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下载 -->经书

 大宝积经第四十一卷至第四十五卷


   日期:2019/3/11 23:10:00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宝积经第四十一卷至第四十五卷

  (全文完整版)

  卷第四十一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七四无量品第五

  尔时,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清净信已,佛薄伽梵知是菩萨摩诃萨,为菩萨藏法门之器;知是诸佛正法器已,躬往其所,开发显示菩萨之道。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是法门差别之相,所谓菩萨摩诃萨安住净信,佛薄伽梵知是菩萨为菩萨藏法门之器;知是诸佛正法器已,躬往其所,开菩萨道。

  “舍利子,如彼往昔超越无数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阿僧企耶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为大蕴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住自作证,具足神通,为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宣说妙法开示演畅,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满清白,随顺梵行。舍利子,尔时大蕴如来应正等觉,有七十二那庾多声闻弟子,共会说法,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乃至心得自在,到于第一究竟彼岸。

  “舍利子,是时有王,名最胜寿;如法治世,号持政王;所治大城,名最胜幢,广博严丽,安隐丰乐,甚可爱乐,人物充满,喧哗炽盛。舍利子,时胜寿王有子,名精进行,年居童幼,形貌端严,成就第一圆满净色,为诸众生之所乐见,已曾供养承事拘胝那庾多百千诸佛,亲觐奉敬,植诸善本。

  “舍利子,尔时精进行童子,与诸内宫出游园观。时,大蕴如来应正等觉,知是童子为菩萨藏法门之器,又是诸佛正法之器,便往彼园精进行所。既到彼已,上住空中,为是童子开菩萨道,又复赞说三世诸佛:‘童子当知,云何名为菩萨道耶?所谓菩萨摩诃萨,于诸有情,精勤修习四无量心。何等为四?所谓大慈波罗蜜、大悲波罗蜜、大喜波罗蜜、大舍波罗蜜。又勤精进,于诸摄法随顺修学。童子,若有菩萨如是修行,是名开菩萨道。

  “‘复次,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精勤修学,大慈无量波罗蜜?所谓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尽众生界慈心遍满。以何等量为众生界?所谓尽虚空界是众生量。童子当知,如虚空界无所不遍;如是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亦复如是,无有众生含识种类而不充遍。童子当知,如众生界无有限量;如是菩萨摩诃萨所修之慈亦无限量,空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慈亦无边。童子当知,众生界多,非大地界,又非水界、火界、风界。吾今为汝广说譬喻,令汝了知诸众生界无限量义。童子当知,假使十方各如殑伽河沙等世界数量,一切同时合成大海,满其中水;复有如上殑伽河沙等众生,同共集会,析一毛端为百五十分,共以一分沾取海中第一滴水;复有余殑伽河沙等众生,如前同会,取一分毛沾取海中第二滴水;复有余殑伽河沙等众生,如前同会,取一分毛沾取海中第三滴水。童子当知,假使以是毛滴方便,尚可沾尽此大海水,而众生性边量无尽!是故当知众生之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而菩萨慈悉皆遍满。童子,于汝意云何?如是无量无边修慈善根,颇有能得其边际不?’精进行童子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童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慈善根遍众生界为无限量。复次,童子,我今更说大慈之相。童子当知,此慈无量能护自身;此慈如是发起他利;于无诤论慈最第一;慈能除断忿恚根栽;慈能永灭一切过失;慈能远离诸有爱缠;此慈如是,但见众生清净胜德,而不见彼有诸愆犯;慈能超越热恼所侵;慈能生长身语心乐;慈力如是,不为一切他所恼害;慈性安隐离诸怖畏;慈善根力随顺圣道;慈能令彼多瞋暴恶不忍众生发清净信;慈能济拔诸众生聚;以慈力故,于彼刀杖性无执持;慈能将导一切众生趣于解脱;是慈能灭诸恶瞋恚;是慈远离诈现威仪、谀谄矫饰、逼切求索,而能增长利养、恭敬、名誉等事;以慈力故,梵释天王之所礼敬;以慈严身所有威德,行慈之人为聪慧者所共称赞;慈能防护一切愚夫;是慈力故,超过欲界,顺梵天道,开解脱路;慈为大乘,最居前导;慈能摄御一切诸乘;慈能积集无染福聚;慈善之力一切有依,诸福业事所不能及;慈能庄严三十二相,及随显相;慈能离彼鄙贱下劣不具诸根;慈为坦路善道、涅槃归趣之所;是慈能远一切恶道及诸八难;是慈力故喜乐法乐,不贪一切富贵王位受用乐具;是慈力故,于诸众生等心行施;是慈能离种种妄想;慈为门路,一切尸罗学之所由;慈能救济诸犯禁者;是慈能现忍辱之力;慈能远离一切憍慢矜伐自大;慈能发起无动精进;慈能令修正方便行速疾究竟;慈能为诸静虑、解脱及三摩地、三摩钵底之所根本;慈能令心出离烦恼诸有炽然;慈为一切智慧生因;由慈无量能闻持故,自他诸品皆悉决定;慈能除遣顺魔烦恼;是慈力故同住安乐;慈能令人起住坐卧密护威仪;慈能损减诸掉性欲;是慈犹如妙香涂身;是慈能涂惭愧衣服;是慈能遣一切诸难烦恼恶趣;慈能济拔一切众生;大慈无量捐舍自乐,能与一切众生安隐快乐。如是无量不可思议大慈之相,吾今略说。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波罗蜜。菩萨摩诃萨,由成就是大慈无量故,观诸众生常怀慈善,勤求正法无有疲倦。童子当知,诸声闻慈,唯能自救;诸菩萨慈,毕竟度脱一切众生。童子当知,众生缘慈,初发大心菩萨所得;法缘之慈,趣向圣行菩萨所得;无缘之慈,证无生忍菩萨所得。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无量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安住大慈波罗蜜故,则于一切众生慈心遍满。

  “‘复次,精进行童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大悲无量波罗蜜?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为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应以大悲而为导首。如人命根,出息入息而为上首;如是,童子,证得大乘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必以大悲而为导首。童子,如转轮王所有众宝,要以金轮而为前导;如是,童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所有一切诸佛正法,皆以大悲而为导首。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度诸众生行于大悲,毕竟不舍一切众生。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众生所发起大悲?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虚伪身见之所缠缚,为诸恶见之所藏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虚伪身见、种种缠缚诸恶见等。”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安住不实虚伪颠倒,于无常中妄起常想,于诸苦中妄起乐想,于无我中妄起我想,于不净中妄起净想。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虚妄不实诸颠倒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愚痴颠倒,耽嗜爱欲,于母姊妹尚生陵逼,况复于彼余众生等!菩萨摩诃萨观是事已,作如是念:“苦哉世间!乃能容止非圣之聚,恶业无愧充满其中。”复作是念:“咄哉!苦哉!如是众生曾处母胎,卧息停止,生由产门,如何无耻共行斯事!如是众生深为大失,极可怜愍,种种过患极可诃责。何以故?为贪瞋痴之所害故,又为无智所加害故。舍离正法,安住非法,修行恶法,堕在地狱、畜生、焰魔鬼趣。如是众生恶业引故,所往之处行于非道。”童子,譬如野干于彼冢间,为诸群狗之所搏逐,逃迸走避临大峻崖,穷途所逼夜中嗥叫;如是,童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同于野干。复次,童子,譬如生盲,群狗逼逐临大坑涧;如是,童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同于生盲。复次,童子,譬如圂猪,行处粪秽兼又食啖,初无厌恶;如是,童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同于圂猪。如是众生极可怜愍,淫恼所逼,于亲非亲,为诸烦恼之所加害,行魔徒党魔罥所缚,缠裹惑网,陷没欲泥。童子,菩萨摩诃萨观是事已,于彼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宣说妙法,令其永断诸欲烦恼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五盖所覆,欲箭所中,贪著六处,眼见色已,执著像貌不能舍离;如是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执著形相皆不能舍。是诸众生多于瞋恚互相怨仇,若得义利称我善友,得非义利便相加害。是诸众生多于惛沉及以眠睡,羸劣愚钝,为无智膜之所覆障。是诸众生不善掉悔之所缠缚,常为种种诸恶烦恼染污其心。是诸众生疑网缠裹,于甚深法不能决定。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诸荫盖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为慢所害、过慢所害、我慢所害、增上慢所害、邪慢所害,于诸下劣计我为胜,于彼等者计我最胜。或有众生计色为我,或复乃至计识为我。于所未证计我已证,由恃此故,应可问讯而不问讯,应可礼拜而不礼拜,于诸长宿心无敬顺,于尊重师不加祇仰,于聪睿者而不请问:“何等为善?何等不善?何等应修?何等不修?何等应作?何等不作?何等有罪?何等无罪?何等为道?何等为三摩地?何等为解脱?”如是等法曾未明了,但自计我为胜为尊。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一切憍慢种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爱缚所缚,为爱僮仆、妻妾、男女所共缠裹,为无义利之所围绕,为诸衰祸之所系缚,生死关键之所遮碍,不能出离地狱、傍生、焰魔鬼道,为彼有缚之所拘检,而不能得纵任自在。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获得纵任自在随欲而行趣涅槃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远离善友,为恶知识之所缠执。由彼昵近诸恶友故,耽著一切不善之业,所谓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离间、粗犷、绮语、贪恚邪见,诸如是等无量恶业炽然建立。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为诸善友所摄,舍弃十种不善业道,令具受持十善业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为诸愚痴之所覆蔽,无明暗暯之所翳障,颠倒执著,于其自体有情命者、生者、人者,少年丈夫及数取者、作者、受者,我及我所,如是诸见无边无量坚执不舍。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圣慧眼得清净故,又令永断一切见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乐著生死流转不息,五蕴魁脍常恒寻逐,三界囹圄曾无远离,桎梏枷锁不思开释。菩萨摩诃萨观见是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彼解脱五蕴魁脍。又令越度生死旷野,及以出离三界牢狱诸系缚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含识从不善生,如鞠如轮转圆不定。由此业故,从此世间至彼世间,又从彼世间至此世间,迅速流转驰向五趣,背涅槃道。童子,菩萨摩诃萨观是事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应为彼说微妙法,当为开辟涅槃宫门,令其趣入。”如是,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众生性发起十种大悲无量。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大悲转相,所谓如是大悲,由于不谄而得生起,譬如虚空永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诳而得生起,从增上意而出离故;如是大悲,非由诈妄而得发起,从如实道质直其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曲而得生起,极善安住无曲之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彼无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离故;如是大悲,由护彼故而得生起,从自心净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坚固慧而得生起,永离一切动不动心,妙住其心善出离故;如是大悲,由舍自乐而得生起,授与他乐善出离故;如是大悲,为欲荷负诸众生故而得生起,坚固精进善出离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大悲无量,复有如是十种转相,所谓一切大乘出离,皆因大悲而得出离,以是因故说名大悲;如是大悲,建立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由是因故说名大悲;如是大悲,建立念处、正断、神足;如是大悲,建立根、力、觉支、随念共法觉支及与道支,欢喜本业,诸定次第,十善业道,乃至诸相皆如是说,以是因故说名大悲;如是大悲,建立如来自然智慧,以是因故名为大悲。童子当知,如是大悲,作自所作,善作所作,不变异作,为诸众生作所应作。如是大悲,一切众生如意圆满。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悲无量波罗蜜。由成就是大悲波罗蜜故,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处如是位,复于彼所重兴悲愍。

  “‘复次,精进行童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大喜无量波罗蜜?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修行大喜,如是喜者有无量相。童子当知,菩萨喜者名诸善法,忆念欢悦,清净妙喜。何以故?于诸善法无下戚性、无退屈性、无疲倦性故。是喜名为远离一切乐世间性。何以故?安住一切乐法乐性故。是喜能令内以欢悦身力勇锐。何以故?慧觉怡畅心意踊跃故。是喜乐于如来之身。何以故?乐求相好好庄严故。是喜闻法无有厌倦。何以故?欣乐依法能正行故。由斯喜故于法欣勇,于诸众生心无损害;喜乐菩提,于广大法悉能信解,发起远离少分乘心。是喜名为制伏悭喜。何以故?于诸求者行必施故。由斯喜故,于诸犯戒爱心摄受,于诸持戒心常清净,又复能令自尸罗净。是喜名为超过一切恶道怖畏安隐之喜,是喜名为忍受他人诸恶言词鄙语路喜,是喜名为无返报喜。何以故?若遇挑眼、截手、刖足、斩支节时,心堪忍受。是喜名为敬尊重喜。何以故?于诸长宿具修威仪,曲躬恭敬,跪拜尊严故。是喜名为恒舒颜喜。何以故?心志和泰,远离嚬蹙,先言问讯故。是喜名为远离一切诈现威仪、谀谄矫诳、逼求之喜。何以故?是喜趣向坚实正法之道路故。由此喜故,于诸菩萨起深爱乐犹如大师,于正法所起爱乐心如自己身,于如来所起爱乐心如自己命,于尊重师起爱乐心犹如父母,于诸众生起爱乐心视如一子,于阿遮利耶受教师所起爱乐心敬如眼目,于诸正行起爱乐心犹如身首,于波罗蜜起爱乐心犹如手足,于说法师起爱乐心如众重宝,所求正法起爱乐心犹如良药,于能举罪及忆念者起爱乐心犹如良医。如是,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喜无量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住是大喜波罗蜜故,行菩萨行,常怀欢喜,勤求正法无有厌倦。

  “‘复次,精进行童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大舍无量波罗蜜?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当行大舍。当知是舍,有于三种。何等为三?谓舍烦恼舍,护自他舍,时非时舍。

  “‘何等名为舍烦恼舍?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于敬事所其心不高,于不敬事心无卑下;若受利养心不憍高,不得利养心无纡郁;于彼持戒及犯戒所起平等觉;得胜名誉心不希乐,被诸毁谤情无忧戚;若致讥诃志无贬退,于称赞所善住法性;于诸苦事有择慧力,于诸乐事有无常苦观解之力;弃舍爱欲,断诸瞋恚,于怨亲所其心平等;于善作、恶作其心无二;于有爱、不爱情无所观;于善闻、恶闻不生执著;于善说、恶说心无爱恚;于诸欲味及过患所平等称量;于我自身及他众生,起于平等信欲之意;于身命所情无顾恋;于下中上诸众生所起平等照;于隐显法起平等性,于谛非谛自体清净。如是,童子,菩萨摩诃萨,若能自然起胜对治,是名菩萨摩诃萨舍烦恼舍。

  “‘复次,童子,何等名为护自他舍?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若被他人节节支解割皮肉时,常自观心住于大舍。虽复支解割其身肉,然其内心唯住于舍,无所希望;及以追求纵于身语起诸变异俱能堪忍,是则名为护自他舍。尔时,菩萨又观二种心无损害。何等为二?所谓不由眼相及以色相,乃至不由意相及以法相,心生损害而住于舍。何以故?无损无害,是乃名为护自他舍。复次,何等名为护自他舍?被他所损不加报故,于自于他俱能忍受,是名为舍;于诸有恩及无恩所平等方便,是名为舍。是舍名为无诤极舍,灭自心舍,观自体舍,不害他舍。于诸定事,菩萨能舍。然佛世尊非所听许,诸菩萨等唯修于舍。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尚应修习诸行作用,日夜常念发起精进求诸善法,于时非时乃应修舍。

  “‘复次,童子,何等名为时非时舍?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具大智慧,善能修习时与非时,谓非法器诸众生所,应起于舍;不恭敬所,应起于舍;于无利益讥毁苦恼,应起于舍;于声闻乘趣正决定,应起于舍;于修施时应舍修戒,于修戒时应舍修施,于修忍时应舍牵引施、戒、精进,修精进时应舍修戒,修静虑时应舍施度,修习慧时应舍缘发五波罗蜜多。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时非时舍。何以故?由所不应作法无造作性故,是故菩萨深知非益而行于舍。若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大舍波罗蜜行菩萨行,则于一切恶不善法能兴大舍。

  “‘童子,如是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若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四无量波罗蜜者,当知是则为菩萨藏法门之器,又是诸佛正法之器。’

  “如是,舍利子,此薄伽梵大蕴如来,为精进行童子,广开示此四无量已,复为开解六波罗蜜多及诸摄法,令是童子随顺修学。舍利子,是精进行童子,精勤修习如所闻法,广如后说。”

