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八)~E 五、求解经(186)


   日期:2020/4/24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五、求解经(186)

  说法地点:拘楼国的都邑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应当要以眼知色、耳闻声之二事,去求解于如来,正知于如来之法。   

  这部《求解经》,字数并不多,但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

  佛陀首先向比丘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缘于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彼世尊正尽觉不可知,云何求解于如来乎?”这句话如如果一定要用白话话翻译过来,我是这么理解:根据每个人的修持层次,如果此人不能够如实知悉他人心中念想的话,那么他对于世尊正尽觉的修行境界,肯定是一无所知的。既然如此,又如何去求解、审察、思量佛陀所说之法呢?

  佛陀的这段话实际上是在向弟子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处于有学的阶位,离无学位尚距遥远。广义上讲,有学位皆属于凡夫阶层。如果从本质上讲,作为凡夫是无法彻底理解佛陀所说之法的。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正确地领会佛法的要义而不至于偏差呢?这就是需要一个智慧作导向的问题,所谓“五度为盲,般若为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修布施、严持净戒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导向作为航向指导,那么就很容易偏离航向。比如说持戒,虽然大家所持的都是相同的戒条,但是所持的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还适得其反,跑到魔道上去了。

  佛陀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比丘们来说,似乎比较难以回答。因此比丘们如是回答:“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之,得广知义。”

  佛陀的回答主要立足于两点,“缘于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当以二事求解如来:一者眼知色,二者耳闻声。”就是说,我们要通过两个方面,即用眼睛来观察、用耳朵来识别如来的教法。用眼睛观察诸位行者的修行状况,用耳朵听闻他们的说法与言教,经过自己的感性判断与理性思考,从而得出他们是否按照佛陀的教法在行持、在修证。具体步骤为:

  1、如果我们眼中所看到的、耳中所听到的,乃为秽污之法,那么我们就会得出对方(说法者或修行者)并没有真正获得真正的教法,此时我们当继续寻求正法;

  2、如果我们通过眼、耳所获悉的,乃是杂染之法、混乱之法或不纯粹之法,那么也同样可以得出对方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教法,我们当继续寻求;

  3、如果我们通过眼耳所获得的是白净之法、纯正之法、清净之法,我们似乎并不急于判断该行者是否具备正法,而应继续观察此行者是长夜行此法,还是暂时拥有清净之法。

  4、如果观察到此行者是长夜行此法的话,那么我们仍要进一步观察:此行者是否是为了名誉、地位和利义等因素而习禅?如果观察得出的结论是:这位行者习禅是习给别人看的,是装模作样的,是为了名闻利养而习禅的。我们就可以说:这位习禅者动机不纯,他并不是为了解决生死灾患而习禅的。

  5、如果那位行者对外声称,他“已经做到乐于修行而非惧怕修行,做到了离欲而不行欲,而且已做到灭尽欲望”,那么我们就可以请教他:“贤者,您到底有什么行,有什么力,运用什么智慧,以及运用了什么样的正观(正确的观察与思惟),而如此声称呢?如果他作这样回答:“我是通过别的的悉心教导与指点下,才知晓并获得证悟”。如果这位行者是这样回答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向他请教有关“如来法”:

  (1)若有秽污眼、耳知法,有彼处(在如来之处)此法灭尽无余?

  (2)若有杂眼、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余?

  (3)若有白净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余?

