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B 二、浮弥经(173)


   日期:2020/4/24 16: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浮弥经(173)

  说法地点:竹林精舍

  参加人员:浮弥、王子耆婆先那童子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尊者浮弥回答王子耆婆先那童子所问之事,尊者闻后,往诣世尊,将和童子所共论之事请教佛陀。佛乃以譬喻而评说之。  

  本经是由王子耆婆先那童子向尊者浮弥所提的一个问题而引起。耆婆那先童子所提的问题是:

  “或有沙门、梵志来诣我所,而语我曰:王童子!有人作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或无愿,或愿无愿,或非有愿非无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尊者浮弥!尊师何意?云何说?”

  这段话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发愿,二是梵行。王童子借沙门梵志之口,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即无论是发愿或不发愿,只要是行正梵行,都可以获得果报(善果)。王童子本人大约对这个问题不太内行,所以向尊者浮弥请教佛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浮弥尊者一听,说:“我不面从世尊闻,亦不从诸梵行闻。王童子,世尊或如是说:或有人作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或无愿,或愿无愿,或非有愿非无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尊者浮弥的意思是说,他并没有当面从世尊处以及诸位大德处听闻类似的说法。正因为浮弥吃不准,所以他就含糊其辞地对王童子说:“佛陀或许也是持这种观点吧!!”

  王童子听后便对浮弥说:“若尊者浮弥尊师如是意、如是说者,此于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最在其上。”王童子对佛陀还是很尊敬的,他听了浮弥的回答后说,如果世尊也是这么认为的话,那么这种观点就是真理,真实不虚的。

  那么佛陀到底是不是也是持这种观点呢?后来浮弥专门就这个问题,当面请教了世尊。世尊听后,就对浮弥说:“你为什么不为王童子说四种譬喻呢?”

  此四种譬喻是:毂牛角及牛乳喻、抨水及抨酥喻、压沙及压麻子喻、钻湿木及钻燥木喻。

  1、毂牛角及牛乳喻

  佛陀说:“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无愿、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谓无道也。”这里的落点在于“邪”与“正”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有邪见,并在邪见基础上产生了邪定,那么无论他们是否发愿,都不可能获得正果。因为以邪求正,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相反,如果梵志沙门持正见、正见定,彼作愿行行正梵行,那么必将获得果报。

  譬喻:“犹如有人欲得乳者而毂牛角,必不得乳……以邪求乳,谓毂牛角也”;“犹如有人欲得乳者,饱饮饲牛而毂牛乳,彼必得乳。所以者何?以正求乳,谓毂牛乳也。”

  对于什么叫“毂(字有误)牛角”,似乎译义不明。整个譬喻大意我想意思可能是这样:我们如果想求取牛奶,最好的办法是将奶牛饲养好,让奶牛有充足的营养来多产奶、产好奶。这里讲的就是取牛奶的正确方法。

  2、抨水及抨酥喻

  “犹如有人欲得酥者,以器盛水,以抨抨之,必不得酥”;“犹如有人欲得酥者,以器盛酪,以抨抨之,彼必得酥”。酥似乎是从奶酪之中提炼而出。佛陀的意思是说,要想获得奶酥,就必须用器物盛一些奶酪,然后才能从奶酪中提炼出奶酥来。至于整个提炼方法,比如说什么叫“抨”,我们似乎并不是很了解。假如我们盆中所盛的并不是酪,而是普通的清水,则是无论如何也提炼不出奶酥来的。

  3、压沙及压麻子喻

  “犹如有人欲得油者,以笮具盛沙,以冷水渍而取压之,必不得油”;“犹如有人欲得油者,以笮具盛麻子,以暖汤渍而取压之,彼必得油”。这里的“麻子”,估计是“芝麻”之类的植物籽。这个譬喻与上面的譬喻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用沙子为原料榨油,是根本不可能榨出油来的;而正确的方法则是将芝麻用温水浸泡后,再用工具挤压,必然会产出麻油。用沙子为原料,怎么可能挤出麻油来呢?这是根本性的颠倒。

  4、钻湿木及钻燥木喻

  “犹如有人欲得火者,以湿木作火母,以湿钻钻,必不得火”;“犹如有人欲得火者,以燥森作火母,以燥钻钻,彼必得火”。这里所讲的就是有关正确钻木取火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是,选取干燥的木料,然后再用干燥的钻头(木制和石制)使劲钻木料,这样慢慢就会生出火来。而用潮湿的木料以及潮湿的钻头,必将无法取出火种来。

  从上面四个譬喻之中,我们领悟到佛陀在用种种譬喻,而说明正见与正见定的极端重要性。它就好像一个人的奋斗方向,如果目标和方向错了,即便我们再有信心毅力,再如何地精进不怠,结果同样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正如在大海中航行的舟船,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纵然如何地拚搏勇敢,到最后也是空欢喜一场。

  从四个譬喻中,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古印度的一些民俗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比如说此时印度取火种的方法仍然采用古老的“钻木取火”;他们已经懂得如何提炼酥油、麻油,以及开始饲养奶牛的一些生活场景,可见那时的工商业(手工业)以及畜牧业,已是高度繁荣发达。(09.08.1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