  陀那波罗蜜多品第六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精勤修习诸波罗蜜多行菩萨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菩萨行者,即于如是六波罗蜜多精勤修学,是则名为行菩萨行。舍利子,何等名为六波罗蜜多?舍利子,所谓柁那波罗蜜多、尸罗波罗蜜多、羼底波罗蜜多、毗利耶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如是名为六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依如是六波罗蜜多故行菩萨道。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依柁那波罗蜜多行菩萨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度众生故,行柁那波罗蜜多时,为诸众生而作施主。若沙门、婆罗门等,有来求者悉皆施与,须食与食,须饮与饮,珍异肴膳无不尽施。如是或求车乘、衣服、华鬘、涂香、末香,或求坐卧依倚、床席敷具、病药、灯明、音乐、奴婢,或求金、银、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宝,或求象马车辂、园林池苑、男女妻妾、财谷库藏,或求四大有洲自在之王一切乐具及诸嬉戏娱乐之物,或有来求手足耳鼻、头目肉血、骨髓身分。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悉能一切欢喜施与。舍利子,以要言之,一切世间所须之物,菩萨摩诃萨行大施故,但见来求,无不施与。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故,复有十种清净施法。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无有不正求财而行布施;二者、菩萨摩诃萨,不逼迫众生而行布施;三者、菩萨摩诃萨,不以恐怖而行布施;四者、菩萨摩诃萨,不弃舍邀请而行布施;五者、菩萨摩诃萨,不观颜面而行布施;六者、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情无异想而行布施;七者、菩萨摩诃萨,无贪爱心而行布施;八者、菩萨摩诃萨,无起瞋恚而行布施;九者、菩萨摩诃萨,不求刹土而行布施;十者、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起福田想,不以轻蔑而行布施。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十种清净之施,为满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清净行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不毁业报而行布施;二者、菩萨摩诃萨,不以邪意而行布施;三者、菩萨摩诃萨,无不信解而行布施;四者、菩萨摩诃萨,无有厌倦而行布施;五者、菩萨摩诃萨,无有现相而行布施;六者、菩萨摩诃萨,勇励炽然而行布施;七者、菩萨摩诃萨,无有变悔而行布施;八者、菩萨摩诃萨,于持戒者不以偏敬而行布施;九者、菩萨摩诃萨,于犯戒所不以轻鄙而行布施;十者、菩萨摩诃萨,不希果报而行布施。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十种清净之施,为欲满足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行清净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不以毁呰而行布施;二者、菩萨摩诃萨,不以背面而行布施;三者、菩萨摩诃萨,无不清净而行布施;四者、菩萨摩诃萨,不现忿相而行布施;五者、菩萨摩诃萨,不现嫉相而行布施;六者、菩萨摩诃萨,不现恚相而行布施;七者、菩萨摩诃萨,无不殷重而行布施;八者、菩萨摩诃萨,无不自手而行布施;九者、菩萨摩诃萨,不以许多后便与少而行布施;十者、菩萨摩诃萨,不求来生而行布施。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十种清净之施,为欲满足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行清净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无不常施;二者、菩萨摩诃萨,无系属施;三者、菩萨摩诃萨,无差别施;四者、菩萨摩诃萨,无他缘施;五者、菩萨摩诃萨,无微劣施;六者、菩萨摩诃萨,不希财色及以自在而行布施;七者、菩萨摩诃萨,无求生于释、梵、护世诸大天故而行布施;八者、菩萨摩诃萨,无有回向声闻、独觉地故而行布施;九者、菩萨摩诃萨,无为聪慧所讥诃故而行布施;十者、菩萨摩诃萨,无不回向萨伐若故而行布施。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十种清净之施,皆为满足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行清净施。何等为十?谓如前说十种法中,出离有为,证得无为。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施,能得十种称赞利益上妙功德。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由施食故,获得长寿、才辩、安乐妙色、雄力勇健,无不具足;二者、菩萨摩诃萨,由施饮故,获得永离一切烦恼渴爱,无不具足;三者、菩萨摩诃萨,由施诸乘故,获得一切利益安乐众事,无不具足;四者、菩萨摩诃萨,由施衣服故,获得成就惭愧,皮肤清净犹如金色,无不具足;五者、菩萨摩诃萨,由施香鬘故,获得净戒、多闻、诸三摩地,涂香圣行,无不具足;六者、菩萨摩诃萨,由以末香、涂香施故,当得遍体香洁,妙香圣行,无不具足;七者、菩萨摩诃萨,由施上味故,获得甘露上味,大丈夫相,无不具足;八者、菩萨摩诃萨,由以舍宅房宇施故,当得与诸众生,为舍、为宅、为救、为洲、为归、为趣,无不具足;九者、菩萨摩诃萨,由愍病者施医药故,当得无老病死,圆满甘露不死妙药,无不具足;十者、菩萨摩诃萨,由以种种资生众具施故,感得一切圆满众具,菩提分法,无不具足。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为得菩提,修行是施,获得如是十种称赞利益上妙功德,皆为满于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修行布施,又复获得十种称赞利益上妙功德。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施灯明故,获得如来清净五眼,无不具足;二者、菩萨摩诃萨,施音乐故,获得如来清净天耳,无不具足;三者、菩萨摩诃萨,以诸金、银、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一切珍宝施故,感得圆满三十有二大丈夫相,无不具足;四者、菩萨摩诃萨,以种种杂宝及众名华施故,获得圆满八十随显之相,无不具足;五者、菩萨摩诃萨,以象马车乘施故,获得广大徒众眷属繁多,无不具足;六者、菩萨摩诃萨,以园林台观施故,获得成就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无不具足;七者、菩萨摩诃萨,以财谷库藏施故,获得圆成诸法宝藏,无不具足;八者、菩萨摩诃萨,以奴婢仆使施故,获得圆满自在身心闲豫,无不具足;九者、菩萨摩诃萨,以男女妻妾施故,获得圆满可爱、可乐、可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不具足;十者、菩萨摩诃萨,以四洲自在一切王位施故,获得一切种微妙圆满一切智智,无不具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施,名为摄受十种称赞利益上妙功德,皆为满足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行柁那波罗蜜多时,所修布施,又得十种称赞利益。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以上妙五欲施故,获得清净戒、定、慧聚,及以解脱、解脱智见聚,无不具足;二者、菩萨摩诃萨,以上妙戏乐器施故,获得清净游戏法乐,无不具足;三者、菩萨摩诃萨,以足施故,感得圆满法义之足,趣菩提座,无不具足;四者、菩萨摩诃萨,以手施故,感得圆满清净法手,拯济众生,无不具足;五者、菩萨摩诃萨,以耳鼻施故,获得诸根圆满成就,无不具足;六者、菩萨摩诃萨,以支节施故,获得清净无染威严佛身,无不具足;七者、菩萨摩诃萨,以目施故,获得观视一切众生清净法眼,无有障碍,无不具足;八者、菩萨摩诃萨,以血肉施故,获得坚固身命,摄持长养一切众生贞实善权,无不具足;九者、菩萨摩诃萨,以髓脑施故,获得圆满不可破坏等金刚身,无不具足;十者、菩萨摩诃萨,以头施故,证得圆满超过三界,无上最上一切智智之首,无不具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为得菩提行如是施,摄受如是相貌,圆满佛法称赞利益上妙功德,皆为满足柁那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其性聪睿智慧甚深,无量方便行于布施,以世间财求于无上正等菩提众圣王财,以生死财而求甘露不死仙财,以虚伪财而求坚实贤圣之财,由如是故广行布施。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菩提及涅槃故,以世间财物修行施时,一切世间财物乐具无不尽舍。何以故?皆依无上正等觉故。舍利子,如世农夫依彼犁牛,耕治地已便下种子,如是农夫依彼犁具无量功力,展转获得金、银、末尼一切宝物,及得种种上妙衣服。何以故?一切世间无有财物与谷等故。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有时有分依世间财,证觉无上正等菩提亦复如是。

  “复次,舍利子,譬如乳牛或啖干草,或啖湿草,或饮冷水,或饮暖水,而能出于乳酪、生酥、熟酥及以醍醐。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于无上正等菩提,行世财施随所乐欲,有能获得转轮王报及获帝释、梵王胜报;由成就是三种报故,菩萨十地速得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因是施故速得圆满,乃至具足千业所起十八不共佛法,又具千业所起六十种圆满妙音,又具百业所起一一大丈夫相,又具二百业所起无见顶髻相,又过此百倍圆满成就如来大法螺相,又过拘胝百千倍成就如来皓齿齐列、不缺不疏平等之相。如是等相,无量功业之所合成,皆由如来业果报相施行所起,速得圆满。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于乞者所起大慈心而行布施。此心续起殑伽沙等方得成满,中无间绝佛三摩地。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住此三摩地已,能于一一毛孔而出百三摩地,犹如殑伽大河流化不绝而得自在。是故当知,如来所有一切神通变化,多由施行而得成就。舍利子,如是如来所有佛法,皆由昔日行菩萨行,世间财施之所摄受。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财施时,为求甘露,为求坚实,为求菩提,为求涅槃。应知如是法门差别,所谓菩萨摩诃萨,依世财施,而与柁那波罗蜜多相应,证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其相无量,吾今当说。往昔过去无数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阿僧企耶劫,于彼时分有佛出世,号旁耆罗私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舍利子,彼佛住世寿十千岁,与百千苾芻大声闻众同共集会,皆阿罗汉,离诸烦恼,具大势力,乃至一切心得自在,逮胜究竟。舍利子,时彼世中有纺绩者,名织纺线,形貌端正众所乐观。彼作业处去佛不远,每日将晚欲还家时,往诣佛所,常以一缕微线奉施如来,因白佛言:‘愿薄伽梵哀愍我故,受此缕线为摄受处,以此善根于未来世,得成如来应正等觉能摄一切。’时彼世尊便为纳受。如是日施一缕,满千五百为善摄受。由此福故,乃经十五拘胝劫中,不堕恶趣;又经千拘胝反为转轮王;又经千拘胝反为天帝释。以此善根柔和微妙欣爱等业,便得奉觐千拘胝佛,于诸佛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又以诸华、涂香、末香,及以香鬘、缯盖、幢旛,衣服、饮食、坐卧之具,病缘、医药一切众物,奉献如来。从是已后,又经一阿僧企耶劫出现于世,证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善摄受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住寿世间经二十拘胝岁。有二十拘胝那庾多大声闻众,一切皆是大阿罗汉。彼佛世尊成立安住五拘胝等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演说妙法。利益安乐无量无数诸有情已,现入涅槃。彼薄伽梵灭度之后,正法住世满一千年,广布舍利流遍供养,亦如我今涅槃之后。

  “舍利子,汝今当观,由施微缕发大心故,次第展转成满佛法。舍利子,当知此施,由心广大,不由于缕。何以故?若施广大不由心者,如向施主以微缕施,不应得心清净究竟。如是,舍利子,当观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依世财施便得一切圆满功德。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柁那波罗蜜多时,其性聪睿智慧甚深,因于少施多有所作,由智力故增上所作,由慧力故广大所作,回向力故无边所作。”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行施不求妙色财, 亦不愿感天人趣,

  为求无上胜菩提, 施微便感无量福。

  行施不求名称声, 未曾为乐及徒众,

  亦不求诸生死报, 施微而获于大果。

  布施饮食及衣服, 不求诸有及诸趣,

  为求开解甘露门, 施如毛端福无量。

  既无掉动及高慢, 亦离谄诳悭嫉心,

  懈怠诸缘皆悉舍, 唯勤行施利于世。

  财谷王位及身命, 欢喜舍已心无变,

  如斯善舍获广大, 菩提解脱未为难。

  爱乐诸来乞求者, 如父如母如妻子,

  所获财物常行施, 见彼感财无妒心。

  行施之时众繁杂, 土块杖木来加害,

  虽见曾无忿恚心, 爱语如旧情欣悦。

  若施彼怨犹若亲, 于惊怖者施无畏,

  凡所有物皆能舍, 而心未尝生鄙吝。

  恒乐正求无上法, 于世王位绝希求,

  出离世间严饰处, 常勤奉行于法施。

  除彼乐求秽欲者, 谁有能求天世王?

  是故智者不贪乐, 诸欲王位生天乐。

  大名称者所行施, 恒求无上佛菩提,

  舍捐身命及余事, 速疾能感多安乐。

  聪慧菩萨行诸施, 未曾远离上菩提,

  不求妙色世间财, 又不愿乐生天乐。

  虽求涅槃无所依, 远离一切诸希愿,

  若能如是善修习, 则名知道开道者。

  “舍利子,聪慧菩萨摩诃萨,于是布施具足成就,善能修行菩萨妙行,无有疑惑。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柁那波罗蜜多。若诸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精进修行是菩萨行,一切众魔、魔民、天子,于此菩萨不能娆乱,又不为彼异道他论所能摧屈。”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二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八尸波罗蜜品第七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尸罗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依此勤修行菩萨行。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有三种妙行。何等为三?一者、身妙行,二者、语妙行,三者、意妙行。舍利子,何等名为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耶?舍利子,所谓菩萨摩诃萨,远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是名身妙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远离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绮语,是名语妙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诸贪著瞋恚邪见,皆无所有,是名意妙行。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是三妙行故,是名尸罗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如是思惟:‘云何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耶?’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身不造杀生、不与取、欲邪行业者,是名身妙行。’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语不造妄语、离间、粗恶、绮语业者,是名语妙行。’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意不造贪著、瞋恚、邪见业者,是名意妙行。’由具如是正思惟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作如是念:‘若业不由身语意造,此业为可建立不?’菩萨摩诃萨如是如理观察:‘若业不由身语意造,此业不可建立。’若青、若黄、若赤、若白、若红、若颇胝色,此业又非眼所识,非耳所识,非鼻、舌、身、意所识。何以故?舍利子,由于此业非能生、非所生、非己生,不可执受,都无有能了别此业。菩萨摩诃萨如是了知,此尸罗性不可为作;若不可为作,则不可建立;若不可建立,我等于中不应执著。如是菩萨摩诃萨,由观解力故,不见妙行及以尸罗,亦不见有具尸罗者,不见尸罗所回向处。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毕竟不起妄有身见。何以故?舍利子,有身见故可有观察,此是持戒、此是犯戒;如是观已,于彼守护及以仪则,若行若境皆悉具足,正知而行;正知行故,名持戒者。菩萨摩诃萨,不取著自、不取著他,而行于行;不毁尸罗、不取尸罗,而行于行。若取著我即取尸罗,若不著我不取尸罗。若知尸罗是不可得,即不毁犯所有律仪;若于律仪无毁犯者,即不名为毁犯尸罗,又亦不名执取尸罗。舍利子,以何因缘,于是尸罗而不执取?谓一切法知他相故。若由他相则无有我,若我是无,何所执取?”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若有身语意清净, 行时恒修一切净,

  常住清净诸禁戒, 是名菩萨具尸罗。

  贤圣聪慧诸菩萨, 能善护持十业道,

  不由身语及意作, 如是智者说尸罗。

  若非造作非所生, 非执无形亦无显,

  由无有形有显故, 未曾可得而建立。

  尸罗无为亦无作, 非眼能见非耳闻,

  非鼻非舌亦非身, 又非心意所能识。

  若非六根之所识, 则无有能施设者,

  如是观察尸罗净, 曾未依执住尸罗。

  不恃持戒生憍慢, 不计我想护尸罗,

  善护尸罗无戒想, 具足尸罗行觉行。

  妄有身见已除遣, 见与见者曾无有,

  无有能见无彼处, 不观持戒犯戒者。

  善入无护法理趣, 威仪具足不思议,

  妙善正知能守护, 除斯更无具戒者。

  无我想者无尸罗, 无所依我能依戒,

  我说究竟常无畏, 不执身我与尸罗。

  说无我者不取戒, 说无我者戒无依,

  说无我者不希戒, 说无我者戒无心。

  不毁尸罗不执戒, 亦不计我起尸罗,

  无所依我及戒想, 甚深慧行菩提行。

  如是尸罗无所畏, 此人常不犯尸罗,

  若能不执有诸法, 如是尸罗圣所赞。

  若住我见诸愚夫, 计我具戒能持戒,

  彼受护戒果终已, 于三恶趣常缠缚。

  若有断尽诸我见, 彼无有我及我所,

  是真持戒无见故, 无复怖畏堕诸恶。

  若能如是知戒行, 无有能见犯尸罗,

  尚不观我及三有, 况见持戒及犯戒?

