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
|
我们跟自己身边的人都要能信任。大家有听过“陈蔡绝粮”的故事没有?孔老夫子带着他的学生走到了陈蔡之间,在那里饿了七天。子贡比较聪明,他就突破重围,出去跟当地的居民要到了一些粮食。大家七天没吃饭,有了粮食要赶快煮成粥,大家先止止饥。请谁去煮粥啊?当然不会请孔子了,他是老师嘛。于是就请最有德行的去煮,因为怕被偷吃。最后请颜回去煮粥,但因为水汽上去了,那个房子的泥土湿润以后,“嘭”就掉了一块下来。颜回一看,说时迟那时快,拿着勺子“唰”就把它舀起来了,不然这一锅粥就毁掉了。颜回就想,这个粥得来不易,丢了太可惜了,可是给师兄弟吃,又委屈了别人,于是他自己就把它喝了。结果就在要喝下去的那一刻,被子贡看到了:“好啊,颜回,关键时刻你居然先下手为强。”
你看,我们肉眼所见是不是真相?不见得哦。你看到一个人给他的朋友“啪”一巴掌,他对还是不对?不确定哦。你假如只看到他给他一巴掌,然后就说:他可没修养了,还打人。可是很有可能他那一巴掌是出于道义哦,把对方给打醒了,可是你却误解了他。所以《弟子规》说“见未真,勿轻言”,而怎样才算看到了真相?你看到了他的心地了才是根本,不然就不要轻易怀疑别人。
然后子贡就去找孔夫子了,跟夫子说:“夫子啊,那些仁人廉士,那些有道德的人,遇到境界会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孔夫子说:“不会。”子贡接着问第二个问题:“那颜回是不是仁人志士呢?”夫子说:“我观察很久了,是。”子贡说:“夫子,我看他偷喝粥。”参了颜回一本。然后就把颜回请过来了。颜回走进来的时候,夫子会怎么说啊?夫子会不会说:“颜回你有没有偷喝粥?你有没有给我丢脸?”这么问,颜回一定不加以辩解。他纵使被误解了,他都不解释,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师兄弟难受,所以这么问话可能问不出真相。
孔夫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夫子怎么问呢?“颜回啊,我昨天梦到我的祖宗,我想一定是祖宗要来帮助我们了,所以我想先拿这个粥去祭祀我的祖宗,我们再来吃。”夫子很清楚,颜回非常尊重祖宗,只要这个粥喝过了就不可能再拿去祭祖宗,不管他是为什么原因喝的。这么一问就问出真相了。颜回马上很紧张:“夫子啊,不能祭祖了,我喝过了。因为有土掉下来了,我不把它弄起来不行,又怕浪费,我就把它给喝了。”这个时候孔夫子点点头:“嗯,好,那就不用了。”接下来夫子能不能走到子贡面前说:“你看,你干的什么好事?”那子贡一定会很难受。我们从这个应对当中,能真正体会到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言语非常柔和。问出真相了,他也没去看子贡。能不能走到子贡面前瞪他两眼?这样也不好,会让他难受。夫子就这样走了,其他的师兄弟也很有修养,也跟着走了,最后只剩下子贡一个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你看这么亲的师兄弟,相处了这么多年,都还容易怀疑呀。所以诸位同学,当亲朋好友怀疑我们了,要不要难过啊?要放得下,别难过了。孔老夫子在《论语》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们,甚至误解我们,我们都不难受、我们都能包容,这个是君子的心境,“不亦君子乎”。
所以这个故事里,孔夫子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言语的柔和、言语的练达;子贡是我们反省的对象,我们要懂得不轻易怀疑自己的亲朋好友;颜回他那一份对祖宗的恭敬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所以会学习的话,一个故事就能学到方方面面的处世待人的心境。
|
|