宜应速发菩提心 。”49只要准确地把握它,深刻认识它在大乘佛法修习中的重要性,依于七重因果次第修习,定能生起坚固不退的菩提心。

  〔1〕 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成都昭觉寺、东方文化艺术研究所1995年版,第588页。
  〔2〕《大正藏》第14册,第159页下。
  〔3〕《大正藏》第25册,第362页下。
  〔4〕《大正藏》第5册,第263页下。
  〔5〕《大正藏》第10册,第95页上。
  〔6〕《大正藏》第30册,第480页中。
  〔7〕《大正藏》第32册,第572页下。
  〔8〕《大正藏》第32册,第572页下。
  〔9〕《大正藏》第32册,第573页下。
  〔10〕《大正藏》第32册,第573页下。
  〔11〕《大正藏》第10册,第89页中。《初发心功德品》末更云:“出生三世一切佛,成就世间一切乐。增长一切胜功德,永断一切诸疑惑。开示一切妙境界,尽除一切诸障碍。成就一切清净刹,出生一切如来智。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认为菩提心是一切世出世善的根本。(见于同册第95页上。)

  〔12〕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588页。
  〔13〕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2册,第11页。
  〔14〕《大正藏》第32册,第573页下。
  〔15〕《大正藏》第10册,第89-90页上。
  〔16〕《大正藏》第10册,第492页下。
  〔17〕《大正藏》第10册,第89页下。
  〔18〕同上。
  〔19〕《大正藏》第10册,第92页中。
  〔20〕《大正藏》第10册,第94页中。
  〔21〕《大正藏》第10册,第94页上。
  〔22〕《大正藏》第10册,第92页下。
  〔23〕《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上。
  〔24〕《初发心品》中云:“(菩萨)于诸世间不分别,于一切法无妄想,虽观诸法而不取,恒救众生无所度。能所分别二俱离,杂染清净无所取。”(见《大正藏》第10册,93页中。)“善知众生无生相,善知言语无语相,于诸世界心无碍,悉善了知无所著。(出处同前一句)“严净国土悉无余,亦不曾生净分别。”(出处同前,第93页下)
  〔25〕《大正藏》第10册,第94页下。
  〔26〕《大正藏》第10册,第430页上。
  〔27〕同上。
  〔28〕《大正藏》第10册,第431页下。
  〔29〕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588页。
  〔30〕《大正藏》第9册,第60页下。
  〔31〕《大正藏》第32册,第563页上。
  〔32〕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588页。
  〔33〕同上。
  〔34〕转引《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578页。
  〔35〕《大正藏》第10册,第91页下。
  〔36〕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119页。
  〔37〕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579页。
  〔38〕《大正藏》第10册,第91页下。
  〔39〕昂旺良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1册,第574页。
  〔40〕《大正藏》第8册,第753页中。
  〔41〕《大正藏》第10册,第91页下。
  〔4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上海佛学书局1998年版,第210~211页。
  〔43〕《大藏经》第3册,第296页。
  〔44〕《大正藏》第30册,第265页中。
  〔45〕《大正藏》第30册,第265页中。
  〔46〕转引《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第212页。
  〔47〕《大正藏》第10册,第430页下。
  〔48〕《大正藏》第10册,第 95页上。
  〔49〕同上。大乘菩提心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法师)  

 其它法师:一门深入 勇猛精进(海山老和尚) 

 其它法师:怎样念佛容易成就(海山老和尚) 

 其它法师:实践亲证方不退转(海山老和尚) 

 其它法师:最圆满最究竟的因果(海山老和尚) 

 其它法师:信心坚固念佛(觉行大和尚) 

 其它法师:用感恩心念佛(觉行大和尚) 

 其它法师:贤庆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远离黑暗的提示(大悲法师) 

 其它法师:起心动念(大悲法师) 

 其它法师:内心深处的,停、瘀、堵、滞,是诸病之源,癌症之 

 其它法师:生命之流(宽谦法师) 

 其它法师:为善最乐,从我做起(明勇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