  “复次,舍利子,如是行尸罗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菩萨行清净戒时,具有十种极重深心。何等为十?一者、发起深心信奉诸行,二者、发起深心勤加精进,三者、猛励乐欲诸佛正法,四者、广具崇重一切诸业,五者、深怀信奉一切果报,六者、于诸贤圣深发敬心,七者、于诸尊重邬波柁耶、阿遮利耶清净侍奉,八者、于贤圣所兴起供养,九者、于诸正法励意求请,十者、求菩提时不顾身命。舍利子,如是行尸罗菩萨摩诃萨,有如是等十深心法,菩萨摩诃萨安住深心修诸善法。何等名为诸善法耶?所谓三种妙行,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三种妙行,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何以故?以诸菩萨摩诃萨依此法门,能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由身而发起, 佛所赞善业,

  为得闻法故, 供养诸贤圣。

  于法及圣人, 猛励起恭敬,

  为利诸众生, 慈心不嫉妒。

  当演智人言, 无谈不爱语,

  所说欣乐相, 发语无粗鄙。

  意业常居善, 曾无乐诸恶,

  恒观察法性, 恭敬住慈心。

  于如来圣教, 敬心而听法,

  于法恭敬已, 速悟大菩提。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是十最胜法,勤求菩萨藏法门故,于诸贤圣一切师长,勤加恭敬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应具如是十种发心。何等为十?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观是病身,诸界毒蛇恒相违害,多诸苦恼多诸过患,癫狂痈疖、疽癣恶疠、风热痰饮、众病所聚。又是身者如病、如疮、如被箭刺、如暴水流、如魁脍者,摇动不息速起速灭。又观是身,虚伪羸弱,老朽疾坏,暂时停住难可爱乐,状若冢间。尔时,菩萨复作是念:‘我此病身虽经此苦,曾不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复善感如此之身。我当依诸福田长养慧命,舍不坚身获于坚身;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彼贤圣邬波柁耶、阿遮利耶诸尊师所,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诸界暴毒蛇, 展转相依附,

  随一兴增动, 生则致大患。

  所谓眼耳鼻, 舌齿内腹藏,

  如是诸患恼, 皆悉依身生。

  痈疖与癫狂, 疽癣大疾疠,

  诸余种种病, 无不依身生。

  是身犹如病, 如痈如中箭,

  如是毒害身, 速坏暂时住。

  如趣彼冢间, 悉是无常相,

  摇鼓烂坏身, 众病速生灭。

  我当修佛身, 所因贤善业!

  以彼朽烂坏, 衰老无常身,

  转成于佛身, 及难思法身。

  以如是朽坏, 遍常流秽身,

  当证得如是, 无流无秽身。

  若人怖寒热, 遮障坚防护,

  毕为老病死, 诸苦同煎害。

  若人于寒热, 身遍能堪忍,

  庄严丈夫业, 速成无上身。

  我当勤供养, 世所同尊重,

  以不坚实身, 当贸彼坚实。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等第一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复奉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念:‘身是不坚,性非牢固,当假覆蔽洗濯按摩,而复终归破坏离散摩灭之法。’舍利子,譬如陶师埏埴瓦器,若大若小终归破坏;如是,舍利子,身为不坚,终归破坏如彼瓦器。又舍利子,譬如树枝所依华叶果实,终归堕落;如是,舍利子,身为不坚,必堕落法,势非久住如熟果等。又舍利子,譬如草端霜露凝滴,日光照灼必不停住;如是,舍利子,身为不坚,如霜露滴亦不久住。又舍利子,譬如大海及以众流,有泡沫聚一切不坚,其性虚弱不可[(堂-土+牙)+支]触;如是,舍利子,是身不坚犹如沫聚,本性虚弱亦复如是。又舍利子,如天大雨,流泡乱浮徐起徐灭;如是,舍利子,身为不坚如水上泡,其性轻薄亦复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深自观身,见是事已复作是念:‘我于长夜感得如是不坚固身,曾未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复善感如此之身。我当依诸福田长养慧命,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如世诸陶师, 埏埴坏成器,

  皆当归破坏, 众生命如是。

  譬如依树枝, 所有叶华果,

  皆归堕落法, 人命亦如是。

  如草端垂露, 日光之所照,

  须臾不暂停, 人命亦如是。

  如河海聚沫, 其性本虚弱,

  如是不坚身, 虚浮亦如是。

  譬如天大雨, 生起水浮泡,

  刹那速消灭, 不坚身亦尔。

  不坚起坚想, 于坚想不坚,

  邪分别所行, 不能证坚实。

  于坚起坚智, 不坚知不坚,

  正分别所行, 能证于坚实。

  为修坚实想, 微施于水器,

  故以不坚身, 贸易彼坚实。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第二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复奉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我于长夜远离善友,诸恶知识之所拘执。其性懈怠不修精进,下劣愚钝,多邪恶见,妄起如是痴不善心,无施无爱亦无福祀,无有善作及以恶作无作,增长诸业果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为贪欲之所惑乱,长夜流转,造作种种恶不善业。由此不善恶业力故,感得秽恶自体报果,生鬼国中乏资生具,无有一切最胜福田。又我曾生饿鬼趣中,恒食炭火经无量岁;又于众多百千岁中,不闻水名,况复身触?’又作是念:‘而我今者值遇如是最胜福田,又感善身果报,成就多资生具。我当依诸福田广修善业,不顾身命承事师长邬波柁耶、阿遮利耶;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如是善知识, 常亲近敬奉,

  便成如是性, 故应数亲近。

  为恶友拘执, 远离贤善友,

  懈怠鄙精进, 悭嫉多谄曲,

  无施等邪见, 非拨于一切。

  我曾生鬼趣, 受弊恶形质,

  于生死长夜, 可畏大闇中,

  饥渴遍煎恼, 多受于众苦。

  于多百千岁, 曾不闻水名,

  不见净福田, 不得无是难。

  我今感于此, 难得之世间,

  又奉值贤明, 获无难具足。

  复离恶知识, 得逢贤善友,

  誓不顾身命, 当为证菩提。

  以清净善心, 恭侍尊师长,

  亦当供诸佛, 为证菩提故。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第三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复奉敬,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我于长夜远离善友,恶友拘执,懈怠懒惰,下劣精进,无智愚痴。由如是见,由如是忍,谓有众生受诸苦恼,如是悲泣号哭之时,复以身手妄加捶打种种恼害。以此因缘,便生如是无量恶见,谓无恶业、无恶业报;复由瞋恚覆蔽心故,造作种种恶不善业。以是业报得秽恶身,生畜生中乏资生具,无有一切最胜福田。’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于彼趣,或作馲驼及牛驴等,食啖刍草,加诸杖捶诃喝恐怖,情所不乐强令驮负。’复作是念:‘我于往昔虽经此苦,曾不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复善感如此之身。我当依诸福田不顾身命,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供事师长;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我于彼长夜, 未知登圣道,

  堕在驼牛驴, 多受诸勤苦。

  我今得人身, 当修贤善业,

  由此证菩提, 是为聪慧相。

  我当起恭敬, 建立诸佛法,

  奉觐说法师, 为得菩提故。

  过去难思劫, 循环生死轮,

  往来非义利, 无福田养命。

  远离善知识, 常亲近恶友,

  随彼教诲转, 数堕诸恶处。

  我曾于傍生, 闭缚驱打骂,

  由斯恶业故, 受不爱苦果。

  遂堕于恶处, 作馲驼牛驴,

  负重犹加杖, 不亲善友故。

  我今得难得, 人身及善友,

  既蒙生善处, 又得值无难,

  如龟久处海, 欣遇浮木孔。

  身语善防护, 精进心强盛,

  无谄事善友, 长养慧命身。

  若有尊重师, 发我慧心者,

  能宣说胜妙, 菩提道大师,

  供养两足尊, 诸涂香末香,

  种种衣华鬘, 我当承敬奉。

  现在十方佛, 胜义常开示,

  无边金色日, 当修行供养。

  遍游诸佛土, 广供调御师,

  为净菩提道, 当升大觉座。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等第四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增奉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我昔长夜远离善友,恶友拘执,懈怠懒惰,下劣精进,无智愚痴。由兴恶见,如是信忍,如是欲乐,妄作是念:若以一切有情一切众生,或取身肉同煮一镬,或取其身同剉为脍,虽作如是不名非福。又兴恶见,不由此故而招于恶,不由此故而生于恶。由妄见故,又于大海此岸所有众生,一切布施悉令充足,虽作如是不名非罪;妄生异计,不因此故而招于福,不因此故而生于福。以妄见故,又于大海彼岸所有众生,一切斩害,亦不因此而招于恶,又不因此而生于恶。’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于往昔如是作已,不能了知是罪非罪、是福非福,习近恶见,愚痴所蔽,多造不善诸重恶业。由此业报,感得下弊秽恶地狱之身,于地狱中或啖铁丸,或以锯解,受于种种坚硬苦味,纯苦无间相续不已;乃至经彼多百千岁,尚不闻乐声,何况身触?’尔时,菩萨复作是念:‘我于往昔虽经此苦,曾不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复善感如是之身。我当依诸福田长养慧命,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不顾身命奉事师长;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我曾亲恶友, 为恶心欺诳,

  依止众恶见, 徒兴造恶业。

  尽大海此岸, 所住诸众生,

  施饮食充满, 谓不招生福。

  尽大海彼岸, 所住诸众生,

  我悉加杀害, 谓非招恶业。

  如是诸恶见, 数习恒亲近,

  堕极苦地狱, 厌榨于身首。

  昔于三恶趣, 徒尽百千身,

  未曾见诸佛, 世间之导首。

  世善友名称, 其声尚难闻,

  我幸人中利, 当修贤善业。

  得人身甚难, 既得长命难,

  正法闻难会, 诸佛出世难。

  我已得人身, 感兹危脆命,

  逢值佛兴世, 预如来正教。

  我不复当行, 身语心恶业,

  勿令我未来, 受不爱苦果。

  我以清净心, 当修清净业,

  由身语及意, 行世所难行。

  我终不违师, 众人所许教,

  又当兴供养, 为佛菩提故。

  以我不谄诳, 及无幻伪心,

  当开修直路, 为佛菩提道。

  无畏大菩萨, 已发如是心,

  奉施贮水器, 慧方便具足。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第五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增奉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我于长夜远离善友,恶友拘执,懈怠懒惰,下劣精进,无智愚痴。由是恶见,如是信忍,如是欲乐,妄生是念,拨无迎逆、曲躬跪拜、合掌问讯。诸善业报为慢所蔽,多造恶业。由恶业报,在人趣中感鄙秽形,于诸福田,未曾长养清净慧命。’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忆往昔,受于孤露贫穷下贱,系属于他奴婢等类。又受耽嗜色欲有情众生,贪著一切诸色欲相。住不平等恶行之数,起于种种诸恶邪见,毁坏尸罗,毁坏正见,安住三种不善根中,安住四种不应行处,为五种盖之所覆荫,于六尊重不怀恭敬,于七种法未能随转,八邪性中邪决定行,九恼害事之所恼害,十恶业道常登游践。地狱因道常面现前,于天因道背而不面;远离一切诸善知识,为诸恶友之所执持;随逐魔怨自在而行,远诸善法现行一切不善之法。又为如是,横加鞭杖,诃喝恐怖,情所不忍,强抑驱役供给于他。’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昔未值如是福田,故受诸恶。我今得值,又复善感如来之身。我当依诸福田,以不坚身易于坚身;又当自养慧命,不顾身命奉事师长;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奉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亲近恶友增憍慢, 经于无量多劫海,

  人趣受生奴婢身, 于诸有流长夜转。

  我今已得于难得, 第一勇猛善人身,

  又得生于妙国土, 值佛清净无诸难。

  诸有贤善最胜友, 能宣菩萨行道者,

  心宝增长诸菩萨, 多拘胝劫今乃值。

  无常无恒虚薄身, 譬如水泡并聚沫,

  又似幻事及戏变, 如梦所见寱言等。

  命如云电不久住, 于世念念将消灭,

  是命将逝刹那间, 故以不坚易坚命。

  我忆往昔多时中, 堕在慢山深险处,

  曾于过去被欺诳, 经不思议百劫海。

  我今尽舍身贪爱, 又无顾恋寿命心,

  当速舍离憍高慢, 于尊重师深敬奉。

  又世所共同尊长, 所谓父母诸兄等,

  当速舍离憍高慢, 第一崇遵极恭仰。

  近妙菩提诸菩萨, 与我同奉菩提行,

  应生坚固爱敬心, 当乐供养专承事。

  昔具重慢慢增长, 不知调御断慢法,

  当以无上智金刚, 令憍慢山永摧碎。

  菩提妙行圆成已, 安止最胜菩提座,

  摧伏斗诤魔军众, 当度四流群生等。

  十方所有诸患人, 卧自粪中为众厌,

  于彼兴发慈悲意, 为作拔济所归趣。

  安住大施波罗蜜, 于佛威德能防护,

  具足修成于忍行, 发起正勤令现前。

  得具净虑波罗蜜, 此时调伏心令住,

  安住大慧善方便, 当为一切尊福田。

  增长盛福力如是, 不可思议善智慧,

  若得第一自在智, 乃至应时奉水器。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第六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复承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我于长夜远离善友,恶友拘执,懈怠懒惰,下劣精进,无智愚痴。由是恶见,如是信忍,如是欲乐,妄生是念,谓无黑业、无黑业报,无有白业、无白业报,无黑白业、无黑白报,无非黑白业、无非黑白报。又不请问沙门、婆罗门,何者为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应修?何者不修?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又不请问,修何等行,于长夜中能感无义无利,及诸苦恼?又作何行,于长夜中能感有义有利,及诸安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于往昔,由于此慢及以胜慢所障蔽故,而能多造不善恶业。以此业报感得人身,诸根缺减,于胜福田未养慧命。虽处人中等作覆器,童蒙嬉戏,愚戆聋盲,于善恶义无力无能了达宣畅。’又作是念:‘我昔未遇是胜福田,故造诸恶。我今值遇,又复善感具诸根身。我当依诸福田增长慧命,又应不顾身命求诸力,能了达善说、恶说之义。又当请问于说法师,何者为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应修?何者不应修?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作何等行,令彼声闻及独觉法,而现在前?作何等行,令诸佛法及菩萨法,而现在前?’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勤求菩萨藏故,依尸罗波罗蜜多,行菩萨行,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于说法师承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于昔过去多百劫, 远离益我亲善友,

  未曾请问善不善, 有罪无罪诸业果。

  由增上慢自在力, 堕于地狱鬼趣中,

  习近恶念为同侣, 经多百劫坠恶道。

  或习人趣多千劫, 轮回受身根不具,

  不知何善何不善, 有罪无罪作业果。

  我获人道猛健身, 具足诸根处清净,

  远离诸难得无难, 如龟引颈遇浮孔。

  值世作明灯照者, 闻说离欲诸圣教,

  时我请问世间尊, 善与不善等业果。

  云何具悭堕诸趣? 云何无悭为施主?

  云何贪谄污尸罗? 云何戒财全守护?

  云何忿恚愤乱人? 云何无忿忍辱力?

  云何懈怠散乱心? 云何精勤乐静虑?

  云何恶慧哑愚痴? 云何有慧乐真实?

  云何专意行菩提, 具足寻求贤圣行?

  云何流慈遍世间? 云何拔济诸恶趣?

  云何乐法无厌心, 能求菩提诸行藏?

  云何往诣十方刹, 现住诸佛世尊前?

  云何致敬修功业? 云何请问普贤行?

  我今正应勤请问, 法师尊重等尊重,

  云何于师乐敬养? 云何令师意欢悦?

  佛子已生如是心, 能集广大妙福力,

  及胜自在智慧力, 欢喜奉施至水器。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第七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复奉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我于长夜远离善友,恶友拘执,懈怠懒惰,下劣精进,痴钝无识犹如哑羊。舍离一切正义相应文句、正法相应文句、寂静相应文句、灭止相应文句、正觉相应文句、诸沙门婆罗门般涅槃等相应文句;舍离如是诸文句已,反更受持读诵思寻,究达一切非义相应文句、非法相应文句乃至非涅槃等相应文句。由如是故,妄兴是见,谓无有力、无有精进、无丈夫果、无势、无勇、无行、无威。或俱生念,无有行威。又生是念,无因无缘,可令有情而生染污;不由因缘,有情杂染。又生是念,无因无缘,可令有情而得清净;不由因缘,有情清净。’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于长夜,由依如是不平等因,无因见故,多造种种恶不善业。由此业报,我于往昔在人趣身,诸相不具,于诸福田未长慧命。虽处人中等于覆器,童蒙嬉戏,愚蠢聋盲,无力无能受持读诵、思惟究达正义相应文句,乃至涅槃相应文句。’又作是念:‘我昔未遇是胜福田,故生妄见。我今值遇,乃至不顾身命,为求力能,当于正义相应文句、正法相应文句、寂静相应文句,乃至涅槃相应文句。如是等正法文句,皆是大菩萨藏微妙法门之所摄者。我今受持读诵思惟究竟,必当发起最上正勤,尽命承事于说法师。我今依尸罗波罗蜜多行菩萨行,为欲于此菩萨藏法,能受能持,能读能诵,修行供养故。’又作是念:‘我当以不坚身易于坚身,当善造集若福、若智二种资粮。由是二力,常恒亲近菩萨藏法。’菩萨摩诃萨如是思已,于说法师承事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若法真实义相应, 随顺修习道支道,