  回答:

  “若有秽污眼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余;若有杂眼、耳知法,有彼处此法灭尽无余;若有秽污眼、耳知法,如来灭断拔绝根本,终不复生;若有杂眼、耳知法,如来灭断拔绝根本,终不复生;若白净法,如是我白净,如是境界,如是沙门,我如是成就此正法、律。有信弟子往见如来,奉侍如来,从如来闻法,如来为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白。如来为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白者,如是如是闻已,知断一法,于诸法得究竟,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也。”

  这段话看起来有些深奥。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佛陀是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第一,无论是秽污之法,还是混杂之法,在佛陀那里,都可以获得彻底地纠正。我们若有一切邪知邪见,或者是任何不纯正、不准确的理解,佛陀都会帮助我们矫正过来,重新走上正知正见的道路上去。

  第二,在佛陀那里,一切秽污之法和混杂之法都会得以灭除,因为佛陀那里只有白净(清净)之法,而无染污之法。

  第三,一切众生只要亲近佛陀(包含拥有正知正见佛陀的弟子),都会弃除污秽之法而获得清净之法,都会除尽黑白之法(即善恶掺杂之法)。佛陀的说法,是上等中的上等,妙法中的妙法。我们若听闻佛陀说法,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解脱。

  第四,如果我们听闻到佛陀的说法后,就会对佛陀以及佛陀所说之法,产生甚深的信仰,从此不会再改信他教,尽毕生心力护持正法、崇敬三宝。

  如果这位“贤者”作了上述的回答,我们可以继续向他提问:“贤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贤者知断一法,于诸法得究竟,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耶?”就是说,我们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佛陀已经获证了无上正等正觉了呢?

  这位贤者又作下述回答:

  “贤者!我不知世尊心,亦非余事知,我因世尊有如是净信,世尊为我说法,上复上,妙复九江,善除黑白。贤者!如如世尊为我说法者,如是如是我闻,如来为我说法,上复上,妙复妙,善除黑白。如是如是我闻已,知断一法,于诸法得究竟,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也。贤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知断一法,于诸法得究竟,净信世尊:彼世尊正尽觉也。若有此行、有此力,深著如来信根已立者,是谓信见本不坏智相应,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余世间无有能夺,如是求解如不,如是正知如来。”

  上面的这段话,立足于两个字:净信(坚固的信心、信念)。我们常说信、愿、行三资粮。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对于世尊产生坚固的信念的?很简单,因为我们通过眼观色、耳闻声两方面获得的。分开来讲,我们通过对世尊及其圣众弟子的观察,感觉到佛陀及其弟子们与众不同,他们舍弃亲眷、剃除须发而出家,过着一钵乞食、云游四海修己度众的清苦生活,难行能行能忍能忍,这些日常行为都是为我们眼睛所看到到的。从耳闻声方面来讲,我们亲耳听闻到佛陀的讲法,觉得佛陀及其诸大弟子们所讲的佛法,契合真理,句句真谛,犹如滴滴甘露滋润在我们干涸的心田里,我们的心灵感觉震撼,由衷崇敬,并生起甚深、坚固的信念。我们通过眼与耳的思惟观察,确信佛陀已经获得最高等级的觉悟,心中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疑虑。当然我们得承认,佛陀所证的境界,我们是无法知悉的,因为我们是凡夫,佛陀是最高圣者,凡夫岂知圣人心?因此说“我不知世尊心,亦非余事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无法知晓世尊之心而放弃对世尊的信念。相反,我们通过眼耳的观察思惟,便可以得到一条明确无误的信息,即佛陀是最高的觉悟者,他是我们一切天人乃至三界之导师。这个信念,犹如磐石一般,是任何外在力量所无法夺移的,“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余世间,无有能夺”。

  最后,将本经进行简略总结:

  问题:我们如何求解如来之法?

  途径:

  1、如果我们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乃是秽污之法(即错误之法),那么我们当继续寻求。

  2、如果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乃是混杂之法(即不正宗),那么我们仍当继续寻求。

  3、如果我们所接触的乃是白净之法(清净之法),那么要驻足观察:是真修行,还是假修行——有些人很善于伪装,表面上精进修行,暗地里什么坏事都干,对于这些人要格外留神,运用大脑不动声色地加以分辨观察。如果是假修行,就舍弃;如果是真修行,就进一步询问相关之法。

  4、对佛陀及佛法树立坚固信念的途径是:用眼观察,用耳闻法。如此,我们必将求解到真正的、纯粹的佛陀教法。  (09.08.3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