  为于寂灭而作证, 而能流通涅槃路。

  我昔远离如是法, 反更流习于诸恶,

  非法非义非寂静, 乃至涅槃不相应。

  无有精进亦无力, 无丈夫果无威势,

  拨无诸行无勇猛, 一切尽空无所得。

  无有诸佛亦无法, 及无世间之父母,

  无有黑法与白法, 若果若报悉皆无。

  于如是等诸恶见, 无始世来恒习行,

  由斯堕于地狱中, 纯受极苦久难出。

  如是转受傍生趣, 及堕焰魔恶世间,

  或时得生人趣中, 愚騃无智而喑哑。

  童蒙嬉戏与盲聋, 闇钝顽嚚无智识,

  从是复堕于地狱, 受诸重苦增愚暗。

  我从久远无量劫, 未曾得是清净身,

  已遇诸根皆具足, 是时宜速加精进。

  诸法真实义相应, 能为寂静之助伴,

  趣菩提道与菩提, 我宜及时求是法。

  诸大菩萨秘奥藏, 甚深真实义相应,

  经彼百千俱胝劫, 若得闻者为希有。

  如是及余诸佛法, 无量无数不思议,

  我当精勤受已持, 为证诸佛菩提故。

  又当正勤起恭敬, 承事供养说法师,

  所谓诸佛诸菩萨, 当于彼闻无上法。

  诸无所畏大菩萨, 发起如是勇猛心,

  智慧方便善成就, 乃至施及贮水器。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起如是第八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故,于说法师倍增承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一切众生为无义行之所拘执,顾恋身命著无义行,不能励意专修义利。’

  “舍利子,云何名为著无义行?谓于身命有所顾恋,于觉分法情无希望,计我我所以为前导,恒于其身防卫覆障,沐浴调治庄饰宝护,是则名为著无义行。舍利子,复有著无义行?谓于身命有所顾恋,于觉分法情无希望,计我我所以为前导,而于妻妾、男女、兄弟、朋友、眷属、亲戚防卫覆障,乃至一切诸受用具宝玩执著,是则名为著无义行。舍利子,复有著无义行,谓于身命有所顾恋,于觉分法情无希望,计我我所以为前导,而于奴婢僮仆、防卫驱役桎梏守护,是则名为著无义行。

  “舍利子,云何名为专修义利?谓于身命无所顾恋,于觉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为前导,专修胜善身业、意业及以语业,是则名为专修义利。舍利子,复有专修义利,谓于身命无所顾恋,于觉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为前导,专修引发柁那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是则名为专修义利。舍利子,复有专修义利,谓于身命无所顾恋,于觉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为前导,而专修行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摄化一切诸众生故,是则名为专修义利。舍利子,复有专修义利,谓于身命无所顾恋,于觉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为前导,专修念处、正断、神足、根、力、觉分如是道支,是则名为专修义利。舍利子,复有专修义利,谓于身命无所顾恋,于觉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为前导,而于父母及诸师长,专修供养恭敬礼拜,曲躬合掌,谦下问讯,迎逆给事,并和顺业,是则名为专修义利。舍利子,复有专修义利,谓于身命无所顾恋,于觉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为前导,于三宝所随顺法教,专修敬事。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众生专著无义,为无义行之所拘执,顾恋身命放逸懈怠。而我今者专修义利,为有义利之所守护。我当勤加精进,以身供事诸说法师,以不坚身易于坚身,当修福智二力资粮;以修福智力资粮故,当近无上微妙菩提。’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尸罗波罗蜜多,行菩萨行,为求如是菩萨藏故,承事供养诸说法师,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诸愚痴凡夫, 常顾于身命,

  不愿求菩提, 起杂染三业。

  常为利自身, 及妻子眷属,

  宝玩于无义, 是名痴凡夫。

  驱役奴仆等, 多畜养四足,

  宝著于无义, 是名无智者。

  贮积多财谷, 不施不食用,

  宝著于无义, 名守藏愚夫。

  诸愚痴凡夫, 专宝著无义;

  具妙慧菩萨, 精求诸义利。

  不顾于身命, 欣乐助菩提,

  起种种善业, 是名专义利。

  方便善修习, 施戒忍正勤,

  静虑与妙慧, 是名专义利。

  供养于父母, 给侍诸师长,

  深敬奉三宝, 是名专义利。

  于摄一切法, 诸菩萨妙藏,

  诵持及开阐, 是名专义利。

  如是专义利, 诸佛之所赞,

  精进善相应, 是胜无畏子。

  发如是念已, 以清净信心,

  敬养尊重师, 乃至奉水器。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起如是第九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故,于说法师倍复承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如是心:‘世间众生邪僻自在,反执师教无所克获。不获何等?所谓圣财。云何圣财?谓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今应修妙善自在,于师教诲随顺敬受。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由妙自在,于师教诲随顺敬受,有所证得。何所证得?所谓圣财。何等名为菩萨圣财?谓菩萨藏法门差别。了知菩萨妙善自在,即说法师妙善自在,于菩萨藏法门差别,广为众生宣畅敷演,辩了建立,开阐分别,显示流布。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菩萨藏已,获圣法财,永断贫穷,速疾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尸罗波罗蜜多,行菩萨行,发是心已妙善自在,于师教诲随顺敬受,复作是念:‘我当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为欲勤求菩萨藏故,承事供养于说法师,乃至施及贮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世间下劣诸众生, 谀谄幻惑多奸伪,

  颠倒僻执不如理, 专恶自在违师教。

  深知是已顺师诲, 便能分别广敷演,

  由斯获得仙圣财, 信戒舍闻惭愧慧,

  如是七财无尽藏, 知非器者勿开显。

  世间多有善众生, 堪为诸佛净法器,

  无谄美言来请问, 妙善自在而闲雅。

  常发勇猛勤精进, 恭敬正法乐常闻,

  为证诸佛妙菩提, 不顾所爱之身命。

  知彼堪任正法器, 复能受持深妙理,

  导师发起大慈悲, 为说无杂真法界。

  诸大菩萨妙法藏, 依彼建立胜菩提,

  又于其中广开示, 诸佛坚固圣财宝。

  一切诸法为空相, 亦无相相无我相,

  无有寿命无变异, 无诸戏论无受藏。

  一切诸法之自性, 不从缘生亦无相,

  曾无初起无终灭, 无相真如之所显。

  若善自在柔和者, 于师教诲无倒执,

  自然最胜为开示, 本境所学解脱门。

  净信尸罗与惭愧, 正闻舍施般罗若,

  为彼分别广敷显, 无尽七财之法藏。

  佛子和柔妙自在, 随顺善友所诲言,

  我当承事语法师, 为证无上菩提故。

  菩萨适发是心已, 于渴乏者生悲爱,

  乃至经营净瓦器, 盛满清水随时施。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发起如是第十心已,为欲勤求大菩萨藏故,于说法师倍增承事,勤加供养,乃至施及贮水之器。”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三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九尸波罗蜜品第七之二

  尔时,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善根力故,获得四种广胜处法。何等为四?一者、于诸善法速能趣入,二者、为说法师之所赞美,三者、修行成满无有毁犯,四者、于佛正法坚持不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获得四种广胜处法。

  “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是力故处在人中,复获四种广胜处法。何等为四?一者、为多众生随逐修学,于诸白法究竟安住;二者、于夷坦路营建逆旅极当坚密,速令众生获得欢喜;三者、于长夜中得法利故,欢泰之心无有退减;四者、临终舍命无惑缠心,往生善趣安乐世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处在人中,获得四种广胜处法。

  “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是力故处在天中,复获四种广胜处法。何等为四?一者、以福感故能摄天众;二者、诸天集会瞻仰面门:‘菩萨今者将何所演?我等闻已当有开悟。’三者、为天帝释及余天子之所参觐,请法断疑,而是菩萨不往其所;四者、现大宫殿,为于菩萨之所受用。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处在天中,获得四种广胜处法。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若在天上、若生人中,复得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诸妙法门,皆为满足尸罗波罗蜜多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菩萨处高座, 诸天所礼敬,

  瞻仰彼尊颜, 将宣何等法。

  一切皆恭敬, 具慧除悭吝,

  处欢喜宫殿, 释天来请疑。

  天中命尽已, 来生于人间,

  为转轮圣王, 大力无悭吝。

  若人中命终, 还复生天上,

  曾未更众苦, 奉养法师故。

  恒获如是等, 四种广胜处,

  为无下劣心, 恭敬说法者。

  若以敬爱心, 奉施于水器,

  则天龙及人, 所应亲供养。

  “复次,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诸善根故,复于天中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了知先世所经造业;二者、了知因此善故来生天上,及能了知退失善法;三者、了知从此命终当生某处;四者、为诸天众宣说妙法示教赞喜,既利益已便舍天身。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生在天中得四种法,皆由尸罗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诸善根故,复得四种圆成胜法。舍利子,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舍天宫已,还来人趣与戒俱生。二者、菩萨摩诃萨处在人中,获得五种成胜生法。云何为五?所谓得生胜家,得胜妙色,得胜净戒,得胜眷属,于诸众生得修胜慈,如是名为获得五种成胜生法。三者、菩萨摩诃萨处在人中,复得五种成不坏法。云何为五?所谓得善知识不可破坏,所受之身终无中夭,所得财位中无退失,得菩提心无能坏者,于匮法时得自丰足,如是名为获得五种成不坏法。四者、菩萨摩诃萨处在人中,又复获得五种希有圆满之法。云何为五?菩萨摩诃萨,于舍宅中安设空器,随菩萨手所及之处,一切众宝即皆盈满,是名第一获得希有圆满之法。菩萨摩诃萨若遇渴时,即于其前具八德池自然涌现,是名第二获得希有圆满之法。菩萨摩诃萨福德持身,不为外物之所侵害,所谓若毒、若刀、若火、若水,吸精气者,或复药叉及诸恶鬼,不能损害,是名第三获得希有圆满之法。菩萨摩诃萨,于赡部洲诸灾劫起,所谓若刀兵劫、若饥馑劫、若疾病劫、若火劫、若水劫、若风劫、若渴劫、若热光劫、若药叉劫。舍利子,如是别劫兴起之时,尔时菩萨不生其中,便处天上受极快乐、受多极乐,是名第四获得希有圆满之法。菩萨摩诃萨,即以如是善根力故,永不复生诸难之处,不生恶趣,若悔缠心,即能见知速疾远离,是名第五获得希有圆满之法。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又复获得四种希有圆成胜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善根力故,常不远离四种妙法。云何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但见有苦诸众生时,即便获得大悲之心;二者、菩萨摩诃萨,所有男女皆于菩萨,恭敬随顺;三者、菩萨摩诃萨,能制衰老不为所侵;四者、菩萨摩诃萨,资生作业百倍获利,或复过此二倍、三倍。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四种妙法,恒无远离。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诸善根故,不为三法之所劫夺。何等为三?一者、不为贪欲之所劫夺,二者、不为瞋恚之所劫夺,三者、不为愚痴之所劫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远离三种劫夺之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诸善根故,获得四种无病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不为长病之所缠逼;二者、菩萨摩诃萨,支体鲜泽,未曾羸瘁;三者、菩萨摩诃萨,资生众具无有损减;四者、菩萨摩诃萨,不为国王、盗贼、恶人及余众生,所加恼害。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获得四种成无病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诸善根故,获得四种尊位之相。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为转轮王威加四域,以法御世名为法王,七宝来应皆悉成就。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女宝、末尼珠宝、主家藏宝、主兵臣宝。千子满足,形貌端严,威势雄猛,降伏怨敌。是转轮王为四大洲之所朝宗,钦仰归化。又为宰相、群臣守卫,众会国界人民,及诸小王共所遵敬。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获得第一尊位之相。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妙五欲不染乐著,所谓眼所识色、耳所识声、鼻所识香、舌所识味、身所识触。菩萨摩诃萨,于是五欲不染著故,以净信心舍家入道,速获五通,人及非人之所恭敬。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获得第二尊位之相。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在所生处,自然常得最上觉、最上慧、最上辩,为诸大王之所尊敬。如过去世大乌末荼,为王敬重;而是菩萨亦复如是,为王敬重,请升御座。又为宰相、群臣守卫,众会国界人民,所共尊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获得第三尊位之相。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既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威德殊胜圆满第一,为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有情同所归敬。何以故?由是菩萨成就最胜戒、定、慧品,解脱、解脱智见品,于此法中证得清净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获得第四尊位之相。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获得四种尊位之相,皆为成满尸罗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具清净心以贮水器,奉施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二尊师故,获得如是无量无边功德妙法。所谓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去来进止随顺于师,如其所言终不违逆,成就如是善根力故,复获四种最胜资财。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所生之处,获得大王所用资财,非余众生下劣资具;二者、菩萨摩诃萨,所生之处,受离欲法,获得仙财,以净信心舍家入道,名圣法财;三者、菩萨摩诃萨,所生之处得宿命念,名获念财,由此念故,生生之处,终不忘失菩提之心;四者、菩萨摩诃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名菩提财,常为四众、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前后围绕。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证得四种最胜资财。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于说法师,乃至受持四句颂等,去来进止随顺教命,所谓是善是不善、是有罪是无罪、是应修是不应修。又如是教,乃至作此事已,于长夜中,能感无义无利,诸苦恼法;若作此已,于长夜中,能感有义有利,诸安乐法。如是等教,随师所命,不作不善,修习善法,无违无逆。由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根力故,复获四种成高胜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得具尸罗成高胜法;二者、菩萨摩诃萨,所感形体一切身分悉皆圆满;三者、菩萨摩诃萨,获得大慧、涌慧、高慧、广慧、捷慧、利慧、速慧、深慧、决择之慧;四者、菩萨摩诃萨,身坏命终,生于善趣诸天世界。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获得四种成高胜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善根力故,又获四种无能观法。何等为四?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根力故,所在生处感得隐密阴藏之相,是名第一无能观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根力故,从初生已,若母、若父、若余眷属,若天、若龙、药叉、罗刹、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所有众生若清净心、若杂染心,皆不能见菩萨之顶,是名第二无能观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根力故,从初生已,若母、若父,乃至人非人等,所有众生若清净心、若杂染心,于菩萨面无能修饰。瞻睹之者若有起心:‘我当瞻饰菩萨面者。’便于两足而现面像。何以故?舍利子,以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希奇法故,名善丈夫。又复成就最胜丈夫第一词辩,是名第三无能观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根力故,初生之时无人扶侍,自立于地,遍观四方,即便获得明利之智。何以故?由是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以无谄心求闻法故。而是菩萨摩诃萨,又复获得无邪谄眼;由成就是无谄眼故,以净天眼超胜于人,乃至能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又此菩萨摩诃萨,获得速疾广大之智;由成就是广大智故,而能了知一切众生,于三时中所积集心。何以故?由是菩萨摩诃萨,于彼往昔求法之时,作意摄心,勤加恭敬,于正法所起良药想、起珍宝想、起难遭想、起妙善想,如其所念求闻正法,闻已受持。菩萨摩诃萨又因是故,复获捷疾简择之智;由成就是简择智故,善能称量诸众生戒,乃至善能称量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又菩萨摩诃萨,善能称量一切众生尸罗同性,乃至善能称量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同性。又菩萨摩诃萨,善能称量一切众生戒之等流,乃至善能称量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流。又菩萨摩诃萨,善能称量一切众生,尸罗等流超胜之相,乃至善能称量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流超胜之相。又菩萨摩诃萨,善能称量一切众生进止威仪,修行正行勇猛之相。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展转称量思惟,一切众生诸功德已,而作是念:‘是诸众生所有戒、闻,乃至解脱、解脱智见。是诸众生所有尸罗同性,乃至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同性。是诸众生所有尸罗等流,乃至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流。是诸众生所有尸罗等流超胜之相,乃至正闻,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流超胜之相。是诸众生所有进止威仪,修行正行勇猛之相,如是等相,皆是众生所有功德。我今于中称量观察,不见与己有平等者。’尔时,菩萨又更思惟:‘一切众生根本坚住,与己校量,不见一切与我等者。’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初生之时,于刹那顷,能速发起业报妙智;由此智故,一弹指顷善能了知,一切众生千种心相。是时菩萨摩诃萨,以智寻思此一切心,不见与己有平等者。菩萨摩诃萨如是正知:‘我今独处最上尊位,如师子王安住无畏,如大龙王有大威德。’足不践地各行七步,念菩提座微妙业报,住在现前,唱如是言:‘我于世间最为尊大!我于世间最为殊胜!我今当证生老死边!我当度脱一切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我当为诸众生宣说广大微妙最胜无上正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发是语时,中无有间,其声遍告,满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其中众生闻是声已,惊怖毛竖,天鼓战掉,数发大声,而此世界皆悉震动。唯有菩萨所住之地,如车轮许嶷然安静。即此地轮下依水聚,亦不为彼大风摇动。是菩萨摩诃萨自观己身,见无量光遍身而住,即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为诸众生所共瞻仰,是名第四无能观法。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获得四种无能观法。何以故?皆是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行尸罗波罗蜜多时,随顺法师去来进止,遵承教命无违逆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成就如是诸善根已,复获四种迅速之法。何等为四?菩萨摩诃萨成佛之时,具足如是诸佛如来所说之法,无有缺减;又所说法言无虚设,是名第一迅速之法。菩萨摩诃萨成佛之时,具足如是。诸佛如来若有所命,作如是言:‘进来,苾芻。’尔时众生便进佛所,发自断落,被服袈裟,持钵多罗,是名第二迅速之法。菩萨摩诃萨成佛之时,具足如是。诸佛如来善知众生三时之心,是名第三迅速之法。菩萨摩诃萨成佛之时,具足如是。诸佛如来善知众生应病药智,是名第四迅速之法。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获得四种迅速之法。何以故?由于往昔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以清净心奉施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说法师之水器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尸罗波罗蜜多,具足如是善根力故,成佛之时,复得四种他不害法。何等为四?舍利子,如来身者无依无受。何以故?如来之身,若为火、刀、毒药、他物能损害者,无有是处。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成佛之时,具尸罗故,获得四种无损害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尸罗波罗蜜多,由具如是善根力故,成佛之时,复得四种他无过法。何等为四?一者、诸佛如来无依无受。所以者何?无有众生于如来前能发是言‘我为如来说未闻法’乃至一句。若能说者,无有是处。二者、诸佛如来无依无受。所以者何?无有众生于如来前如法立论乃至一句。若立论者,无有是处。三者、诸佛如来无依无受。所以者何?无众生能得如来乃至微分一不定心。若能得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舍利子,诸佛如来心恒在定,谓住慈悲喜舍等故。四者、诸佛如来无依无受。所以者何?无有众生能取如来身色诸相。若取相者,无有是处。舍利子,诸佛如来具尸罗故,获得四种他无过法。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成就如是善根力故,获得具足五无量法。何等为五?一者、诸佛如来尸罗无量,二者、诸佛如来正闻无量,三者、诸佛如来正定无量,四者、诸佛如来正慧无量,五者、诸佛如来解脱解脱智见无量。舍利子,如是如来五无量法,皆由往昔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于邬波柁耶、阿遮利耶诸尊重所,随顺师教,去来进止无违逆故。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具足尸罗波罗蜜多已,成就如是善根力故,获得四种无障碍智。何等为四?所谓诸佛世尊,于过去世,无障无碍智见转;诸佛世尊,于未来世,无障无碍智见转;诸佛世尊,于现在世,无障无碍智见转;诸佛世尊,善能发起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能知三世平等之性。舍利子,是为如来具尸罗故,获得四种无障碍智。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又复善能成就正智;由正智故不依属他,而能悉知一切诸法。诸佛如来,又能成就不思议智;由成就此不思议智故,而能了知诸风雨相。舍利子,如来善知世有大风,名乌卢博迦;乃至众生诸有觉受,皆由此风所摇动故;此风轮量高,三拘卢舍。于此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曰云风;此风轮量高,五拘卢舍。于此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瞻薄迦;此风轮量高,十踰缮那。于此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吠索缚迦;此风轮量高,三十踰缮那。又此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曰去来;此风轮量高,四十踰缮那。如是,舍利子,次第转上,六万八千拘胝风轮之相,如来应正等觉,依止大慧悉能了知。舍利子,最上风轮,名为周遍,上界水轮之所依止。其水高量,六十八百千踰缮那,为彼大地之所依止。其地量高,六十八千踰缮那。

  “舍利子,是地量表,有一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佛,号曰弘蕴如来应正等觉,今现在彼住世施化。其佛寿量,三十拘胝岁。声闻弟子,有三十拘胝那庾多,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乃至证得诸心自在,最上波罗蜜。尔时,彼佛与如是等大声闻众,同共集会。复有百拘胝等菩萨摩诃萨,皆悉证得菩萨藏法,于诸义理妙善决定,为多闻海,为大法师,住空无相及以无愿。舍利子,我涅槃后具满千岁,彼佛方乃入般涅槃,正法住世满于千岁;流布舍利遍益世间,亦如我今般涅槃后,舍利流布遍益之相。

  “舍利子,如来无障碍智,又能了知过于彼佛世界之上,无量无边风轮圆相,并诸佛土具足圆相。舍利子,又过此上有别世界,现无如来,而有百千独觉所住。其中众生,皆于独觉而种善根。舍利子,如来依彼智故,复能了知此世界上,有殑伽沙等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今现在彼度诸众生。如是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不可称量诸佛如来应正等觉出兴于世,今现在彼度诸众生,如来妙智悉能了知。舍利子,如来又能了知如上所说,诸佛世界现烧燃等成坏之相无量无边,如来妙智皆悉明了。”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长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成就何等诸善根故,而能获得如是无量不可思议无障碍智?”

  佛告舍利子:“如来由住尸罗波罗蜜多故,妙善自在,于正法所,发起恭敬尊重之想,起良药想,起珍宝想,起难遭想,起善根想,如所应想,生深敬想,又能安住摄正法想。舍利子,如来由住尸罗波罗蜜多,敬重法故,获得如是明利大智;如是大智又能了知,无量无数过于前量。舍利子,诸佛世尊无断之智,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可宣说往来之相。舍利子,诸佛如来具尸罗故,复得如是自在之力。是故如来如弹指顷,往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而复旋返还本住处。舍利子,诸佛如来,于是正法尸罗波罗蜜多,所以净信解听闻受持,由此获得速疾解脱,由此解脱我善解脱。于何法中而得解脱?谓于诸苦善得解脱。

  “复次,舍利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于此四种恭敬住处,闻斯法已得清净信,行尸罗波罗蜜多故,发如是心:‘我如是住,我于此住。由我如是常安住故,我常不离诸佛正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受持是经法门章句,彼由如是善根力故,复获四种慧所成法。何等为四?一者、由具慧故,能发大慧;二者、由具慧故,逢值诸佛亲觐承事;三者、由具慧故,以净信心舍家入道;四者、由具慧故,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获得四种慧所作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由成就是善根力故,又获四种多所作法。何等为四?一者、受得人身,名多所作;二者、值佛出世,名多所作;三者、以净信心舍家入道,名多所作;四者、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多所作。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获得四种多所作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由成就是善根力故,复获四种支分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获转轮支,谓处人中作转轮王。二者、菩萨摩诃萨,处于梵世为大梵王。三者、菩萨摩诃萨,处诸天众而为天帝。四者、菩萨摩诃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一切法具足圆满,号为法王,处世垂化;又复获得吉祥诸力净众生智神通境界,如是诸相皆能了知,为诸世间天人之眼。”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救世之明眼, 诸群生最上,

  善解诸医法, 由斯证寂灭。

  往返随师教, 感报为如是,

  未曾受众苦, 及不善自在。

  速往生天上, 速还返人中,

  速奉见诸佛, 速得离诸难。

  巨富丰大财, 目观诸伏藏,

  随手之所及, 众宝皆盈满。

  化现妙池沼, 八德水常盈,

  未曾受忧恼, 为善自在果。

  手足不缭戾, 又无丑短相,

  支体不干枯, 亦复不减少。

  不伛不缺目, 指相无增减,

  首异于象顶, 为善自在果。

  仪貌皆圆满, 质重如金聚,

  端严众乐观, 容相皆鲜妙。

  诸天龙鬼神, 及以世人等,

  供养而尊敬, 为妙自在德。

  远离诸恶道, 往人天善趣,

  速悟大菩提, 为善自在果。

  若人悉能了, 一切众生心,

  各行七步已, 妙音告世界。

  斯人智最上, 斯人慧最上,

  解脱亦最上, 众生中最上。

  慧令慧清净, 慧依智安立,

  慧智与解脱, 皆依诸佛证。

  由慧自性生, 所知由智了,

  若有具智慧, 所求无不遂。

  如是甚深义, 我为汝略说,

  无慧少欲人, 宁当受此义?

  彼由痴所痴, 众恶所逼迫,

  发起于忿恚, 不恭敬正法。

  若少欲众生, 于如是正法,

  不复兴恭敬, 更起诸余事。

  不敬法众生, 忿恚所迷执,

  常怀染污心, 不应为宣说。

  诸老熟所及, 衰迈摩诃罗,

  彼临命终时, 虚言住后有。

  诸老熟所及, 衰迈摩诃罗,

  妄吞罗汉供, 速堕于地狱。

  具戒尚难得, 况阿罗汉果?

  信者营灵庙, 复由沉恶趣。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如是精勤修行戒行,为求菩萨藏故,以身承事正行诸师,获得如上所说功德;又复获得倍过前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利益。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菩萨藏故,行善自在妙清净戒诸菩萨行。舍利子,云何名为妙戒清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获得十种清净尸罗,汝应知之。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曾无损害;二者、于他财物不行劫盗;三者、于他妻妾远诸染习;四者、于诸众生不兴欺诳;五者、和合眷属无有乖离;六者、于诸众生不起粗言,由能堪忍彼恶言故;七者、远离绮语,凡有所言谛审说故;八者、远离贪著,于他受用无我所故;九者、远离瞋恚,善能忍受粗言辱故;十者、远离邪见,由不敬事诸余天仙及神鬼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获得十种清净尸罗,当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清净尸罗,汝今当知。何等为十?一者、不缺尸罗,不由无智之所证故;二者、不穿尸罗,不平等生所远离故;三者、不班尸罗,一切烦恼所不杂故;四者、不染尸罗,唯为白法所增长故;五者、应供尸罗,随其所欲自在行故;六者、称赞尸罗,诸聪慧者不诃毁故;七者、不呰尸罗,一切过恶不容受故;八者、善护尸罗,善能守护诸根门故;九者、善守尸罗,自然正智恒现前故;十者、善趣尸罗,大菩提愿为助伴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获得十种清净尸罗,当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复有十种清净尸罗,汝今当知。云何为十?一者、少欲尸罗,如法清净善知量故;二者、知足尸罗,永断一切诸贪著故;三者、正行尸罗,能令身心皆远离故;四者、住静尸罗,于诸愦闹皆舍远故;五者、杜多功德蠲除嗜欲尸罗,自在善根之所成故;六者、圣种知足尸罗,不顾他颜无希望故;七者、如说而行尸罗,幽明奉摄不欺人天故;八者、自省己过尸罗,常以法镜照了自心故;九者、不讥他阙尸罗,将护彼意故;十者、成熟众生尸罗,不舍诸摄法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获得十种清净尸罗,当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清净尸罗,汝今当知。云何为十?一者、于佛净信尸罗,离心栽枿故;二者、于法净信尸罗,守护正法故;三者、于僧净信尸罗,恭敬圣众故;四者、俯屈从事尸罗,不离思惟佛菩提故;五者、亲近善友尸罗,觉分资粮善积集故;六者、远离恶友尸罗,弃舍一切不善法故;七者、大慈波罗蜜多尸罗,成熟一切诸众生故;八者、大悲波罗蜜多尸罗,困厄众生令解脱故;九者、大喜波罗蜜多尸罗,于彼正法生喜乐故;十者、大舍波罗蜜多尸罗,于诸爱恚两俱舍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获得十种清净尸罗,当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复有十种清净尸罗,汝今当知。何等为十?一者、柁那波罗蜜多尸罗,为善成熟诸众生故;二者、羼底波罗蜜多尸罗,善护一切众生心故;三者、毗利耶波罗蜜多尸罗,于诸正行不退转故;四者、静虑波罗蜜多尸罗,静虑资粮善满足故;五者、般若波罗蜜多尸罗,听闻根本无厌足故;六者、乐求闻法尸罗,常乐请求菩萨藏故;七者、不顾惜身尸罗,以无常想恒观察故;八者、不宝重命尸罗,以如幻心常现观故;九者、诸意满足尸罗,从初发心善清净故;十者、佛戒和合尸罗,回向如来一切戒故。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获得清净尸罗,当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具足如是清净戒故,无有人天诸妙快乐是诸菩萨而不受者,无有世间工巧等处是诸菩萨所不知者,无有世间诸众生等所受用具是诸菩萨不获感者,无有凡夫不互为怨而是菩萨于彼众生曾无瞋恚,无有世间虚诳妄语菩萨于彼不生信受,无有世间诸众生等菩萨于彼不起母想,无有世间诸众生等菩萨于彼不生父想,无有世间诸众生等菩萨于彼不生保任亲附之想,无有一切有为之法菩萨于彼不起无常生灭之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了知诸行皆无常已,不顾身命修清净戒,行诸菩萨所行正行,皆为成满尸罗波罗蜜多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妙色妙音声, 能济乐法者,

  菩萨未为难, 住净尸罗故。

  面目皆圆净, 不生盲跛伛,

  诸身分端正, 皆由净戒生。

  具大力大势, 赫奕大威光,

  复由精进慧, 令恶魔惊怖。

  诸王咸供养, 天龙所尊敬,

  善断诸疑网, 深心行大慈。

  安住于戒聚, 法行大名称,

  苦逼不生畏, 终不堕恶道。

  众生皆惛睡, 菩萨能觉之,

  常无有暂眠, 遍四方求法。

  安住于戒聚, 为求菩提道,

  舍最上名珍, 妻子身肉等。

  求最胜法教, 及无上佛法,

  于世间所依, 应修诸供养。

  若诃责骂詈, 恼害兴恶行,

  加哀及赞美, 斯由住忍故。

  如所说修行, 言常不虚诳,

  安坐道场已, 震动于大地。

  于佛法无疑, 舍离邪天众,

  恒事天所尊, 谓佛薄伽梵。

  世间诸众生, 刀杖等相加,

  能令彼和合, 是为聪敏相。

  众生受重苦, 多百拘胝劫,

  虽不来见求, 若睹常无舍。

  善友交谈论, 义利由斯获,

  而众生不求, 反更相加害。

  我以赡部洲, 及诸佛国土,

  满中珍宝聚, 用资求善友。

  假使以利刀, 割断我支节,

  于彼众生类, 常行平等心。

  舍愚夫作业, 为佛法因缘,

  常守净尸罗, 安住微妙法。

  修习法随法, 行菩萨妙行,

  为求佛菩提, 三明慧甘露。

  安住于戒聚, 修学诸佛法,

  是为聪慧者, 天世应修供。

  一切法无疑, 善达诸工巧,

  深晓众生意, 弘扬美妙法。

  戒聚已清净, 安坐菩提树,

  降伏恶魔军, 悟无上正觉。

  扬晖满世界, 犹如日月光,

  菩萨有情尊, 能开圣慧眼。

  授手引群生, 问道皆开示,

  常欢笑先言, 曾无怀嫉恚。

  舍无量自身, 及施多财宝,

  未尝有远离, 最上佛菩提。

  信戒已圆具, 善住谛实言,

  曾无有幻伪, 安住尸罗聚。

  诸来菩萨所, 或设虚妄言,

  有闻皆信受, 而恒依谛语。

  若有许菩萨, 假言衣食施,

  终无有惠及, 菩萨无恚心。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四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尸罗波罗蜜品第七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具足如是清净尸罗,于诸行中常恒发起不可乐想,于诸众生起父母想,于彼有情起难保想,于妙五欲起非妙想,于受了别起无识想。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作是观已,不起平等、不平等心。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若当发起心平等者,应超出心入于寂灭;若当发起心不平等,应令染心转不平等。如是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染心起灭由随眠故,彼心体生于所缘境妄心计净。若能了知彼不如理而体不净,如是知已便得解脱。若彼解脱即尽于彼。彼何所尽?所谓贪尽、瞋尽、痴尽。如是尽者,即非贪尽、瞋尽、痴尽。何以故?若刹那贪有灭尽者,即应贪异尽异。若如是者,贪应是实,尽亦是实。若贪是实,不应灭尽。然舍利子,一切有情皆由不正思惟如理作意故,生于贪欲。夫贪欲者,分别所起;若无分别,计执斯断;若断计执,即无有实;由无实故,中无所贪;由无贪故,即是真实。若是真实,于中无苦;由无苦故,则无烧恼;无烧恼故,即是真实。若是真实,于中无热;由无热故,是即清凉,是即涅槃,于涅槃中无有贪爱。何以故?舍利子,夫涅槃者,无有思虑‘我当除灭如是贪爱’,贪爱尽故,名得涅槃。若如是者,即能贪异,所贪亦异,涅槃复异。此若异者,则于彼为彼。若于彼为彼,智者应当寻思彼实;如是求已,不得坚实。若无坚实,即为是虚;若是虚者,即为寂静;若寂静者,即为是空。空无何法?谓我我所。若常、若恒、若住、若变异法,则无有情,则无命者。由如是故,于贪瞋痴则无所起。舍利子,以何等故,有我我所?计此为我,此我所有,起我我所。颠倒计我,故执我所;执我所故,便有所作;于所作中起四种行。云何为四?谓身所作,语心所作,由意思惟发粗恶语,从此便生运身加害。舍利子,一切愚痴凡夫,由起自他别异想故,为想所执,为想所缚。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于如是事知颠倒已,不与诸行而相习近。何以故?由习近故则生怖畏。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今为求无怖畏故度诸众生,不宜于彼而生怖畏。我当与之共为亲爱。’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依尸罗波罗蜜多故,于一切众生起父母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作是思惟:‘无有众生于彼过去久远世来非父非母易可得者。何以故?一切众生,定曾为我若父若母。然由于彼生贪心故,舍于母想;生瞋心故,舍于父想,流转生死不能断绝。’是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斯事故,深思惟已,于诸众生起眷属想。

  “舍利子,如彼过去超阿僧企耶广大无量不可思议劫,尔时有佛名最胜众,出现于世,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佛住寿九拘胝岁,与九拘胝那庾多大声闻众同共集会。尔时,有一菩萨名为得念,生在王宫,形貌端严,众所乐见,成就第一圆净色相。然此菩萨初生之时,父母各以八万四千童少婇女而以赐之,亲友眷属复以八万四千诸妙彩女而用上之,父母知友复以彩女八万四千奉于菩萨,为欲生长常随翼从。舍利子,时菩萨父,为是菩萨起三时殿,热时、雨时及以寒时,令彼菩萨居重殿上,随时而住。又令无量百千伎乐,围绕菩萨而娱乐之。尔时,菩萨闻诸乐音,将举其声,起生灭想而现在前;乐音暂止,便思此声依何而起?何处而生?依何而息?何处而灭?尔时菩萨作是观时,不起昼夜差别之想,唯恒发起无常之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舍利子,尔时得念菩萨,四万岁中未曾于乐而生耽著,又四万岁于诸欲中未曾贪染。是时菩萨住深宫中,入四静虑,发五神通,即从内宫以神足力身升虚空,往最胜众如来应正等觉薄伽梵所。既到彼已,请问彼佛,得少善法旋还本宫。

  “舍利子,是得念菩萨,于彼如来入涅槃日,复往如来所住之处,问诸苾芻:‘最胜众佛,今为何在?我今欲见亲觐供养。’时诸苾芻告得念曰:‘善男子,汝不知耶?如来今者已般涅槃。’尔时,菩萨既知如来般涅槃已,即于是处举身投地,涕泣闷绝,良久乃苏,便说颂曰:

  “‘如是照世间, 到诸法彼岸,

  我住放逸地, 如何自欺诳?

  百千劫拘胝, 如来乃一现,

  而我不奉事, 谁当作依救?

  如我自惟忖, 我母非亲善,

  何不赞如来, 令我初生见?

  父亦非亲善, 陷我于诸欲,

  既被所拘执, 乖事世间依。

  不闻佛所说, 六十妙音声,

  生为失大利, 谓不事佛故。

  到诸法彼岸, 利世大悲者,

  我憍逸所执, 不事两足尊。

  千亿那庾劫, 见诸佛甚难,

  我不修供养, 灭后方来至。

  今我重思忖, 父母俱非善,

  当我初生时, 何不为赞佛?

  令见最胜尊, 常住如来所,

  广修诸供养, 及听闻正法。

  如来所宣畅, 六十妙音声,

  而我未曾闻, 灭后方来至。

  我今失大利, 涅槃后方来,

  无为演妙法, 如先佛所说。’

  “舍利子,尔时得念菩萨,即于是处悲啼而起,往最胜众如来般涅槃床。既到彼已,哀恸悲噎,右绕如来满百千匝,却住一面,而说颂曰:

  “‘佛为群生真实尊, 显扬无上微妙法,

  我今发起至诚心, 为获最胜菩提故。

  我今敬礼如来足, 世界真言大慧者,

  愿我当获如斯智, 等最胜尊之所得。

  我昔羸劣无智慧, 堕在魔罗品类中,

  安处居家多迫迮, 不得奉事人中上。

  我已曾修胜妙福, 由此暂得觐如来,

  然佛不垂开正法, 故我于今受极苦。

  我今天龙等众前, 兴发至诚真谛语,

  若我本期如实者, 当依所言无不遂。

  愿我当于未来世, 诸佛出现人中尊,

  见甚深义广大用, 宣说无上真实法。

  尔时诸难我不生, 既生诸欲不亲近,

  女色自在无随转, 摧坏魔罗之囹圄。

  生生常得见诸佛, 无上正法现前闻,

  由睹诸佛净信生, 生净信已修诸行。

  若我所发至诚言, 必当谛实非虚者,

  由此如来还起坐, 如从重睡欻然觉。’

  “菩萨适发诚言已, 如来应时便起坐,

  百千拘胝诸天众, 以上妙衣而奉散。

  菩萨是时心喜悦, 举身上踊住虚空,

  既在虚空安住已, 以妙伽他赞最胜:

  ‘慈心利世大明照, 第一说者大神通,

  觉悟愍念世间依, 演宣无上正法者。’

  “舍利子,尔时得念菩萨,宣说如是诸赞颂已,欲令大众倍欢悦故,复于佛前而说颂曰:

  “‘我于未来当作佛, 示现授记人中尊,

  汝等大众应随学, 于如来所兴供养。

  世间依怙不思议, 谁有于斯不生信?

  哀愍我等及众生, 已入涅槃还重起。’

  “舍利子,是得念菩萨,于最胜众如来法中,大设供养植诸善本。即以如是善根力故,于此命终,生彼善趣诸天世界,经二十大劫拘胝不堕恶趣,又经二十大劫拘胝不受欲乐。舍利子,是得念菩萨,于如是时亲觐奉事七千诸佛,于诸佛所广设供养,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修梵行。于最后劫来世之时,得胜上身自善根力之所发起,成等正觉,号娑罗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出现于世。舍利子,是娑罗王佛,寿二十拘胝岁。与诸弟子再会说法,第一大会声闻弟子有二十拘胝,第二大会有四十千,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获大势力,乃至得到诸心自在第一彼岸。舍利子,彼佛世尊般涅槃后,流布舍利广起灵庙,正法住世满十千岁。”

  尔时,薄伽梵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舍利子当知, 是得念菩萨,

  二十劫拘胝, 未曾堕恶道;

  又经如是劫, 不习诸贪欲。

  于是中间时, 七千佛灭度,

  爱乐诸佛法, 常修清净行。

  最后悟菩提, 号娑罗王佛,

  三十拘胝千, 住无上正觉。

  悟上菩提已, 利益诸众生,

  二十拘胝岁, 广宣微妙法。

  二十拘胝众, 及余四十千,

  一切尽诸漏, 皆佛之仙众。

  彼佛涅槃后, 舍利广流布,

  灵庙具足满, 六十千拘胝。

  灭后法住世, 经于十千岁,

  闻佛说正教, 皆生清净信,

  如来所说法, 智者不生疑,

  终不堕恶道, 速证于寂灭。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清净戒众,于诸众生起父母想。何以故?我于往昔生贪心故,舍于母想;生瞋心故,舍于父想。我今行尸罗波罗蜜多,安住净戒,于彼诸欲恒兴起厌违背之心。是菩萨摩诃萨为除贪故,以正作意,于诸欲中,起于真实违厌之想。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起如是正思惟故,能自了知诸欲之相,又能了知诸欲违厌。舍利子,云何名为了知诸欲,及能了知诸欲违厌?舍利子,所言诸欲名为贪爱,谓贪眼识所识诸色,是名为欲;贪爱耳识所识诸声,是名为欲;如是贪爱鼻识所识诸香、舌识所识诸味、身识所识诸触,是名为欲。舍利子,若有贪爱则有执著。夫执著者名之为结,结名发起,发起名缚,又亦名为不实戏论。如是,舍利子,一切众生,皆为不实戏论诸缚所缚、缠缚、遍缚、增上遍缚,不得解脱。

  “舍利子,一切众生为谁缚故,名之为缚?所谓色缚所缚故,名之为缚;乃至声香味触缚所缚故,名之为缚。又何等故名为色缚?谓于自身所得诸色,妄起我想、命者之想、数取趣想、常想恒想、不变异想、实想、全想、一合之想,如是等想名为色缚。舍利子,何等名为色缚所缚?谓于所起我自体相,深亲宝重,广兴我爱,于诸妻妾一切女色恋著不已,如是名为色缚所缚。舍利子,是诸众生,既得受用诸欲法已,造不善业,不如实知诸欲过失。云何名为诸欲过失?舍利子,一切诸欲无非过失;是故智者于诸过失,不应生欲。然趣恶道是欲重过,吾当为汝开示其相。

  “舍利子,云何名为能趣恶道诸欲重过?舍利子,我说一切习近欲时,无有少恶而不造者。彼若报熟,无有少苦而不摄受。是故,舍利子,我观一切千世界中,众生大怨,无过妻妾女色诸欲。何以故?舍利子,夫有智者即是如来,言无智者谓群生也。若诸智者之所诃毁,是名真实;若诸无智之所摄受,则非真实。舍利子,诸无智者何所摄受?所谓摄受诸有为法,摄受妻妾女色诸欲及男女等。彼无智者,又为妻子诸女色等之所摄受,如是展转更相摄受,则不摄受于彼圣道。舍利子,彼无智者,为于男女妻妾诸女色等所缠缚故,于诸善法多生障碍。何所障碍?所谓障碍出家、障碍尸罗、障碍静虑、障碍天道、障碍涅槃,又能障碍诸妙善法。

  “又舍利子,彼无智者,若有摄受男女妻妾诸女色等,略说则是摄受怨仇,即为摄受地狱、傍生、焰魔鬼趣等。舍利子,如是摄受,取要言之,即是摄受一切恶不善法,障碍一切诸贤圣法。又若摄受男女妻妾诸女色等,乃至则于一切美食,亦能障碍,况余胜事!舍利子,如是障碍略而言之,所谓障碍见佛、障碍闻法、障碍奉僧、障碍见佛所得净信、障碍闻法所得净信、障碍奉僧所得净信。又略而言,障碍获得具足无难,障碍信财、戒财、闻财、舍财、慧财、惭财、愧财。舍利子,若有摄受男女妻妾诸色欲等,即为摄受不信恶戒、邪闻、悭吝、恶邪之慧、无惭、无愧,又复摄受病痈、毒箭、火聚、毒蛇。舍利子,若有乐处居家耽嗜不舍,当知即是乐处冢间。是故我说乐处居家,如住冢间及旷野处无所投告,即为丧失诸白净法。

  “又舍利子,若有众生味著男女妻妾诸女色欲,当知即是味著砾石之雹,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热铁丸,即是味著坐热铁床,即是味著热铁机蹬。舍利子,若有味著华鬘香涂,即是味著热铁华鬘,亦是味著屎尿涂身。舍利子,若有摄受居处舍宅,当知摄受大热铁瓮;若有摄受奴婢作使,当知摄受地狱恶卒;若有摄受象、马、驼、驴、牛、羊、鸡、豕,当知摄受地狱之中黑驳诸狗,又是摄受百踰缮那禁卫之卒。取要言之,若有摄受妻妾男女诸女色欲,当知即是摄受一切众苦忧愁悲恼之聚。舍利子,宁当依附千踰缮量大热铁床,是床极热遍热猛焰洞燃;于彼父母所给妻妾诸女色欲,乃至不以染爱之心远观其相,何况亲附抱持之者?何以故?舍利子,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当知妇人,如热铁华散布于地,足蹈其上;当知妇人,于诸邪性流布增长。舍利子,何因缘故名为妇人?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负重担故,能使众生弊重担故,能使众生受重担故,能使众生持于重担有所行故,能使众生荷于重担遍周行故,能令众生于此重担心疲苦故,能令众生为于重担所煎迫故,能令众生为于重担所伤害故。舍利子,复以何缘名之为妇?所言妇者,是诸众生所输委处,是贪爱奴所流没处,是顺妇者所输税处,是妇媚者所迷惑处,是妇胜者所归投处,是屈妇者所凭仗处,妇自在者所放逸处,为妇奴者所疲苦处,随妇转者所欣仰处。舍利子,以如是等诸因缘故,名是诸处以之为妇。

  “又舍利子,世间众生,由妇因缘不舍重担。不舍何等之重担耶?所谓五蕴。何等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舍利子,世间妇人,能令众生不舍如是五蕴重担,故名五蕴以之为妇。舍利子,复何因缘世人名妇为故第二?舍利子,如是女人,是犯尸罗第二伴故,是犯威仪第二伴故,是犯正见第二伴故,是饮食时第二伴故,是往地狱、傍生、鬼趣第二伴故,能障圣慧、碍涅槃乐、摄一切苦第二伴故,是以名为故第二也。舍利子,复以何故,世人名妇以为母众?舍利子,一切女人生多过失,无边幻诳,故名母众。若有随逐母众自在,当知即堕魔罗手中自在为恶。如是,舍利子,当知世界一切女人生多过失,无边幻诳,心多轻躁,心多掉动,其心流荡,倾覆不住,心似山狖,心似猿猴,善能示现幻诳之术,如是诸相,故名女人以为母众。又舍利子,言母众者即母幻村,又亦名为幻之城邑、幻王所都、幻客之亭、幻人之馆、幻国、幻村、幻处、幻方,是幻世间,是幻世界,是无边幻,是广大幻,是无量幻,是不可思议幻。舍利子,由如是等诸欲重过能趣恶道,故号女人名母幻村。舍利子,譬如幻师善学幻术,于大众中示现种种幻诳之事。舍利子,母村亦尔,善学女人幻诳之术,能令丈夫若见、若闻、若摩、若触皆被系缚。又诸女人巧知惑媚,由知媚故势力自在,凡有所作,歌舞戏笑,啼泣往来,若住坐卧,于一切时能令丈夫不得自在,随彼女人系缚驱使。舍利子,譬如世间成熟稻田,被大雹雨伤残滋甚。如是,舍利子,是母幻村,犹如大雹堕丈夫田,摧坏一切白法苗稼,消灭都尽。舍利子,诸如是等能趣恶道,贪欲重过,一切世间愚痴凡夫,为之幻惑不能觉了,而复摄受所爱妻妾诸女色欲,为之迷醉。

  “复次,舍利子,聪慧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于是诸欲深知过已,便依正法起二种想,所谓于诸愚夫起恶人想,于佛菩萨起善人想。菩萨摩诃萨作是观已,便自思惟:‘我今应往善丈夫趣,不宜往彼恶丈夫趣。我不应往地狱、傍生、焰魔鬼趣,我不应往毁尸罗趣,我不应往犯戒住处。我今应往最胜无上离前诸法无障碍趣,我今应往诸佛如来大智慧趣。’又作是念:‘我当逆流而行,非顺流者。我当作师子吼,非野干鸣。我当示现金翅鸟王之大势力,不应示现微细昆虫之所有力。我今应作贤良之人,不作险恶愦杂之人。我今应啖贤良胜士清净之食,不应啖彼无良下士不净之食。我应修行微妙静虑、最胜静虑、殊特静虑,第一三摩地所得。彼类静虑不应修行,非彼类静虑,非下少静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应游戏诸佛静虑,不应游戏声闻、独觉、一切愚夫异生静虑。我当修行无依静虑,不应修行依色静虑,又亦不依受、想、行、识静虑,不应修行依地界静虑,又亦不依水界、火界、风界静虑,亦不修行依欲界静虑,又亦不依色界、无色界静虑,亦不修行依此世、他世静虑,又亦不依已见、已闻、已念、已识、已得、已触、已证如是静虑。’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言:‘我当修习无依静虑。由修习故,当不自损,又不损他,亦不俱损。我当追求圆成佛智,岂复应求世间诸欲?’

  “复次,舍利子,如是聪慧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作如是等诸正观已,复应当发四种厌离。云何为四?所谓能于诸欲而生厌离,于诸有中能生厌离,于不知恩诸众生所而生厌离,于一切行诸苦恼所而生厌离。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发起四种厌离之想,应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观诸有情处于恶道,见妙女色起贪心者,应起四种厌离之想。云何为四?所谓退失想、颠坠想、行厕想、脓溃粪秽不净之想。如是,舍利子,处诸恶道有情识者,见妙女色,尚应发起如是四想,何况于人!舍利子,安住大乘诸族姓子,厌离一切有为行者,见妙女色,起于退失、颠坠、行厕、脓溃粪秽如是四想。若起此想犹生贪心,又应更起三种亲想,所谓于母等类起于母想,姊妹等类起姊妹想,于女等类而起女想。”

  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闻我所说能善解者,应当随顺如是经典尸罗波罗蜜多。何以故?无有众生是易可得久远世来非我父母。所以者何?是诸众生,皆曾为我而作父母。若有习近妻妾女人,则为习近过去之母。舍利子,菩萨摩诃萨闻我说已,为清净故,应当如是励勤修学。

  “复次,舍利子,一切世间愚痴凡夫,于彼正法违逆不信;菩萨不尔,随顺正法无有违逆。若有修行如是诸观,犹为贪心所随逐者,菩萨复应如理观察,所生贪心见何而生?若当于眼起贪心者,菩萨重应如理观之:‘我为于眼起染爱者,谁能见眼?为眼见眼耶?则彼自体见自体耶?何以故?彼亦是眼,此亦是眼,皆为四大之所造故,又为大种之所生故。非由自体于此自体而起染爱,又非于我自体而起染爱。何以故?彼则是此故。若有于彼起染爱者,应是于此而起染爱,以无差别故。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无差别住,我今应求差别之法。何以故?以诸欲觉都无有得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展转同一义, 都无差别性,

  由乖理邪执, 起是贪爱心。

  云何四大生, 还能染大造?

  诸法犹如幻, 无由起贪爱。

  我等邪分别, 妄起贪爱心,

  不肖者生贪, 贤善人无爱。

  遍于十方界, 无实贪可求,

  但虚妄分别, 故起斯贪爱。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作是观已,犹被贪心而随逐者,若有闻佛所说诸法善根力故,复应随顺如是经典,所谓眼如聚沫不可撮摩。何以故?彼聚沫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无有命者,无数取趣,无摩纳婆,无丈夫,无意生,无作者,无受者,于如是等无作无受,一切法中谁能染爱?又于何所而生染爱?舍利子,眼如浮泡,性非坚实。何以故?彼浮泡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无有命者,无数取趣,无摩纳婆,无丈夫,无意生,无作者,无受者,于如是等无作无用诸法之中,谁能染爱?又于何所而生染爱?舍利子,眼如阳焰,业惑爱生。何以故?彼阳焰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如芭蕉,体非贞固。何以故?彼芭蕉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是眼如梦,非如实见。何以故?彼虚梦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如传响,系属众缘。何以故?彼传响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如光影,依业影现。何以故?彼光影等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如浮云,飘乱散相。何以故?彼云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如流电,念坏相应。何以故?彼电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是眼如空,离我我所。何以故?彼空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为无知,如草木土石。何以故?无知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无作用,随风机转。何以故?无作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为虚诳,不净朽烂之所积聚。何以故?虚诳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为虚伪,摧破坏散灭尽之法。何以故?虚伪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如丘井,常为老逼。何以故?丘井等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乃至谁能染爱?于何染爱?舍利子,眼不久停,终于死际。何以故?彼非久停,一切诸法本无有我,亦无有情,无有命者,无数取趣,无摩纳婆,无丈夫,无意生,无作者,无受者,于如是等无作无用缘会所生诸法之中,谁能染爱?又于何所而行染爱?如是广说一切内外诸根尘法,亦复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时,为诸贪爱所牵引者,无有是处。若有菩萨摩诃萨,作是观者,当知是则于诸法中永离贪爱。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毕竟清净,灭诸贪爱。”

  尔时,佛告舍利子:“如是清净行尸罗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不行一切害众生业,乃至命难,于诸众生终不加害;不行一切不与取业,乃至命难,于他资具终不劫盗;不习一切淫荒邪行,乃至命难,于诸女色终不染趣;不说一切欺诳妄语,乃至命难,于诸众生不行虚诳;不说一切粗犷之言,乃至命难,于诸众生终不毁骂;不说一切离间之言,乃至命难,于诸众生不行破语;于自眷属生知足故,不传一切浮绮谈说,言必如量,乃至命难,终不绮绘异词、矫饰文句;于他财物不起贪著,乃至命难,诸所受用终无爱染;于诸恼辱具忍成就,闻粗恶言善能堪耐,乃至命难,不生忿恚;于诸法中不生邪见,乃至命难,终不信事诸余天神,唯于佛所净心归趣。舍利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尸罗清净。”

  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具足成就无量无边诸佛正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行尸罗波罗蜜多故,具足成就不缺尸罗,不与无智相亲近故;具足成就不穿尸罗,不平等生能远离故;具足成就不斑尸罗,不近恶人诸烦恼故;具足成就不杂尸罗,唯为白法所增长故;具足成就应供尸罗,如其所欲自在行故;具足成就称赞尸罗,不为智者所诃毁故;具足成就善守尸罗,圆备正念及正知故;具足成就不呰尸罗,于诸过失所不生故;具足成就善护尸罗,于诸根门善防卫故;具足成就高广尸罗,为一切佛所忆念故;具足成就少欲尸罗,知净量故;具足成就知足尸罗,欣乐断故;具足成就正行尸罗,身心远离故;具足成就处静尸罗,厌烦闹故;具足成就圣种善喜尸罗,不顾他颜无希望故;具足成就杜多功德少事尸罗,自在生长诸善根故;具足成就如说而行尸罗,不诳世间诸天人故;具足成就大慈尸罗,不害一切诸有命故;具足成就大慈尸罗,堪忍一切诸苦恼故;具足成就大喜尸罗,于彼法乐无退减故;具足成就大舍尸罗,一切爱恚毕竟断故;具足成就常省己过尸罗,恒于内心善察照故;具足成就不讥彼阙尸罗,于众生心善随护故;具足成就成熟众生尸罗,究竟能到施彼岸故;具足成就善守护尸罗,究竟能到戒彼岸故;具足成就无憎害心尸罗,究竟能到忍彼岸故;具足成就不退转尸罗,究竟能到正勤彼岸故;具足成就定分圆满尸罗,究竟能到静虑彼岸故;具足成就正闻无厌尸罗,究竟能到大慧彼岸故;具足成就亲近善友尸罗,觉分资粮善修集故;具足成就远离恶友尸罗,弃舍不平等道故;具足成就不顾恋身尸罗,以无常想恒观察故;具足成就不顾恋命尸罗,以其所重不常保故;具足成就不起悔尸罗,心善清净故;具足成就不诈现尸罗,方便善清净故;具足成就不恼热尸罗,于增上意善清净故;具足成就不轻掉尸罗,永离诸贪爱故;具足成就不高慢尸罗,和柔质直故;具足成就不强戾尸罗,性贤善故;具足成就善调伏尸罗,无愤恚故;具足成就寂静尸罗,性安摄故;具足成就善语尸罗,如其所说无违逆故;具足成就成熟有情尸罗,常不舍离诸摄法故;具足成就守护正法尸罗,于圣法财自不坏故。舍利子,聪慧菩萨摩诃萨,如是清净戒聚,具足成就尸罗波罗蜜多,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善能修行菩萨妙行。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尸罗波罗蜜多。若诸菩萨摩诃萨,精勤修行是菩萨行,一切众魔、魔民、天子,于此菩萨不能娆乱,又不为彼异道他论所能摧屈。”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五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一羼底波罗蜜多品第八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羼底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如是法精勤修学,行菩萨行。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住如是羼底波罗蜜多故,具足忍力,立性坚正,于诸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日等触,志能堪忍。又能忍粗恶言说、鄙陋词句,及以依身所起猛迅苦受,坚鞕辛楚,夺命至死,诸如是等所有苦受,并能堪忍。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能具是者,是则名为羼底波罗蜜多。复次,舍利子,我昔长夜未成佛时,行菩萨行常修忍辱。”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为菩萨时,修集忍辱,行菩萨行?”

  佛告舍利子:“我忆过去行菩萨行,多有众生数来毁骂,非法诃责,面于我前出诸非法弊恶言说。舍利子,我于尔时,行羼底波罗蜜多故,制伏其心,不生忿恚悭吝恼热,但作是念:‘于诸行中,无有少法是易可得过于毁骂及诃责者,是故我今应当修舍。又我于彼应起慈悲。何以故?世间众生,多分安住毁骂诃责;由斯业故,还复感得如是之相诃毁果报,在在所生常得丑陋可恶之身。我今不乐丑陋之事,岂应乐行毁骂诃责?何以故?如是诃毁诸恶业者,是则名为不相应业、不称理业、愚夫之业,是下劣业、非善人业、非贤圣业。由此业故,堕于地狱、傍生、焰魔世界;又由此业,与诸恶趣而为眷属;由此业故,感得贫穷药叉之身;又由此业,感贫药叉根本果报;由此业故,感得贫穷饿鬼之身;又由此业,感贫饿鬼根本果报;由此业故,感得贫穷人趣之身;又由此业,感贫人趣根本果报;又由如此诃毁业故,感得下趣及以下趣根本果报。我今不应求下劣趣。所以者何?若我求作如是事者,与诸众生有何差别?然彼众生不顺于理,我既顺理,不应同彼。’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行羼底波罗蜜多者,应当随我修学是法。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为他毁骂诃责之时,便能依是正法作意思惟忍受。是菩萨摩诃萨由得如是忍辱力故,复获无量诸妙善根。假使以诸珍宝,满佛世界四大洲中持用布施,比前功德皆不能及。所以者何?是忍辱行,极善丈夫方能修习。何以故?一切众生,多为毁骂诃责之所拘执;由如是故,生死流转不能断绝。

  “复次,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行羼底波罗蜜多者,应自勉励审谛观察,作如是念:‘我若被他诃毁之时,为能思惟于佛、菩提及法、僧不?若能思惟,是则为善;若不能思,不名为善。’复更以余无量方便,思惟于佛,思惟菩提及以法、僧。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作是思已,应当观察:‘我今与一切众生,有何差别殊异之相?何以故?彼诸众生,现于我身起瞋害者,于佛、菩提及以法、僧,曾不思惟。我若同彼不思惟者,与诸众生有何差别?有何殊异希奇之相?’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复思惟:‘若被他人现瞋恚时,心便生舍;于佛、菩提及法、僧等,曾无思念。此非我宜!’又作是念:‘若我于彼起瞋恚者,则为无智、无忍辱力,亦于本愿而便弃舍。所以者何?若起瞋恚则无是心:“我当摄受一切众生,我当不舍一切众生。”我若起瞋于一有情,不名菩萨摄化之法。谁请于我行菩萨道?而况往昔发如是愿:“我当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广为众生宣说正法。”适发如是弘誓之时,诸佛世尊同共证我便作是念:“此族姓子,发心安住如是无上正等觉已,当为众生广宣正法。”又于今者,诸佛世尊无障碍智、无障碍见现证知我,是故不应为他毁骂诃责之时,若起瞋恚;于佛、菩提、法、僧之所,若生舍者,不应忆念。何以故?现在东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彼世界中,有殑伽沙等如来应正等觉现在住持,彼佛世尊亦证知我心生正愿;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当我发是正愿之时,诸佛同声赞我忍力故,我不应作师子吼已,复作野干声。师子吼者,谓我当证大忍辱力;野干声者,谓于众生而行瞋恚诃毁等相。’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世间众生,若得彼利方乃利他。我亦如是,得众生利方利彼者,我与世间有何差别?有何殊异希奇之相?’又作是念:‘世间众生,若彼于此作无义利,此复于彼作无义利。我亦如是,众生于我作无义利,我复于彼作无义利,若如此者,我与众生有何希奇差别殊异?’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是法中应当修学,又作是念:‘世间众生,互为怨对;若得彼利谓为善友,若不得利更相杀害。我见如是深过失故,应当不观一切众生,于我之身作诸利乐,及于我身作无义利。但作是念:“我于今者,必当饶益一切众生,为欲满足羼底波罗蜜多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设彼于我为无利, 经于多百拘胝劫,

  见彼有情受众苦, 终无安住于舍心。

  设有互得世财利, 更相称赞为善友,

  若互不得世财利, 彼此怨对相残害。

  假使以此赡部洲, 或复三千佛世界,

  盛满珍宝来相惠, 常求我为贤善友。

  假使执持利刀剑, 来解我身诸支节,

  我当于彼诸众生, 平等利益心无二。

  于诸毁骂我当忍, 亦忍一切诸难苦,

  当为众生赞忍力, 亦自安住大忍中。

  世间暴恶诸有情, 以刀毒等相加害,

  能和合彼为善友, 此则圣贤聪睿相。

  我当不学世愚夫, 又应与彼而为异,

  凡夫圣者之所行, 流转寂灭差别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羼底波罗蜜多时,应作如是修学正法。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假使经于百千那庾多拘胝大劫,被诸众生常以刀杖、瓦石、土块种种加害,但使须臾得存微命,犹应欣庆作如是念:“奇哉!如是有情圣者,能于我命不见全断。”’是菩萨摩诃萨,从是已后,转增修学,又作是念:‘假使众生行七步顷,斩截我首等殑伽沙,然我于彼终不发起若忿若恚。所以者何?夫忿恚者,速能损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若我善根为瞋害已,复当经于百千大劫,方始勤苦修行圣道。若如是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极难可得。是故我当被忍辱铠,以坚固力摧忿恚军。’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住大乘者,起忿恚心,魔得其便;既得便已,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为障碍。舍利子,忿恚心者,于菩提道能为扰乱;扰乱心者,能发恶魔所有魔业。此中云何名为魔业?若有菩萨,心住衣钵不能舍离,当知魔业;心住乞食,诸施主家不能舍离,当知魔业;心住名闻,恭敬利养不能舍离,当知魔业;于出家法常生厌患,当知魔业;于白净法多生轻贱,当知魔业;于空寂处无志求心,当知魔业;不乐无上正等菩提,当知魔业;于余智慧恒欣求习,当知魔业;乃至于邬波柁耶、阿遮利耶二胜师所,不修敬仰恭顺之心,当知魔业。舍利子,诸如是等忿恚之心,能于菩提而为扰乱。舍利子,是则名为住扰乱心。菩萨摩诃萨,为诸恶魔之所使故,作诸魔业。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羼底波罗蜜多时,作如是念:‘于长夜中,诸众生等为诸恶魔伺求便者,所谓瞋恚。’舍利子,我今为汝广说其事:我念过去,为大仙人,名修行处。时,有恶魔化作五百健骂丈夫,恒寻逐我兴诸恶骂,昼夜去来、行住坐卧、僧坊静室、聚落俗家、若在街巷、若空闲处,随我坐立,是诸化魔以粗恶言毁骂诃责,满五百年未曾休废。舍利子,我自忆昔,五百岁中为诸魔罗之所诃毁,未曾于彼起微恨心,恒兴慈救而用观察。舍利子,我于尔时复作是念:‘若有诸善男子,守护尸罗具众善法,于贪瞋痴性轻少者,不唯于彼作诸利益,说我以为行难行者;又亦不唯于彼作诸利益,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若有众生刚强难伏,毁犯尸罗具诸恶法,为性浊重贪瞋痴者,若我于彼作诸利益,是则说我为难行者。由我于彼作诸利益,速成无上正等菩提,先当令彼证寂灭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若忿恚心现在前时,应生如是诸大正念;若生是念,诸利益事速得圆满。舍利子,如来于过去世,由行如是羼底波罗蜜多菩萨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萨摩诃萨欲求无上正等觉者,于诸忍力常具成就,堪受一切寒热饥渴、风日蚊虻、蛇蝎等触,又能堪忍粗恶言说、鄙陋词句,依身所生猛利诸苦,坚鞕楚辛,夺命至死,如是苦受并能堪忍。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安住是忍,速能成就羼底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羼底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依之修行,具足成满忍法之相。舍利子,菩萨忍者无有瞋恚,是菩萨忍;无有忿怼,是菩萨忍;无诸怒害,是菩萨忍;不起怨诤,是菩萨忍;无诸烦恼,是菩萨忍;善能自护,是菩萨忍;善能护他,是菩萨忍;当善护身,是菩萨忍;当善护语,是菩萨忍;当善护心,是菩萨忍;如理观察,是菩萨忍;厌离诸欲,是菩萨忍;依净业报,是菩萨忍;身善清净,是菩萨忍;语善清净,是菩萨忍;心善清净,是菩萨忍;受诸天人圆满净乐,是菩萨忍;如来相好圆满庄严,是菩萨忍;如来言说梵音微妙,是菩萨忍;行菩萨行摄诸善本,令不坏失,是菩萨忍;出离众生逼迫苦恼,是菩萨忍;除灭一切诸恶怨对,是菩萨忍。舍利子,略而言之,当知一切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无量圆满诸佛妙法,皆是菩萨摩诃萨羼底波罗蜜多之所成就。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羼底波罗蜜多时,应当具足诸忍正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若被骂詈终无返报,善达言语如响声故;若被捶打终无返报,善达身形如影像故;若被忿怒终无返报,善观其心如幻幻故;若被赞毁终无爱恚,善知自身德圆满故;于得失利不生欣戚,调伏其心住寂静故;不希美称,不犯恶名,善能观察广大慧故;毁而不下,赞而不高,德善安住不倾动故;于诸苦事曾无厌恶,苦众生所深怀恋故;于诸乐相曾无欣爱,知有为乐性无常故;世间八法所不能染,不依一切有趣生故;于诸自苦善能堪忍,终不令他受苦恼故;于胜菩提心无退屈,觉分资粮善圆满故;节节支解乃至斩首,善能堪忍,希求如来金刚身故;屠割身肉善能堪忍,为求如来妙相好故;诸变恶事善能堪忍,为植一切善业力故。舍利子,如是等相,名为菩萨摩诃萨,成就羼底波罗蜜多,应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羼底波罗蜜多时诸忍之相,所谓菩萨摩诃萨修行忍者,是则名为毕竟堪忍。何以故?若谓我能堪忍毁骂而起忍者,是则名为俱生之忍;如是忍者,非毕竟忍。若谓谁能起骂,复何所骂而起忍者,是则名为校计法忍;若谓是眼能骂眼耶而起忍者,是则名为观诸处忍;若谓此中无能所骂而起忍者,是则名为悟入一切无众生忍。舍利子,如是诸忍,皆非菩萨毕竟之忍。又舍利子,若谓骂声但有诸字,是则名为响声之忍;如是忍者,非毕竟忍。若谓彼我俱无常者,是则名为悟无常忍;若谓彼有颠倒、我无颠倒,是则名为高下之忍;若谓彼非正理,我是正理,是名相应不相应忍;若谓彼住邪道,我住正道,是则名为二道别忍;如是忍者,非毕竟忍。若谓我忍于空、不忍见趣,我忍无相、不忍诸觉,我忍无愿、不忍志求,我忍无作、不忍诸行,我忍惑尽、不忍烦恼,我忍诸善、不忍不善,我忍无罪、不忍有罪,我忍无漏、不忍有漏,我忍出世、不忍世间,我忍清净、不忍杂染,我忍涅槃、不忍生死。舍利子,如是诸忍,但得名为治断之忍,皆非菩萨毕竟忍也。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行于羼底波罗蜜多时,修行菩萨毕竟之忍?舍利子,若随顺空不减诸见,于彼空性亦无增益;如是忍者,是名菩萨毕竟之忍。若随顺空不减求愿,于无愿性亦无增益;若随顺空不减诸行,于无作性亦无增益;若随顺空不减烦恼,于惑尽性亦无增益;若随顺空不减不善,于彼善性亦无增益;若随顺空不减有罪,于无罪性亦无增益;如是乃至若随顺空不减生死,于涅槃性亦无增益。舍利子,如是等相而生忍者,则名菩萨摩诃萨毕竟之忍。舍利子,一切诸法,非能生、非所生,非已生、非现生,无有一法是可生起,无生起故则无有尽;若有能知此无尽者,则名菩萨摩诃萨毕竟之忍。舍利子,一切诸法,非是有为,亦非无为,无有增益,无损无增,亦无长养,无盛无衰,无有作者,无有起者,由无起故,亦无有尽;如是忍者,则名菩萨摩诃萨无生之忍。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行菩萨行。若有具足成就如是忍者,是名菩萨摩诃萨羼底波罗蜜多圆满成就。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羼底波罗蜜多,精勤修学,行菩萨行者,不为诸魔、魔众、天子之所扰乱,又亦不为异道邪论所能摧伏。”

  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依毗利耶波罗蜜多,行菩萨行?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是正勤波罗蜜多,精进修学行菩萨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不退正勤,而能不顾所重身命,发大精进求菩萨藏微妙法门,殷重听闻,受持读诵,究竟研寻,通达义趣,广为他人敷演开示,或复书持如理修学,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萨行。舍利子,云何名为不顾身命?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正勤波罗蜜多时,设为于他所加恐怖,作如是言:‘若汝于此菩萨藏经,受持读诵,乃至广为他人开示书持,如理修学者;我当以百具箭槊,贯举汝身,除断汝命。’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虽闻此言曾不入心,无恐无怖,无惊无畏,发四坚固勇猛威势,于菩萨藏微妙法门转加精进,不弃不舍,不远不离,具足成就猛利信解、坚固信解、坚固堪忍、坚固正勤。

  “舍利子,我当为汝说坚固忍、坚固正勤方便譬喻,为令菩萨得坚固忍、坚固正勤,行菩萨道不顾身命。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有情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若可见、若不可见,彼诸众生,乃至于刹那顷皆得人身,于菩萨所,同结百千极重怨仇。彼诸怨等语菩萨言:‘汝若于是菩萨藏经差别文句,受持读诵乃至广为他人开示书持,如理修学者,我等诸人同时执缚,当断汝命。’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毗利耶波罗蜜多故,当于尔时,虽闻此语,都无发起一念怖心,但具摄持四种正法,专务寻求大菩萨藏微妙法门。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不退正勤波罗蜜多故,又复成就无边势力勇猛精进、正勤勇健、心意勇健、净戒勇健、大忍勇健、等持勇健、大慧勇健,正行胜智皆悉勇健。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行正勤波罗蜜多时,具足如是大忍力故,假使十方无量众生,各竞执持百千刀剑,于菩萨所兴加逆害;菩萨尔时,于诸有情终不微发一念瞋心。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住忍力故,如大梵王,如天帝释,如苏迷卢四宝山王,不可倾动,常住慈悲,恒起意解,救疗众生,于诸所行终无退转。而是菩萨,心如大地,心如大水,心如大火,心如大风,及以虚空,又能善修对治贪瞋痴等栽枿根本。舍利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殑伽沙等无量世界盛满一切无价珍宝,持用奉施无量如来应正等觉;又有菩萨摩诃萨,行毗利耶波罗蜜多者,听闻如是大菩萨藏微妙法门,闻是经已往空闲处,系念思惟如是之法精进修学,令未修学诸菩萨等爱乐习行。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正勤故,摄持无量诸妙善根,非彼行施之所能及。何以故?舍利子,如是善根,系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菩萨藏微妙法门,应当听闻,受持读诵,若复书写,广为他说,发起正勤勇猛修习。

  “复次,舍利子,发起正勤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当应修行不行行处。舍利子,云何名为不行行处?舍利子,不行行处,所谓涅槃。言不行者,诸恶天魔所不行故;所言行者,正勤善人之所行故。言善人者,所谓诸佛、独觉及佛弟子。所以者何?诸登圣道所有善人及佛世尊,皆为趣向般涅槃故。舍利子,一切众生多行三处。何等三处?所谓随顺恶道、趣向恶道、将堕恶道。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杂染法终不随顺,唯求出离、戒、忍、多闻白等诸法。舍利子,世间众生多住无业,而恒自计住于有业;世间众生多诸懈怠,而恒自谓发起正勤。是故,舍利子,聪慧菩萨摩诃萨,终不与彼无业懈怠共相习近,又亦不堕于其数中,唯与同行发起正勤诸大菩萨而相习近。何以故?舍利子,无有众生于彼最胜无染净相大般涅槃,生净信解如菩萨者。舍利子,发起正勤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不唯自为证涅槃故发勤精进;然为摄受一切有情,令诸众生得利乐故,修行正行发勤精进,开示教导安处众生于圣道路故,说菩萨名善丈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正勤无缓缦, 常具大精进,

  于菩萨藏法, 聪睿恒受持。

  善思惟法义, 于佛不思议,

  但勤求净法, 故名为菩萨。

  正勤大慧者, 坐妙菩提树,

  摧怖恶魔军, 由般若精进。

  现守护禁戒, 任持诸世间,

  为利益众生, 常精进无限。

  “复次,舍利子,如是大乘大菩萨藏微妙经典流布于世,能令众生发大欢喜,又能引生福德、智慧,感大财富令其增长,能感诸天殊胜快乐,能感一切圆满具足,能生一切诸佛如来力、无所畏、无碍智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共佛法。略而言之,能引一切诸佛之法,摧怖魔怨令心清净,能发猛慧穷生涯本,尽苦边际能近涅槃。舍利子,于当来世,我与汝等般涅槃后,后五百岁,尔时多有薄福众生,当于是经不生信重,毁灭舍弃;复有无量福德众生,钦奉是经,如理修学,勤加精进,为求无上正等菩提故,为求尸罗故,为求多闻,为求定、慧、解脱、解脱智见故,为求一切佛法利乐一切众生故,为舍邪见修行正见故,为舍生死流转修于圣道故,为欲演说正法降伏天魔故,为欲舍离贪爱、调伏瞋心、摧破愚痴、除灭无明、发慧明故。

  “复次,舍利子,当来之世,若有众生闻是法已,为求一切诸善法故,当发增上勇猛正勤;以闻如是微妙法故,于诸佛法无有障碍决定无疑。舍利子,尔时复有无量众生,福果所资住增上意,为求无上正等觉故,听是经典,闻已当获广大欢喜,于菩萨藏微妙法门,极善研习,如说修行。又舍利子,尔时当有于如来教乐闻法者,彼诸众生随以何等差别因缘,遇得听闻如是经典,闻已当获广大欢喜,生欢喜已发坚精进,能于如是大菩萨藏微妙法宝取少宝分。舍利子,譬如大海水上漂流无量种种熟果,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有一丈夫发起勇猛大精进力,便入海中运动手足,接取彼果若二若三。然是丈夫执持此果,从海而出往至一处,取而尝之,乃知其味淳美希有,即作是念:‘如是妙果具色香味,我从生来未曾得食!当更发勤精进,重入海中,运其手足敛收余果。’作是念已,来至海滨通遍观之,了不复见,深起追悔,生大忧恼:‘我先何为不多收取?乃令失是无量妙果。’如是,舍利子,于我灭后后五百岁,无上正法将灭之时,当有无量诸众生等,少信、少施、少戒、少慧、少修精进,随以何等差别因缘,遇得听闻如是经宝;既闻法已,于此经中但得少分微浅之义,乃至受持一四句颂。复为恶魔娆乱障蔽,不为众人之所敬问及以供养称赞信奉。是持经者知彼众人不敬重故,便于此经安住舍心,持先所闻经中句义微细少分,往一静处思惟观察,心生欢喜而复悔恨,作如是言:‘呜呼奇哉!我于今者大失善利。诸佛如来无上正教,如何不多听闻领受?’又于如来起深重心,倍于先来发正念者。舍利子,当尔之时,有诸苾芻,恶魔持故,闻是经已,于众人前当起诽谤言:‘是经典诸文,华者之所造作,实非佛说。’由如是故,有诸苾芻,于是经典全不听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闻是法已, 当无障碍, 于诸佛法, 最上无疑。

  诸少福者, 不得听闻; 诸多福者, 闻是经典。

  少福之人, 虽闻不信; 多福闻已, 顶戴如鬘。

  诸少福者, 言非圣教, 当坠恶趣, 如盲堕坑。

  多福之人, 闻生欢喜, 当往善趣, 如酥滴水。

  诸薄福者, 闻生忧恼, 受苦长夜, 不脱黑暗。

  虽得少闻, 复为魔娆, 谤佛菩提, 速入地狱。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具足成就清净妙智,乃至能知四众之心。若一苾芻、苾芻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于当来世正法灭时,或有听闻如是经典随顺领受,或有闻已轻毁诽谤,或有众生全不听闻,如是一切如来净智悉能了知。舍利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及余一切诸有众生,闻已领受如是经典,精进修习,当得成就四种无障清净之法。何等为四?一者、成就尸罗无障清净,二者、成就具足无难清净,三者、成就逢值诸佛亲事供养无障清净,四者、成就见慈氏佛初得见已无障清净。舍利子,彼诸众生闻是经已,如上所说诸妙善根,随其方便必当获得。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正勤波罗蜜多故,成就四种无上清净之法。

  “复次,舍利子,于当来世正法灭时,有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大乘,修行正勤波罗蜜多者,于是经典勤加修学,发大精进听闻受持,书写读诵穷寻旨趣,广为他说敷扬开显;尔时当有十障碍法出现世间,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但当发起勇猛精进受持是经。舍利子,何等名为十种障碍,智者觉知,不应随转?

  “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口噤不语,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一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患其眼目,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二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身诸支节一时皆病,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三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于其住处,心不喜乐寻欲舍弃,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四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互生忿恚、为忿坏心相加残害,便于此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五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欲求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起言诤事,起斗讼事,起讥刺事,起乖离事,起瞋骂事;由是事故,彼此口中互生矛槊、互相言讼,互相残害,互相乖竞;由起如是诤竞事故,便生障碍,于是经典不得流转,起意造作诸余事业,是名第六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有诸苾芻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欲求诵习,尔时恶魔,将坏灭故作诸形相,或俗人形、或出家形,来至其所娆乱其意,令于是经不能受持反加谤毁,复更起心乐余事业,是名第七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正法欲灭,尔时有诸年少苾芻,于是经典起清净信,心生爱乐在我法律中,为行毗利耶波罗蜜多故发勤精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深心安住,又于是经恭敬听闻,既得闻已生大欢喜。时,诸年少苾芻,当为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二本学师之所障碍,令于自法不生乐欲。是时二师而语之言:‘汝所持经,此非佛语,非佛菩提,非是正法,非毗奈耶,非大师教。’时彼苾芻,闻师教诲信受领解,于佛菩提即便弃舍。是时二师重语苾芻:‘汝等应当精进修学,如我所说若法若律。’时诸苾芻信受领已,先所修习增上善根,为师所坏皆悉断灭。舍利子,彼诸苾芻断善根已,复为恶魔之所诳惑;由诳惑故,于佛正教造障法业,临命终时,恶境现前惛痴迷乱,乃至夭死都皆集现,而复重兴感地狱业。舍利子,如是当来诸不善事,如来于此悉能了知。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有诸年少苾芻,于是经典起诸恶见,诽谤不信,凡所游履经行往来,以种种言常兴谤毁,如来于此悉能了知。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发勤精进住大乘者,当于尔时应起四想。何等为四?一者、应当发起自调伏想;二者、应观自身所作事业,不应观他所有诸事;三者、于彼有情起悲愍想;四者、住空闲处,于自他心起随护想。舍利子,如是四想,住大乘者若被诽谤,应当发起。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无量众生受诸邪见,于彼演说正法苾芻,信受者少,不怀敬重请问经义,又不供养亲近往来,亦不承事返生凌蔑;于说非法苾芻,信受者多,得大势力,为诸众生所共敬重,请问经义,供养称赞是非法者,因此缘故复于是经毁谤讥笑。舍利子,当尔之时,诸众生等,于是经典不欣乐者,闻斯毁谤倍不欣乐;诸欣乐者,被谤毁故,便于此经舍离乐欲、教离乐欲。诸苾芻等转更炽盛,致令转读是经典者,于众会前不得开示,是名第八障碍之法。诸有智者应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有诸苾芻,贪爱所蔽,多行劫盗,欣乐世间三种弊法。何等为三?一者、欣乐追求世间衣钵,二者、欣乐追求世间饮食,三者、欣乐追求世间戏论绮饰文颂。如是三法,是名第九障碍之法。诸有智者应当觉知,不应随转。

  “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正法灭时,有诸菩萨安住大乘,行毗利耶波罗蜜多故,于是经典,发勤勇猛增上精进,书写受持研寻读诵,广为他人开示演说。彼诸人等,当为诸魔之所执持,烦恼业障之所覆蔽,喜世间业,乐世间业,方便勤求世间事业;于世谈论喜乐转增,方便勤求世间谈论;喜乐睡眠,方便勤求;喜于众乱,乐于众乱,方便勤求乐著众乱;于是经典不能受持,又不转读研寻其义,亦不为他广敷开示。舍利子,于佛教中无有所余能为内损,无有所余能速毁灭,唯除懒惰诸恶苾芻,是名第十障碍之法。诸有智者应当觉知,不应随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正法灭时多障碍, 当兴种种恶魔业,

  于白净法不修习, 亦不乐求胜涅槃。

  薄少智慧具恶觉, 不求安住于正法,

  备行种种非法行, 游诸恶趣定无疑。

  彼诸众生临命终, 无有能为救护者,

  又彼亲教及传授, 命终当堕三恶趣。

  百千拘胝那庾劫, 为求世利涉诸苦,

  常为三火所烧燃, 云何令彼速解脱?

  我已证成无等觉, 转于微妙梵法轮,

  诸天世间不能转, 今故为转度众生。

  如是彼时诸群生, 舍我世间难得法,

  习近恶魔诸品类, 当受无边极重苦。

  障彼习行施戒等, 菩提圣道之因缘,

  若有精勤于佛教, 当迷惑彼正道路。

  诸有听闻如是法, 宣说无我诸空理,

  安住此法正行时, 恶魔当为彼障碍。

  谓此最胜此真实, 于非胜实胜实想,

  反加谤毁佛正教, 当知速堕于地狱。

  若有众生于佛所, 深起坚牢爱恭敬,

  听闻如是正法已, 欢喜随顺而称赞。

  恶魔知彼既生喜, 与诸眷属同愁怖,

  便与种种惊畏相, 于彼人所生留难。

  或当变作苾芻形, 诈现相亲窃言议,

  谓此非正菩提道, 何故在此而奔趣?

  有诸众生于是经, 将发坚固住正勤,

  又被诱附而轻弄, 用斯废舍不修学。

  既被魔罗所惑乱, 随魔意转而拘执,

  乃告此经非正法, 便于寂灭永弃舍。

  彼又弃舍大导师, 复不勤求无上法,

  又复发生我爱已, 速疾趣彼地狱中。

  尔时当有少众生, 乐欲勤求此空法,

  不得和合同修习, 乃各流散他方土。

  如是无上最胜法, 诸当闻者皆轻毁,

  持法者怖远逃避, 是相当兴未来世。

  此国全无持法者, 远方虽有未为多,

  纵有受持此经者, 悉皆捐舍无咨问。

  世间依怙圣教中, 如是甚深无上法,

  无量障碍在未来, 了然犹如现在住。

  时有持法贤善者, 不顾身命住空闲,

  修习演宣如是法, 速疾往升于善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第四十一卷至第四十五卷)(五明学佛网: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第四十一卷至第四十五卷)  

 大宝积经第一卷至第五卷 

 大宝积经第六卷至第十卷 

 大宝积经第十一卷至第十五卷 

 大宝积经第十六卷至第二十卷 

 大宝积经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五卷 

 大宝积经第二十六卷至第三十卷 

 大宝积经第三十一卷至第三十五卷 

 大宝积经第三十六卷至第四十卷 

 大宝积经第四十六卷至第五十卷 

 大宝积经第五十一卷至第五十五卷 

 大宝积经第五十五卷至第六十卷 

 大宝积经第六十一卷至第六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